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着大将军说的做,静待其变,等着诸葛亮起兵北伐,到那时我们再公开大将军的死讯,老将军身为我大魏三朝宿将,这点事情还是分辨明白的吧。”
“………老臣清楚,这段日子我会暗中筹备出征事宜,整兵备战,若陛下下诏,老臣随时率领大军杀向雍凉前线。”张郃微微点头,曹真临死前最终还是选择不相信司马懿,这样也好,至少前线有大批将领都是优秀人才,曹绫在军事上也有着相当的能力,抵挡一阵也不是问题。
…………
这时,长安方面明面上虽然都不说,但实际众人心知肚明,与蜀国正面开战只是时间问题,而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稳住阵脚,只要蜀国不动,他们就绝对不会先出手。
由于曹真已经离世五天,对他的尸身处理也只能是在长安城外一片荒野就地掩埋,待大战将至,曹真之死向天下公开时,再将其尸身运回洛阳以王侯之礼厚葬之。
元月二十二日,根据前线来报,牛金率领其本部两万兵马经过六盘山与街亭等地将曹真临死前的命令转告给秦朗与费曜两人,让他二人马上率领驻军跟随牛金在广魏,安定,新平和扶风四郡驻扎备战。
正午时分,长安行宫。
曹绫脱下了女装罗裙,换上一身铠甲坐在帅案前正紧密锣鼓地翻看与批阅近期前线传回来的简报与书信,护卫队长罗羽同刺史郭淮和太守夏侯衡两人在城内加紧训练备战士卒,又派出数支粮草队向前线运输粮草。
踏踏踏——
这时,罗羽从大校场刚刚训练士卒归来,他来到行宫看到曹绫正在批阅军务,只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默不作声地等待她将手上事务处理完毕。
而曹绫却已经注意到了罗羽的到来,她低着头一边批阅军务,一边开口向罗羽说道:
“将士们的训练程度如何?他们有什么反应?”
“……回公主,将士们训练态度十分认真,和我走前相差无几。”罗羽态度很是严谨地回答道。
紧接着曹绫放下一卷书简,又从一旁拿起一卷有关于广魏粮草的书简继续批阅,然后对站在下面的罗羽回答道:
“必须确保大军训练力度,这场战争将会是大魏与蜀国空前绝后的角逐,绝对不能松懈。”
“请公主放心,末将遵令。”罗羽点点头,然后转身要离开这里,但是却被曹绫叫住,让其走上前来,她有要事交给罗羽。
当他走上台阶来到曹绫旁边的那一刻,她放下了手上的笔,将放在帅案左侧的虎符交给了罗羽,站在那里的罗羽满脸不解,于是曹绫便为其解释为何要将调动雍凉全部兵力的虎符交给了他。
“大将军持此虎符可以直接调动大魏全部兵马,我令你持此虎符将关外至华阴一线的半部兵马调动过来。
我敢断定诸葛亮此次肯定会倾巢出动,雍州如今不到十五万的兵力虽然能够与其一战,但你调动过来的兵马我另有用处。”
“公主放心,我这就去办。”罗羽双手接下虎符向她重重一礼,他深感使命重大,于是口气与离去的脚步都与刚刚不尽相同。
望着眼前罗羽离去的身影,曹绫心生无奈,没有一个合适的统帅主导西北前线的所有军队,人数再多兵力再精锐也是被逐个瓦解。
“但愿皇兄那里一切顺利……”
。
第222章 大汉北伐准备充分
元月二十七日,经过数天的商谈与决定,诸葛亮与朝中文武百官达成共识,决定在二月初调动全国兵力和粮草,征调二十万民夫随同出征,这次他们要趁着曹真之死给魏国雍凉地区一个全面性的打击。
并且刘禅亲自下诏,由诸葛亮担任北伐统帅,率领全国能征善战士卒十七万与民夫二十万共三十七万人北上伐魏,在诸葛亮临走前也命侍中董允继续留守朝中处理相府事务,同时也监管着有无佞臣接近刘禅进献谗言。
不仅如此,在出征前,诸葛亮又特意向刘禅请了一封圣旨,这封圣旨是有关于李严本人的命令,由本次北伐督粮官李丰亲自前往永安将这封圣旨送到李严手中。
午后,丞相府。
坐在书案前统筹准备此次北伐粮草数目与大军北伐时间的诸葛亮这时突然想到一件事,于是便命人去第十三营营地把姜维叫来,他有一些事情要托付给姜维。
