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书生-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况且秦搏当先冲上去已经将胡人阵势搅乱,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立功机会,这些将领还犹豫什么?生怕功劳都被别人抢去,争先恐后的杀入敌人阵中。

    可怜那些胡人本来还准备去攻平武,攻下了平武也就能在城中稍作修养,可没想到忽然背后受敌,前军还不知情,依然朝平武涌去,后军就先遭了殃,而等到前军反应过来掉转矛头的时候,阵势早已经被冲散。

    冷兵器时代作战最讲究一个阵势、气势、将令明确,可现在这三个条件一个也没有。

    吕浩此时连忙下令大军原地转身,回头迎敌,可此时败象已成,又哪里有那么容易扭转。

    平武城上这些人已经做了必死的准备,没想到忽然援军从天而降,绝境逢生,这些人怎么能不狂喜?

    趁你病,要你命。孙如柏站在城头,见到胡人大乱,兴奋的叫道:“我们的援军已到,现在正是我们出城助援军痛杀胡人的时候!”

    满城将士恨胡人入骨,等这一天不知等了多久,如今一听孙如柏下令,全都高举刀*,满心雀跃,开始颓废没落的情绪一扫而光,甚至连口中也是不觉得那么渴了,斗志重燃。

    孙如柏点了一队兵马,便打开城门杀了出去。

    腹背受敌,这无疑更加快了胡人的败象。

    阵势已经大乱,纵使吕浩心中有了良策,在乱军之中也无法下达,此时他能选择的,只有撤退一途。

    在古时的大军行军作战众多将令中,只有撤退这一个将令最好传达,盖因传达其他的将令,必须是由统帅先告诉将领,再由将领分层向下传达,中间无论哪个环节都是需要时间的;可撤退不同,只要统帅策马逃跑即可。

    将领虽然是一个人,可他一个人跑,就会有十个人看到,而十个人跑,就会有一百个人看到,而一百个人跑,就会所有人跟着一起跑。三军丢盔弃甲,仓皇逃命,唯恐跑的慢了就要变成此地的一堆白骨。

    这就叫做兵败如山倒。

    胡人多是机动性高的骑兵,要想逃并不困难。可那些没有骑马准备攻城的胡人就要被杀戮一光了,战场之上无父子,何况是战友,只是片刻的功夫,能逃的全都纵马逃逸不见了踪影,而逃不了的,都便做了一地的尸体。

    这一战虽然追不上逃逸的那些骑兵,可粗略估计,杀了也不下上万的胡人,平武城前无数胡人尸横遍野。

    这就是战场。

    张弛穿越之人,见到这种场面多少有些感慨,不过当世之人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这个天下从汉末开始,就没有几天安宁,战事简直太常见了,对寻常百姓来说,因老病而死的那是福分,而大多数的人,都是死在战场之上。

    江山之上战乱数百年,到底脚下这方热土曾经埋了多少白骨,又有谁,能数的清楚?

    首战告捷,这的确是一件鼓舞军心的事。不过这一仗虽然是胜了,但张弛知道,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胡人三十万大军,现在只杀散了几万人,对方的将令必然带着残兵去投胡人的大军,等真正面对三十万大军正面进攻的时候,他手中这样一支军队,可怎么打?

    不过现在最让张弛担心的,还是在湔江牵扯胡人主力的杜希名。

    当初张弛等人在玉垒关前定下了这条将计就计的计策,可是不知该让谁来负责牵扯胡人主力,杜希名自告奋勇。

    其实张弛手下这些人,州郡的将令不堪重任,秦搏虽然有八千精兵,可只有他才熟知书中地理,另外张弛手中还有含香手中的原来是五斗米道的一万人,可这些人并没有正经的受过几天训练,怎么和胡人主力周旋?也当真只有杜希名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杜希名手中有从建康带来的五千新军,这些新军可都是苍槐将军训练多时的精锐,另外还有在巴郡刚刚招募的一万流民。

