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同样的是,站在那里的魏延也恰好想对姜维提醒有关于邓艾的事情,经过这场突袭作战可以看得出来,这人的能力与姜维相比不分伯仲,日后绝对是他北伐的强敌。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在出征前与诸将商定进驻五丈原后以魏延为主将出绥阳小谷直扑陈仓的战略是正确的,邓艾的出现让诸葛亮的战略几乎走向完美甚至于毫无瑕疵。

    但很快,诸葛亮便开始向其他将领们分配接下来的作战任务,其中以上官雝、丁咸、爨习和樊岐四将率领三万兵马为前部,姜维和吴懿为左右两部,诸葛亮坐镇中军与司马懿进行对峙。

    “巨达,粮草运输如何了?”诸葛亮看向站在魏延身边的向朗问道。

    见诸葛亮发问,向朗走出行列来到众人中间向其拱手回应道:

    “回丞相,根据汉中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南中方面马德信亲自押运粮草两千石已至汉中,永安方面陈到将军派岑述押运三千石粮草已经通过广汉,预计两天内便可抵达汉中。

    成都方面则是由胡伟度(胡济)亲自押运五千石粮草抵达汉中,并入各地征收上来的粮草,一共有一万六千石,只待岑述粮草抵达汉中后,骠骑将军那里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接统一转运到北伐前线这里了。”

    “如此便好,威公啊,粮草运输一事你还要多多操劳,此乃我大军命脉所在,你与巨达两人要齐心协力,为此次北伐粮草做出保障。”诸葛亮对向朗点点头然后看向站在其身后的杨仪开口提醒道。

    于是杨仪便随着向朗的脚步也走出行列站在其身后拱手向诸葛亮回应道:

    “请丞相放心,属下明白。”

    说完,诸葛亮便下令让在场将领们全都退下处理相关军务,唯独把魏延和姜维留了下来,对于绥阳小谷一战,诸葛亮对此依旧担心,尤其是姜维和魏延这两人的提醒,让驻扎在五丈原的他们变得格外被动。

    站在诸葛亮面前的魏延和姜维也能够猜的出来为什么诸葛亮会突然留下他们,不过还是要等诸葛亮亲自开口说出原因再做回应为好。

    很快,诸葛亮见营内只剩下姜维与魏延两人,他才示意让两人坐在两侧,然后便对魏延开口说道:

    “文长,绥阳小谷一战,那邓艾真如你所说那样吗?”

    “回丞相,的确如此,邓艾在性格上与末将不相上下,并非是末将贬低自己夸赞敌将,此子无论是用兵还是胆识,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将领。”魏延性格豪爽,说话从来不忌讳别的东西,但对于邓艾极高的评价,还是让诸葛亮有些吃惊的。

    要知道一旦被魏延称赞的敌将,要么是智勇双全的人才,要么就是如同他那样战场勇猛果敢的将领,可见通过这次伏击,邓艾应当是前者,这让诸葛亮不由得看向坐在右侧的姜维陷入一阵思考。

    当然,坐在那里的姜维自然清楚邓艾的实力,要知道历史上的姜维就犯在邓艾的手上,最后还被其率领精锐分队偷渡阴平直奔江油小路致使刘禅直接宣告投降。

    只不过邓艾的突然到来让姜维着实有些猝不及防,他以为要等到十多年后才能与这个天才级的对手进行正面较量,却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就碰上了他,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当诸葛亮对魏延提到姜维对邓艾的分析,让本来对姜维抱有一丝担心的魏延瞬间变得豁然开朗,合着他早就对邓艾做出了最客观正确的判断,于是便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姜维赞叹道:

    “伯约不愧是丞相肯定的人才,在行军途中我一直都在思考伯约和他一战会不会落败,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胜负未可知,文长公过誉了,对于邓艾其人我也是有所耳闻,前将军曾经对我说过此人,当年先帝在新野时,陈到将军便认识了邓艾,由于其出身农家,早年丧父,每日以放牛为乐,但其天性聪慧,邓将军便有了培养之心,让他研读兵书,操练兵法,小小年纪就懂得排兵布阵……”姜维于是便把前段日子袁綝对他说邓艾的那些事情都向诸葛亮和魏延交代了清楚。

    说罢,诸葛亮与魏延这两人却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一阵苦笑,若非当年曹操进攻颇紧,恐怕这个邓艾早就已经成为了蜀国不可或缺的上将,可惜陈到一片苦心孤诣,结果成全了魏国。

    既然现在已经清楚邓艾的身世与实力,那么接下来对付他就好办多了,于是诸葛亮便以陈到之名书信一封送往陈仓,在这同时,魏延率领两万精锐士卒迅速通过绥阳小谷,若邓艾肯降,直接进驻陈仓,但若不降,也就只好采取强攻的手段了。

    而这时袁綝也率领后续兵马赶到,只见其走进中军帐向诸葛亮满脸激动地抱拳拜道:

    “末将袁綝,奉丞相之令率领成都一万精锐前来助战!”

