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身为皇帝的刘禅面对此等情况自然是撒手不管,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就不会处理那些繁忙的事务,每当有一些大臣上书,他也只是看个大概,之后交由董允来决断处理,可见刘禅现在已经对丞相府所有官员的依赖程度达到一个所有各部文武大臣都不能比拟的地步。

    “陛下驾到,百官进殿上朝!”只见那宦官黄皓扭扭捏捏地站在大殿门外朝着跪在地上的诸多文武吊着嗓音高声喊道。

    这时成都上空万里无云一片碧蓝,红艳的骄阳从东方缓缓升起,位于红墙宫闱大殿之处,蜀国文武百官在宦官黄皓宣传刘禅口诏进殿上朝议事之下欣然起身踏上宫殿石阶迈过皇宫门槛进入这座偌大的朝阳殿。

    他们的脚步声不约而同地出奇一致,待走到距离宫门不到三十步的位置分别站在彼此位置上停了下来脱下靴子,而后又在侍中董允等人的带领下继续前行来到刘禅龙椅之下,文武百官左右站定分立面向眼前的皇帝刘禅纷纷跪在地上叩首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卿家请起吧,相父出国征战二月有余,列位文武为此次北伐东奔西跑奉献极大,朕对此深感挂怀,待相父北伐本次克定,朕定为诸位卿家列下宴席以彰你等在本次北伐之贡献。”刘禅在丞相府的诸多官员接二连三的教导与劝学之下,终于被迫无奈在这等场合中,将那些为君者应说之言连成一套,如数向在场为本次北伐忙前顾后的文武百官们表示慰问与关切。

    见刘禅如此之说在场诸位大臣脸色之中都露出一丝惊喜,他们一致认为莫非今天的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而站在文官首位的董允与李福等人却是满脸镇定,但是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紧接着,在经过一番官场之上的慰问与挂怀关切之言后,站在文官之前的董允手奉奏疏走上前来向刘禅拜道:

    “陛下,臣将近一个月丞相出师北伐的战果总结一卷奏疏,烦请陛下查看一番,以安圣心。”

    “哦……相父才略天下之士有谁堪比,此奏疏朕就不必再看,想必前线战事又是一场大胜吧。”刘禅坐在龙椅上双眼一眯颇为慵懒地对殿陛之下的董允充满着迷之自信对其回应道。

    但是董允却满脸凝重,他并没有收回这封奏疏,而是又一次让刘禅接下这封奏疏,让他好好看上一看,如果刘禅不看,那么朝中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要以极大的代价来承担那些问题。

    “陛下,此奏疏至关重要,还请陛下过目一番再做道理!”

    “这……好吧!黄皓,去将侍中手中奏疏呈送过来。”刘禅双眼瞟向站在其左手边的宦官黄皓开口命道。

    紧接着,那黄皓脸上露出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笑容,其来到董允面前,双手翘起小拇指接下他手上的奏疏,而后又踩着小碎步好似一女子般阴柔娇媚,这让这群文武百官顿时内心作呕,不过黄皓如今在董允的强势打压下不再轻举妄动,这样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为恰当合适的。

    却见其缓缓走上御阶来到刘禅面前,将手中奉着的奏疏呈送上去,而后又回到他应该站的位置继续站定,坐在龙椅上的刘禅则是把这封奏疏放在御案上缓缓展开,此刻在他的心里这封奏疏定然是诸葛亮出征大获全胜的消息,可接下来却是让他大惊失色……

    “…………五丈原对兵失利,安定未克而退,北原损失过多无奈后撤……段谷邓艾伏击大汉前部,故安汉将军之子威、故前将军之次子兴皆覆于此役……这…这……”

    看完这封奏疏后,刘禅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尤其是看到关兴在这场战役中不幸阵亡的消息更是悲痛欲绝,要知道他与关兴自**好,虽然长大以后成为太子君臣两别不能常常往来,但其登基后关兴担任侍中两人的关系才得以继续紧密,却未曾想到的是自己唯一能够托付的好友,竟然在这场作战中命丧沙场……

    “呼……唔!容朕…容朕缓一缓…缓一缓。”刘禅看完这封奏疏后内心顿起波澜,他不理解就凭关兴如此勇武怎么会被一个不知名的将领亲手斩杀,苍天为什么偏偏不保佑他二叔的后人?