    这些流民当然也是还不善行军作战,不过杜希名也训练了一段时间,况且这些流民都是从北方六郡迁徙而来,各个都恨胡人入骨,又有那五千精兵以做保障,倒是可以一战。

    ……

    平武城的军民大胜而归,又疏通了被胡人切断的水源,满城军民奔走相庆。

    被胡人攻下的城池,大多都被屠城,现在平武城中的百姓相当于在鬼门关口转了一圈又走了回来,又怎么能不惊喜。

    孙如柏也连忙迎着张弛进了平武城,摆下酒宴宴请张弛和一干将领。

    他这么做可不是因为张弛的官大,只是因为他救了满城的百姓。

    孙如柏是一个好将军,不像北方六郡的守将,北方六郡不少守将就是因为胡人大军要来,就匆忙挂印逃匿,否则胡人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打到了平武。

    不过孙如柏可不会这么做,他宁死也不忍舍弃满城的将士百姓。

    他本来以为蜀中党派纷争,平武之危必然也和六郡一样无人肯来援救,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竟然真的有人来了,他当然感激张弛,现在别顿酒宴,就是张弛要他这一条命,他也在所不惜。

………………………………

第120章 诸丑跳梁



    。孙如柏设下酒宴招待援军中的各级将领,这本来是出于好心,只可惜平武被围了许多日,哪还有什么好酒好菜来招待别人?

    满城人都差点渴死,更别提酒了,所以也只是取些清泉代酒。

    菜肴更是别提,比起那些士族的设宴来说寒酸多得多,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些养尊处优的将领当然吃不惯。

    张弛知道平武被围,缺水少食多日,现在还能拿出东西让大家吃饱已经实属不易了,所以笑呵呵的和孙如柏客套两句,便做上了主位。

    他是都督,这里他的官位最大,当时是他做主位。丁逸之现在相当于军师,虽然没有官职可地位也不低,其次是秦搏、三桐等人分做两边,就连含香这样的女将也入席坐好。

    暗刃是以张弛侍卫的身份随军,所以也只能委屈她站在身后。不过暗刃倒也不介意这些,只是冷冷的站在张弛身后,好像一尊雕塑一般。

    众将坐好,孙如柏还没等开口说话,那些将领一看摆上的菜肴就不禁皱眉。

    一名将领口将口中的清泉喷了出来:“呸!我还以为是酒,原来是水!你糊弄我们将士不成?我舍生忘死,才帮你解了平武之围,如果没有我们巴西郡的兵马来援,你们满城人都是胡人的刀下之鬼,现在你们就用这些东西来犒赏我?”

    那名将领指着桌上的酒食,大怒说道。

    张弛曾经在成都城外点将,倒是知道这个人,张弛记得这个将领姓韩,乃是巴西郡的统兵将领。

    “孙将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拼死打退了胡人,可是对你们平武军民百姓有救命之恩,不找你们索要些好处也就罢了,你总该弄些好酒好菜来招待。”

    这名说话的将领对着孙如柏说完,又转头对开始说话的那名巴西郡的将领说道:“另外韩将军,打退胡人,这可不是你巴西郡将士的功劳,就凭你巴西郡那几千人马,还不够吓唬胡人的,这次打退胡人,可全是我益州将士的功劳。”

    这名说话的将军,姓方,乃是益州刺史手下的大将,益州刺史身居高位,当然不至于亲自领兵作战,所以他手中的五万人马都归这名方将军统帅。

    “方将军说得在理,要说打败了胡人,那首功当归益州各郡。”益州各郡的将领也跟着说道。

    开始那名韩将军冷笑说道:“冲到胡人阵中去一马当先的,可是我巴西郡将士,你益州兵马虽然多,可却迟迟不肯上前,一直到胡人败象以成,这才上来,这不是强功有是什么?平常的时候贪生怕死,抢功劳的时候倒是从不落后。”

    这句话被姓韩的将军说个正着,方将军在临行前,益州刺史的确告诉过他,这五万人马只为张弛壮一壮声势,可不能有什么损耗。

    所以方将军早就打定了在一边观望的主意,不过这种必胜之战,也不妨去抢抢功劳,反正不抢白不抢。做做样子也是好看。

    不料现在被巴西郡的将领一语说中,方将军当然觉得面红耳赤,当时他的部队的确是冲上去比较慢的,他是想看看局势,必胜之时再上去抢功,不过他岂能承认?“刷“的一声拔出佩刀:“姓韩的,你可不要含血喷人,否则……”

    巴西郡那姓韩的将军哪里怕他,也跟着拔出佩刀:“否则怎么样?”

