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艚幼庞纸酉滤幕安缂τ掀渚龆ǎH瓮跗降母苯ㄗ粲谒
只不过王平有伤尚且还未痊愈,于是诸葛亮便命令姜维麾下等部除受伤者无需上阵外,其余将士全部投入战场,并且又命令第三营和第十营并入到其麾下当中,并且还授予王平节制这几支军队的权力,只需派将领上阵挑战,他伤势未愈就在阵中指挥便可。
见诸葛亮态度更是坚决,王平此刻也踏下心来直面应对眼前的机会与挑战,他看向眼前对自己给予支持和希望的将领们回敬道:
“多谢丞相以及诸位将军成全,王平定不会辜负诸位期望,此战如若不胜,我提头来见!”
“好,好啊!子均想通就好!那你便下去准备一番,亮还要与几位将军商议一些细节问题。”诸葛亮点点头对王平的觉悟感到十分赞叹,待其下定决心出阵城外扎营吸引魏军主力后,他便让王平下去准备一番,望着其离开议事厅后,诸葛亮看向站在周围的三名将军开口说道:“亮此举一是培养王平这样的沉稳持重的军事人才,二是这样安排另有深意,文长与子修二人……”
………
王平离开议事厅后胸中怀揣着信心与斗志来到麾下营门前,恰好这时袁綝率领些许部队飞马回军,原来是他们已经摆脱王基的追击刚刚撤回此地,不过其身后的部队满是疲惫,王平便连忙让麾下士卒为其准备食物与水缓和一些。
“前将军辛苦,此番作战真是凶险至极。”
“嗨!子均将军与那张郃老贼正面接战勇而无畏,令晚辈甚是赞叹!哎,魏贼多人才此言非虚,王基此人前些年因上疏弹劾魏骠骑将军曹洪奢侈淫乱而被撤职待查,如今其被魏帝重新启用为安定太守,此次作战镇北将军可是在他手里吃了不少苦头。”袁綝面对眼前的王平不禁一阵感叹,此次率兵断后与王基进行殊死搏斗数个时辰后才发现魏国人才果然繁多,就凭一个小小太守就能率兵抵挡蜀国前将军所率领的士卒,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曾经身为魏国徐晃部将的王平自然清楚这些问题所在,能够在魏国地方担任一方刺史或者是郡守的官员在蜀国大多都能堪当朝中之臣,诸如像上官雝、他以及姜维等人。
话音刚落,王平走到袁綝跟前拿了一个馍递在其手说道:
“连夜奔跑疲惫不堪,吃些东西缓一缓腹中饥饿。”
“嗯……多谢子均将军。”袁綝看向满面尽是肃意的王平不禁露出阵阵坚毅的表情,右手接下其手中白馍大口吃了起来。
而这时的魏军部队在段谷一夜休息后,清晨时分司马懿率领王基及其麾下一万铁骑先行出动,把曹绫与张郃等人全部留在中军之中,在临走前还命令几个将领,在他们走后一个时辰后再把司马懿带着骑兵先行追击的事情告诉给他们。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司马懿想摆脱他们的束缚,他在进行一场豪赌,想要尝试一下以这一万精骑的速度能否追上并且聚歼诸葛亮中军,顺便把诸葛亮给俘虏走,可事实上他的想法太过幼稚,王基虽然与断后的袁綝进行接战两个时辰之久,可司马懿也错失全力追击诸葛亮主力的大好良机……
第341章 漫长等待战争将至
驾——
次日清晨,天水城外一片尘土,王平与姜维二人率领三营约三万兵力在东城门外周围扎下大营等待魏军前来。
而昨夜袁綝率兵星夜疾驰回撤天水也已经传到诸葛亮耳中,从他与魏军交战的态势来看,司马懿为尽快追上蜀军主力选择自己率领骑兵前去追赶,结果却因袁綝带兵断后拼力抵挡才使得对方错过追击的最佳时机。
踏踏——
城外此刻尽是队队巡骑,而姜维等人率领将士携带着行军帐篷则是在这群巡骑背后加紧搭筑,省得魏军骑兵先锋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诸葛亮坐在城门楼阁之内亲自监督他们的布置工作,也是怕司马懿不死心仍然带领他那一万骑兵继续追击,而不是等待他们的主力部队与其汇合,倘若当真如此,那司马懿也就无从畏惧可言。
“丞相为何如此之说?”邓芝来到诸葛亮面前将掌中一杯茶放在其桌案之上对他刚刚所言司马懿之事提出了疑问。
坐在上座的诸葛亮见邓芝将那杯清茶放在桌案上笑而不语,只是伸出右手端起这杯清香浓郁的热茶品了一品,而后神色颇为畅然地感叹道:
“嗯……此茶清香浓郁,乃是荆州产出之茶吧?”