    。

 第252章 仲达致信欣然接受

    当诸葛亮的帅纛立在五丈原大营的那一刻,站在武功水畔眺望对岸蜀军大营的司马懿顿时陷入一阵激动,于是便回到中军帐帅案前拿起挂在笔架的毛笔在书简上写下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是司马懿想要邀诸葛亮出寨会面一见的书信,毕竟多年以来身在中原总是频频听到有关于诸葛亮大破魏军的消息,今日必须要好好见见其人究竟是否如同传闻所说的那样容貌甚伟,犹如仙人之姿。

    写罢,司马懿面带信心向营外等候的偏将军张虎开口令道:

    “张将军,还请进帐说话!”

    营外张虎听到帐内司马懿叫他,于是便连忙转身掀开帐帘来到其面前恭候命令抱拳拜道:

    “大都督!”

    “来,诸葛亮此时已在五丈原下寨,还请张将军劳累,务必将此信送至五丈原军营,一定要送到诸葛亮的手中!”司马懿口气很是严肃,但脸色却带满了笑意,但见这是司马懿的军令,张虎也不好推辞,只能领命送信。

    看着张虎离去的身影,司马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让诸葛亮看到自己写下的书信与其正面相见一谈了。

    紧接着,出了中军帐的张虎来到马厩前将他的追风驹牵出后翻身上马一声大喝径直向营门口策马而去。

    而站在另一侧练刀的乐綝望着张虎匆匆离去的身影满脸疑惑,莫非司马懿委托他去做什么重要军务去了?

    带着疑问,乐綝便趁着其他人不注意来到马厩牵出自己的战马假借司马懿军令为由离开大营向张虎离开的方向追奔而去。

    此时身在五丈原大营的诸葛亮已经将所有的军务分配完毕,而且魏延也在刚刚率领两万士卒离开这里向绥阳小谷而去。

    “丞相,属下还是有些担心李严能否按时向前线输送粮草……”坐在诸葛亮一旁的杨仪拿着手上有关于粮草的书简不禁提出了他的疑惑。

    但是诸葛亮却对他的疑惑很是理解,毕竟在朝堂之上李严对自己的敌意是最大的,如果说有的时候很相信自己的政敌,那往往这个人得需要多么大的包容力才能做到。

    不过转念一想,两度北伐都取得了应有的战果,而李严身为维护益州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也一定会支持自己成功挥师北伐完成大汉统一大业的。

    “威公啊,正方虽然对亮颇有微词,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为大汉着想,想想这两次北伐取得的战果,大汉正在缓缓恢复生机活力,这次让他主掌粮草运输大权,也是亮相信他能够做好这件事情。”诸葛亮挥着羽扇十分坦然地对杨仪说出了自己对李严的客观看法。

    但就这件事情而言,诸葛亮对李严的相信恐怕并不能让这次战争十分顺利,毕竟李严对诸葛亮的不满是自刘备于白帝城驾崩后才逐渐展现出来的。

    而且随着诸葛亮两次北伐接二连三的获得战果,这让同为辅政大臣的他更为不满,为什么他要屈居于诸葛亮之下,明明同是托孤重臣,地位竟然相差如此之大,这件事情在他李严内心中就是一座大山在压迫着他全身无法自拔。

    通过诸葛亮对李严真正的看法,杨仪不禁露出一丝丝的钦佩与敬畏,但在他的脑海中突然想到魏延这个“曾经”的政敌,眼神中忽然闪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意味……

    而突然,营外一骑突然来到,中军帐外巡逻将领杜祺见此立马喝止来人,并且连忙跑进中军帐内向诸葛亮拜道:

    “丞相,营外一名魏军将领只身一骑,说是要与丞相一见!”

