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计划,这让魏延着实大吃一惊,在他的印象里诸葛亮并不是那个肯冒险的主帅,他看向诸葛亮开口诧异地问道:

    “双线进攻,不知丞相什么时候这么肯放手一搏了?”

    “呵呵……文长都肯放手一搏,亮又岂能落后于你?况且,打雍州是虚,真正的目标是凉州,而我们打到扶风和安定之后,算算时间,我们真正的对手也就应该到了。”诸葛亮挥着羽扇微微一笑,这次北伐出兵凉州的策略并非是出自他的手笔,而是姜维为他献出的策略。

    由于凉州对处在雍州和凉州的中间地带的蜀国十分重要,倘若蜀国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向东进攻,凉州将会后患无穷,因此这次北伐正是一举拿下凉州的机会。

    针对这个决定,诸葛亮也是考虑再三才下定决心告诉给在场的诸位,要知道凉州民风彪悍,一旦他们想要趁自己后方空虚发动突袭,最后造成的结果那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打凉州是迫在眉睫的,只要将这一隐患完全去除,他们东征长安的底气与心情也就充足和安稳了许多,这也是诸葛亮心中所想,把后患彻底解决,剩下的就是安心北伐东征。

    …………

    次日清晨,后续兵马已经全部赶到成都,诸葛亮率领大军九万起兵出征,而姜维和吴懿则率领四营兵马在午后顺利抵达天水与郝昭汇合。

    当他们抵达到天水后突然得到最新情报,广魏前线已经从六万兵马增至八万,后将军牛金率领后续兵马已经全部抵达前线,负责镇守六盘山和街亭的费曜与秦朗两人与牛金兵合一处,分别镇守在广魏城和略阳两地。

    回到久违的天水故里,姜维轻车熟路的带着本部兵马占据有利地形,并且又在天水郊外周围布下明哨和暗哨,命令他们全天十二个时辰分二十四次轮回向天水进行汇报,只为确保能够得到最新消息,避免魏军突然全面出兵进攻天水。

    这时,郝昭带着天水部将梁虔和梁绪来到了城楼上和姜维进行天水的临阵部署,只见他来到姜维旁边颇为爽朗地笑道:

    “多月不见了,征西将军。”

    “见过郝将军,真是好久不见,许久没回家乡看看,这里已经变化的这么大了。”姜维向郝昭很是崇敬地行礼道。

    看着姜维对自己如此恭敬,郝昭对此很是赞叹,这样一个礼贤下士,谦逊有礼的将领,日后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紧接着,吴懿刚刚巡营归来,他登上城头看到郝昭与姜维两人都在这里,于是走了过来对他二人说道:

    “伯道,伯约,前面的暗哨和明哨都已经布置好了,根据你的指示,将士们都已经在各自的战位准备就绪。

    并且探得消息,牛金率领约有三万兵马正直扑天水而来,看样子他们还并不知道我们已经带兵赶到。”

    “辛苦将军了。”姜维对吴懿点了点头,而后又看向一旁的传令兵开口令道:“传令下去,擂鼓聚将,召城内偏将军以上的将领赶往中军帐商议敌军来犯事宜!”

    于是几人便来到刚刚架设起来的中军帐,由于刚刚回到故乡,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望母亲,当他途径母亲现在居住的老宅只是淡淡地叹了一口气,刚靠近宅门就离开了这里。

    身后的吴懿和郝昭自然清楚姜维现在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忠孝难以两全,现在大敌当前,正是为国家尽忠的时候,姜维也就只能先舍弃孝道,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

    驾——

    很快,他们踏进中军帐内,第十三营和吴懿麾下三营将领都已经在这里聚齐,姜维和吴懿带着身后的将领们走进议事厅内分左右坐了下来。

    而姜维本想坐在右侧第一位让吴懿坐在主帅的位置上去,但却被吴懿抢先一步坐了下来,很显然吴懿是想让姜维充当主帅的身份历练一番。

    站在吴懿旁边的姜维抬起头看向太守的位置又同他对视一番,心中顿时下定决心抬起脚向帅案后面的座位走去并且坐了下来看向在场的诸多将领。

    在这一刻姜维的心情是比较激动的,他从来没有指挥过比自己高出好几级的将领,也比较害怕自己下错了命令,但看着议事厅内诸多征战沙场的宿将们对自己期待的眼神,姜维最终还是把心中的恐惧战胜。

    却见姜维眼神威厉,脸色严肃,双手放在案角两侧对在场众将颇为镇定地说道:

    “诸位将军都是大汉久经沙场的宿将,此次曹真已死,丞相举大军起兵伐魏,我虽然身为征西将军,但对于在场诸位来说资历尚浅,希望诸位能与我携手共同拒敌,打下我们作为先锋的胜利!”

