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这一路上魏军皆是望风而逃,就是因为邓艾想要麻痹我军先锋,利用我军半个月内便攻破广魏骄傲的心理,让汧县,隃糜以及散关三地兵马全部撤退,让我军认为魏军就是畏敌而逃……”
经过姜维的种种分析,也让诸葛亮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个刚刚被调过来的邓艾,如果真的如同姜维分析的那样,那么他们所面临的将是难以想象的境地。
如果根据现在的情报来看,邓艾退出绥阳小谷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陈仓,一旦诸葛亮进驻五丈原,他们将要面临来自陈仓方面的压力。
不过对于现在的姜维来看,诸葛亮对他的军事分析与作战要领还是十分满意的,只见其露出很是慈祥的眼神对姜维心平气和地说道:
“伯约啊,亮之所以让你每次率领第十三营去打最难最危险的仗,是因为想让你在这些困难中获得一些经验,事实证明你没有辜负亮的期望。
只是,随着亮对你的信任与重用,军中将领们也颇有微词,哪怕是像文长,子远这样的重将看到你屡次出征连打胜仗也会有一些小意见的。
因此,亮为平衡军中将领们对你的矛盾,这次也只好以文长为先锋,你作为中军将军率领第十三营拱卫中军大营,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在那些将军们内心中的矛盾名单中移除出去。”
“末将知道丞相的良苦用心,只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也想过,不知道怎么向您开口,今日丞相终于将这件事情对末将坦诚相待,末将的心里也就好受多了。”其实姜维的心里也并不好受,这段日子宁随也在对他谈这件事情,如果自己不加收敛还要抢了他们的出征机会,恐怕日后不光在朝中的矛盾越来越大,就连在军中姜维也无法站住脚很。
而且吴懿对于曹虎加入第十三营并没有太大的意见,只是想让姜维能够多多培养其战场临阵能力,日后或许他能成为蜀国不可或缺的大将。
不过针对于邓艾突袭魏延这件事情的确是一件大事,坐在那里的诸葛亮在谈完姜维的事情后,他立马着手调整大军的防备序列,让樊岐和杜祺的部队散到外面,吴懿和姜维二人坐镇中军。
………
次日,邓艾在绥阳小谷突袭魏延的消息十分迅速,很快便传到马家堡处,坐在中军帐上座的司马懿得到这一消息首先并不是愤怒,而是镇定以及平淡,对于他擅自主张突袭魏延所部本来应当重罚的。
可是司马懿想到他是自己曾经想要提拔的人才,而且现在他还是曹绫提拔的扶风太守,于是便没有下令处罚邓艾,而是命令嘉奖邓艾突袭魏延有功,为大军在扶风的首战告捷打下基础。
不过此人竟然敢以不到五千的兵力突袭四倍于己的蜀军先锋,而且还是魏延所带领的精锐,这不由得让司马懿对这个邓艾刮目相看,当年他认为邓艾军事才能出众,但没想到的是今日一见要比他想象的还要出众。
坐在一旁的司马师却以为邓艾目中无人,擅自出击,致使他麾下兵马死伤惨重,应当以大罪处置,怎么还能通报全军下令嘉奖于他呢?
于是坐在上座的司马懿站起身缓缓转身看向地图对身后的司马师意味深长地说道:
“师儿,邓艾此人虽然狂傲,但恰恰是他这个狂傲,让为父甚是喜欢,他不同于其他的大魏将领,邓艾此人敢作敢为,而且他以不到五千的兵力面对四倍于己的敌军杀伤魏延两千多精锐,难道不值得通令嘉奖吗?
