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家为国-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云海沉声道:不错。

    瘦小男子从桌上拿起笔,翻开本子,问道:姓名,年龄,哪里人

    常云海没想到对方问得这么简略,愣了一下才答道:某家常云海,乃是渔阳郡华阳县人。

    瘦小男子在本子上记写这些信息,对着旁边一个膀大腰圆的男子道:虎哥,轮到你带这个新兵去营寨了。

    虎哥站起身来,对常云海道:小子,跟我走吧。

    常云海也不多问,随着这被称为“虎哥”的男子离开。

    虎哥带着常云海,丝毫没有跟瘦小男子等人在一起是表现得开朗活跃,一路上都沉默寡言。

    常云海默默不语,他能感受到身边这彪形大汉对自己无言的轻视,却并不在意。

    身负傲视年青一代的武艺,他从不将别人的轻视放在心上。

    两人走出城门,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军寨前。

    守门的一个士兵见到二人,嘻嘻哈哈的向虎哥道:虎子,又带新人过来啊,从城里来,总不见你小子为兄弟们带些好吃的。

    虎哥“呸”了一声,笑骂道:去你娘的,老子前几天才发的军饷被你们这帮王八蛋抢去给逛窑子去了,现在有屁的钱

    那士兵闻言不禁有些讪讪,向虎哥笑了笑,不再说话。

    虎哥带着常云海走进军营,路上遇到有人盘问便拿出一块木制的令牌,倒也畅通无阻。没过多久,两人便来到了一处营地前。

    这处营地占地比较大,但是帐篷等各种设施却明显比周围的营地要显得差一些,虎哥走到营地中间,这里坐落着这片营地最大的帐篷。

    虎哥径直掀开了帐篷便要向里面走去,帐篷两边虽然有两名卫兵守卫,却丝毫没有拦阻之意。

    帐篷里,一个络腮胡子的壮汉正用一个酒碗大口往嘴里灌酒,望见掀开帐篷的虎哥,一手飞快地提起放在桌上的酒坛,手忙脚乱的便要往桌底塞。

    虎哥哈哈大笑着扑上去用两只手死死抱住酒坛,道:好小子,有这种好玩意也不知道知会兄弟一声,真不讲义气

    军中本是不准饮酒,违者杀无赦,故而酒在这里是真正的稀罕玩意。

    壮汉的脸色垮了下来:你这杀千刀的,看到你小子我就来气,老子的几坛好酒都是被你给糟蹋的

    他的目光落在常云海身上,不由赞叹一声:好小子,够强壮,扛东西是一把好手

    虎哥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小弟就知道你会喜欢,怎么样,小弟够朋友吧

    常云海闻言,面色当即就黑了下来。

    这两王八蛋的话是什么意思老子来这边关重地,难道是来给扛东西的

    虎哥虽然看见了常云海的脸色变化,却丝毫不以为意,拍拍他的肩膀道:小子,这里是辎重兵的营地,不要瞧不起这个差事,想上战场真刀真枪的和突鹰蛮子干,战功哪里是那么好挣的平安是福啊,小子

    说完将怀里的酒坛挣脱彪形大汉的掌握,狠狠地朝口中灌了几大口,看得彪形大汉的面皮直抽抽,才心满意足的出了帐篷。

    彪形大汉待虎哥走后对常云海说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常云海见这顶帐篷在这片营地的中央,知道眼前这人身份不一般,便拱拱手,爽快地答道:在下常云海。

    彪形大汉哼哼了两声:小子,很懂礼数嘛,记住了,老子叫胡大海,是专门负责运送辎重的将军,以后便是你的顶头上司,要叫胡将军,明白吗

    常云海点点头:是,胡将军。

    “嗯”胡大海满意的点点头,其实他只不过是正六品的校尉,距离将军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他就是喜欢别人这么叫他。

    胡大海向帐篷外大声喊道:“胡三。”

    守在帐篷外的一个士兵走了进来,躬身道:“将军大人有何吩咐”

    胡大海指着常云海道:把他带到王长林那儿去。

    这士兵看了常云海一眼,应道:是,将军。

    见胡大海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常云海便随着这名士兵离开了营帐。

    士兵也不跟常云海说话,带着他左弯右转,便来到了一座旧帐篷前。

第九十九章 良心一直在

    夜晚九点,杨慎的书房中。

    若是以往,这个时辰他一般都已睡下,今天还在书房中,确实要见一个关键的人。

    书房的门突然被轻轻敲了三下,外面传来老管家杨单从的声音:家主,胡大人到了。

    杨慎道:“让他进来。”