    还不等放将军说话,益州下属各郡的将领纷纷站起来拔刀在手,叫道:“否则不等方将军动怒,我等就绝不饶你。”

    方将军是益州刺史直属,统兵五万,官职当然也略高于益州下属各郡这些统兵将领,现在这种情况,因为梁州刺史并没有发兵,梁州下属各郡也没有派兵前来,那益州的势力当然是最大的。

    巴西郡姓韩的现在竟然敢和方将军叫板,那当然是益州所属的各郡将领溜须拍马的时候,所以纷纷站了起来。

    张弛看到这种局面不禁觉得好笑,只不过是刚刚打了一场小胜,这些人就开始争功了,这种团队怎么打得过胡人的虎狼之师?难怪蜀中连年战败。这些人虽然身为将领,可不知是否在一生中曾与胡人真正的打上过一仗,也算是可怜之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面对外辱的时候可怜兮兮,可面对自己人的时候,却全都气势十足,这种人又怎么能不可恨?

    孙如柏一见众将在席上剑拔弩张,不知该如何是好,连忙看向张弛,可张弛也不说话,好像这些人不在面前似的,还微笑着自顾自的吃着东西。

    “都督,平武小城,又被围了多日,难免招待不周,这……”孙如柏看张弛也不说话,只好先说:“末将实在是没什么拿得出手孝敬都督。”

    孙如柏不知道这支大军其中的关系瓜葛,还以为这些将领都是张弛的手下,现在这些将领在席间闹了起来,张弛却也不约束一下众将,搞不好这还是张弛的受益。

    况且刚才那名将军也说了索要好处之类的言语,现在又是这种局势,孙如柏在蜀中为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事情他见得多,经历的也多,他自然做如此想。

    可是现在平武城遭逢战乱,日后百姓生活还成问题,他哪里还能凑出什么好处来给别人?

    张弛不说话,不过赵潜先打起圆场来了。

    赵潜毕竟是赵云的子孙,虽然他长期混迹在官场中,也学会了献媚逢迎,可民族感还是多少有那么一点:“各位将军还请稍安勿躁,现在只不过打退了胡人的一波人马,胡人大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战事紧急,还是齐心协力一致对外的好。”

    张弛觉得这个赵潜这个人看来比其他人要好一点,点了点头。

    “还是这位将军识得大体,”方将军也不想事情闹得不好收场,冷笑一声说道:“我只是看不惯某些人只有区区几千人马,却仍厚颜霸占功劳,简直是萤火与皓月争光,看不过去直言几句罢了。”

    说完挥了挥手,那些益州所属的将领们这才又将佩刀插回腰间,重新坐回席上。

    对方人多,如果斗下去也未必讨到什么好处,巴西郡来的韩将军见现在有了台阶下,也不说话,只是不屑的哼了一声,表情闷闷不乐。

………………………………

第121章 荆州强兵



    。“赵统领说的不错,”看众将都安静了下来,张弛这才喝了一口清泉,不徐不缓的说道:“现在我们虽然小胜了胡人,可胡人大军仍在。如何御敌,各位将军可有什么高见?”

    刚刚还在争功,可现在听张弛这么一问,所有人立刻都哑了嘴巴。

    “各位将军久经阵战,如果有什么御敌办法,还请直言教我。”张弛催道。

    在座的将领中,有大半都是益州各州郡的将领,方将军俨然已经成了这些人的主心骨,现在没人说话,就都望向了方将军。

    众人都望他,方将军也不好假装看不见,现在正是他在益州各郡中树立威望的时候,沉吟片刻终于说道:“都督,胡人兵多将广,马壮弩强,实在不宜强取。再说我们这次出兵的任务乃是解平武之围,现在平武已经转危为安了,我们的任务也完成的圆满,以末将之见,现在我们应该先撤回成都,胡人势大,不如暂时避其锋芒。”

    益州各郡的将领一听方将军说完,立刻都同声跟着附和:“方将军说得在理,宜避其锋芒。”

    蜀中都是这种将领,焉能不败?六郡丢的当真一点都不亏。张弛心说,贪生怕死就是贪生怕死,还什么“避其锋芒”?用词倒是文雅,可说到底还不是贪生怕死?张弛现在真想跳起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