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也不是不能这么说,你早年追随陛下战功卓著,又在与魏国交战中大破曹仁力斩常雕,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地位水涨船高,难免会入朝堂参与政事,这些勾心斗角不过是常态罢了。”一旁的朱然点点头对朱桓的话表示理解与赞同,当初他初入朝堂时也同朱桓那般拘谨,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些,毕竟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上也不太一样,因此在朝堂的适应能力也就差了很多。
几人坦然一笑,相对于同武将们交流,与那些文臣们相处的确是一件难事,毕竟能在文武两边自由穿梭的人极少,陆逊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既能与武将们保持相当一致,又能在那些文臣们中具有话语权。
很快,他们离开太初宫回到建邺军营换上铠甲将披,营地中各个将领早就已经准备就绪,若非陆逊亲自密访各营了解士卒内心对这场战争所想,恐怕这个时候的他们还不能有如此高昂的士气。
何况孙权把大军指挥权交给陆逊更是三军过后尽开颜,士气成倍上涨,建邺军营中的将士们得知孙权坐镇建邺,由陆逊亲自统兵,朱然为副帅出征合肥一片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可见现在的孙权在军中的威望已经不太稳定。
踏踏踏——
军中旌旗蔽日,营内战马奔驰,众将此刻聚集中军帐内等待他们的统帅陆逊到来。
很快,陆逊内着银白翠玉袍,外着甲衣领青虎将披,腰间横挎一柄都督剑,头戴一顶白缨贲勇盔,脚踏狼皮飞云靴满身披挂走进中军帐内,身后还跟着车骑将军朱然与前将军朱桓。
见几位此次出征的重要将领一同前来,站在帅案左侧的芜湖侯徐楷与在场众将们向三人重重抱拳齐声拜道:
“参见上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
踏踏踏——
三人分别走在众人中间,只见陆逊径直走向帅案上座,朱然与朱桓分别站在左右两侧侍立等候,帐中诸将弓腰抱拳身体挪动至陆逊所站位置,在帅案前站定后的陆逊面向众将点点头,右手拽着挡在身前的青虎将披重重一甩坐了下来开口说道:
“诸将请起!”
“谢上大将军!”帐中众将此刻已经得知本次出征孙权将坐镇建邺,由眼前的上大将军陆逊亲自统兵出征,这让他们的内心不禁一阵激动,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曾经参与过夷陵之战与石亭之战的将领,想到陆逊能够带领他们堂堂正正与魏军打一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说罢,众人站在左右两侧看向坐在帅案上座的陆逊,而陆逊的眼神则是掠过徐楷的身上对他问道:
“徐楷,濡须口方面现在有什么消息?”
“回上大将军,镇北将军已经调集濡须口三万兵力进驻巢湖,魏国镇守淮南防线的满宠也已经调集兵力往合肥外围水寨驻扎。”听到陆逊发问,徐楷便把近期北方前线的重要情报当着在场诸将的面对其进行了陈述。
由于吴国兵力在上次作战中颇大,若非蜀国在前线作战失利,而且并没有伤筋动骨,估计他们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兵,不仅如此,陆逊还命安军中郎将吕据与左将军朱据前往各地征召兵力钱粮聚于濡须口。
不仅如此,根据他们的粗略预算,本次作战最起码要打上一年的时间,如果战况态势极佳,他们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能够突破淮南之地顺利进入豫州,但如果相反,估计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会突破面前这道高墙。
“上大将军,本次出征请让末将担当先锋!”这时,站在朱桓身旁的扬武校尉李异走上前来向陆逊拜道。
此人当年在夷陵之战中曾追随陆逊迎战蜀军获得大胜,由帐下偏将升至左营部督,又在石亭之战中表现活跃升任扬武校尉,本次出征他也在作战将军行列之中。
紧接着,站在其对面的征虏校尉谢旌突然与那李异较起劲来,原因是当年他也曾参与过夷陵之战,而且还都是同营偏将,从那之后两人一直都在攀比彼此战功,结果两人直至今天还只是个校尉。
见两人又在帐中争吵,前将军朱桓笑了笑,他最喜欢看到这样的场景,认为这才是年轻将领应有的血性,但这议事场合下,他还是开口对其两人提醒道:
“哎!你二人都是我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但此乃公共场合,要吵稍待片刻再吵!”
