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下一代接班,本来威望就未必能够压服戍守边疆的几个卫帅和边疆行省的总督,如果再被谣言一搅和,不出事才怪。

    但要想管住天下人的嘴谈何容易?中国人不但是说话最不负责任先秦时期的华夏人说话是很慎重的,后来就越来越随意了。的民族,也大概是对说话的需求最高的民族,你要想硬是管住人家的嘴,他们非得闹翻天不可,所以才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说法。历史上,即使是清代的“文字狱”也只敢对成文的籍文章下手,从没有听说过有谁说错话被抓的,除非他是在公众场所公然对群众进行鼓动宣传。而大宋又是中国古代言论最为自由的大一统朝代大概仅次于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即使是赵旉,当初也不敢贸然“禁口”,直到现在外患尽去,异族也已归心,赵旉可以腾出足够的力量镇压帝国内部的反对者,因此才敢放手一搏,决定对中国人的这张嘴开刀。本章由为您提供

    不过赵旉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直以来都顶着来自亲友的巨大压力而始终站在赵旉一边的帝国首相虞允文在这件事上与赵旉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苦谏无效之后,虞允文借口年事已高虞允文身体健壮,这个时空又没有历史上的那么多怄气的事情,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但其实还足以胜任宰相的繁重工作。辞去了官职回四川养老,并在两年后郁郁而终。虽然于公来说,德高望重的虞允文辞职后赵旉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放手大干,但这么多年下来,他是真的将虞允文看成了自己的老师,现在师徒闹得不欢而散,赵旉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好在他毕竟是做大事的人,很快就摆脱了这种糟糕的情绪,而继续专注于按部就班地推行他长久以来的构想,为了将大宋建设成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度而不断努力。

    其实赵旉采取的那些措施也不是很过分,只是身为士人的虞允文习惯了言论自由,而且年老顽固以致于无法接受罢了。赵旉的所谓“禁口令”其实远没有听起来这样可怕,说白了也就是要臣民以后说话负点责任,不能听风就是雨、甚至信口胡说,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其中第一条就是,如果当事人因为自己的侮辱性言语而遭到对方的严重伤害包括暴力与非暴力手段,对方判刑时可以减罪一等。必须说明的是,如果所说的确实是事实,那么即使再难听,也不算是侮辱性言语,比如某人在战场上曾经当过逃兵,那么骂他逃兵就不算是侮辱性言语,又比如对一个娼妓的儿子骂“你妈那个婊子”也一样不算,赵旉的解释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总要付出一点代价,如果不想白白被骂,那就奉公守法、好好做人

    另外,赵旉还颁布诏令说,帝国的臣民如果听到于国不利的传言较常见的例子一是藉着“怪力乱神”之类的荒谬传闻攻击朝廷,二是利用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制造谣言吓唬或者蛊惑愚民,令其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对于帝国内部稳定危害甚大。,首先应做的是将其上报给当地或者更上级的国家安全局其实是内卫机构对外公开的那部分。,如果情况属实,上报者将可以获得一笔诱人的奖金,就算只是谣言,上报者只要说出告诉他谣言的那一位,而且被证实没有构陷于人的话,便不用担心受到罪责,而且还可以报销这段时间的盘缠。如果听到谣言而没去上报,只要其就当自己没听到,不将其再转述给第三者,那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哪怕确是危害较大的谣言,但如果只是对家人只限小家庭,那种老爷子姨太太娶多了,以致于几十口人住一起的,则按“房”来算。转述,可以免于处罚。毕竟如果家里说话也得藏着掖着,那就未免太可怕了

    赵旉的要求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到,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警察部门的严格执法下,仅仅一年时间就足足抓了好几万人,连赵旉都不禁有些头皮发麻,好在这些家伙大多罪不至死,基本上也就是劳改一年或几年、甚至只是拘押三个月就了结了,所以倒还不至于搞得民怨沸腾。而且只要政府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这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不说别的,光是在此过程中顺便挖出上千个贪官污吏注1,就足以令各地的老百姓喜大于怨了,中国老百姓对贪官的憎恨,那也同样是世界第一的