过了约有三刻钟的时间,姜维亲自骑马赶到丞相府,而此时的诸葛亮依旧坐在书案前继续批阅有关于出征事宜的书简,见姜维匆匆赶到,他也放下了手上的事务让他坐在一旁。
“伯约来了啊,坐下吧。”
“不知丞相这么着急唤来末将是为何事?”姜维来到诸葛亮左手边的位置喘着粗气坐了下来拿起刚刚属吏奉上的热茶饮了一口对眼前的诸葛亮松了一口气说道。
看着姜维如此匆忙的模样,诸葛亮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手上的羽扇也十分轻松地摆来摆去对他亲切感十足地说道:
“伯约啊,你与果儿成婚不久,亮也思考了很多,觉得还是把她留在成都,暂时别让她参与这场北伐为好。”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果儿的体质没有我们这种久经沙场的将领强悍,而且这场战争必定是一场苦战,我怕到时候顾不上她,让她留下也好,至少有夫人……哦不,岳母陪着。”姜维冷不丁一改口还是有些不习惯,诸葛亮只是微微一笑,以后习惯的时间就多了很多。
二人聊着聊着,诸葛亮便将家里琐碎的话题转向了朝政问题,他向姜维提出自己为何要给李严请一封诏书,这也是在考验他的思维能力究竟能否在朝堂之上灵活自如。
坐在一旁的姜维将手上的热茶放在桌上后喘了一口热气,然后略微思考一下对诸葛亮做出了回答:
“丞相向陛下请了一封圣旨,是想安抚李严吧?”
“嗯,你继续说下去,亮想要怎样安抚李严?”诸葛亮饶有兴趣地看向满脸严肃的诸葛亮继续问道。
于是姜维将自己对诸葛亮此次为什么突然请圣旨转交给李严的问题做出了一个解释道:
“在李严的眼里,丞相乃是他在大汉政坛上的大敌,作为益州集团的代表人物,他有必要做出表态。
而且通过这些天的商谈与讨论,我发现大多主战的大臣都是站在丞相这一面的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少数人,剩下的大臣都是持中立态度或者是保守态度。
倘若李严在成都,那么丞相就要力排众议,相比现在这个情况而言,想要出兵北伐要困难很多,因此现在我军要北上伐魏,永安运输线必不可少,而现在您要做的就是稳定住李严的态度,让他安心为丞相做好后勤保障。”
听完姜维这些分析后,诸葛亮缓缓点头,看来他面对这些政治上的问题已经了如指掌,紧接着诸葛亮对姜维说道:
“的确如此,亮向陛下请了一封圣旨,这圣旨上写着有关于李严的封赏问题,任他为骠骑将军坐镇汉中转运粮草,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代替其父李严监江州事务。
相比之下,其子李丰忠贞为国,甘愿奉献大汉北伐大业,让他代替李严监管江州事务,运输粮草也有很大的便捷,至于李严在汉中,亮只希望他能够将这粮草运输做好就可以了……”
正说着,郭攸之连忙跑了过来,看着他神色匆忙的样子,诸葛亮连忙让他歇一歇坐在姜维的另一侧,并且让属吏再为他奉上一盏茶。
喘着粗气的郭攸之将那盏茶饮下之后看向坐在面前的诸葛亮和姜维二人说道:
“丞相,伯约。前线来报,镇守平襄的夏侯霸率领城内所有部队抵近南安城外,马岱将军正在与其对峙。
不仅如此,根据郝昭将军的情报来看,近些日子有大批人马正在向广魏前线集结,经过我军斥候与探马的探查,现在广魏已经不下于有六万兵马!”
“………看来我们的老对手就算是死也要留下一个后手防备我军突如其来的进攻。”诸葛亮这下被曹真摆了一道,如果说对方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开战,肯定有些吃力,但是对方事发突然,谁都没有想到曹真会死,因此他对姜维说道:“伯约,传令下去,你马上率领第十三营,并且命令吴懿率领他麾下第三营和第七营以及第十营在天黑后开始向天水运动!”