    门被推开后,一个看相貌很是年轻的男人走了进来。

    在门口稍微有些昏暗的灯光下,从杨慎这里只能看到这人的大致轮廓,五官端正。

    这人走到杨慎所坐的书桌不远处,方才显现出一张棱角分明,英俊过人的面庞,双眼有神,十分年轻。

    他向杨慎躬身施了一礼:“胡大海见过家主,朝会上大海斗胆弹劾家主,罪该万死,请家主大人恕罪。”

    杨慎从椅子上下来,走到胡大海身边将其扶起,哑然失笑道:“何罪之有这等事总是有人做的,咱们自家人做岂不是更好,为何想让那些想要投机钻营,拍皇帝马屁的人去爽那么一下”

    胡大海听见杨慎说的挺有趣,不由也微微笑了起来:家主找属下来可是有什么重大之事吩咐

    杨慎微微点头:“清江河之事你听说了吧”

    虽然此事昨日方才传入内阁中,但是内阁之中鱼龙混杂,本是天底下最大的筛子之一,故而杨慎觉得胡大海不该毫无所闻才是。

    果然。便听得胡大海恭敬道:“家主英明,属下确已有所耳闻。”

    杨慎呵呵笑道:大海你拍马屁的功夫着实不怎样,我听来一点快感都没有。

    胡大海也跟着嘿嘿傻笑了两声。

    “好了”见气氛调节的差不多了,杨慎脸色一正道:此次召你前来确实与清江河之事有关。

    他微微沉吟一下,然后继续道:“明日早朝,清江河之事必定在廷议令众臣讨论,虽然大致方案皇帝早已与内阁诸位大臣议定,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小事尚未解决,你一定要毛遂自荐,争取监察之权。”

    所谓监察,顾名思义,便是监督赈灾粮草的流向,这是监察御史的分内之事。

    胡大海虽然并不明白杨慎这样安排的用意,仍旧道:家主放心,属下一定尽力而为。

    “嗯”杨慎略微满意地点点头,望着胡大海的目光略微带了几分愧疚之色:“获得监察粮草的大权后,无论那些给你送礼,无论送多少,你统统都收下,明白吗”

    胡大海皱眉道:家主恕罪,属下不是很明白,若是收了那些人的银两。属下必然无法再得到陛下的信任,届时属下怕是唯有由暗转明,再难起到奇兵之效

    杨慎淡淡道:你还未明白我真正的用意,让你收下那些蠹虫的礼物,并不是让你与他们同流合污,你记住,要将他们在何时何地,都送了些什么礼物一一记在纸上,另外,这次你行使监察之权决不能敷衍了事,冀贵两州受灾最重,粮草运往那两地的数目必然也最多,我会让我杨家暗部配合你,将哪些人伸手,都拿了多少给查得一清二楚。回京之后,我会让你在合适的时机抛出来。

    胡大海的心中一片冰凉。

    这些事他若是真做了,日后还有活路吗

    国朝三大门阀,六大世家甚至包括皇室在内,哪些人没有在里面伸手

    就连杨家中的一些人,怕是都会在这桩赈灾大事中捞取足够的好处,他们还不将自己给撕了

    杨慎拍拍他的肩膀:放心,本公决不会让你陷入必死之地,这件事做好之后,我会安排你进入清州,隐姓埋名,从此便安然做一个富家翁吧。

    胡大海不知自己是如何离开杨府的,他只觉自己满腔的雄心壮志统统都被一股如山的压力给强行压灭。

    杨慎望着胡大海萧瑟的背影,心里微微有些歉疚,不过这种情绪也只是一闪即逝。

    这次他令胡大海这般作为,自然不是正义感爆棚,烧坏了脑子。

    主要有三种目的:

    其一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确实是为了惩戒那些贪得无厌的国之蠹虫,来到这个时代,他终究也是想要为普通百姓做点好事的。

