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平之听了禇文谦这番话,颇为感动,也是说了一番诚恳的话,对禇文谦的雅量很是称道,并责己之过,坦言对丁氏女郎用情已深,实在比不上禇文谦的心胸,并认为禇氏有此门风,实乃大家风范,今日无论输赢,声誉必然无损,反而更让人钦佩云云。
这时候,有小婢持茶碟端了一壶茶上来,茶壶旁边还置了三个茶盏,茶杯中已经有浅浅的茶汤,似是为了将热茶放凉一些便于饮用。
小婢将茶碟置于桌上后,正要抱起茶壶将三杯茶斟满,这时候禇文谦道:“你退下吧,这杯茶由我来斟。”
小婢依言退下,禇文谦便抱起茶壶,仔细的将三杯茶都斟满,然后恭敬的对林氏兄弟道:“之前多有得罪,今日文谦以茶代酒,向二位赔罪,请!”
林平之连道不敢当不敢当,伸手接过禇文谦递来的茶盏,浅酌一口,只觉得浓香四溢,不觉赞了一声“好茶”。
此时天气颇为炎热,两兄弟赶路而来,都觉得有些口渴。林平之觉得茶味确实不俗,便多喝了几口。
林幸接过禇文谦递来的茶盏,正要饮用,突然觉得对坐的禇文谦目光闪烁,似乎有异,心下起疑,定眼一看杯中,茶汤碧绿,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用鼻子嗅了一下,香气扑鼻,似乎是上品好茶。他正心思不定间,发现兄长林平之已经喝了几口,还赞好茶,心里不知怎么的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一瞥眼间,他见那禇文谦也欲伸手拿起面前的茶杯饮茶,便眼疾手快的将自己手中的茶杯往禇文谦面前一递,抽手时顺手拿回禇文谦身前的那一杯,笑嘻嘻的道:“我这杯里有茶垢,与文谦公子换换,我喝茶最怕茶垢。”
禇文谦脸色瞬间一变,却很快又恢复自然,呵呵笑道:“无妨,无妨。”说完似乎真不甚在意的拿起被林幸换过的那一杯便喝,连喝了好几口,喝完还赞一声“好茶”。
众人也皆以为林幸是小孩心态,喜欢玩闹报复,也都不以为意。
林幸见禇文谦毫不迟疑的喝下那杯茶,而且阿兄林平之喝下到现在也没什么异常,暗道看来是自己想多了,今日少长咸集,禇文谦应该不会蠢到在这种场合行下毒之事的。
浅酌了几口,林幸也觉得茶香甚浓,确实是上品好茶。因为天热,林幸也感到实在口渴难耐,便也持杯多喝了几口,不一会杯中已见底,禇文谦见其喝完,又拿起茶壶,帮林幸斟满,连道:“茶好也需人品,请用请用。”众人呵呵而笑。
林幸似乎觉得这第二杯茶的颜色没有第一杯颜色那么鲜绿,但也有可能是错觉,不敢肯定,喝了几口,味道没什么变化,暗怪自己多疑,便就此作罢。
之后禇文谦便与林幸开始比试,为示公允,由全氏子弟进行出题。考虑到林氏是儒学传家,在儒学上的造诣深厚,一般人很难及的上,而且东晋以来,士族一般多重玄轻儒,所以出题范围定在玄学范围内。
林幸准备充分,一上来便侃侃而谈,而禇文谦才学确实有限,勉强应对了几个回合,便被林幸驳的哑口无言,竟然说不下去了。
林幸偷眼瞥见禇文谦脸色尴尬,隐隐暗藏怒意,本以为他会有什么冲动之举,谁知这禇文谦居然脸色一转,呵呵轻笑,对林幸作了一揖,道:“佩服佩服,想不到幸之年龄虽小,亦有如此学识,我妄自多活了如此年岁,却才疏学浅,答不上幸之的辩难了,真是惭愧。”
禇文谦的学识几何,在场之人基本都心知肚明,谁也没指望他能够胜出,所以对此结果都不以为意,但是大家对禇文谦表现出的这种宠辱不惊的雅量,却纷纷点头钦佩不已。
………………………………
第0072章 销售火爆
毕竟林幸之才是个半大小儿,要让禇文谦这样一个成年人当着众人的面对一个小儿开口认输,这是很伤士族自尊的,在场几人中自问就没几个人能做到如此从容大度。
禇氏族长看的也是暗暗点头,心道:“我这侄儿今日终于有所长进了,人无才不是大问题,但是心态要好,明知实力不济就要愿赌服输,天下凡夫俗子多矣,都能成为有才学之士吗?人无才照样可以过的好好的,关键是心态。”这是禇俭处世多年的心得体会。这番话他对禇文谦说过无数次,但以往这侄儿总是听不进去,没想到其能够一朝顿悟,实为可喜。