对于他放弃汧县,隃糜和散关,为父也应该猜到了邓艾为什么这样做,别忘了魏延性格狂傲,和邓艾相比简直是如出一辙,只不过魏延乃是沙场宿将,把那三座城关放弃不足以让魏延相信,但是也能够让他半信半疑。
而且,他麾下的士卒在魏延的影响下早就已经成为一群骄兵,一路凯歌长驱直入的他们当然不会相信魏军卷土重来,邓艾就利用他们这个心理在绥阳小谷摆下了这么一个迷局让魏延闯。
不过魏延还是留了一个心眼,他狂傲归狂傲,毕竟征战沙场数十年,遇到这等场面自然会严谨对待,于是就出现了邓艾伏击效果差强人意,致使本部兵马损失惨重。
但倘若两方兵力数量不相上下,绥阳小谷一战,今天败的就可能不是邓艾,而是魏延自己了……师儿啊,你要懂得分析与判断,为父常常教导你要以审时度势为先,敢人为先在后,好好和昭儿多学学,你兄弟二人日后搭档的时间多着呢。”
。
第250章 回防陈仓突来嘉奖
邓艾回到陈仓一天后突然得到来自马家堡的通令嘉奖,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没打胜仗怎么还被嘉奖了呢?甚至他还认为是司马懿弄错人了,把嘉奖别人的命令给写成他了。
结果恰恰相反,司马懿并没有下错命令,他就是要嘉奖在绥阳小谷突袭魏延并且杀伤其两千余人的邓艾,而且还极大的表扬与称赞其有“文武兼备之才”,“国士韩信之风”。
这个通令嘉奖着实让邓艾摸不着头脑,虽说先前司马懿曾在淮南屯田时答应他向朝廷举荐,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而告终。
并且邓艾也清楚司马懿这次是背负着巨大压力接任长安军务,因此面对这些曾经追随过大将军曹真的部将们就显得格外谨慎与沉稳,稍有不慎那些将领们就会集体出现不从指挥的情况。
虽说这种情况不可能会在战争中出现,但是对于他司马懿来说却是什么都有可能会发生,而且这些将领对他多有忌惮与警觉之心,可能是跟随曹真的时间太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同他一样的意识。
因此大敌当前,司马懿无论是对谁好坏,但对于追随过曹真哪怕是只有一天的部将都不能给他们一点点的坏处,倘若真的那么做,不光这些将领们不从命令,朝廷那边也会对其产生不良好的态度。
坐在议事厅上座的邓艾拿着眼前这封嘉奖令不禁站起来左右徘徊,心中也不知不觉地暗暗想道:
“这司马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思考半天的他,最终还是拿起桌案上的嘉奖令又看了一遍,但通过这一次查看的结果,邓艾或许大概知道司马懿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这封嘉奖令上说他邓艾“智勇兼备,才略过人”,这一点倒是不假,但当他看到“将军于绥阳小谷出奇兵伏击蜀贼两万精锐,虽伤亡惨重,但战败犹荣”这句话的时候,邓艾忽然想到了一些什么。
而接下来的话更是充分证明了邓艾的猜想,合着司马懿是想让他当刀,希望在与诸葛亮对峙时能够依旧出奇兵克敌制胜,并且在嘉奖令的结尾还说了一句“还望将军切记再三”,这句话倒是意味深长。
“好你个司马懿啊,老子可总算知道你为何不罚我,而是要嘉奖我了,合着你是想让我在陈仓成为你在诸葛亮背后的刀,待时机成熟时再让我狠狠地捅进去……果然好算盘呐。”邓艾心里越发的清楚司马懿城府何止是深,简直是深如海渊,先是以嘉奖为噱头,然后再引出他真正的意图,真不愧是司马懿,这让邓艾嘴中不由得对其破口大骂道:“你忽悠得了别人,忽悠不了老子!”
随即其便纵声大笑,把这封嘉奖令扔在了火盆里,虽然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反感,但这也恰好是邓艾的意图所在,既然司马懿想让他当一把刀,那就不应该仅仅当一把短刀,而是当一把长刀狠狠地插在诸葛亮的后背上。
紧接着,邓艾便看向议事厅外的两名士卒令道:
“来…人,命…命…令…令陈仓城内所有…将…将士,从…今日起整…兵备战,每人…都…要…都要高…高度警惕!谁…谁…谁也不许在…在训练中…偷…偷懒,违令者斩!”
听完邓艾断断续续的命令后,站在门外的两个士卒早就已经不耐烦,奈何人家是太守,又是主掌本郡的将军,他们也只好听从命令。
但是经过绥阳小谷一战,陈仓城内的各部士卒都对邓艾能否带领他们打一场胜仗产生了质疑,甚至还有人说邓艾是托人举荐过来的庸才,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
面对这样的传言,邓艾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只是对他们做出了保证,待诸葛亮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之时,就是他们的翻身之日!
