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先让士兵们赶紧饱餐一顿,再每人多发二合白米,做饭团预备着。立刻请吉田殿进入寺内观察虚实!”
让七规亲自赶去本证寺山门,和鹈殿长照联络。同时逐步准备让士兵动员起来。
………
焦躁不安的等待了约一个小时之后,七规跑了回来,一脸的忿忿。
“寺中到底如何?”纲良叔父站起来问他。
“寺中僧众认为我军如果进入本证寺,必然会劫夺粮米,所以从刚才开始就全军动员蒸制干饭,然后配发给所有杂兵,如今还在赶制呢。”
听了这个消息,小平太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骂好。山内家的名声不至于这么臭吧,居然被一向一揆被鄙视了。
我的天!我还没不信任你,你居然已经不信我了?
其他诸将听完消息,看着还在不断生起的炊烟,面上的表情太复杂了。这一次进兵西三河可能真的洗的太干净了,连瘤子一样的一向宗本证寺都害怕了。
第二天,果然出城接受收容遣散的一向众各个身揣兵粮袋。那鼓鼓囊囊的兵粮米,看着是那么的扎眼。
撇开四千石要交给山内军的米,其他的存粮几乎全部都做成了干饭。这些一向众肯定是吃不完,山内军就算抢去了也吃不完。
蒸好的干饭可保存不了几天,摆明了就是坏掉也绝对不留给你们山内家。
这到底是谁的馊主意,损人不利己!
“一向众真是下的了嘴啊,这么多干饭要几天之内吃完,怕是整个西三河的一向众都能吃上好几天的饱饭了。打了败仗居然还给他收复了在地的人心。”
啊!是啊!吃不完人家可以分给信仰一向宗的人吃啊!
太坏了!
小平太心下痛骂,本证寺坏的流脓!
“弹正,有尾张来的信!”辰三从营外一个长足众那里接到了织田信长的手札。
“我看看。”
嗯?织田信长真的闲不住!难怪没有来三河支援他的松平弟弟,他居然真的去了堺,面见了堺公方足利义荣!
第486章。31。可笑桓武平信长
信长信里平铺直叙,没有玩梗,没有套路,就很简单的叙述了一下他去堺面见足利义荣的事情。
他对于被三好三人众、松永久通以及筱原长房拥立的将军实在看不上眼。不仅在信中认为此人徒有野心而无实干,还对三好三人众拥有如此宝货却毫无作为的情况施以嘲讽。
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重点,重点是他此行的目的达成了。
织田氏不过是近二百年来才勉强出头的草莽之辈,织田这一苗字据说是担任越前国丹生郡织田庄地头而获得的。
此前到底叫什么众说纷纭,不过既然攀上了斯波武卫家这样的大腿,织田氏虽然不说扶摇直上也开始崭露头角。
织田入道常松成为了尾张守护代,织田氏的族人也大部分迁移到了尾张国来。到织田信昌、织田广定时代,织田氏大约觉得自己也算混出人样了,不能没皮没脸的活下去了。
于是就开始冒称藤原氏,但终究是乡下土鳖,就知道一个藤原,连怎么瞎编系谱也不大会,反正就先号称着。
顺路把织田教长(将军足利义教)、织田敦长(管领斯波义敦)等有头有脸的先人们开始供奉起来,为后人们继续铺路。
到了织田信长这儿,如今尾张国主的身份得到了先代将军足利义辉的认可,已经正式名列战国大名的行列。也不能说是急需认可,只是需要一个往上的台阶而已。
篡名冒姓自然成了一个必要的手段,和小平太当初不同。当初纲良叔父的祖父本来就是秭小路家的家人,京都大乱才跑路的,双方有些关系,隔得时间也不久。加上纲良叔父和小平太籍籍无名之辈,悄悄改个名没人在意。
织田信长藤原氏肯定是假的,因为没处给他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认一个更加厉害的祖宗就是了。
源氏估计他们家翻来覆去的找,找不到可以攀附的祖宗。不像隔壁某乌龟,硬给他攀附到一个叫得川的女婿,攀上了源氏的高枝。
织田信长手下一帮大老粗,翻遍了书,最后确认了!
