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立刻再次施礼:“都是大人领导有方身先士卒,大人才是居功至伟众望所归。”
赵兴笑着摇手:“你等和我,虽然名属上下,但早就心同兄弟,这样的马屁最好别拍,没的没了意思。”
大家就哈哈一笑,当然,这不过是上司说说,你若当了真,那你离着回家抱孩子已经不远了。凑趣的笑了一阵,立刻正襟危坐,等待上司的布置安排。
赵兴笑着道:“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犬们跟着我高升是不可能了,但拉兄弟们一起上进,我认为这还是我的责任。”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的咬着后槽牙,等待着这个上司对自己的提拔。
“首先居功至伟的是郭老先生,若不是他在期间出谋划策,咱们的这两次艰巨的任务,也就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点大家没有意见吧。”
其他几个人对郭先生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做首功真的是当仁不让。
“但是可惜,按照咱们锦衣卫的原则,不是军户出身,只能拿个禀贴,不能成为真正的官吏。”然后看向了郭广生:“老先生愿不愿意做个军户?那样我就好安排了。”
对于这样的要求,郭广生陷入了一阵沉思。
明朝的户籍制度非常严苛,军户是最低层的一类,一入军户,世代军户,生死已经不在自己掌控。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田地作为军屯的,其中一半上缴国库,一半留自用,作为一个军户,倒也能生存。
后来随着土地兼并,大小官员上下其手,或者随着家族的开枝散叶,军户们早就没有了土地,现在他们是最凄惨的一群。郭广生来自陕西,对这一点是相当明白的。
沉思了一下之后,对着赵兴拱手:“多谢东主的提携,我的年纪已经大了,时日无多,怎么能为了我这一时之间的所谓荣华富贵,就耽误了后世子孙的命运?”
说这话时候,表情不由的黯然,眼圈有些发红。自己唯一的儿子,生死不知,仅仅剩下这个孙女,他这么想,还是心中牵挂着心中一丝丝的侥幸,希望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能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希望自己的孙女不至于再嫁入一个军户。
如果没有这一点牵挂和希望,郭广生早就离开了这个苦难深重的世界,去和自己的老伴团聚了。
擦了下眼角,郭广生自私的一笑再道:“再者说,老朽毕竟才疏学浅,真要是当了官儿,掌握了一份实际的责任,却也不能胜任。还不如就这样,有了事情,能够帮助东主出出主意,想不出办法,你也拿我没辙,落得逍遥自在。”
他这一句似乎无赖的说法,倒是再次引起了大家的一片哄笑,气氛就再次活跃起来。
郭广生笑着提出了条件:“不过我还要给我这个孙女留一份嫁妆,所以按照水涨船高的原则,我的工钱是不是应该增加?”
其实在这一段时间,郭广生的工钱不低,每月有十两银子,再加上千户手中大家的分红,郭广生都是当仁不让的拿着第2份,收入也是颇丰的。这时候他提出这个要求,不过是给赵兴一个安慰,避免赵兴心里产生愧疚。
赵兴见到他不想加入军户,耽搁了后代,心中就产生了一丝羞愧,但听到他这样的要求,就立刻大度的道:“就按照北镇抚司同知的俸禄待遇算吧。然后,消失帮我掌握本司钱粮收支。”
掌握财权,这是重任,是绝对的信任,郭广生欣然受命。
郭广生安排完了,然后就看向了钱千城。看到赵兴看向自己的目光,即便沉稳如斯的钱千城心中也不由得一震,微微的将腰背挺直。
赵兴却歉意的向钱千城一笑:“千城,这次我上调北镇抚司,但依旧掌握咱们这个千户,所以,我要留一个稳妥的人代替我掌握这里,所以,我只能依旧安排你做副千户,但我不在的时候代行千户职权。”
这样的公布一出,钱千城不但没有失望,反倒激动的站起来,单膝给赵兴跪下:“大人如此信任,敢不肝脑涂地?”