    站在大殿周围的文武百官们看到刘禅脸色苍白的模样顿然一阵议论,原来这件事情诸葛亮并没有任何声张,糜威与关兴两人的尸身也通过秘密途径送回成都,并且经过李福的安排下,将两人秘密安葬在惠陵右侧。

    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也是诸葛亮的意思,大军作战失利士气不振,倘若再将此事报与朝中,身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们一旦得知岂不是要乱上加乱。因此诸葛亮便以心腹李福为托付,将这件事情秘密解决,并且又暗中通知董允在适当时候告诉刘禅,毕竟此事关乎于整个国家,开国元勋糜竺之子与关羽之次子当场阵亡意味着什么?

    “唔……列位爱卿,朕希望你等在本次北伐之事中多加辛劳,两次北伐大汉皆赢得阶段性胜利,这第三次北伐……虽有挫折,但问题并不太大,大军在相父带领之下皆勇往无前,拼死奋战,还请诸位效仿我大汉前线将士大无畏之精神亲力亲为,为大汉克定中原奉出功劳!”

    面对这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刘禅自然清楚自己应当如何去同眼前这群文武百官们去说,但是说完这些话后,内心中的愧疚感与自责感顿时生起,或许是无法再经历亲朋离去的痛苦,昔日关羽之死,张飞之死,父亲刘备白帝城之死,以及二度救主的赵云之死……

    站在下面的大司马属长史殷纯与执金吾尹赏等人这时忽然意识到一些什么,他两人走上前来为刘禅之悲痛表示宽慰,并且两人互相配合带动全场情绪,化解现在这种彼此之间相互议论的尴尬气氛,一旁的董允看向两人不禁啧啧赞叹道:

    “二人随机应变之能,群臣者皆为之不及也……不过此番北伐之艰苦,乃是我大汉于西蜀立国出兵北伐以来又一次苦战,但愿丞相能够化险为夷,不会让前两次的战果化为乌有……”

 第345章 吴国赵咨出使永安

    半个月前……

    永安都督府。

    “将军,吴国派人来告知我等近些日子会有使者来访永安,不知您作何回复?”担任永安都督麾下副将的阎宇这时来到都督府将孙权不日将会派来使者的消息告知于陈到。

    坐在将案上座的陈到此刻正在批阅有关于近期永安军务问题,当其听到阎宇说孙权不日将会派来使者前来永安来访的消息,他手上的笔不禁停了下来,脸色也颇有微妙变化,但很快他恢复冷静,从容地将笔再度提起继续在放在桌案上的书简写下他的批注。

    “嗯,孙权此番派来使所为何事,其人又是谁,对方有交代吗?”

    “呃……那人只说是将军的故友,并未说明来使究竟是谁,并且此番孙权派遣使者前来不是为别的,而是为吴国北伐之事来进行协商洽谈的。”阎宇见陈到竟然对这件事情不为所动,他先是愣了一愣,而后这才明白陈到为何如此,于是便将吴国方面大致提供的消息如数告诉于他。

    一刻钟,陈到并没有对阎宇的话做出回应,当他将最后一份军务书简批阅完毕后,其放下手中毛笔挂回笔架上,眼神中夹杂着疲惫与劳累,站在将案前的阎宇见状连忙为陈到倒下一杯热茶以供其解乏。

    哗啦啦——

    一道看似清冽且浓郁的水线从壶口流出缓缓进入放在桌案上的茶杯之中,待将其杯填满茶水后,陈到抬起右手捏着杯口缓缓抬起小抿一口,紧接着又吐出些许热气颇为畅然地感叹道:

    “荆茶之香冽乃是天下少有啊……就是不知何时才能将那荆州重新夺回。”

    “将军说的是,自荆州被吴魏两国瓜分后,虽说两方并未起正面冲突,但暗中却是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倘若假以时日,荆州方面必会再起争端,到那时丞相以我大汉雄师兵锋席卷此地,将那些失地全部收复,先帝的遗愿又能再进一步了。”阎宇对陈到的感叹颇为赞同,当初其由荆入蜀,多年以来也未曾回到故乡,真不知道那里变成了什么模样。

    一阵感叹过后,陈到忽然站起身来面向眼前的作战沙盘对跟在身后的阎宇微微笑道:

    “故友……呵呵。我道是谁,原来是他!令则,你立刻带三百甲士前往巫县盐水渡口准备迎接我们的老朋友。”