“不愧是丞相,此茶正是我大汉商人与吴国方面互相贸易购得的商品。”邓芝听其连连赞叹这杯中热茶浓郁清冽笑了笑,而后将这茶叶的来历与诸葛亮说了一说道:“自孙权派诸葛恪出使大汉以来,大汉已经不再束缚于吴国实力之中,每当大汉商人出贸荆楚之地,对方都会让出三分利润来使我商人盈利一番……”
要知道在这之前吴国方面自恃实力强盛,孙权对待吴蜀两国之间的联盟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联系,经过两次北伐来看,孙权迫于压力之下也不得不继续维系联盟,却没想到诸葛恪面对蜀国群臣竟然当众出丑,使得他吴国上下文武颜面扫地,其结果也就是像现在这样别无他法唯唯诺诺。
诸葛亮放下手中热茶,左手拿起放在左侧的羽扇放在胸前缓缓挥动,听着邓芝对两国交往之间的事情感到格外平淡,在他的认为来看,吴国方面屡屡咄咄逼人,若非天下之势如此两国军事联盟需要,就凭他孙权敢僭越称帝这件事情诸葛亮就足够讨伐他几百次的。
“呵呵,不说这件事了,孙权其人乃有帝王之相,虽有治国安邦之才,但却无文治武功之政,数次进攻合肥而不克,当真使亮大开眼界呀……”
正说着,屋外有人来报,只见其走上前来向诸葛亮与邓芝两人拱手拜道:
“丞相,武都与阴平方面传来最新消息,郝昭与廖化二位将军身先士卒,以反间与各个击破之策将氐人内部瓦解,贼首强端与杨千万两人授首,并且又收得氐王苻健与其所有部民的归附,真是贺喜丞相,数年氐人叛乱今日终于得定矣!”
“好,好啊!将此消息通报全军,并且致信朝中的董侍中,让他去慰劳犒赏一下二位将军及麾下平叛将士,此乱得定,亮便可将身心放在对付司马懿之上了。”诸葛亮听完眼前营下裨将口中道出的最新消息后顿时大喜过望,并且为鼓励三军士气,特意命人告诉董允让他亲自前往边军犒劳。
此番氐人叛乱平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诸葛亮在这场战争的负担,内乱既定,剩下的则是两地外乱未平,凉州徐邈进攻陇西依旧,司马懿率领主力大军长驱直入大有收复整个雍州之意,可见他虽然减轻内部负担,但外部强敌因素仍然不可忽视。
但是邓芝却又想起一件事情,针对于樊岐和杜义两人探查不明,致使糜威与关兴二人直接战死的问题,不知道诸葛亮打算怎么处理在战斗中存活下来的樊岐。
“杜义,樊岐二人乃亮自南中提领出来的良将,却不知其两人竟如此小肚鸡肠,致使我大汉痛失两位名臣后人!念樊岐于战中阵亡,不予追究他的罪责,但杜义……于明日清晨推出斩首吧!”诸葛亮挥着羽扇双眼颇为忧愁,满脸尽是无奈地回应道。
………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直射大地,这时的天水东门之外在姜维等将领的监督下,营寨军帐已经部署完毕,而此时在天水东门距离约有三里的位置处,司马懿与魏军主力顺利汇合。
“都督,您要去追击诸葛亮为何不提前言语一声,末将好派兵援助于您,现在可好,折了不少弟兄……”张郃在其身边虽然颇为关心他的生命安全,但很大一部分是在挖苦他的所作所为。
要知道他这一万骑兵战斗力在军中根本排不上前三等,且又遇上袁綝断后部队的全力阻击,结果大战大约两个多时辰,不光王基在乱军中被敌骑一箭射中右肩,而且田虎的后背也让袁綝砍了一刀,不仅如此这一万骑兵还死伤一半有余……
在司马懿身后的曹绫双眸冷冷,眼神中忽然闪过一番杀意,而在这种意味掠过的那一刻,前方探骑忽然疾驰而来回军向众人来报,她才将凛凛杀意收回心中。
“大都督,公主!天水城外有大批蜀军在那里驻扎,看旗号是……是…王平。”
“嗯,王平又是何人?”司马懿对这个人的印象完全没有,于是便问向一旁的张郃说道:“儁乂,你可知道此人?”