其他人看他,也都满眼羡慕。钱千城名义上没有升职,但这却比升职更加重要,这可是赵兴再锦衣卫里的钉子家底,是和骆养性分庭抗礼的前沿,其责任之重可想而知。
从这一点足以说明,钱千城是赵兴真正的心腹,一旦赵兴再次高升,那么他必将接替赵兴现在的职位。
第112章 彻底掌控
让钱千城掌握直接原先的班底锦衣卫千户,赵兴是放心的。钱千城做事稳重干练,考虑事情周道圆滑,他一定能在原先的锦衣卫的同僚里,保住自己的根基。
对于这个绝对的心腹表达的忠心,赵兴欣然接受,双手搀扶:“起来吧。”赵兴虚抚起他:“你记住,咱们这个千户的兄弟,就是咱们的老底子,以后的所有,还需咱们兄弟上,这里不能懈怠,不能被人插进钉子,参了沙子,减了人员,切切。”
话语不多的钱千城只是一字一句道:“除了大人您,其他任何人,包括天王老子也别想打咱们这个千户的主意。”
赵兴放心的点点头,对钱千城道:“你回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咱们原先的百户里,挑选职位不高的最少五十人出来,我将将他们调到北镇抚五个千户所里去任职。”然后有些不甘的苦笑摇头:“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领导一个班底。但我初来乍到,不能对人事做太大的调整,否者会引起许多人的诟病和人心惶惶。但每个千户所补足员额之后,插进咱们的人做百户什么的职务,还是必须的。告诉兄弟们,升官了,要有担当责任,不能张扬跋扈,也不能无所作为,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
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兴原先的百户兄弟,在赵兴任职千户之后,就提拔了一批,最起码是个小旗,现在再提一批,这不但给老兄弟们一个交代盼望,也是对他们当初对赵兴忠诚的奖赏。
钱千城沉稳的拱手:“属下代那些兄弟感谢大人提携。”
赵兴看向了侯志旺:“北镇抚司一共五个千户所,都是指挥使大人的嫡系,我不敢动。还有一个才是原先镇抚的嫡系,我不能一上来就拿掉他,那样的吃相太难看,以后我没法和其他的同僚相处,所以我决定,派你去第4个千户所,暂时任副千户,委屈你了。”
侯志旺兴奋的出列给赵兴跪倒:“这是大人对属下的栽培。”然后嘿嘿一笑:“属下保证,半年之后,第4千户所绝对是您的铁拳。”
大家就心照不宣的一笑,都是心知肚明。
“胜林啊。”
王胜林站出来拱手。
“你的性子实在是过于刚烈,我真的不好安排你。”
王胜林还没等赵兴说完,满不在乎的道:“只要大人能让我跟在你的身边,痛痛快快的做事,不受其他混蛋们的腌臜气,我就当个小兵也没问题。”
豪爽的人就是这点好处,一根筋,但忠诚仗义。
赵兴笑着摇手:“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这是我处理事情的原则,北镇抚司有“缇骑”六百,是真正的精兵强将,专门啃难啃的骨头,我看你最适合你去当这个头。记住了,好好的训练他们,因为我已经得到了皇上的明令,不日就去陕西侦办大案,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
王胜林实在没想到自己会得这个官,这个可算是赵兴的亲兵,缇骑一出天下官员变色,威风着呢。对于赵兴这么样的信任,当时愣在了当地。
赵兴笑着询问:“怎么,不愿意?那好吧,你先放假,等有我这么大的大官了再派你。”
王胜林当时咕咚跪倒:“什么官我都不要,我就要这个了,跟着大人抓尽天下叛逆贪官,那真的是威风的紧啊。”
最后,才看向了心情忐忑的老上司朱晨光:“朱老。”赵兴从没有因为自己高高在上而称呼朱晨光官职名称,都是按照后世对老领导尊重的称呼为朱老,这每每都让朱晨光感动,让属下伸大拇哥,对赵兴赞一声“仗义,念旧,讲究。”
朱晨光不敢托大,赶紧躬身:“大人。”
赵兴道:“您随我去镇抚司吧,做个同知,郭先生出谋划策管理咱们的小金库,您管案牍密档昭狱和内司法。”