    其二乃是为了挑拨皇帝与世家门阀的关系,一旦那些证据曝光,无论李世民有多不情愿,他都必须以国法惩处那些人。

    其三乃是为了借此机会清理杨家内部的一些毒瘤,杨家隐隐为天下第一显赫的家族,无论是清江河河道衙门还是冀贵两州的文武官员都有一些出自杨家,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将其中一些几乎丧尽良心的玩意清理掉。

    杨慎能容忍这些人的贪婪,但是却无法容忍这些人向百姓的救命钱去伸手。

    “夫君,醒醒。”

    杨慎的耳畔传来叶凌波的声音,他睁开眼来,发现这位娇妻正轻轻用手推着他的身子。

    “唔,凌波,四点了么”他仍有些迷糊的问道。

    “嗯,起来啦,迟到便闹笑话了。”叶凌波的声音中微微带了几分哄小孩的味道。

    杨慎笑了笑,坐起身来,叶凌波服侍他穿好了衣物,洗漱之后便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向着皇宫行去。

    来到宫门前,不出所料的见到大长老与文天才等人都已等在宫门外。总的来说,他杨某人几乎是百官中最后一个到来的。

    不着痕迹的瞟了监察御史那边的几个小官儿一眼,在胡大海的身上稍微停顿了一下,杨慎便与文天才等武将们大声谈笑起来。

    他们这一个小团体都是正三品以上的武官,张发财,郑成功二人因为品级足够,勉强也能跻身其中,两人在言谈间对杨慎不着痕迹的恭维着。

    钟声鸣响,午门打开,众人排好队,鱼贯进入宣室殿前的广场上。

    等了一会儿,随着宣室殿大门的开启,杨慎进入了殿内。

    随着众人站好,李世民终于姗姗来迟,百官行礼之后,李世民便开口问道:众卿家有何事要奏

    内阁首府李黄山出列躬身道:“启禀陛下,清江河大水,灾难严重,我等宜早做处理。”

第一百章 一场戏

    虽然内阁这两日早已与皇帝磋商多次,方案几乎都已拟定完成,但是在朝会上仍然要拿出来讨论一番,这一环节乃是祖宗制度,,省略不得。

    即便这仅仅只是走个过场,却能显示皇帝与内阁诸位大臣都不是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之辈。

    当然,内阁以下,官员们也都很有默契,不会站出来发言,那会恶了诸位阁老的。

    这里的官员们除了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之外,官职都在四品以上,有资格拜在阁老门下的,真有什么自己的想法,早就在私下里提供给阁老参考过。

    没有资格与阁老产生交集的,更不会开口。

    李世民看着李黄山问道:“卿家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李黄山道:微臣以为可以着户部负责收购粮实,令左骁卫大军负责押运粮草到冀、贵等五州各个受灾地区,这些事可由内阁杨大人全权督办。

    内阁大臣杨息止出身寒门,乃是李世民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李世民对他的能力和心性都十分放心,他点点头道:便依爱卿所言。

    杨息止站出身来,却道:启禀陛下,五州受灾,牵涉的粮草数目巨大,不可不设监察之人。

    “嗯”李世民点点头,他之前与几位内阁大臣商议时倒没涉及这个方面,但这确实需要重视,环顾大殿一周,问道:“诸位爱卿认为,监察御史之中何人可当此大任”

    监察御史的队列之中一人站到大殿中央,毫不避讳李世民的目光,大声道:陛下,微臣斗胆毛遂自荐,前往监督粮草的分发状况,一定鞠躬尽瘁,不令魑魅魍魉之辈有可乘之机

    “哦”李世民有了点兴趣,虽然对他这种芝麻小官擅自站出来有些不满,却也欣赏他的勇气,不由向他道:“卿固然勇气可嘉,然则粮食之事关乎甚大,你真能做到不畏强权,不受诱惑”

    阶下的文武百官们心中都有些嘀咕,什么是强权,谁会诱惑他,这是在指桑骂槐么

    胡大海慷慨激昂的道:“为国事,为心中正义,臣必九死而不悔”

    “好”李世民用手重重拍击了一下龙椅上的扶手,这番话若是三十岁以上的官员们说出口,他只会觉得恶心,但是它既然出自年仅二十的新科状元胡大海之口,便值得他去相信。

    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不正该是这等热血和单纯么

    “咳”正在李世民被胡大海感动的面色发红,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一声咳嗽将他满腔的激情全部打断,犹如在干那啥时突然被人在耳边一声大吼,什么味道都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