“………末将失礼,请上大将军恕罪!”这下两人才注意到营帐中所有将领的眼神都盯着自己,于是连连向陆逊抱拳道歉。
不过这也让陆逊等人感到十分浓厚的军营氛围,于是坐在上座的陆逊微微一笑向他两人开口令道:
“既然二位将军有心为先锋,那么本将就以你两人为左右先锋,分别统五千步骑出战合肥如何?但有个前提条件,你两人必须要给我大军拿下第一场胜利!”
当两人听到陆逊提出这个条件的那一刻略加思索后,李异与谢旌举止一致眼神犀利地向陆逊拜道:
“谨遵钧令!”
第310章 出征前夕互不信任
“报,禀上大将军,濡须口大营留赞将军向您致信一封!”这时,营外一名信使策马赶到中军帐内双手呈着一封书信向陆逊亲自递了过去。
待陆逊接下这封书信打开仔细一看后,他的脸色此刻发生了些许变化,观察入微的朱然很显然已经注意到陆逊的不正常,但其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向陆逊发问,而是等待片刻,看他怎么说。
很快,坐在帅案旁的将此信通篇看完放在桌上眉头紧锁,脸色也很是蜡黄,但想到在场众将还在,于是他便开口对在场所有人说道:
“留赞将军亲自致信,这上面说……荆豫都督夏侯儒亲自统兵十万陈兵边境,也就是说,现在合肥边界地带魏军兵力数量已经多达十五万人。
而我军在濡须口驻扎的兵力也不过七万之余,论人数上肯定是要吃亏的,留正明让我等尽快征调兵马支援前线,若对方先一步动手可就于我不利了。”
“………那还等什么上大将军,速速出兵便是!”朱桓这时突然开口向陆逊大声喊叫,可见他已经在建邺憋得不耐烦,再不出兵恐怕他就要疯了。
可是现在建邺能动兵力不过两万人,如果现在北上支援前线的孙韶,恐怕在人数上有些吃紧,但如果再等上个一天的时间,全国各地精锐兵马赶至建邺城外,那他就有保证全力支援前线的作战了。
紧接着,陆逊思考一番后,决定让那信使先行一步离开这里,并且转告留赞通知镇北将军不要急躁进攻,先在巢湖周边巩固营寨,待数日后他们自会出兵北上。
“那小人这就回去转告留将军!”
望着信使骑上战马离去的身影,站在旁边的朱桓脸色涨得通红,并且眼神中也带有些许猩红,可见现在的他已经忍受不了这种等待,但陆逊却以亲和的态度劝告朱桓道:
“休穆,你未免也太过急躁了些,为将者当稳如泰山,若我大吴将领都像这样鲁莽从事,那与匹夫又有何异?
身为前将军,就要有沉稳之气,这样才能统领三军而服众,而且此次作战,本将欲以你为先锋将军,可你今天这般模样,着实让我放心不下。”
当听到陆逊打算以自己为先锋将军的那一刻,朱桓瞬间恢复正常状态,脸色瞬间变得颇为和善,那猩红的双眼也缓和过来,他的确是着急了些,但并不耽误大事,不仅如此朱桓还向陆逊保证自己一定会小心谨慎夺下这场北伐的第一场胜利。
但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朱桓的傲气,于是便令李异与谢旌两人多加辅佐,若其战略进攻出现误差,他二人可以无视朱桓指挥进行正确更改,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部队打仗时出现的错误无法正常改正,朱桓的性格众人都是知道的,其虽然勇猛善战,但却不服比自己低一级的将领统领他作战,因此陆逊也只好亲自统领他带兵作战。
见陆逊如此做,朱桓也就不再反对,毕竟自己的目的是出去打仗,而不是和自己人窝里斗,于是朱桓就答应了陆逊的安排,并且让这两人随时规劝自己,如果在行军打仗过程中他指挥失误或者是进攻失利,这两人有权把策略更改换成利于作战的方案。
…………
与此同时,巢湖吴军大营。
此刻坐在中军帐内上座的镇北将军孙韶得到最新军报,曹叡为巩固东南防线又特意征调夏侯儒坐镇此地为帅,现在魏军布置在合肥的兵力已经多达九万多人,这还只是从豫州调过来的大半兵马,还有一部分正在向合肥周边靠拢。
不仅如此,文钦还率领一万水军布防在合肥南部水寨之中随时防范吴军突袭,但是他麾下虽然名为水师,但实际上是拉一群步兵充过来的部队,在去年与吴国在巢湖中的水战中,魏国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这也是为何文钦把一堆陆战步兵拉到水寨充水师的原因。