    注1:赵旉执政以来,对于贪污**,采取了一分为二的处理方法。对那些地方上的行政主官特别是总督一级,治下政绩出色而且民生良好的,就算捞点好处赵旉也不会处罚,而本职工作没干好却伸黑手的则从重惩处。但只要没有弄出人命,算是“贪而不酷”的话,而且当朝廷派人前来彻查时没有以暴力手段阻碍调查,那么最多也就是个流放边疆,可要是为了捞钱不顾百姓死活,或者以暴力手段阻挠朝廷来人的调查,那么一旦证据确凿,那就不是贪污罪了,而是欺君大罪,不但自己人头难保,还会祸及全家,只是直系亲属被贬为奴隶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

    而对于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小吏,贪污却是大罪,一来是因为负责实际工作的他们贪污对国家的危害更大,二来是因为拿下他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相对较小,说难听点,就是他们比较好对付。何况即使赵旉不严打,那些受害的总督和州官辖区治理得好,他们得到的分成绝不是一个小数目,比起贪污受贿,不但没什么风险,而且利益只大不也饶不了他们,那些小吏贪污,等于是在他们身上割肉啊!

………………………………

第五百六十九章 防民之口(四)

    

    手机同步阅读请7

    尽管赵旉决心很大,但这个年代还没有录音机,人们就算真的因为嘴皮子犯法,也很难取证,只靠人证的话又容易出现冤假错案,因此在坚持了四五年之后,赵旉不得不承认这是他弄出的第一个基本失败的政策。不过随着纸面媒体的日益发达,人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谣言的作用本就日益减小,赵旉也总算可以聊以自慰。

    相对来说,整顿媒体就要简单多了,毕竟早在好几年前帝国内阁就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禁止民间私自发行报纸杂志,一定要先通过朝廷新设机构“帝国新闻出版署”的审查,获得出版发行的资格才行。因此纸面媒体的乱象其实只是因为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罢了,想要弄好并不难,反正这个年代的人又没什么新闻自由的观念。赵旉想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将媒体不负责任甚至操纵舆论误导读者的问题基本解决了,那就是给报纸上的新闻和消息分级,并以五角星作为标识印在新闻标题旁边,以注明此文的可信程度。其中五星级为绝对可信,撰稿人必须拿生命为此负责,一旦被证实其中所述不实如果使用了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等引导读者思维的手法,违反了报导的公正原则,就算报导的事件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一样会被认为报导不实。不过赵旉也不是一个草菅人命的昏君,他会给撰稿人一个自辩的机会,后来甚至还有一个运气好的反而藉此受到赏识,最终飞黄腾达当上帝国首相的。诺免费提供,撰稿人就自裁吧。这自然非常残酷,但既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那么他自己非要选择性命攸关的五星级以增加自己报导的吸引力,就不能怪别人了。

    而且正是因为危险,所以赵旉会让他最信任的内卫前去调查,不查出真相绝不会停止,而且也不会怕任何人的阻挠,赵旉可是从来都不会因为担心影响国家的稳定就点到为止的。因此,五星级的新闻报导往往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后来一些高官犯下的大案都是因此最终被破的,甚至还有某个勇敢而又良知的记者在自己虽然已经有十足把握肯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但却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毅然以自己的性命作为赌注,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揭发某省省长贪图一位妇人的美色,害死其丈夫并将其霸占的事。

    最后这个愣头青赌赢了,在内卫的介入下,有效的证据终于被找到了,而那个省长也最终被绳之以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要知道,因为大宋现在行省高度自治自治程度低一些,但富庶发达、人口稠密,综合来讲内地省长的地位并不逊于边疆行省的省长,毕竟就算省份,自治程度也比昔日的大宋州郡高多了。的缘故,一省之长已经是极高的官职了,随时都可能升入内阁当宰相的。也正是由此以后,每当报纸上刊出五星级的新闻报导,总会引起全国士民的关注。

