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个个辽军官兵,虽然骑炮师是以火器见长,但用起冷兵器来,他们也丝毫不弱。虽说这批辽军死士所用的兵器是天下第一名刀——大马士革刀(东来的穆斯林学者与商人带来了技术与实物),可是却被宋军骑兵所用的“三眼狼牙”克制得死死的,这种马枪的枪管足有半寸多厚,抡起来简直如同铁棍一般,纵使以大马士革钢刀的锋利,也不可能将其削断,毕竟能用来制造枪管的钢铁,质量怎么说也不会太差。而世间任何一种钢刀都不可能经得起重兵器的狠砸(日本的倭刀也是三大名刀之一,但对砍的时候碰上中国的大片刀都会吃大亏,更不用说是更加坚厚沉重、形同铁棍的“三眼狼牙”了,那些穆斯林勇士们手中断折的钢刀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

    兵器上占不到便宜,局部的人数上又居于明显劣势,而且时不时还会遭到宋军火器的抵近射击,辽军派出的这些狂热穆斯林信徒再怎么勇猛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经过半个时辰的鏖战,辽军丢下了一千五百多具尸体溃败而回,而宋军的伤亡还不到一百人

    眼见辽军士气已颓,萧斡里剌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打算,下令全军将这几千名宋军团团围困,摆出一副要困死他们的架势。不过萧斡里剌也知道河北宋军远不止眼前这么点兵力,时间一长肯定会有更多的军队赶来救援,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萧斡里剌也在继续围困的同时,作好了两手打算。他让随军的匠人以最快的速度组装起投石机等攻城机械,试图以此破坏宋军以连环马组成的路障。辽国虽然文化科技水平与现在的大宋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但这些投石机却是东来的几个穆斯林学者设计出来的,与大宋的飞雷炮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使是用最普通的石弹,也有上百斤重,一阵石雨下去,别说连环马的血肉之躯,就算是铜墙铁壁,也一样能够砸得稀巴烂

    但吴拱既然想出他眼下所用的这一特殊战术,自然对各种不利局面有所防范,他见到辽军阵中开始搭建攻城机械后,立即命令军中火炮换装链弹。这链弹最初是发明出来专门用于海战,以此破坏敌舰桅杆的,连那么粗的主桅都能打断,何况是脆弱得多的投石机呢?结果辽军的投石机还没发挥作用就被全部破坏,还砸死砸伤了数百名辽军官兵,令萧斡里剌几欲发狂

    这时吴拱完全可以以特制的五色狼烟向目前正在河北活动的诸路宋军发出信号,但他自恃辽军虽然兵多却无法奈何自己,想要多赚些军功,就迟迟没有这样做。反正骑炮师携带的淡水与干粮足够将士们三日之用,河北宋军又都是骑兵,向他们求援的信号一旦发出,估计一天之内就会有友军赶到这里,所以吴拱虽然身处重围之中,却一直是气定神闲

    吴拱以为,辽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一定会认为自己不敢主动进攻,防备必然不严,正是劫营的大好时机。不过吴拱的堂弟吴挺(吴璘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年幼时曾被高宗赵构召入宫中问对,提及军旅之事时这个小孩居然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令赵构十分惊异。历史上吴挺后来成为了南宋中期最重要的将领,虽然由于宋金两国关系缓和,只打了一场较大的战役虽然年仅十六岁,却是一个少年老成、心性谨慎之人,他想出了一个更加稳妥的方案,得到了吴拱的采纳。是夜,吴挺率领那吴家的一百多名私兵轻骑突入金军营寨,萧斡里剌虽然作了相应的防范,却很难阻止这支机动灵活的小部队在营中四处纵火,而预设的伏兵却因此暴露在几乎倾巢而出的宋军主力面前

………………………………

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干子弟(四)

    

    第四百一十八章**(四)

    “杀”,随着吴拱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命令,一直隐藏形迹尾随在吴挺那一百多号人后面的宋军大队顿时枪炮齐鸣,密集的弹幕毫不留情地落到了蜂拥而出的辽军阵中。萧斡里剌虽然久历戎行,却没想到宋军这次劫营居然分成了两波,第一波兵马很少,只是诱饵而已。而吴挺他们燃起的大火则清晰地照出了辽军伏兵的身形,结成了密集阵型的他们自然就成了宋军枪炮再好不过的靶子

