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7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阿米利亚南部,那里因为恶劣的环境,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海上通道。
  而且麦哲伦海峡掌握在东华海军的手中,所以来自欧罗巴的舰队不会通过这里进入太平洋与复兴军交战。
  在未来,欧罗巴是唯一可能出现复兴军敌人的地方。
  而现在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奥斯曼帝国以及沙俄东部,甚至是阿米利亚剩下的一些白种人国家,都是复兴军与欧罗巴之间的缓冲区。
  董书恒心里很清楚,在击败英国人之后,复兴军与其他欧罗巴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还保持原来的样子。
  以前他们觉得霸道的大英帝国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因为英国人一直在打压欧罗巴大陆上的国家。
  但是随着复兴军的发展,大华夏圈的扩大。
  这些欧罗巴人迟早会认识到自己可以掠夺的空间越来越少。
  整个欧罗巴毕竟就那么大一点,要不是依靠对其他各个大陆土着的掠夺,他们能够发展起来吗?
  不要看欧罗巴后世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那是因为他们那里的人比别人更加的勤劳吗?更加聪明吗?
  不见得吧。
  应该说是他们更加的残忍和野蛮。因为他们的文化鼓励他们去掠夺和杀戮。
  正是依靠着对其他大陆的强盗行径,才让他们成为最发达的大陆。
  一个人依靠做强盗发家致富,难道这样也值得大家去认可吗?
  现在欧罗巴各国还在忙着瓜分非洲的事情。
  在瓜分非洲方面,大英帝国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因为大英帝国强大的海军,以及大英帝国在非洲圈定的势力范围,是欧罗巴各国瓜分非洲最大的威胁。
  但是当大英帝国倒下之后,当这些人瓜分了非洲之后,他们总会发现非洲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因为非洲地区根本没有像样的市场。
  他们掠夺了这里的原材料之后,扩大了内部的市场之后,就会发现现在最主要的市场都被复兴军给占领了。
  随着大华夏圈内部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个市场生态对外部需求将越来越少。
  那时候欧罗巴诸国,尤其是几个依赖工业出口的国家就会逐渐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
  经济上的问题最后也必将会在政治和军事上体现出来。
  “文轩,你觉得我们与英国人停战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董书恒带着考校的口吻问道。
  “这个,应该在非洲吧?”姜玉钦想都没有想就说了出来。
  毕竟现在英国人最主要的殖民地就是开普敦殖民地。
  而英国人一直通过开普敦殖民地控制着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线。
  这里也算是英国人重点开发的区域。
  另外,英国人还在埃及地区有很强的影响力。
  非洲南北两端最重要的两个地区都被英国人控制了。
  而复兴军现在控制了印度洋地区,所接壤的就是非洲的东海岸。
  而这里正是英国人影响很深的地区。
  “非洲,你真的以为是非洲吗?”
  董书恒笑了。
  姜玉钦的这种认识是大部分人的普遍认识。
  但是董书恒并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非洲只会是东西方之间角逐的次要之地。
  这个地球的核心还是亚欧大陆。
  除了这块连为一体的超级大陆,其他的大陆在这个地球上所能够扮演永远只能是配角的角色。
  而欧亚大陆上的角逐今后最关键的地方在奥斯曼帝国。
  有人觉得沙俄应该更加重要。
  董书恒不这么觉得,因为沙俄是势必要倒向欧罗巴的,所以复兴军与沙俄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是确定的,不可调和的。
  但是奥斯曼爱国不一样,他们虽然自认为是一个欧罗巴国家。
  但是他们与欧罗巴之间却有着宗教上以及历史上的矛盾。
  巴尔干地区就是一个火药桶。
  自从奥斯曼帝国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之后,这里的矛盾就一直没有平息过。
  所以说奥斯曼帝才是东西方之间陆权争夺的关键。
  奥斯曼帝国的一些人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主张同时跟欧罗巴诸国以及大华夏圈保持良好的关系。
