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叵蚱浠乩褚痪矗饷闯な奔渌故钦飧鲅樱枚弥鯋簿拖肮吡恕
不过当刘惇说到有关于一件大事的时候,站在那里的阚泽脸色忽然变得格外沉重起来,于是便将其带到桌案旁两人相对而坐开口向他问道:
“子仁兄,且说上一说?”
“今夜天象陨星降落可曾看到?”刘惇看向凉亭外指着面前的夜空向阚泽询问道。
说到这里,阚泽脸色更为凝重,他点了点头回答道:
“嗯,看到了……陨星坠落天际这等现象已经是第四次了,都是面朝合肥方向,陛下此战,恐怕……”
很快,家丞在阚泽吩咐的命令下取来两壶纯酿热酒放在二人桌案之上,将刘惇与阚泽的酒樽将酒斟满后,其才向两人拱手告退。
而那刘惇这时并未端起这桌上之酒,而是将阚泽所观测之星象继续说了下去:
“这只是一方面,在建邺正上方你还没有注意到,陛下合肥之战现在来看胜败犹未可知,那陨星降落时还伴有贪狼与天狼二星在其左右。
贪狼者,和平之道,天下太平;天狼者,杀伐之道,征战不断。德润贤弟,陨星坠落于合肥方向,那又为何突然出现前三次都未曾出现过的贪狼与天狼星象?”
“………这…小弟倒是不知,还请子仁兄明示。”阚泽被刘惇这一番话说的有些迷茫,陨星降落这件事情他可以理解,但是天狼与贪狼共同出现,而且还是伴于陨星左右,这种现象他从未见过。
紧接着,刘惇有些口渴,于是将桌上之酒缓缓端起面向眼前阚泽一敬,而后掩面饮下这樽热酒,忽然间腹中暖流四散身体各个部位,于是他便继续说道:
“我观建邺上空天狼星主宫位,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三个夜晚,经过我仔细推测与排查这天狼星为何出现,最终我得出了结论,“天狼将星,甘氏归位”。”
“甘氏?莫非……这不可能啊!”阚泽仔细思考着刘惇所说的甘氏二字,突然间他便想起吴国姓甘的将领乃是已故的甘宁,但他的儿子因为获罪而被流放,但其次子甘述如今在朝中担任文官之职,怎么可能会有将星出现?
但刘惇的话还没有说完,前些日子甘述之妻刘氏诞下一女,然当天夜晚其女所在房屋周围竟有一股令人不可靠近的气息环绕,而且还伴随着些许声音,仔细一听,那是群狼捕食猎物的嚎叫声。
这让阚泽更匪夷所思,这个女孩莫非是天狼转世?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要知道自古以来在战场之上勇猛杀敌的全都是男子,怎么还会有女子?这太令人不敢想象了。
但紧接着,刘惇给阚泽一个最为客观的回复,他脸色颇为镇定地回答道:
“别忘了,在蜀国的战报来看,北伐军也有女子随军作战,而且还骁勇善战,诸如关羽之女关凤,第十三营麾下羌族女将杨兰,而且魏国东乡公主曹绫也作为将领的一员随司马懿出征,不要小瞧了女人。”
“………唔,可我怎么也不相信,我大吴的将星会是……也罢!好在大吴的时运也算是四平八稳,最起码还有这等将星存在庇佑大吴。”阚泽最终还是释然这件事情的结果,却没想到终究还会有一天,甘宁的武魂会在他的孙辈延续下去。
第308章 早朝定议陆逊挂帅
“那这贪狼主宫位又是什么意思?”紧接着,阚泽又向刘惇提出了另一星象的疑惑,既然天狼将星已归正主,那么这贪狼之星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这时,站在凉亭北边一根大柱子下的刘惇望向今夜的群星与那高高悬挂在空中的明月,听到阚泽提出的问题,他抿了抿嘴唇,脸色中很是沉重地说道:
“贪狼虽有太平之意,但这之前,则是需要一场恶战才能换得太平,因此,为兄也不太清楚这贪狼究竟代表着什么。”
“……子仁兄辛苦,今日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却没想到今夜星象竟能看出如此之多的大事,这世间真是令人惊叹不已。”阚泽端着桌上酒樽来到其身旁向刘惇颇为崇敬地向他敬了一樽美酒,两人在这月下畅然对酌,饮毕后又说道:“兄长如今游历大吴江河湖海已有五年之久,难道就没有什么打算吗?”