    “哦?且让他进来,亮倒要看看司马懿究竟想干什么?”诸葛亮对此消息饶有兴趣地摇了摇羽扇,然后抬头看向眼前的杜祺颇为镇定地令道。

    说着,杜祺领了军令亲自来到营外将那魏军战将引领至中军帐外,但其还不放心,便让守兵将他身上的所有武器都放在了外面,这还没完,杜祺怕张虎耍花招,于是带着他一同进入营帐面见诸葛亮。

    坐在帅案前的诸葛亮正在静静地品着热茶,见那魏将被杜祺亲自带了进来,而且脸上还满是敌意,不仅如此杜祺乃是性情中人,动手没个分寸,若真伤到来使,可能他这边还没来得及准备迎战,司马懿就已经先率兵进攻了。

    “杜祺啊,你且下去,亮好歹也是堂堂丞相,若此人想杀我轻而易举,何况我观那将军面善,断然不是来行不义之举的……”诸葛亮见他手上拿着一封书信便猜出此人是来干什么的,于是便对杜祺好言相说让他不必担心。

    见诸葛亮如此说,杜祺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于是便转身离开营帐继续在外面进行巡逻,而站在那里的张虎则是颇为恭敬地抱拳拜道:

    “大魏偏将军张虎,见过丞相,大都督有令,让末将前来担任信使,我手中之信正是大都督亲笔所写,还请丞相过目。”

    说罢,坐在那里的杨仪便站起身来到张虎面前将书信接下双手呈给诸葛亮验看。

    于是接过书信的诸葛亮将其拆开仔细查看一番后不禁连连称赞其书信内容妙语连珠,不愧为河内大家,而且这信的内容诸葛亮也能够理解,于是他便向张虎以口传的方式对其说道:

    “还请将军转告大都督,亮答应他的请求,那就定在明日上午巳时初刻,亮自在岸边等候大都督的到来。”

    “好,末将定会转告大都督,那丞相,张虎这就告退了。”张虎面对如此慈眉善目的诸葛亮,他那曾对蜀国的偏见这时也忽然变为疑惑,为什么他非要认为蜀国都尽是一些穷凶极恶之人呢?

    望着张虎离去的身影,诸葛亮忽然想起此人乃是张辽之子,要知道关羽向来与张辽友好,当年吕布败亡白门楼,土山约三事都有关羽与张辽的故事掺杂在内。

    待其离开蜀军战营后,乐綝见其从蜀军大营出来立马截下张虎询问他究竟作甚去了,听他口气如此差,张虎并没有回应和理会乐綝,而是策马狂奔返回魏军营寨。

    而身后的乐綝对此表示十分不满,凭什么每次出征都让他去单独完成任务,而不是让他去,这让乐綝的内心中对张虎产生了些许怨恨,但这些张虎却并不知道……

    当他回营将诸葛亮转告之事禀报给司马懿后,早就想一睹诸葛亮真颜的他瞬间提起了精神,虽然其比卧龙年迈几岁,但也并不妨碍他尊敬与钦佩这种对手,毕竟他打败过司马懿在朝堂上的政敌曹真。

    。

 第253章 汉相已至仲达出迎

    次日清晨,阴霾散去,汉魏双方主帅都在各自为今日与彼此相见会晤做准备,诸葛亮在营帐内将身上已经脏了的襦袍脱下,换成了黄月英为他亲手缝制的鹤氅,将帅案上的纶巾羽扇戴上拿好后,他转身看向身后的营门都尉亲切地问道:

    “亮这身袍服如何,看起来合适吗?”

    “哈哈,丞相换上夫人亲手缝制的鹤氅,当真是仙人下凡,犹如白鹤降临呐!哎,若贱内如夫人般体贴贤惠那该多好!”站在诸葛亮面前的营门都尉抬眼看向眼前身着一身亮白鹤氅不禁赞不绝口,也通过话语间的意思,传出了黄月英与诸葛亮之间的爱意。

    诸葛亮轻轻挥着鹤羽扇莞尔一笑很是美好地对其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你出征在外,是谁为你照料家中事务?呵呵……待此次北伐过后,回家多看上一看妻儿老小,其实你心里也是思念家人,亮清楚……”

    “哈哈哈……还是丞相了解末将呀。”营门都尉眼角中不禁露出一丝泪花,的确如此,他戍守边疆已经五年之久,这五年以来都未曾回家看上一看,而且家中苦寒,每月的俸禄都会托官府转交给家人补贴家用,并且近年战事紧张,三年以来都没有与家通过信,心中也尽是思念。

    很快,日上三竿艳阳高照,营外的将军樊岐也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