接下来是比试书法,禇文谦虽无才学,但毕竟是出身自书香门第,对书法一道也是每日勤练不辍的,一幅字写出来,显得中规中矩,还是有几分功力的,虽然依旧入不了书法高手的眼,但也勉强算的上是入品的好字。
只见林幸不慌不忙的从一个小背囊中掏出自己携带的林氏美工竹笔、林氏硬质纸、林氏墨水瓶、林氏炭笔,整齐的在案上放好,“新文房四宝”全部带齐了。
随后林幸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下,执笔挥“毫”,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林氏硬笔正楷和林氏硬笔草书。用竹笔写完后,又抓起炭笔继续写。
炭笔写出的字比用竹笔写出来的字更硬朗,真可算的上是瘦骨嶙峋,力度无处不在,让众人更是叹为观止。
那在座的全氏子弟名叫全佳福的开口好奇的问道:“林幸之,你用的便是那林氏商铺中售卖的林氏竹笔和林氏炭笔吧?我几年前开始看家里有下人拿这种笔记账,颇觉好奇,后来自己还去买过几支,发现只能记帐,做些草稿,怎么到你手上却能书写出如此俊逸不凡的字体?真是神奇!”
林幸笑答:“用竹笔和炭笔写字,与毛笔颇有不同,也需要对照字帖,多加习练之后才能写出好字来,而且竹笔的式样有两种,一种是直头的普通竹笔,适合记账做草稿或者进行速写,另一种就是我现在用的这种,弯头的美工竹笔,是专用来习书法用的。”
众人皆纷纷赞妙,认为林幸之的这种硬笔书法独具一格,书品不在其兄林平之之下。
禇文谦也呵呵笑道:“文谦本以为自己习练书法多年,至少能在书法上胜过幸之,谁料到幸之真是天纵之才,创此独树一帜的竹笔书法,书品亦可称是极品,文谦不如远甚,今日比试,是文谦输了。林氏两兄弟,皆是高才。文谦心服口服。”
禇文谦既已主动开口认输,那么这次比试也就到此为止了,众人纷纷击掌赞好,称赞林氏兄弟的才华,亦佩服禇文谦的气量,众人茶到杯干,最后宾主尽欢而散。
禇文谦一等众人走后,就赶紧返回自己房中,关上门上好栓,这才小心翼翼的从书架某一隐秘位置掏出一个拇指大小的瓷瓶,将瓶塞拔开,然后对着口,将里面的白色粉末统统倒入口中,再拿起案上的一杯事先备好的凉茶就咕嘟咕嘟的往嘴里灌,将口中粉末尽数吞入腹中,这才长喘了一口气。
回想之前堂上的经过,禇文谦不由“哈哈,哈哈哈……”的狂笑起来,如同患了失心疯一般,口中狠狠的道:“去死吧林氏兄弟!这就是你们与我禇文谦做对的下场!”
……
林平之只感觉今日颇为顺心,为家族扬名,与禇氏修好,回府时一路颇多笑容,话也比平时多了一些。
林幸却总感觉事情太过顺利,自始至终心中始终有隐隐的不安,一路上寡言少语,直到安安稳稳的回到府中,这种不安都没能消除。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何,觉得心中压抑的难受,回去后拿起剑好一阵猛练,和黑衣过招良久,直到晚上行林氏静心决沉沉睡去后,这种压抑感才因为静心决的作用而消失不见。
……
回到家的第二日一大早,林平之便开始咳嗽,不过不甚严重,请大夫来看后,说只是暑热导致的热咳,并无大碍,开了一副散热止咳的方子便走了。
林幸也从葛洪处学得了一些医术,听说林平之咳嗽,有些担心,便亲自去给林平之望闻问切一番,也未发现有什么大恙,似乎就是普通的热感冒咳嗽,便以为林平之是昨日出门因炎热在车中捂出的毛病,便未多想。
他觉得也许是阿兄整日待在书房学习,很少活动,身体太弱导致的,他自己不是无事吗,因为他经常练功,有一个好身体。
此后数日,林幸之与郝文谦比试才学的事传遍钱塘,这一期的《钱塘月报》亦用了大篇幅详述此事,林幸之名声大振,与林平之一道被人并称为“林氏双英”,而林氏商铺的“新文房四宝”也借此事得到了宣传推广,在当地大卖特卖,一下子销售火爆之极,积压几年的存货被一扫而空,旺财又急命产业园区加班加点赶制,以满足新老客户的所需。
这日,旺财喜滋滋的赶来见林幸,一见面就道:“少爷少爷!这一期的《钱塘月报》销售很火爆啊!总共售出六万七千多份呢!仅仅是出售所得利润便有接近三万钱,而且十个广告位也全部售罄了!算上广告位的收入,已经相当可观了!”
