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寒碜了,可是根本就没见过火器的交趾人又哪能知道这些呢?
古代的南洋诸族普遍十分迷信,即使其中文明程度最高因为离中国最近的交趾人也不例外,闻所未闻的火器在他们眼中无疑是来自于鬼神的可怕力量。而一些无知者的以讹传讹又进一步增大了正在升龙军民之中迅速蔓延的恐慌情绪,结果卫军还没攻城,升龙的守军和大部分居民就已经蜂拥着逃出城去”
卫军维和部队的主将魏胜虽然年纪不大,但久历戎行的他如今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战争经验,他意识到如果乘乱马上攻城的话,升龙守军来不及逃走,可能反而会殊死抵抗,卫军的伤亡说不定就会增大很多,而且陆军下船展开兵力也需要时间,急攻虽然士气上暂时有些优势,但却只能依靠先期登陆的先头部队进行残酷的巷战,很可能因为兵力不足而功亏一篑,到那时反而会帮交趾人恢复士气,搞不好连滩头阵地也保不住,卫军可就得面临一次苦战了。
当然,也不能过于拖沓,因为一旦交趾人从一时的恐慌中恢复过来。摸清卫军维和部队的实情后,那就会更加麻烦。所以,当五千陆战队员全部下船集结完毕之后,魏胜就命令他们立即发起第一波攻击,扬州卫第二步兵师的一万五千多精兵则在全部下船后开始主攻。但即使连卫军之中最乐观的将领也没有想到,由于升龙守军很快就全部逃走,留下的居民也全被海军炮击的声势吓住不敢出门,那不过区区五千多人的陆战旅居然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座南洋最大的城市,甚至连一个阵亡的士率都没有”
占领升龙后,卫军按照出征前赵勇的指示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在这座南洋最大的城市,“征集”物资。这本该是一件必然会遭到激烈反抗的恶行,却意外地获得了大部分升龙市民的支持,因为卫军只是清空了升龙所有的官仓以及中高级官吏的私产,对于其他市民则秋毫无犯,他们甚至还拿出一小部分缴获馈赠给衣食无着的底层民众。而告密者获得的好处则更多,令那些隐藏起来的抵抗分子无所遁形,这便有效地粉碎了城内残留的那点抵抗力量。而且这样做了以后,比起外来的敌军,交趾人更加怨恨的却是那些告密的“交奸。”彼此之间的信任也大打折扣而愈发猜忌起来,交趾人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多次击败中国的大军,正是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只要这种团结遭到破坏,交趾人可就好对付得多了。
在城内局势进一步稳定下来之后,对升龙实施了军管的卫军维和部队又按照“反民族主义”思想对升龙有过**、反占劣行注 的交趾人进行“清算”这不但进一步彰显了维和部队正义的形象、削弱了潜在的抵抗力量,还获得了大量财帛物资以资军用。
不过,这些工作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致使维和部队丧失了乘胜追击、横扫交趾北部的良机。不过,魏胜并不担心赵筹怪罪,因为他们这边固然兵力更多,但战役目标却不过是为了逼交趾人的主力大军北撤回援罢了。这是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将交趾北部全部拿下,就算没有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丢掉老家的交趾南征大军也很可能反倒破罐子破摔,跟占婆人拼个鱼死网破。那时占婆恐怕很难抵挡,如果占婆全境沦陷,卫军这次维和就失败了;就算占婆人同仇敌忾,成功顶住了交趾大军最后的猛攻,无家可归的交趾人也可能在溃散后变成一群失去约束的盗匪,而令早早沦陷的占婆北部生灵涂炭,甚至祸及其他地区,那样的话占婆人也未必不会对卫军心生怨言,赵筹派兵援占的政治意图也一样会彻头彻尾地失败”
注 :因为只有这两叮,民族的侨民经济状况好于交趾本地人,所以才常常会成为某些交趾人凯觎的目标。所谓的民族主义,不过是少数人谋利的幌子和借口而已,那些比交趾人更加贫穷的民族,交趾人是没有兴趣去针对他们的
bk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疯狂的提议
以赵薯布冒给魏胜的任务是既要狠狠在交趾后方捅四口※给他们留点希望,免得前线的交趾大军狗急跳墙,只要能让他们从占婆撤回,魏胜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当然,如果能够在此期间多捞些好处,那就更圆满了。至于歼敌数目,倒并不是十分重要,毕竟留守国内的交趾军队几乎全是老弱病残,费力消灭他们意义不是很大,再说了,真的要是将交趾彻底打垮心的只会是他们的夙敌占婆人,赵筹可不会这么傻。