“将军,步兵拉到水寨充水师这可是不少见啊。”中郎将孙布站在孙韶面前上前说道。
坐在上座的孙韶点点头笑了笑说道:
“是啊,昔日那曹孟德不也是拿自己的北方大军充作水军,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回,现在还敢用这种老招数,真是不怕我大吴水军将其全部歼灭。”
说罢,帐中将领一片大笑,站在右侧因上次进攻合肥力战有功而擢升昭武将军的太史亨这时开口向孙韶拜道:
“将军,还是先探探敌军虚实为好,上大将军还未出兵,就凭我们这三万人,面对眼前十五万魏军,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哼!陆逊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指挥我!要不是陛下不肯放手,坐在这个上大将军的位置应该是我孙韶!”孙韶早就看陆逊不顺眼多时,只不过还没有到真正发泄的时候,但太史亨这么一提,让他本来大好的心情全被打乱,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没好气地叫道。
听到这番话,太史亨自知说错了话,于是便退回武将列中不再提出建议,站在其身后的周邵与周鲂两人也不再多加言语。
紧接着,营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孙韶看向帐帘方向,只见熟悉的身影从其中走来,定睛一看竟然是谒者仆射吾粲,他的手上还拿着一封诏书,这让孙韶当即起身腾出地方给吾粲,自己与在场诸将则是跪在地上等候圣旨发落。
于是,吾粲在诸将簇拥之下来到他们的面前将孙权下达的圣旨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道:
“………今朕以上大将军为主帅,车骑将军为副帅总领大吴兵力兴师北伐,弟韶身为镇北将军,应当忠君体国,多想国事为朕分忧……!”
这吾粲在这里说了一大堆话,但这封诏书的内容归根结底能用几个字可以完整的概括,可孙权非要长篇阔论,毕竟他是君,自己是臣,从这封诏书中他听得出来,这是要让自己安心,不要为陆逊的烦恼所愤怒,一切都是为了大吴。
说罢,站在那里的吾粲将手上的圣旨亲手交给了孙韶,并且还当着众人的面开口提醒道:
“陛下特意托在下为镇北将军带来了些许鱼脍与肉腊,听陛下说这些都是您喜欢吃的,因此便托在下都带了过来。”
“哈哈哈……那就替我多谢陛下了!”孙韶一听孙权竟然把自己最喜欢吃得食物都带来了许多当即变得格外高兴,而且过段日子便是孙权的诞辰,他也准备了些礼物回赠给他,于是孙韶便将早就准备好的赠礼交给了吾粲笑道:“此乃家中翠玉,经过反复雕刻制成玉璧,礼虽小,情却重,还请孔休转交给陛下。”
见孙韶也有如此心意的一面,站在那里的吾粲重重点头双手接下玉璧回应道:
“镇北将军安心,在下定会向陛下转达将军心意。”
说罢,两人寒暄一阵后便将其送走,在吾粲离开后,孙韶仔细回味着孙权在诏书上说的那些话,看来他是想让自己与陆逊同心同行,不要计较那些个人得失,这场仗万分重要,如果他中途掉链子,不光陆逊饶不了他,包括孙权自己也饶不了他。
这下的孙韶彻底看出孙权的隐喻之意,随即内心喃喃道:
“陛下呀,您可真是狠啊………”
第311章 伯仁之弟荆豫都督
此刻,合肥军营。
豫州刺史王凌率领本州西部三万兵力与镇守在广陵的镇东将军臧霸进行会合,整整十五万兵力,如今已经齐聚合肥前线,相对于吴国的三万先锋,这点人在他们来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驾——
踏踏——
“报,大都督!豫州刺史王凌与镇东将军臧霸率领六万大军已至合肥大营外,请大都督示下!”这时,合肥军营中军帐外王凌先驱士卒匆匆赶来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