此言一出,刘惇当即就明白阚泽的言外之意,可当初他辅佐孙辅乃是尽心尽力,若非孙策英年早逝之讯突然传来,其主孙辅又对孙权执掌政权不太信任,之后就发生了孙权软禁其族弟,麾下部曲皆并入其他将领部队行列,刘惇也因此而被驱逐出去,现在已经是他流落在外第二十六个年头了。
在这期间里,刘惇走遍天下大江南北,即使是穷困潦倒,但也并不妨碍他行推演占星之术,在其游历期间,也拜访不少隐居在各地的大贤隐士,这些人对刘惇的才能都表示十分肯定,而且曹操也曾以国士之礼想要征辟他为司空府属吏,可却被刘惇婉言拒绝,曹操也没过多为难于他。
在建安二十五年,刘惇由豫入荆,但恰逢襄樊之战,关羽北上伐魏,他客居于此,在关羽围攻樊城时,远在荆州武陵的刘惇夜观天象推测出不日后将有大事发生,过了约有五天的时间,吴国吕蒙偷渡荆州,守将糜芳与傅士仁当场投降,而且又在当天他推演出关羽将星愈弱,大有陨落天际之象,这些推演后来在麦城也都灵验。
之所以他又回到扬州,是因为好友阚泽极力劝他回来,一来是为了让他能够有个住处,二来也是为能够与他交流占星学术,今天谈到这件事情,也是刘惇几十年来潜心笃志研究出来的结果,不过面对他的邀请出仕,刘惇当场拒绝了阚泽,他认为孙权虽有治国大略,但却没有广阔胸襟,这样的人如何能成大事!
“请恕为兄不能从命,就今日前来,为兄不过是来想与贤弟谈上一谈,况且……如今为兄之生活也都是拜贤弟所托才能如此安逸,但让我服侍孙权此人,请恕为兄做不到,若贤弟执意如此,为兄也就只好离开这里,你我二人永不得相见!”刘惇面向眼前的阚泽,对他的极力相邀表示拒绝,甚至还打算再度离开这里游历天下继续探索这人世间的星象奥秘。
说罢,站在一旁的阚泽看到刘惇如此决绝,于是也就不再逼迫于他,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如此大才不被重用,在这天下大争之世的时代对于某些君主来说真是可惜。
“既然如此,小弟也就不逼迫子仁兄。来,这樽酒,我敬你!”阚泽回到桌旁将美酒斟满,而后来到刘惇面前双手举樽,两人心情顿时豪迈将樽中美酒皆痛饮而尽。
…………
第二天,四月三日清晨。
神龙殿内。
“参见陛下!”
这时,孙权正坐在龙椅上查看近期从蜀国北伐前线的战报,得知诸葛亮的得意门生姜维与征北大将军魏延在段谷被扶风太守邓艾六千人发动伏击损失惨重,还将大将糜威与关兴折在谷中,尤其是关兴之死,让孙权脖颈一凉,当年是他下令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如今他的次子战死沙场,着实令人意外。
“………关兴…关兴死在了段谷……不知道在天之灵的关云长做何感想。”孙权突然陷入一片空白,嘴上尽是有关于当年杀关羽的事情,可能当年的事情也让他有些后悔,毕竟这引发两国之间的正面冲突,让北方的曹丕得了利,致使两国实力直线下滑。
站在底下的陆逊听到关兴死在了战场上并没有觉得意外,但相比之下的潘浚心情波动就比较强烈了,毕竟他当年追随关羽一直承担着州内政务之责,与关兴有着些许交情,对于他的性格来说如果加以重用肯定会成为同他父亲一样杰出的大将,只可惜他竟然死在了段谷的伏击战场上。
紧接着,站在陆逊身后的朱然这时站了出来向正在陷入沉默的孙权拱手拜道:
“陛下,如今蜀国败象已定,我大吴可以向合肥拿下这一场胜仗了!况且镇北将军(孙韶)昨天来信,说濡须口大军士气高昂严阵以待,就等陛下一声令下了!”