    宋军爽快地向“傻乎乎”地跑出来当靶子的辽军伏兵疯狂倾泻着弹药,而那些辽军将士则苦不堪言,他们承受着来自于黑暗之中的猛烈攻击,却根本看不清敌人的所在(身处光亮的环境之中,由于光暗对比的影响,必然更难看清处于周边黑暗中的人和物。),这在令他们倍感憋屈的同时,士气也急遽下滑(如果只是挨打却无法还手,哪怕损失不大,一样会对士气产生严重影响,若非如此,在面对身披重甲的敌人时杀伤力其实很有限的弓骑战术就不可能战胜重甲骑兵了。)。而吴拱则敏锐地觉察出了这一点,在一轮炮击结束后,便立刻率领他麾下所有的军队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辽军大营

    的确,比起肉搏来,拥有火力优势的宋军如果采用远程射击的攻击方式,显然会大大减少己方的伤亡,但是在后膛装弹、撞针击发并内刻膛线的来复枪出现之前,光靠火枪远程打击,杀伤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以迅雷铳等高射速火器抵近射击的方式除外,但这样做同样会因为敌人的弓箭、火器等远程武器而蒙受损失,而且因为再次装填弹药需要不少时间,实际上只能发射一轮。),即使是在火枪发展早期就追求射程与精度的东方,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到底,早期的火枪其最大的作用只是打散敌军的阵型与削弱敌军的士气,真正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还得靠传统的白刃战。历史上俄国有个元帅说过“子弹是傻蛋、刺刀才是好汉。”,就是这个道理。东方的火枪虽然由于设计思路的不同,杀伤力要更大一些,但杀人的效率也一样远不能与近身砍杀相比。在吴拱看来,辽军用来防范夜袭的伏兵一定是精锐中的精锐,不利用他们现在阵型混乱、士气不振的机会干掉他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正如吴拱所想的那样,这几千名辽军伏兵大都是当年跟随过先帝耶律大石西征(公元1131年起算,即耶律大石确定自己西征的大方向以后。)的老兵,不但战斗力远比一般的辽军官兵强得多,而且也是大辽赖以立国的骨干,毕竟西辽与立国初期的金国一样,也是依靠暴力征服逐级控制(例如金国起兵时只有完颜部的几千兵马,然后以此征服了一些其他的女真部落,再以这些新征服的军队去征服更多的敌人,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巧妙的“借力打力”而已,只要将其核心力量即完颜部摧毁,金国就会土崩瓦解。当然,说起来容易,想做到却很困难,因为这些核心力量后来一般只作为军官和督战队使用,想要对其大量杀伤,是很困难的。)建立起来的国家,这批精锐的地位,就相当于当年完颜阿骨打起兵时的完颜部精兵。

    可是,这批辽军伏兵的战斗力再怎么强,在阵型混乱、士气低迷的现状下,能够发挥出两三成(冷兵器战争中,士气和阵型对于战斗力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的战斗力就不错了,而吴拱所率的几千宋军也都是难得的精锐,并且早有准备、士气高昂,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是这支辽军的总兵力毕竟远比宋军多得多,如果吴拱不能尽快地清理掉眼前的这支精兵、在辽军营中制造更大的混乱,就必然身陷重围、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紧张的局面下,早被辽军重重围困的小将吴挺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

    现在的局面颇为怪异,简单来说就是吴挺和那一百多名勇士被两三千辽军伏兵包围,而这两三千辽军伏兵又被赶来的吴拱所率八千骑兵所包围,而一旦辽军各营反应过来,十余万辽军又将会把吴拱的这八千骑兵包围,这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其中处境最危险的,毫无疑问正是吴挺的那一百多号人。但这一百多个勇士都是尸山血海里走过来的,而吴挺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害怕,率军在辽军阵中左冲右突,陷入混乱的辽军虽然兵多,却根本难以抵挡。吴拱看到这一幕后甚感欣慰,他这个小dd虽然年幼,却已深得兵法之秒,战术上以少击多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必须要动起来,以凌厉的进攻夺取战斗的主动权,一旦停下进攻,兵少的一方就会很快被彻底围死,那时就算这支军队再怎么英勇善战,也只有死路一条。