因为在他看来,卫藩目前还不宜迅速扩张,是因为交趾与卫藩的现有领地并不直接相连,而目前卫藩的总督制正在试验之中,就算占领下来也很难统治,毕竟交趾人可是有民族观念的,而且还有反汉的传统,一旦卫藩真的将其吞并,抵抗将会长期存在。赵筹想要彻底消化交趾成为自己的新领地,肯定远不像当初拿下“无主之地”夷洲那样简单。而且强行武力吞并交趾的话,还会引起南洋诸国的警惕,甚至会成为众矢之的,对于赵筹构思中的南洋攻略,是极为不利的。按照赵剪的设想,对卫藩来说,保持南洋各国势力均衡是最有利的,就如同历史上近代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那样。
不过,对于交趾的那支南征大军,赵筹就不会这样客气了。这一方面是他需要借此机会在南洋诸国面前展现卫军的力量,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地削弱交趾,因为若不打压一下这个南洋第一军事强国,他的“南洋均势”构想就无法达成了。
对于赵筹的战略,领会到的卫军将领不在少数,但除了那为数不多的当事人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人预料到,对付交趾超过十万的精锐南征大军,赵筹居然只出动了不到一千人投入战斗,这种近乎于螳臂当车的举动,对一贯用兵较为谨慎的他来说,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御驾亲征的交趾王在得知国都失陷后虽然极为震惊,但为了稳住军心,在人前他还是表现出了少见的冷静,他在花费数天时间安定惶恐不安的军心同时,也一直让人不断回报国内战事的后续消息。在得知卫军并没有立即四面出击攻略交北其他城市,反而忙于搜刮升龙的财富后,交趾王顿时松了口气,立刻下令全军北撤,以最快的速度杀回升龙。
回援的前几天,交趾大军并没有遇到什么明显的阻碍,因为占婆北部的抵抗虽然尚未肃清,但那些零散武装却无论如何也不敢挡住十万大军的归路;而交趾南部地区并没受到卫军攻击,从升龙逃出的难民到了这里已经稀释很多,不足以影响城乡的治安了,尽管有关卫军获得了鬼神相助的传言,令北归的交趾大军士气多少受到了一点影响。
客观地说,交趾王毕竟久历戎行,末富的战争经验令他在一路上保持了必要的谨慎,但他却没想到,正因为斥候不断回报没有敌人,致使他潜意识里渐渐放松了警惧,而没能注意一些细节,最终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连续数日的急行军令交趾南征大军疲惫不堪,他们的国王深知以军队现在的状态,若马上与卫军接战,一定没有什么好结果,便在启程回师三天后下令全军稍作修整,以恢复体力并收聚因急行军而渐渐前后脱节的大军。但就在这时,一支如同从天而降的卫军骑兵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而交趾人却为了节省时间连简易的营寨都没有建起来,他们认为现在是无雨的旱季,又没有敌人,所以没那个的要“上吧小伙子们!”骑马立在一座小土丘上眺望远处的老将王德本想等到交趾人再次出发时发起进攻,谁知敌人竟然大意到连营寨都没立起来,他马上当机立断,向他的部下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王德现在年事己高,又得过一次险死还生的重病,已经不复当年的武勇。但这次赵筹还是力排众议再次起用王德,并且同意了他那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提议只带特种骑兵团的九百余骑出战在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的现在,王德这位昔日勇冠三军却不太喜欢动脑的猛将反倒开窍了,开始由一位纯粹的猛将升格为一位出色的智将,当然,若是没有以前无数战斗中出生入死获得的经验作为基础,他就算绞尽脑汁也未必有什么用处。王德提出的战策正反映了他那极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骑兵与步兵这两大兵种的运用方面,看似狂妄,但却并非自寻死路,而是老将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且他还和赵勇进行过细致的讨论才最终确定下来。