既然源氏不行,那就平氏,既然要认祖宗,就要认最厉害。直接追认平清盛为始祖,自家是桓武平氏嫡流正传。
而且这回由于手下人多了,见识也广了,会编了。自然始祖是平入道相国清盛,然后是平清盛之嫡长子平重盛。
平重盛由于是平氏一门的继承人,被授予丹后以及越前两国的知行地。
而作为他的儿子,平亲实则获得了越前国丹生郡织田庄的领地,改名为织田亲实!
以此为头,往后基本全是瞎编,从平安末期一直编到现在织田信长。编的像模像样,甚至还穿插了什么君臣相得,冲阵救主的内容。硬写了一本桓武平氏小松流织田系谱,恭呈给足利义荣御览。
足利义荣什么人?足利义维之子,举世名传的清和源氏嫡流。想必他看到织田信长这本族谱是完全不屑的表情,甚至直接拿来擦屁股也可能。
可终究织田信长是尾张国主,远国之主不远数百里,欣慕来同,仰求王化。表示承认足利义荣的将军身份,并献上黄金百枚,太刀一对。
于情于理,足利义荣正式宣布承认织田信长桓武平氏嫡流的身份。
将军一松口,朝廷也承认的快,在献上永乐钱二百贯,白米五百石之后。朝廷也降下纶旨,对于织田亲实的身份表示确认,并且追赠织田亲实为右中将,彻底抬高了尾张织田氏的家格。
最莫名其妙的肯定是平亲实,人都死了好几百年了,不仅突然多出来几百个子子孙孙,还突然被追封为右中将。甚至织田信长还准备给他建造神社,供奉香火。
织田信长花的钱比之小平太多了十倍不止,可也彻底名列武家名门,华丽转身。
…………
“尾张弹正已被委为幕府国持众,并承替平氏小松流嫡流咯!”
小平太把信交给在座的各位传阅,这也算是一桩大事。
山内家的各位自然心底里看不起这种行径的,信浓这一支山内氏乃是正儿八经的公方之子御门下降,家格高贵,远胜常人。根本没必要造假认爹,也不需要贵人背书。
“尾张弹正亦不能免俗,啧啧啧。”
今川义亲看了都笑,织田家好不容易造了个假祖宗出来。还不如他这个今川氏,起码源流明确,出身三河吉良氏,标准的足利一门,就算和将军家血缘关系疏远,那也是一门(不是一门众),用不着冒称什么的。
“武家常事而已。各位应该分予诸军的钱米分下去了吗?”
小平太更多还是在意这个,人家跟着自己刀头舔血讨生活,要多关照一下。
“钱分了三千贯,米没有,战事尚未结束,军粮并不充足,等回了滨松若有剩余再分吧。”
纲良叔父接过话茬,钱分了就分了,但是米不行。如今是在西三河,根本筹措不到军粮米,大军所用的都是滨松出阵时携带的。
如今又是开春,过了一冬,粮食耗尽。上哪儿都不好寻摸到吃食,稳妥起见,米还是不分了。
反正问题也不大,全军上下都知道要分赃,但是具体怎么分,分多少,并没有一个章程。小平太也没有承诺过什么,更没有忽悠过士兵。
如今五千人分三千贯,每个杂兵到手都能六百个钱,已经足够他们满意的了。营内外都传颂着秭小路弹正的宽厚和博大,欢快的气氛感染到了每一个人。
而且弄来这点米,反正也是让全军吃的。还是喂了这些大头兵的嘴,实质上并没有委屈他们什么。
表示认可了纲良叔父的分配的小平太准备继续传令,让大军拔营,向冈崎进兵,和松平家康等人汇合,彻底迫降樱井道春。
还没开口,帐外的榊原长政进入幕府内,显然是有什么事要和小平太禀报。
“弹正,在遣散的一向众持鑓众中已经找到了本多三弥!”