听到诸葛亮委任王平为将驻扎在天水城外的消息,张郃也挺出乎意料,当司马懿向他开口询问此人乃是何人之时,他长舒一口气向其回答道:
“回大都督,此人曾为我大魏右将军徐晃麾下校尉,后来汉中之战中,因徐将军对其厌恶,所以王平就临阵倒戈投降蜀贼,刘备攻破汉中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哦……这么一说本督却是想起来了,没想到此人竟然能在蜀国平步青云得到诸葛亮的青睐,哼!倒也难怪,如此小将也能被受到重用,可见蜀贼实力泛泛而已!”司马懿当初随同曹操进军汉中听说过王平这个人,只不过时间隔得太久远,今日又听到他的名字忽然有些似曾相识,不过对于王平能被诸葛亮所赏识亲自带兵为大军前部镇守城外着实令他嗤之以鼻,蜀国难道真的是没有人才可用了吗?
但是站在身后的曹绫却并不这么认为,只听她在众人身后突然开口说道:
“大都督,看人不一定要看他的曾经与过往的地位,或许曾经王平乃是徐晃将军麾下一小将,辗转蜀国后经过基层的磨练与洗礼,其军事才能得到相当的锻炼与培养,诸葛亮将此重任交给他,难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吗?”
“……哦,公主所言甚是,所言甚是!懿此言过于浮夸,还请公主恕罪。”曹绫的突然发话,让司马懿的后背不禁一凉,这段日子未经过与她商议决断擅自做主出兵没来兴师问罪已经是万幸,今日突然开口相言,这让司马懿的内心感到万分压抑,其内心不禁喃喃道:“这丫头的心思真是摸不透啊,所幸老夫这些日子屡破强敌,将那诸葛孔明打得节节败退,要是被对方打了个体无完肤,估计就得一纸诏书将老夫替换下去了吧……”
第342章 天水城下再布阵势
“报!禀将军,魏军先锋部队已至,领兵主将是…是……”这时前方派出的探马返回来报魏军部队行进何地,当其说到领兵将领时却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站在一旁的句扶此刻面色严肃,他双眼瞪得溜圆看向那名探马高声喊道:
“是何人,倒是说啊!”
“……是…是魏少府杨阜。”当其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在场的诸多将领们都有些为之惊讶,司马懿麾下诸多将领不派,竟然会派他担任先锋主将,着实令人摸不到头脑。
但是站在左侧首位的姜维却不这么认为,司马懿能让杨阜主动领兵的原因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中军将领分身乏术无人可派,只能把杨阜这样一个曾经参与过冀城平叛的将领拉上战场;第二种则是杨阜乃是主动要求亲自领兵担任先锋。
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此番离开洛阳随军出征定然不会是留在后方出谋划策就了事的,杨阜也并非是这样的人,那么其目的所在就是想要亲自在战场上会会这群实力日益增强的蜀军。
不过杨阜名为是想同蜀军先锋交上一手,实际上姜维领兵成为王平副将的消息也已经传到司马懿中军处,并且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身戴“阜”字木牌的杨姓女将,不知这是天意还是巧合,让本不相识的一对父女在战场上进行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会面。
“…………”杨兰此刻的内心感到一阵压抑,她摸着戴在脖颈之上的木牌不禁一阵呢喃道:“难道是他吗……?”
不过她的这番举动并没有让诸将注意到,但是站在其正对面的宁随却是看得真真切切,一旁的赵氏兄弟也注意到宁随的表情,顺着他的眼光看向正在纠结与困惑的杨兰心中便顿时会意。
而此刻坐在将案上座的王平迅速进入状态,他自然知道当年杨阜与姜维在冀城有些交情,由于其对杨阜实力底细并不了解,于是他便看向左侧的姜维很是虚心地询问道:
“伯约,杨阜其人乃是你曾经冀城之乱时并肩作战的故友,不知他能力如何?”
“嗯……杨阜此人性格沉稳,遇事不惊,统领大军作战之才能这一点维尚未可知,就冀城起兵反马超与其近身交战身受数伤不退而言,他的军事头脑绝不会差。”姜维对王平的询问作出了比较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