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意志联军则要的条约签订之后马上撤离丹麦的领土。
  没有一分钱的赔款!
  其他的一些内容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
  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普鲁士还是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在俾斯麦的操纵下,普鲁士的报纸报道了很多的英法干预这场战争的细节。
  一时间,普鲁士甚至是一些北方邦国民众对于英法粗暴干涉德意志邦联事务的行为都深感厌恶。
  奥地利的举动也让北方的邦国反感。这次收复荷尔斯泰因以及石勒苏益格两地,奥地利不仅仅没有帮上什么忙。
  反而是在最后拖了整个德意志邦联的后退。
  邦联南北双方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间隙,为后面的普奥战争埋下了伏笔。
  荷尔斯泰因地区的贵族民众,对于将自己划给了奥地利也感到不满。
  这直接导致了奥地利自始至终没有被荷尔斯泰因所承认。
  奥地利也没有从这块飞地获得任何的好处。
  两地都更加希望加入普鲁士。
  石勒苏益格的百姓为并入普鲁士一片欢欣鼓舞。
  这次战争,普鲁士充分表现出自己强大的武力。
  北方的小邦国很多都动了心思要紧紧抱住普鲁士的大腿。
  战后德意志邦联议会直接给德意志海军也就是现在的普鲁士海军一笔巨大的拨款,这样普鲁士又能够建造更多的铁甲舰了。
  普鲁士的国内也被铁甲舰的出色表现所震服。
  威廉四世将德意志邦联的拨款全部拿出来造军舰,而且还追加了大量的军费。这次虽然没有在丹麦获得军费。谷
  不过在丹麦的王宫还有保守派的贵族庄园还是缴获到了大量的财物,所以这场战争普鲁士还是有的赚的。
  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普鲁士海军在原本新开工的四艘铁甲舰基础上再次追加四艘铁甲舰。
  同时普鲁士还专门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工匠开始研究更加的大型的铁甲舰。
  欧洲的军备竞赛就这样拉开序幕。
  在东方,动乱了几十年的土地上,现在却是一片的祥和。
  都说粮食是稳定一切的基础。
  现在有了南洋的粮仓,有了的东北以及远东的大型农场。
  复兴军治下基本上不会再出线饿死人的现象。
  实在活不下去了可以直接去当地的移民办。
  只要报名参加移民了就有免费的饭食吃。
  所以说现在复兴军治下是最为稳定的时候。
  经过了之前几十年的大乱,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都异常珍惜他们现在的生活。
  这些刚从战乱中缓过神来的百姓,非常容易满足,他们只要能够吃饱饭,就是干活再累,也没有什么怨言。
  董书恒常跟底下的人讲这么勤劳朴实的百姓要是再管不好,那么就说明这个官员真的是不可救药。
  八九月份正是的秋高气爽的时节。
  草原上虽然没有春日里那种绿草茵茵、生机勃勃景象。
  但是此时正是草长马肥之时。
  董书恒从半个月前开始北巡。
  这次由教导师的骑兵团以及总统府警卫团跟随护卫。
  董书恒将他的两个号称弓马娴熟的妻子也带了出来。
  他从新京城出发,出张家口,视察了草原上的商业重镇绥远城。
  现在的绥远城随处可见皮毛加工厂,还有一些羊毛精纺厂。这里已经有了一点点工业化的气息。
  漠南草原产的皮毛大都送到了这里,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加工集散地。
  从张家口延伸出来的铁路会修建到这里。
  最快明年就能够通车了。
  董书恒见到当地的火车站都已经修好了,看样子大家对火车还是非常欢迎的。
  在复兴军全方位的宣传下,铁路已经的成了能够带动地方走向富裕的代名词。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通上火车。
  什么有地方上的士绅、工厂主集资修建到当地的支线铁路。按照复兴军的规定,私人只可以投资支线铁路。
  董书恒决定草原上水源充沛的地方都建立了林场。这些林场可不是伐木的,而是栽树的。
  因为历史的原因,草原上的树木退化的很厉害。