    。

 第224章 起兵北伐声势浩大

    元月三十日清晨,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鼓舞与激励下,集结在成都城外的九万蜀国士卒士气大振,身为皇帝的刘禅也自然来到了城外为相父出征送行。

    这次的刘禅与上次诸葛亮出兵北伐一样,心情尽是惆怅与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快将迎来诸葛亮的五十寿诞,可惜他并不能在成都与亲朋好友在朝中度过这一高兴且短暂的时光。

    在临走前,刘禅与丞相府留下来的属吏向眼前坐在中军四轮车内的诸葛亮满含泪水地说道:

    “相父,此去经年北上伐魏,您身体多多保重,朕等待丞相与大汉将士们凯旋归来的消息。”

    “请陛下放心,亮定会率领大汉这数十万人平安凯旋,这些日子亮不在陛下身边,陛下还请保重自己。”诸葛亮站起身来走下四轮车站在刘禅面前满目沧桑,眼角也尽带泪水地说道。

    说着,刘禅和诸葛亮不由自主地看向站在一旁的董允,郭攸之以及费祎等人,没等诸葛亮继续说下去,刘禅抢先他一步向他保证道:

    “相父安心,朕定会多多采纳诸位爱卿的建议,亲贤臣远小人,相父的话,朕铭记在心!”

    “………如此,亮便对陛下放心了。”诸葛亮看刘禅如此明事理,他的内心也就放心地说道:“既如此,亮便去也。”

    说着,诸葛亮坐回四轮车上向站在那里脸色很是担忧的刘禅拱手一礼,而后转过身去看向前方挥着羽扇命令一旁的袁綝下达出征命令。

    驾——

    踏踏踏——

    只见袁綝在成都城外结成方阵的蜀军士卒面前举起青虎百炼刀策马奔驰纵声喊道:

    “擂鼓,鸣号!大军出征!!!”

    各营传令兵听到袁綝的命令后,他们口令一致地向本部兵马转达道:

    “大军开拔,出征!”

    蜀军的旌旗在这凉爽的天气之下随风飘荡,刘禅与群臣站在成都城门前望着众多将士们逐渐离去的身影尽是感叹,一旁的董允并没有打扰刘禅,而是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后等待其回去的命令。

    不过今日却是令人奇怪,往常诸葛亮的中军已经离他们而去刘禅就会下令让在场的所有人回城,但诸葛亮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刘禅站在那里依旧一动不动,而在他们面前的只有笃信中郎将丁咸和典军书记樊建两人率领后军兵马压阵的影子离他们缓缓而去。

    三天后,诸葛亮倾全国之兵征调二十万民夫出征北伐的消息传遍天下,这让魏国和吴国朝廷大为震惊,相比之下魏国曹叡对此十分镇定,但刚刚迁都建邺的孙权就有些不怎么淡定了。

    太初宫神龙殿。

    孙权听说蜀国丞相诸葛亮起兵约二十万,征调民夫二十万出征伐魏的消息急得连忙召集上下文武到神龙殿商议有关于蜀国此次北伐的事宜。

    而上大将军陆逊和大将军诸葛瑾以及丞相顾雍三人却对此表示十分理解,孙权这么长时间以来,除了那次石亭之战击退魏军后,其余对魏国发动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就这次诸葛亮起兵如此之多而言,孙权就有些坐不住了,只见此刻孙权坐在龙椅之上脸色十分阴沉,心情特别激动,眼神也尽是气愤和冲动,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不发火的事情了。

    “看看,看看,看看!诸葛亮竟然起四十万人北伐!四十万,这是什么数字?!我大吴连同全国兵马加民夫一共就有六十多万,他诸葛亮竟然一口气召集了约四十万人北伐,这说明什么?”孙权此时站起身来面对在场文武毫不留情大发雷霆地吼道。

    虽然孙权如此愤怒,但是他还是希望有人来为他排忧解难的,于是站在武将列位最前位置的陆逊走上前来向孙权自己周围一片文武象征性地说道:

    “陛下,蜀国起兵伐魏声势浩大,但在臣以为他们只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要知道一个小小的益州人口只不过二百多万,能够征调如此多的人马已经是极限。

    这就相当于诸葛亮在国内根本就没留多少兵力,充其量也就只有不到五万兵力留在了蜀国充当守备军,反观魏国实力强劲,光人口就有八百万之多,甚至比这还要多,而且其国内兵力多达六十多万,光雍凉两地驻守的兵马就有约二十万人。

    如果想要征调民夫更是比蜀国多得更多,相比之下,如果诸葛亮要是在正面与魏军进行拼死决战,这无非是在把蜀国的家底全都败光,因此臣认为就这次战争而言,诸葛亮不出半年就会退兵。”

    “上大将军所言甚是,蜀国连年征伐国力疲敝,若长期作战肯定消耗不起,陛下不必如此恼怒。”诸葛瑾看向站在另一侧的陆逊转而向坐在上面的孙权附和道。

    不光这二人,丞相顾雍也表示这两个人所言极是,坐在殿陛之上的孙权心情这才缓和过来,但论当下而言,吴国还是需要做出相对应的准备,至少要做好两手准备。

    “上大将军,蜀国起兵北伐声势浩大,朕清楚诸位爱卿说的话都是在平抚朕的愤怒,但还是要做两手准备。”孙权抬着那阴沉的眼神看向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们说道。

    很显然,孙权也只不过是三分热度,不过既然彼此都给了一个台阶下,那么也就没有必要有太多的想法在心里纠结。

    的确如此,孙权的担忧是正确的,陆逊说的话也只是猜测,虽然蜀国倾兵伐魏,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他们根本想不到的结果。

    于是陆逊走上前来向在场众人以及孙权开口说道:

    “那还请陛下下诏,命留赞,朱然,吕岱以及太史亨诸位将军驻扎濡须口一线防备魏国,调动全国半数兵马列在北方前线,朱异和朱桓两位将军率领三万兵马驻扎西陵城与蜀国形成对峙。

    一旦蜀国在北方获得些许战果,我们就在江淮一线与魏军打上几场,前提是绝对不能在魏国境内打,要把他们吸引到我们两国边界打,这样魏军失去城池优势,就只能被迫在江上与我们进行水战!”

    说完最后一点,孙权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对于把魏军吸引出来,这种想法虽好,但就合肥守将乃是满宠,这个策略就十分难办。

    顿时,神龙殿内上下一片鸦雀无声,陆逊看向站在一旁的诸葛瑾与顾雍二人动作细微摇了摇头,看样子这次恐怕孙权又要御驾亲征了……

    。

 第225章 魏廷震动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洛阳太极殿内也吵得沸沸扬扬,有说赶紧调动兵马拒敌的,有说让司马懿去劝劝曹叡赶紧下诏抵御蜀军进攻的,可他们不知道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曹真已经在半个月前死了。

    现在站在这里的两个军界重量级人物司马懿和张郃两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大鸿胪刘晔和司空陈群两人来到张郃身边提醒着张郃两人赶紧做出个表态,但是这两人却出乎意外的无动于衷。

    很快,曹叡在诸多内官与宫人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太极殿,群臣瞬间停下议论的声音看向缓缓走向殿陛之上的龙椅的曹叡。

    其实当下的曹叡脸色并不好看,司马懿眼神敏锐恰好抓到了他的表情,可见这次蜀国北伐对于他而言是压力巨大的。

    在群臣瞩目之下,曹叡坐在了龙椅上,只听群臣跪倒在地向殿陛之上的曹叡叩拜道: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吧。”曹叡那漫不经心地语气,更加让有些人心生怀疑,今天的曹叡状态与以往蜀军来犯相比不太精神啊。

    众人高呼“谢陛下”,而后站起身来面向曹叡,只见廷尉高柔手持笏板走上前来向满脸疲惫的曹叡开口拜道:

    “陛下,蜀贼诸葛亮倾全国之兵伐我大魏,还请陛下早作打算!”

    紧接着,身后的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两人也紧随其后走上前来同高柔一起向曹叡进谏道:

    “今蜀贼诸葛亮率领全国之军北上征伐,旨在一口吃掉雍凉之地,还请陛下速做决断,请大将军率军御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