如今钱塘月报经营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登报打广告促销的模式已经渐渐的被市集上的商家所接受,广告收入也渐渐的丰厚起来。
听到有钱赚,林幸自然眉开眼笑,拍着旺财的肩膀道:“旺财辛苦了,广告位都售罄了吗?现在一个广告位的租金是多少?”
旺财答道:“租金还是三千钱,原先怕定高了没有人愿意租,没想到这才几个月,就已经供不应求了,最近几期,预留的十个广告位都不够用了,每一期都有许多商家在排队,排不上的就只好等下一期。”
林幸听了嘿嘿笑道:“这是必然的,这些商家以前是不知道广告的好处,如今既然尝到了甜头,便自然会趋之若鹜了。”
旺财也嘻嘻笑道:“少爷这个点子真是高明,旺财真是佩服死少爷了,如此我们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只需要消耗一些纸张,印刷一下,便是财源滚滚而来,几乎就是空手套白狼啊。现在既然已经供不应求,少爷看看我们是不是能再增加一些广告位出来,以满足商家的需要?”
林幸点头道:“是可以再增加一些,但是一定不能过多,在篇幅上还是应该以新闻时事为主,另外可以让画匠配上一些插画,再将版面做的精一些,好看一些。广告所占的篇幅一定不能过大,不然会影响到客户的阅读感受,从而降低广告的效果。你需要注意。另外,如果数量增加后,广告位还是供不应求,你可以考虑通过竞价拍卖的形式来销售广告位,价高者得,这样能保证公平性,也能增加收入。”
旺财听的连连点头,连忙将林幸说的一一用笔记下来,准备回去详加参悟。旺财知道少爷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也难得会指导他经营方面的事,但只要一开口,便都讲在紧要之处上,每每都让其有茅塞顿开之感。
由于钱塘月报这种版面广告的出现,带火了市集上各种货品的销售,钱塘地方经济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外来人口增多,户籍数量有了不小的增加。已经隐隐的将周围诸县甩在身后,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小的贸易中心地。
另外,由于“新文房四宝”的利润很高,林氏商行此次在这个上面是大赚特赚了一笔,六月份的商铺营业额同比上升超过百分之三百,环比上升百分之二百七,旺财看着手中的账簿,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旺财将账簿拿给林幸看的时候,林幸也隐隐有些小兴奋,暗想:“如果有朝一日,‘新文房四宝’真的能够普及开,逐渐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的书写习惯,那时便真正的能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发明了啊。时代之风终要因我而改变了吗,不过也不足为奇,我既穿越到此,本为异数,若是空有一身后世积累,而碌碌无为,反倒不正常了。”
这几日,林氏商行的全体员工们也是欢呼雀跃,经常有人在空暇时掏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和硬纸小本,计算本月自己能多拿多少提成,算着算着就咧开嘴傻笑不止。凡是林氏的员工在商行内购物都可以凭员工证享受九折优惠,所以他们同时也都是林氏的忠实客户,身上带的炭笔和硬纸本都是他们以会员优惠价在商铺中购得的。
林氏商行的员工原本有的家中是自耕农、有的是别家的佃户,家中劳动力富余便到市集来打工,现在都成了林氏的荫户。
林氏原先因为钱塘八姓的打压,荫户一直招不满,那些佃户出于种种因素不敢投靠林氏。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林氏双英声名鹊起,林氏家族在当地人心中的认可度在不断的提升,钱塘八姓中的丁氏要跟林氏联姻,禇氏也已与林氏修好,连八姓中的全氏和朱氏也纷纷表达了友善的态度,八姓的联盟已经在无形中土崩瓦解了,至少已经没有哪家再刻意打压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