………
“邓艾接到我的嘉奖令了?”司马懿坐在帅案旁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眼前去向邓艾传达嘉奖令回报的士卒问道。
站在那里的魏军士卒弓着腰两手抱拳低头回应道:
“是的大都督,邓艾接到嘉奖令后先是一愣,而后露出喜色让属下回来叩谢大都督嘉奖……”
“是吗?呵呵……这个邓艾,看来本督还是小看他了。”司马懿拿着筷子一边夹着肉,一边吃着碗中饭不由得一阵赞叹道:“你下去吧,本督要吃口饭,这几天都没怎么好好吃了………”
当眼前那人退下后,司马懿却是放下筷子拿起桌旁的书简继续看了起来,近期诸葛亮已经挥师至散关附近,不日便可抵达五丈原,只是绥阳小谷那一小插曲恐怕会引起他的注意。
不过就凭诸葛亮那超强的判断能力应该也能看得出来邓艾的才能,若说魏国人才辈出,相比之下的蜀国就比较人才匮乏,再者诸葛亮爱才惜才,姜维都被其拐到西蜀之地,但邓艾与姜维论出身和地位就不一样,想要拉拢过去,恐怕还很难。
坐在那里的司马懿一边看着手中的书简,一边思考有关于邓艾能否顺利伏击诸葛亮的事情,而这时帐外守兵忽然传来一阵声音,只见帐帘被掀开,司马懿抬头一看连忙站起身向其拱手拜道:
“见过公主。”
“大都督不必多礼,起来吧。”曹绫身着甲胄,看着眼前惊慌失措的司马懿态度十分平淡地点头道。
挺起身的司马懿看向眼前的曹绫连忙将座位让了出来对其恭敬地说道:
“公主上座。”
说罢,两人便调换了一下位置,司马懿坐在帅案右侧,而曹绫则是坐在了上座帅案前,看到司马懿将案上饭菜席卷而光的场景不免开口问道:
“大都督几日未曾饱餐一顿了?”
“哦,呵呵……老臣自从长安出兵时起便想着要与诸葛孔明一较高下,因此饭食不多,还请公主勿要见怪。”司马懿笑了笑指着眼前横扫一空的碗盘不禁打趣道。
不过曹绫此次前来也并非是打趣司马懿的,而是来问有关于嘉奖邓艾的事情,她听闻邓艾于绥阳小谷伏击魏延失败死伤惨重,但也一定程度上拖慢了魏延的行军速度。
对于嘉奖邓艾的事情,司马懿抬头看向眉宇俊俏有英气的曹绫回答道:
“回公主,老臣认为嘉奖邓艾是应当的,公主且细想,我军自广魏连败以来何曾打过这样的仗?邓太守肯以奇兵袭击魏延,那是何等的勇气,而且老臣也十分看好他能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发挥余热,这也是公主所期望的吧……”
。
第251章 北伐大军挥师东进
二月二十五日清晨,随着魏延成功进驻五丈原下寨扎营,诸葛亮也带领北伐主力大军顺利通过散关进入五丈原安营扎寨。
此时,五丈原中军帐内。
诸葛亮身在上座向在场诸将分配他们各自的作战任务,对于魏延作为北伐先锋开路,诸葛亮对其表示了极高的赞扬,并且让他根据计划在五丈原休整两天补充粮草,然后率领本部两万精锐重返绥阳小谷北上攻打陈仓。
“亮听闻文长公于绥阳小谷受到扶风太守邓艾的突袭,除那五百多人重伤,还有多少伤亡?”诸葛亮对于这场伏击战的伤亡还是比较在意的,毕竟蜀国家底并不厚,死一个士卒就相当于少了一个战斗力。
站在左侧的魏延看向诸葛亮抱着拳头满脸无奈地回答道:
“回丞相,末将本次损失两千余人,其中重伤五百余,轻伤六百余,战死九百余人……
还有,邓艾此人胆敢以不到五千兵力袭击我部,并且通过与其正面交手来看,此人并非泛泛之辈,还请丞相当心。”
“嗯,亮也听闻这件事情了,此人乃是荆州义阳人,刚刚被调往雍州担任太守一职,只是他能以不到五千兵力亲自犯险,这是亮没有想到的。”诸葛亮拿着羽扇挥了挥,然后微微点头说道。
站在右侧的姜维刚想开口向魏延询问,可是话刚到嘴边就憋了回去,在众将面前问这些,恐怕会失了魏延面子,待众人散去再行询问也好。
但同样的是,站在那里的魏延也恰好想对姜维提醒有关于邓艾的事情,经过这场突袭作战可以看得出来,这人的能力与姜维相比不分伯仲,日后绝对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