  原本历史上在漠南草原的还是有很多的树林的。
  但是到了明清以后,逐渐的退化,尤其是明末经历了小冰河期,草原上的树木退化的更加厉害。
  明朝时期在河套地区建立城池,开发耕地也破坏了很多林地。
  陈冬生曾经简易从新开发河套地区的耕地,建立农场。
  但是这个方案被董书恒否决了。现在复兴军在远离本土的地方有的是可以开发的土地。
  他不仅仅不准备开发草原上的耕地。还在当地建立了大量的林场,专门将这些靠近水源的土地种上树木。
  这次董书恒到草原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为了检查植树的情况。
  这个政策可以说是他用自己的权力强行推行下去。
  底下的人包括很多高层都不大理解。
  这个时期,新京地区的沙尘暴还不是太明显,但是已经出现了。
  董书恒在年初的时候进驻新京就已经感受到了。
  董书恒还让内阁专门制定了草原法令。规定了禁止随意将草场或者林场改做他用。
  尤其是改做耕地。哪怕是是草场的所有者都不允许改变草场的用途。
  同时还规定了在草原上的禁止放牧任何品种的山羊,山羊会啃食草根,对草原的影响非常大。
  复兴军已经引进了一些优质品种的绵羊。
  在与国产的绵羊品种进行杂交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在牧民中进行推广。
  董书恒见到了大量的小树林,不过现在都还是小树苗。
  他还去慰问了林场的工人。
  在林场中会保留一定数量的土地给林场耕种。这是林场的主要经济来源。
  以后这些树木长大了,林子的产出也是可以赚钱的。这些将维持住林场的运转。还好林场的用工数量要比农场少的多。
  穿过乌兰察布,沿途在左翼中旗休息了一下。
  董书恒又去看了开发中的漠北露天。
  这里就是实实在在的戈壁滩了,条件比较恶劣。
  董叔恒将杨兮妹和吕飞燕留在了赛音山达。
  自己则在刚刚赶来的齐彬的陪同下一同赶到了铜矿场。
  “齐彬,有了这个矿场,以后我们都不用再担心缺铜了。”董书恒说道。
  “是的,总统,我们的勘察人员说这个大铜矿可以开采上百年。”齐彬也很兴奋,光是搞起了这一个项目就一件足够大的功劳了。
  齐彬非常的感激董书恒能够将他任命为漠北大都护。
  他知道这个职务的分量非常的重。由此可见董书恒对自己的器重。
  因此,他早就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华夏人。


第五一八章 巨型铜矿
  “齐彬,最近有没有幕府那边传来的消息?”董书恒突然间问道。
  这话的让齐彬听着心中一慌。
  莫非是主公知道的自己还跟日本那边的人有联系,心中不悦。
  齐彬在心中想到。
  “主公,齐彬确实在日本还有一些朋友,都是昔年研究兰学时的同伴,他们会跟齐彬说一些幕府内发生的事情。幕府那边最近似乎没有什么异动。”齐彬据实说道。
  齐彬的这些朋友都是主动找到齐彬的,他们见到齐彬在上国这边得到了重用,一个个心中羡慕不已,都想通过齐彬的路子到天朝来寻找出路。
  就如同大唐时期的遣唐使很多人都留在大唐为官。
  现在日本国内幕府的统治非常的稳固。保守派的大名稳稳地把持住了幕府的权柄。
  就算是的德川家定身体不好也没有影响到幕府的统治。
  通过与复兴军的垄断贸易。幕府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
  幕府的海疆基本上都在北海水师的保护之下,他们不用再担心突然冒出来的黑船。
  复兴军的海军基地牢牢地把控住了江户湾的入口,完善的炮台设施,任何舰队想要强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长崎成为了西方洋人与日本地区交易的唯一窗口。
  但是因为复兴军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入,长崎也在逐渐地没落。
  现在的江户地区成为了整个幕府的商品集散中心,也是最大的消费中心。
  “齐彬,我听说最近三大强藩从英法美购买了大量的武器。你觉得他们这是否是要挑战幕府呢?”董书恒稍微试探了一下齐彬,见对方比自己想象的要坦荡,就将自己的问题直接抛出来。
  最近,情报部从日本传回了一个消息,长州藩、肥前藩、土佐藩三大强藩又在秘密接触勾连,并且从英法美那里购买了大量的武器。
  并且由法国人帮助他们在肥前藩的一处秘密基地训练了一支新军。