  当欧罗巴诸国要是倒向支持沙俄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倒向大华夏圈,以换取复兴军的支持。
  因为复兴军在中亚地区至少牵制了一半以上的沙俄精力。
  这几年沙俄对波斯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都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这在以前是很少出现的。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复兴军的牵制。
  因为一旦沙俄对南边动武,复兴军就会公开支持这些国家对抗沙俄。
  就像他们之前对波斯帝国的军事援助一般。
  董书恒难得来了兴致,给姜玉钦讲了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之间的区别。
  最稳固的霸权还是陆上霸权。
  没有谁能够永远称霸大海。
  任何人在大海的面前都是渺小的。
  “总统,这套理论我觉得应该在联席会议上讲一讲。”姜玉钦建议到。
  因为他觉得董书恒的这套海权陆权理论应该作为今后复兴军发展的指导思想。
  他所说的联席会议是指内阁和军部委员以上官员参加的联席扩大会议。
  这是复兴军目前级别最高的会议,一些重大且长远的决策,董书恒都会放在这个会议上来讨论。
  “嗯,你说的有道理,既然你都这么认为了,那么我想这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非洲那个地方比较特殊,那里的人很难被同化,反而是外来者容易被当地同化。我记的淮海书院有位老师,之前就发表过相关的论文,而且现在还带队在非洲考察呢,回头你查查是哪一个人。”董书恒吩咐道。
  不过说到奥斯曼帝国,董书恒又感到一阵的头痛。
  这个国家此时跟满清有的一拼。也是非常难打交道的。
  保守、封闭、自大、傲慢,甚至有些无知。
  就在刚刚,39岁的阿卜杜勒·麦吉德一世去逝。
  这是一位亲西方的苏丹,他在位期间,试图解决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发展与英弗之间的关系。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的巴黎会议上,奥斯曼帝国被承认为是一个欧罗巴国家。
  其本人也被授予嘉德勋章,成为地717位骑士。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推行坦志麦特改革,推动奥斯曼帝国的现代化。
  这位苏丹倒是好打交道,只可惜这是一位亲西方的苏丹。
  在之前与复兴军的交往中,这位苏丹倒是很客气。
  但是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
  他曾经同意华人去奥斯曼帝国建立工厂,同意复兴军通过奥斯曼帝国建立连接欧罗巴的通道。甚至他还出钱从复兴军那里购买铁甲舰,以充实自己黑海舰队。
  但是自从复兴军与英军开战以来,他态度明显发生变化。
  他以保持中立为由切断了复兴军与欧罗巴的路上连接通道。


第七八一章 炙手可热的沙俄
  奥斯曼帝国的亲西方政策一直困扰着董书恒。
  实际上,这与奥斯曼帝国此时的重心在巴尔干半岛上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尹斯坦布尔以及小亚细亚之外,其他的领地大都已经处于自治或是半自治的状态。
  像是埃及这样的地方早已经完成了实际上的独立。帝国已经无法从那里获取一分钱的税收。
  另外一些地方,比如黎巴嫩、叙利亚、巴格达等地的帕夏也拥有很高的权力。
  奥斯曼帝国外部的主要敌人是奥匈帝国以及沙俄,所以他们要与西欧的强国联合。
  麦吉德一世的改革也是学习弗兰西的制度,其国内的精英阶层深受西欧国家的影响。
  麦吉德一世的皇后甚至是一位犹太人。
  “文轩,你等一下让青北过来一趟,我想我们应该去奥斯曼帝国再走一趟。”董书恒吩咐道。
  姜玉钦离开办公室,他准备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一下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和情况。
  这个国家对于大部分的华人来说还是有些神秘。
  除了世面上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奥斯曼帝国商品外,普通人对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太大的了解。
  因为外交部办公的地方并不是很远,不一会儿刘青北就赶了过来。
  “青北,快过来坐。”董书恒连忙招呼到。
  刘清北依然在负责外交部的工作,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是一位内阁副总理了。
  原本在年初就准备将王韬招回来接任外交部长,但是与英国人的谈判还需要王韬这个欧罗巴通解决,所以只能够让王韬继续在呆在欧罗巴那里准备接下来的谈判工作。
  “总统,怎么了?”