说罢,姜维站起身来向诸葛亮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对于曹真在临死前的安排,诸葛亮的确是意想不到,但这也更合乎情理。
他没有想到的是魏军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就集结在了两国前线,这让诸葛亮始料不及,现在双方拼的并不是血肉,而是时间。
在向吴懿转达诸葛亮命令后,两人迅速集结四营兵马一共三万余人向天水急行军,由于事态紧急,姜维只能在路上同他解释为何如此着急出兵天水。
并且诸葛亮也加快了出兵时间,把二月的出兵时间改成元月三十日,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不到三天的时间来准备北伐事宜。
根据魏延和袁綝等人的汇报来看,大军已经训练完毕,就等诸葛亮一声令下,全军上下都会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一路上,姜维为吴懿解释了为什么诸葛亮这么着急出兵,就是因为魏国现在已经派大军集结在了广魏前线,南安城正在受夏侯霸的围攻,郝昭那里也颇有压力。
天水兵力不过两万,南安更是只有数千,面对广魏的六万魏军,他们就变得十分被动起来,只能说曹真不愧为名将,他懂得自己的对手会在自己死后做出什么,于是便利用这个心理提前部署,让自己的对手无从下手。
可是曹真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竟然会提前反应过来,趁着他们大军还没有调集完毕提前向前线急行军与对方进行对峙,好为过些日子的全面反攻做出准备。
。
第223章 兵锋所指虚虚实实
元月二十九日夜,诸葛亮并没有在丞相府处理军务,而是来到成都城外早就已经架设好的军帐与这里的将军们商议有关于明日清晨向天水前线开拔的事务。
由于吴懿和姜维两人已经提前开拔向天水急行军,他们的时间也就更为紧张,要知道魏国机动部队速度极快,谁也保不准昨天的消息今天还准不准。
因此诸葛亮只能把出征的时间提前好几天,使得各地兵马来不及和家人道别就奔赴成都准备向前线开拔,魏延坐在一旁看向诸葛亮说道:
“丞相,现在已经抵达成都的兵马已经有五六万人,剩下的兵力会在今天夜里陆陆续续的赶到成都。”
“………伯约已经同子远率领四营兵马向天水开拔,文长就不用管他们了。”诸葛亮拿着帅案上的书简批阅起来对魏延回答道。
对于当下战事,魏延还是比较重视的,这次北伐在乎于正面突破魏国主力向雍凉地区进行纵深推进。
根据诸葛亮的策略,他们要出汉中在天水布下阵势与广魏的敌军进行对峙,并且以姜维为先锋主攻略阳,南安的马岱和吴懿分别在平襄和段谷进行三路推进。
待马岱攻破平襄城后马上挥师略阳支援姜维所部围攻鲁芝减轻姜维的压力,数日后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全部压上向魏军发动全面进攻。
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眼前的战略沙盘,周围的将领们也一起走近跟前看向这沙盘上的城池地点,只见诸葛亮拿着羽扇指向广魏后面的扶风和安定说道:
“根据既定计划来看,我们攻破广魏后需要兵分两路,一路由马岱,吴懿和高翔率领的第三、五、十以及十一营共两万将士进攻安定。
第二路由亮亲自率领,以伯约的第十三营和文长的第一、二、四营为先锋,显通接管第七营紧随其后以最快的速度打退陈仓的魏军。
待击退这里的魏军后,文长率领麾下三营兵马占据陈仓,显通率领第七营跟随主力,亮断定魏军一定会派人率领复夺陈仓,这时文长只需要杀退他们即可。
而亮亲自率领大军进兵绥阳小谷长驱直入占据五丈原扎营,并且在武功水与在马家驻扎的魏军对峙,等待马岱那里的兵马攻破安定后,根据计划子远接管大军继续指挥作战。”
“那伯瞻去哪儿?”魏延抬起头看向诸葛亮疑惑地问道。
对于这件事情诸葛亮并没有在朝中和他们商量,在他的计划当中,马岱作为进攻安定的主将之一在攻破安定之后暗中离开那里回到武都。
部署在武都的部队是诸葛亮安排攻打凉州的部队,在他的计划里雍州并不是此次北伐的真正目的,凉州才是北伐的最终目标。
对于这个计划,这让魏延着实大吃一惊,在他的印象里诸葛亮并不是那个肯冒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