    五星之下自然是四星级,表示撰稿人自认为该新闻确实可信,但又没有勇气拿性命为自己的文章作保,只愿为此担负有限责任,最多也就坐上几年牢,而赵旉也不一定会让内卫追查到底,实在搞不清楚也就算了。这一级别的新闻一般来说可信度已经相当高了,毕竟除非脑子有病,没谁愿意坐牢,当然这种新闻之中肯定也有假的,但那往往都是撰稿人太蠢,没有看出他所记述的只是假象,被其误导了而已。不过说句难听的话,脑残去坐牢,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至于三星级,撰稿人则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被查出问题,是要被罚款的,而且数额一般不会太少,所以即使是想写三星级的报导,那些记者也得自己掂量一点,不要想当然胡乱臆测,侮辱读者的智商。而二星级和一星级的报导则摆明了就是传闻性质,读者可以姑妄听之、姑妄信之,而作者也不用担心官府找茬,可是二星级的报导也不能乱写,如果内容严重失实,报导中涉及到的人有权对其提起诉讼,只有一星级是没有任何风险的,但以其最低的可信度,就算作者将其写得花团锦簇,又能有几个人看呢?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五星评级仅限于报导之中的事实叙述部分,至于作者自己的分析,怎么写都可以,但只要读者不是太无脑,太荒谬的言论他们也不会听信。比如“富人对国家的贡献更大,所以有权利少纳税”、“收入差距越大,经济发展越快”之类

    虽然赵旉做得很有节制,适当地清理媒体对国家民族也确实很有好处,但作为继周厉王之后第二个公开管制言论的君主,赵旉“防民之口”的恶名不可避免地被史官记入了史册。虽然明白史官们肯定没写什么好话,但赵旉并没有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对史官施加压力并将起居注索来一看,一方面是因为赵旉早就是“虱子多了不痒”,身上的骂名何止一样?而且,这些年里他所失去的,又岂只是一点名声?

    不知不觉间,赵旉已经年近不惑,对少年成名的他来说,这意味着当年与其一同打天下的部下与战友均已步入了暮年,毕竟即使如今大宋的医疗水平已经今非昔比,但帝国公民的平均寿命注1也不过四十几岁而已,官员们虽然生活条件要好一点,但是应酬很伤身体,平均寿命也未必长多少,赵旉的亲信在这方面虽然也许自由一点,可以不去赴那些不想参加的酒宴,可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注1:若严格一点的话,是应该统计平均预期寿命的,但现在的大宋还没这种能力,所以赵旉派人统计出的平均寿命,其实是过去三年内死去的帝国公民的平均寿命,这可就好统计多了。

………………………………

第五百七十章 共和制的开端

    

    手机同步阅读请7

    前两年过世的老师虞允文虽然比历史上还早死将近十年,但还算是高寿的,好歹他也活了五十多岁,至少比起不过四十来岁就死在女人肚皮上詹会龙喜好声色犬马,酒色过度的结果自然是健康受损,何况他本就不是什么猛男。为了奖赏四大伴读这些年来的忠诚与贡献,也为了防止四家陈灵临死前要赵旉取消儿子赵淳继承皇位的资格,赵旉后来干脆就让儿子改姓为陈、继承陈家的家业,由于陈规与陈灵两代人的卓越贡献,陈家的封地面积在四家之大的,几乎和那三家加起来差不多。当然,这也因为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赵旉自然肯定都是一切变量都往多里算,些许便宜还是存在的。的后代就此疏远,赵旉下诏将他们的封地合在一起,达到了一千多里,折算成实际的土地面积则更是要超过五千平方里。赵旉发现这一点后顿时灵光一闪,想到目前大宋版图内正好有个好地方完全符合条件,那就是满剌加海峡东端入口处的那个小岛

    新加坡岛的战略地位与经济价值不用多说,赵旉敢于将其作为封地从国土中分割出去,自然是为了表示对这四家人的信任与恩宠。而且由于新加坡的淡水必须依赖大宋马来省供应,所以赵旉也不担心日后会有什么变数导致分封出去的新加坡反而成为历史上后世那样的**基地。而将新加坡岛分封出去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