  “青北,那个奥斯曼帝国的新苏丹阿齐兹,你了解多少?”董书恒问道。
  刘青北知道董书恒一直都非常重视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关系。
  这个奥斯曼帝国被欧罗巴人称为西亚病夫,如果不是为了牵制沙俄人,说不定他早就被几个欧罗巴的强国瓜分了。
  现在奥斯曼帝国就跟满清晚期的时候一样,整天在学习西方,但是西方只想从他这里获取利益,倾销商品。
  作为外交官,刘青北知道奥斯曼帝国的位置非常的重要。
  他恰好处在亚欧大陆中间,是欧亚之间的十字路口。
  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奥斯曼帝国是幸运的,但是他又是不幸的。
  如果他还是那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那么他可以通过卡住这个交通咽喉,获取大量的利益。
  当年的奥斯曼帝国在最初的时候正是通过与威尼斯商人合作垄断了到东方的贸易,尤其是香料贸易,使得葡萄牙贵族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绕过非洲寻找通往东方的新通道。
  由此才开始了西方持续了几百年的大航海时代。
  所以很多欧罗巴人实际上是很痛恨了奥斯曼帝国的。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早已经衰落,再强大的帝国也经受不住连续几任荒唐的苏丹折腾。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就像是一个身怀宝珠的弱者。
  最关键的是这个弱者的周围还全都是贪婪的强盗。
  沙俄就不说了,其对土地贪婪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奥斯曼帝国整个北方的领土基本上都与沙俄接壤。
  只能说这个奥斯曼帝国的运气真的太背了。
  而当奥斯曼帝国国运日下的时候,欧罗巴诸国却在快速地发展。
  此消彼长,奥斯曼帝国成了“西亚病夫”,成了欧罗巴强国砧板上的鱼肉。
  “总统,这个阿卜杜勒·阿齐兹是前一任苏丹麦吉德一世的弟弟,是目前奥斯曼帝国皇室最年长的成员,实际上他也只是1530年出生,现在才32岁。”
  “这位阿齐兹在政治上受到了其想兄长的影响非常大,也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模式进行改革。”
  “所以说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麦吉德一世的翻版。”
  这对于董书恒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董书恒其实宁愿要一个保守的苏丹,这样反而更容易倒向复兴军。
  因为复兴军对他们的宗教和政治模式更加的包容。
  董书恒还可以派人去帮助苏丹改良国内的情况。
  让这个老牌帝国的命继续延续下去,甚至是比以往活的更好。
  可是这个老牌帝国原本并不看好自己。
  这次复兴军战胜了大英帝国,董书恒觉得这应该算是一个机会。
  可以通过这次胜利让奥斯曼帝国认识到自己可以更换一个靠山。
  “青北,你最近准备去一趟尹斯坦布尔,去会一会这个新苏丹阿齐兹,这次我们击败了大英帝国,我想他会改变一些,按照你说的,这个阿齐兹至少是一个聪明人。跟聪明人打交道,总比与一个蠢蛋打交道要好的多。”董书恒道。
  刘清北点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用外交部长的身份出访了。
  “总统,我总感觉英弗对奥斯曼帝国的态度应该要转变了。”
  “哦,此话怎讲?”董书恒追问道。他也有些想法,但是他更希望听一听刘青北怎么说。
  “纵观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最初的时候一直是遭受到欧罗巴各国的一致打压的。直到沙俄崛起之后,英、弗才开始与奥斯曼帝国改善关系,甚至支持奥斯曼帝国对抗沙俄。”
  “由此来看,奥斯曼帝国只不过是西欧各国牵制沙俄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工具而已。”
  “但是,现在沙俄的实力已经被我们严重削弱,沙俄的主要敌人实际上成了东方的我们。英弗自然也有人能够看出这一点。”
  “您也知道,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英弗就开始暗中支持沙俄了。”
  “我觉得这次我们击败了英国人之后,英国人,甚至是弗兰西人会改变对我们的策略。他们很可能会支持沙俄发展,让沙俄从陆地上牵制我们。”
  董书恒点了点头说道:“你是说他们很可能会支持沙俄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