镇抚司里有两同知,但刚刚赵兴说的职权却在另一个同知之上,是隐形的镇抚,一旦赵兴外出公干,他就是代镇抚。听到这个任命,朱晨光表面波澜不惊,但内心已经是翻江倒海,最终只是淡淡回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吧,咱们的事就安排到这里,我现在就上报皇上,批不批还得等上面的意思,大家各自忙活去吧。”
其实赵兴后面的话纯属多余,一来本身这些人就有大功在身,需要升赏,这本来是水到渠成的。第2个就是官场规矩,设立之初,北镇抚司就隐隐游离于锦衣卫系统之外,有强势的镇抚,还凌驾于锦衣卫之上,让锦衣卫成为北镇抚司的爪牙。再加上崇祯许诺恢复洪武祖制,就等于说,赵兴的北镇抚司再次游离于锦衣卫之外,成为独立的,只对皇帝负责的部门。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出京办差,再次恢复到钦差的身份了。北镇抚司的官员任命,也不归骆养性管,而是直接皇上定夺,这样的规矩现状,即便是骆养性也不敢阻拦。
还有一点,就是赵兴拿捏的恰当好处,留下了绝大部分骆养性的亲信,大家做个小小的利益交换,他也不好意思管。
赵兴已经不归骆养性管啦。
人事安排完毕,紧急写折子递上去了,崇祯看了赵兴的名单,感觉很满意,认为赵兴做的不温不火,没有引起大的震动,于是就直接批了下来。
还是那句话,锦衣卫是皇家亲军,吃的是皇家的大米饭,算是家奴的性质。人家皇上怎么调教家奴,内阁吏部还真管不到。
新的任免批下来,赵兴带着直接的班底,召开了一次北镇抚司百户以上官员的大会,骆养性依旧坐在高位,但也只有听着的份了。
公布了人事安排,原先的官僚没有大的波动,大家也就心满意足没有话说了。骆养性也对赵兴这样在自己的容忍范围之内的安排,也没有提出异议,最终勉励了大家一番,然后悻悻然而去。
从此,北镇抚司真正落到了赵兴的手中。赵兴有了这个虎皮,开始能独立的做许多他想做的事了。
大明,从现在开始,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第113章 提前预警
随着位高权重,英国公似乎开始疏远赵兴,好兄弟张之及也不再如原先那样,跟屁虫般的如影随形。
心中时不时冒出的那个英姿飒爽的身影,时常让赵兴感觉的烦躁不安。
似乎是看出了赵兴的心情,郭广生笑着对他道:“国公疏远,是因为大人掌握了这重要的部门,他需要避嫌。但世子是您的兄弟,若你也疏远他,那外面就该诟病您能共苦不能共富贵啦。所以,老朽以为,您还是主动去国公府说明为好。”
赵兴何尝不知道这点?但还是期期艾艾的看了下皇城:“但皇上怀疑我勾结朝臣,就不好了吧。”拒绝的意思已经不坚定了。
郭广生一笑:“递个条陈过去,说和张维贤探讨下敌情,这样的借口不是现成的吗?”
赵兴欢喜的一拍手:“对啊,辽西密探,还有东江镇毛帅传来后金蠢蠢欲动,有绕经外蒙从遵化扣关入侵京畿的企图,这是大事,必须上报。”
朱晨光当时大惊:“有这事?”
赵兴肯定的点头:“当然有,难道没有吗?”
朱晨光小心翼翼的提醒:“大人,这可是军国大事,玩笑不得啊。”
赵兴当然知道这事太大了,不能玩笑。但他真的知道,这事真有。
尤其是毛文龙三次上书预警,历史上,第一次也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就上书,言曰今年,建奴将绕过辽西入寇京畿。
第二次,是在四月份,上书今年下半年。第三次,干脆直接说出了日子。
但这种事情,对于分管兵部的文官,认为毛文龙就是在危言耸听,其目的就是要挟朝廷,给他毛文龙送饷送粮。
现在的毛文龙总算是在付出沉重的代价,打退了阿敏对朝鲜铁山的进攻,坏了他征服朝鲜,断绝大明外援的目的。
但经过铁山一战,毛文龙更是元气大伤,做为他真正的亲兵,精锐中的精锐三百义子营,仅剩五十。皇太极趁机转而对毛文龙掌握的皮岛,还有辽东半岛的南关进行了猛烈的进攻,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毛文龙这个拖后腿的后患。毛文龙的猛将张盘,这时候应该已经战死在了南关了。
但也正是如此,毛文龙才判断出,皇太极急于解决自己的真正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