    在吴家两位“二世祖”的内外夹击下,萧斡里剌精心准备的几千伏兵全线崩溃,这无疑沉重地打击了辽军的士气。在这种情况下,陆续赶来救援的各营辽军也一个个斗志全无,连军中最强的那支精兵都被打垮了,何况是他们呢?虽说“蚁多咬死象”,可先冲上去的人却肯定是九死一生,辽军将士都想当那个“终结者”,却没几个人肯用自己的性命去为他人做嫁衣,于是辽军集结起来的兵力虽然迅速超过了劫营的宋军,却一个个踯躅不前,心存观望。

    勃然大怒的萧斡里剌亲手斩杀了几个低级军官,辽军将士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朝着宋军冲去。但这样一来,萧斡里剌却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目光敏锐的吴挺看在眼里,虽然已经颇为疲累,却还是精神亢奋地率领自己那现在已经不足百人的部下朝其所在的方位猛扑了过去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牢记“  网”网址:httpngwenxue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抢功风波(上)

    

    第四百一十九章抢功风波(上

    萧斡里剌很快就注意到这队突然冲过来的宋军骑兵来者不善,他虽然颇具勇力,但早就过了冲动好斗的年龄,自然不会傻乎乎地迎上前去送死,而萧斡里剌的护卫们也相当称职,刷地一下就围拢了上来,将他们的主帅挡在后面。可是,消灭辽军伏兵以后,吴挺就让手下重新装填好了弹药,现在正好用来清理路障。一阵肆意的射击过后,萧斡里剌的护卫们纷纷中弹倒下,连萧斡里剌自己,也被一颗流弹击中右臂,差点坠下马来,兵器更是无力抓紧、“哐当”一声落到地上。强忍痛楚的萧斡里剌见宋军转眼之间就要冲到面前,立刻拨马而逃

    萧斡里剌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胆小怕死,只是他深知大辽如今虽然中兴,于将才方面却是奇缺,算得上世间一流将领(完颜阿骨打、完颜娄室、岳飞、陈规刘?搭档都算得上是超一流将领,耶律大石、吴?、吴?、陈规一人、兀术、撒离喝、纥石烈志宁等人则为一流将领,至于韩世忠、刘?一人、王德、赵密、完颜褒等人则为二流将领的,就他这么一根独苗。如果萧斡里剌一死,辽国空有几十万雄兵,却将面临无大将可用的窘境,国家的未来也就可以想象了。何况萧斡里剌身为辽军的最高统帅,如果死在宋军这支小部队手里,无论对辽国还是他个人来说,都只会是巨大的耻辱。再萧斡里剌看来,以辽军整体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即使萧斡里剌躲到后面,也一定能够将面前这支为数不多的宋军耗死,萧斡里剌又何必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呢?

    然而,还未集结完毕的辽军本就有些人心惶惶,这萧斡里剌一退,顿时更加军心浮动,而吴拱在跟着堂弟率领的先锋对其穷追不舍的同时,又让部下以辽军官兵常用的几种主要语言(即契丹、奚人与大漠诸蕃能够听懂的契丹语与西域穆斯林能够听懂的阿拉伯语,而汉语虽然说的人更多,但是容易引起误会,就不喊了。)大喊“我们败了,大家快逃命啊”。当时天色未明,辽军混乱之中难辨真伪,尤其是那些刚刚臣服于辽国的草原部族一向都是有利则往、无利则逃,听到这些呼喊声后首先溃逃,连带引起辽军西域兵马乃至本族将士也跟着溃败,萧斡里剌见状目眦尽裂,心中不由后悔不已,但为今之计也只能尽快摆脱宋军追击,以重整军队了。

    但是吴家兄弟现在斗志正旺,又岂会轻言放弃?他们及其部属似乎完全忘却了身体的疲劳,不顾一切地穷追不舍,看上去就好像不抓住萧斡里剌、全歼十五万辽军,他们就根本不会停下脚步。不过,虽然吴拱因为贪功而没有向邻近的友军求援,但次日午时还是有一支宋军部队不期而至,为首的将领正是不久前再建奇功、以三千劲卒横扫数十万金国溃兵、歼敌七万余人的岳云

    岳云之所以能够在吴拱并未主动求援的情况下来到这里,并非纯粹是凑巧,而是因为热气球与望远镜的功劳,赵?对于将帅贪功的问题早有防范,吴拱就算动起花花肠子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搞不好还会有反效果。其实,岳云所率领的特战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