“………嗯!朕知道了,那……上大将军!此次出兵,朕将统兵大权全部交予你,朕亲自坐镇国都,顺便……也让太子随你同去,他虽然贤良好德,但军事上朕也不希望他差太多。”孙权在短暂的思考中竟然悟到很多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于是他根据心中所想的事情,决定自己还是守在大后方,让陆逊亲自带兵攻打合肥,这样一来或许胜率大一些。
这下,满堂文武都露出些许喜色,这位天天嚷嚷着要建立不世之功的皇帝孙权终于不率兵亲征合肥了,站在大殿上的陆逊和朱然两人也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孙权竟然能说出这番话也是罕见,可这实在是不敢相信,于是朱然又向其确认一下,经过证实,孙权的确想把军权交给陆逊,让他放手去干。
而且,孙权还对满堂文武颇为感叹地说道:
“朕三次亲征而三次落败,想当年与那张辽对阵,险些丧身其手,八百精兵冲进我大军阵中来去自如,如今张辽虽死,但魏国依旧人才济济,朕经几次大败而思,深感惭愧,数十万江东子弟皆毁于朕手,因此本次出兵,朕以上大将军为主帅亲自统兵,定要拿下这一场胜利!”
众人听到孙权这番话顿时一股暖流冲进肺腑,他早就应该这么想,这么多次交手没一次打赢还不将权放给有才之人,要照这样下去,吴国在他的带领下,至少孙权在位时,他们永远也不会出淮南之地北上中原,更不用提入主中原这件事了。
感谢章
这么长时间以来,感谢诸位在本书中付出的辛苦和踊跃,今为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特开感谢章,望与诸位共度三国的岁月长河!
感谢者如下(没整理出太多,因为人太多了,所以就按粉丝值和投票的读者进行了整合):
水知寒1988
诸国志书迷
慕容秋水
书友20180808110834575
贫道无才无德
那一片蔚蓝
故梦飞雪
崔守拙
吃饭吧克
茄子杰
书友20180808110834575
dsz
骚年不青春
剑熙殇
书友160110000112864
微波瀾瀾清如許
uyta
北府士兵
易雷真维
沧海粟鼠
我是威猛哥
三叶同学
此生何必
还有很多的读者没有办法一一感谢到,感谢诸位在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本书的贡献,俗语说:君恩于我,我必报君。作者在这本书中定然不会辜负诸位期望!
愿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祝各位八月十五中秋圆,阖家欢乐喜团圆!
第309章 调动大军备战合肥
退朝后,陆逊与朱然等将领在官道上步行缓缓而走,但相比前几次出征合肥的那种感觉完全不同,这次的他们满脸轻松,可能是被孙权统兵打仗给统怕了,这一次把整个军权全部交给自己还有些不太适应。
“上大将军,陛下这次是什么情况?怎么突然想到让您亲领大军北伐呢?”朱然与陆逊同列走在路上,他百思不得其解,这孙权今天的态度貌似有些不太对劲。
其实陆逊也很不理解,莫非孙权这是突然开窍想通自己统兵才能不足,所以在朝堂上假借前几次战败的教训从而把军权过渡到陆逊身上,让他来主导这场作战。
要是这么想的话就可以理解孙权为什么要把总领全国兵力大权转移给陆逊而不是自己亲征,但是要想让孙权大彻大悟不太可能,除非是有些事情他已经事先得知,而后就以“自省”的态度来把半个月前下达出征旨意的统帅换为陆逊,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
跟在身后的前将军朱桓从这段日子上早朝以来一直都没怎么发表过言论,几乎都是应和陆逊等人上谏,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朝堂上没有了当年从征四方名震敌国的胆气,多出的尽是小心谨慎,倒是今天孙权竟然把统帅的位置过渡到陆逊的身上着实也让他意外,但这也让他激起内心中被压抑很久的战意。
“休穆为何在朝堂上如此谨慎?”陆逊看向身后一直跟随的前将军朱桓,想到在上朝时每当文武上言其都应声附和不免向他提出了疑惑。
退朝之后同这些将领们走在路上,朱桓的内心感到格外轻松,听到陆逊发问,于是便面带笑意地回应道:
“哈哈……哎!我身为武将,应当在战场上驰骋,在朝堂上待着太憋屈,天天勾心斗角,倒不如我亲自向陛下请辞前将军去北方巩固边境!”
“倒也不是不能这么说,你早年追随陛下战功卓著,又在与魏国交战中大破曹仁力斩常雕,随着时间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