  “主公,如果需要的话,齐彬愿意帅军前去帮助主公平定此三藩。”齐彬赶紧躬身请命。
  “实不相瞒主公,我通过信件了解到现在日本的兰学分成了两派,一派的人为应该紧紧跟着我们复兴军的脚步前进,因为大家都见到了这几年日本的民众生活确实在改善。很多武士以及平民都能够找到出路。另外一派则认为日本同样能够的通过与咱们一样的改革,走向强盛。他们认为应该通过与咱们对抗来获得西方国家的庇护。然后通过西方国家援助,通过学习他们发展起来。他们觉得一味地追随咱们会让日本不断地沉沦下去。”
  齐彬道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隐情,这是情报部的人都不曾掌握的。
  这么一说,董书恒就明白了,照理说这件事情不可能是的三藩自发做出来的,一定是有一股势力从中撮合。
  “主公,那个的反对日本融入复兴军的派系正是在下的学生桂小五郎所主导,估计三藩的动作也跟他有关系。这件事情,齐彬有错,还请主攻惩罚。”齐彬跪在地上,低着头。
  “桂小五郎?”董书恒喃喃自语道。
  “你起来吧,这件事情不是你的错,而且这件事情也算不得什么样的大事情。既然我们提前知道了,他们的就闹不起来。”董书恒并不在意,他只是想要跟齐彬征求一下如何处理三藩的意见。
  日本那边的三藩就算是纠集在一起也只能算是的小打小闹而已。
  到时候复兴军自然会在后面压阵,让幕府先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然后的复兴军最后出面收拾残局。
  董书恒只是觉得如果就这样帮助幕府灭了三藩,那么幕府在国内就再也没有什么掣肘的力量了。
  这样难保幕府今后会生出什么样的异心。这样就不符合复兴军的利益了。
  齐彬刚才所说的两个派系的说法倒是让董书恒来了兴趣。
  既然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齐彬,你觉的要是灭了三藩,之后该如何安排这块地方呢?”
  齐彬知道董书恒这是在考校自己了。他这才明白刚才主公为什么问自己那句话。
  “总统,三藩或者说九州地区有些像是咱们南面的土司。一直以来都是处在相对独立的状态。假如要是的灭了三藩,咱们也可以的扶持一个势力来咱管此处。”
  “相信幕府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的。毕竟幕府一直以来都管不了这个地方。”齐彬说道。
  董书恒最担心的就是复兴军要是帮幕府灭了三藩,接下来幕府会要求收回这块地方。
  复兴军要是的强行将这里从幕府分裂出来,又会造成幕府与复兴军翻脸。
  话说现在由幕府总领日本,对于复兴军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通过贸易渗透,幕府治下跟各个大名的权力也在逐步加强。
  董书恒需要有幕府来统领这样一个由众多大名组成的日本。
  就仿佛是是由众多小国组成的松散邦联一般。
  这样的日本完全能够在复兴军的掌控之下,为复兴军提供炮灰军队,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嗯,具体有个章程吗?”董书恒借着问道。
  “总统,当收回那块地方之后,您可以以宗主国的名义册封几个大名管理当地,大名只是名义上的管理者,作为实际管理者的大名属官可以由我们派遣,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对当地进行改造。”齐彬说道。
  齐彬现在秉持的理念就是让日本尽可能的融入复兴军,搭上复兴军发展的快车。所以齐彬倒是希望复兴军能够加强对日本地区的渗透。
  如果能够将九州地区直接划入复兴军实际管辖,那么对于他齐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毕竟齐彬的老家萨摩就在那个地方,他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至于日本,现在大部分的日本人认可的还是自己居住的地方。
  比如齐彬原本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萨摩人。
  “嗯,我知道。你的一些朋友可以邀请他们过来。我们复兴军对于人才从来都是欢迎的。”董书恒说道。
  “那齐彬就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