由于这次伏击是在对方的土地上,交趾人在情报方面将会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卫军出动的兵力一定不能太多,否则奂趾人一定能够提前发现这支奇兵,而令一次奇袭变成硬碰硬的血战,那样的话伤亡肯定会大得多,而且需要出动大军,军费消耗也要大得多,有违赵勇的初衷。而王德建议只让特种骑兵团的九百多精兵出战,其动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南洋诸国普遍潮湿多雨,因此很少有骑兵一展身手的机会,虽然赵筹在地近南洋的琼州组建了特种骑兵团小最初目的也不是为了用于征伐这些邻近的国家,而是为了演练骑兵跨海登陆作战。
不过,对交趾等大多数中南半岛国家来说,盛行的却不是几乎天天下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而是一年分成雨季和旱季这两个季节的亚热带季雨林气候。也许是巧合注此时正是交趾的旱季,而交趾中部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形,正好有利于骑兵的驰骋冲杀,这是赵筹接受王德提议的主要原因。
注 :其实不是巧合,因为即使是擅长在雨林环境中作战的南洋本地军队,一般也不愿在雨季作战,所以交趾人选择旱季侵入占婆,是理所当然的。不说别的,雨季打仗的话,光是军粮霉变的问题就令人十分头痛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东南亚地区的战争总是断断续续,历史上占婆人被交趾人连续欺凌了几百年才最终国灭,很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bk
………………………………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骑当千
时,因为妥趾人少有与骑兵作战的经验注咒们有着十多万精锐大军,但在意想不到的突袭下。用不着多少骑兵就足以将他们一举击溃,因此王德的打算看似冒险,其实有着相当的把握。赵筹对此也深以为然。日本有脱产的武士阶层。军队的战斗力比起交趾来只强不弱,但历史上他们第一次遇到骑兵时一样兵败如山到,十万大军竟然被区区三百骑兵而且还是源义经凭着自己的想象练出来的乌合之众打垮,那么特种骑兵团这九百多个记练有素、久经沙场而且装备精良的精锐骑兵。对付战斗力更弱、而且同样从没见过骑兵的十万交趾军队。确实是足够了
但是赵筹想要看到的并非是一般的击溃战,因为这种敌人缺乏对抗骑兵的经验良机只有一次。如果不能重创交趾主力,那这一仗还不如不打。领会到赵筹的这一想法。王德作出了更加大胆的决定,他将九百余骑又分成三队,以做到随时轮换。但这样一来,这支奇兵本就薄弱的兵力就变得愈发单薄,即使骑兵团那些最胆大妄为的小伙子都开始心中不安起来
现部下心中忧虑后。王德并没有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那并不是他所擅长的,王德只做了一件事小那就是拖着年迈的身体,策马冲在队伍的最前方!看到这位身份远比他们尊贵、而且年龄甚至可以当他们爷爷的大宋名将、卫藩元勋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骑兵团的年轻人无不羞愧万分,既然王德都不怕死,他们这些没有家室拖累的年轻人还怕什么呢?
不过,这些幼虎嗷嗷大叫着杀入千百倍于他们的敌人阵中之后。却发现王德似乎真的并不是要带着他们送死。面前的交趾人虽然多得数也数不清,却实在是太不堪一击了!这固然是因为交趾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迎战看上去势不可当的铁骑。甚至很多人还被吓得四散奔逃。更是由于他们当时实在太过懈怠大意停下修整时居然连可以阻挡骑兵冲击的营寨都没建立起来,而只是贪图方便就地露营。这使得卫军的铁骑可以在敌军之中肆意驰骋。将重骑兵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支骑兵是重骑兵,只是因为他们的攻击方式以冲击搏杀为主,而他们虽然也带着威力只在骑兵短弓之上的火器“三眼狼牙。士兵们给三眼马枪起的绰号,一般却只是接战前骚扰的作用目的是打乱敌人的阵型。但这支功能上的“重骑兵”却根本就没有装备重甲。只在马首和骑兵的头、胸等重要部位装备了特制的“部分嵌合式板甲。因为根本就没身披重铠的必要。由于潮湿多雨的气候。在温带地区广泛使用的弓弩在南洋战场实用性很差,用到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