    “哦?……啊!原来如此。好,末将这就去迎接我们的老朋友!”阎宇对陈到的一番话在脑中进行全速思考,经过一阵反应后,他突然想起这所谓的老朋友究竟是谁,于是其马上向陈到抱拳一礼转身去准备迎接吴国使者的相关事宜。

    待其离开都督府,陈到独自站在作战沙盘前用手不断指点着永安与荆州各城的距离与发生战事时应该如何规划路线才能使得进军时间减少一部分。

    只是想着想着,他脑海中突然想到如今比自己官职还高,此刻还在北伐前线作战的义子袁綝。

    这段日子从北伐前线传来的战报对于袁綝英勇作战的描述极其着重,虽说其身为义父应该值得高兴,但是毕竟陈到抚养袁綝二十余年,他的年龄与性格不由得让其陷入担忧。

    “哎,或许是我对他的要求太严格,也是对他的一个不信任,这是一个做父亲的不合格啊……”陈到想着想着不觉想到自己为什么要往这么悲观的角度去思考,要知道袁綝已经老大不小,而且还身居前将军之高位,经过几年沙场历练,他不会不知道骄兵必败这个道理的。

    ………

    驾——

    踏踏踏——

    一天后。

    清晨,周围尽是烟雾弥漫之象,阎宇率领三百甲士星夜出城赶向巫县,而这时吴国派来的使者也已经下榻此地,当地县令对其进行一番热情款待,当得知阎宇已经抵达巫县城外的消息,县令马上下令打开城门让其进城与吴国使者会面。

    “贵使,陈都督副将阎宇将军已经抵至城外,片刻后在下就将阎将军引来与您会面。”巫县县令面带笑意地向坐在官驿待客厅上座的吴国使者赵咨拱手拜道。

    坐在上座的赵咨脸色平淡微微点头,对于这番出使来说,他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毕竟这是有关于两国之间协同作战的具体军务的外交事宜,如果没办法与陈到进行正面直接沟通友好商洽,恐怕两国的关系要比先前更为恶化。

    很快,阎宇在县吏的引领下亲自来到官驿迎接吴国使者赵咨,见其从容淡定地坐在上座,阎宇走上前来声音洪亮地向其抱拳拜道:

    “末将阎宇,此番前来奉陈都督之令接送贵使前往永安,还请贵使起身随末将离开巫县前去永安与陈都督会面。”

    “……哦,原来是阎将军,数月不见,陈将军身体近来可好?”坐在那里的赵咨这时站了起来走到其身旁不禁露出颇为关切地表情向阎宇问道。

    听赵咨对陈到如此关切挂怀之语,阎宇畅然一笑对其回应道:

    “陈将军每日勤于政事军务,且又日夜操练兵器强身健体,身体好着呢!”

    “既如此,烦请将军即刻启程,在下要与陈将军商谈紧急事务刻不容缓。”赵咨见阎宇如此回复,其心神顿然安定下来,而后便颇为着急地向阎宇请求马上启程,针对于与陈到协商孙权北伐能否出兵相助这件事情现在是最为重要的。

    ………

    大约两天的时间,阎宇亲自护送赵咨顺利抵达永安都督府,此刻坐在将案上座的陈到得知赵咨已经前来,他马上命阎宇将赵咨请进议事厅叙事说话。

    说着,阎宇与赵咨两人迈着大步跨进议事厅门槛来到陈到面前,只见阎宇走向右侧座位坐了下来,站在将案之前的赵咨很是恭敬地向高坐在上座的陈到拱手拜道:

    “吴国使者赵咨拜见陈到将军,数月不见别来无恙?”

    “呵呵!德度贤弟数月不来我治下一叙,实在是让为兄挂念得很啊!不知君此次只身前来是肩负使命,还是闲暇时间拜访好友?”陈到先是恭敬回答赵咨的敬语,而后又将其此来目的询问一番,可见陈到对于赵咨前来早有准备。

    听到陈到如此之说,站在那里的赵咨不知说什么才好,尴尬片刻后,其最终还是将包裹之中孙权亲笔书信拿出,将其双手呈送给陈到颇为无奈地回答道:

    “弟此来,乃为国事也!弟手中之信乃是我家陛下所写,不为别事,只为我大吴出兵北伐,贵国能否出兵相援一事特来访兄长!”

 第346章 陈到使计天水再战

    “哦?贵国陛下可真是英明神武,历经三次北伐不克,竟然还能有如此之精力再伐合肥,意想不到,真是意想不到啊……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