第487章。32。三河诸事俱完毕
“速速唤上来,不可让人家久候。”
小平太和山内两代人杰学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见到这种猛士,甚至跣足相迎。你说做作也好,虚伪也罢,姿态要做足了,毕竟人家吃这一套。
既然去请了,小平太该有的姿态肯定要有,起码站起来迎到幕府的帐门口。小平太一站,其他人也不能坐着了。纷纷跟随小平太起身,去接这位他们完全不认识的本多三弥。
本多三弥原本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步兵头一类的乡侍出身,甚至谈不上武士。在被遣散的时候突然被人拎出来,点名道姓,说是秭小路弹正点名要见他。
他惊出了一身白毛汗,以为自己在进攻冈崎城时的英勇表现太过耀眼,如今事败,要追责了。
等他到幕府的时候一看,山内军满营的大将居然都出帐来接他。
本多三弥心中大定,心下暗忖他从贼的事情肯定是揭过了。不然迎接他的应该是鬼头大刀,而不是满营将校。
小平太看本多三弥要跪,赶紧上前一步,扶住他,心中好笑。“本弹正亲自过来忽悠你,你的排面够大啊。”
“这位乃是三州额田郡名武士本多三弥正重,一手枪术甚为了得。”
把人扶起来,向山内诸将介绍道。就凭小平太这句介绍,本多正重在东国地方就不愁吃了。秭小路弹正夸过的人,能差?
纲良叔父和小平太配合的次数最多,知道小平太要把这个本多三弥给忽悠瘸了,用很官方的假笑也过来和本多三弥打招呼。
“贵三弥様之勇名,老夫在滨松久闻啊!”
大家一看,得了,随便彩虹屁两句吧,小平太的面子总要给的哇。
你也上来夸一句,我也上来美一言,都是没营养的废话。但把从小就搁额田郡这一亩三分地上混,没见过大世面的本多正重,很快就忽悠瘸了。
小平太拍拍人家,“来我这干吧,反正三河呆不下去了哇,我这包吃包住包分配啊!”
本多正重满怀良禽择木得遇良木,良臣择主得遇良主的心情,就差跪下来磕三个响头,说点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了。
既然人收下了,那做戏做全套。小平太总要亲切询问人家家里几口人?种了几亩地?有没有牲口?能不能吃饱穿暖?地方的政策好不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没有?
拉?话家常!
把人问的眼泪鼻涕一大把,深感山内家的政策好,山内家的领导也深入群众。
人家本多正重有个老娘,老婆和儿子也在老家,不是被小平太洗过的村子里的。所以如今应该没啥大事,马上就可以派人去接。
另外就是小平太也知道的大哥本多正行,比他早退城。前一夜就说罪责深重,混在野伏里面就跑没影了。反正没有家口拖累,还有本多正重这个弟弟可以在家照看老娘。
不是个东西!自己妈都不要了,居然就跑了。
“令兄竟弃家中老母而去?如此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尊老爱幼什么的基本社会道德,这时代也是通行的。这位本多正行弃了兄弟老母,自己光棍一条就给跑了,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他。
“兄长他自负才学,此次弹正进兵,所有阻击尽出自兄长。若是出降,恐弹正降罪责罚。不得已将母亲托付于我,只身投畿内去了。”本多正重知道自己大哥做的不是人事,但终究是大哥。
“全是你兄长所为?”这下营内的山内诸将都好奇了,毕竟小平太用兵一直很稳,正常来说绝不会出现大问题。却在这位本多正行手里,接二连三的吃瘪。
“是的,包括袭取冈崎城也是兄长建言。但一来各位坊主并不太信任我兄弟,二来我兄弟两人人微言轻,很多事情不能参与。”
“你这位兄长到确实有几分本事啊!”小平太也感叹了一句,仅仅是采用了一部分建言,就能为本证寺争取到这么多胜利,这位仁兄品德不咋样,才能到有一点。
“你兄长确实唤作正行,而非正信?”小平太还是想起了那位。
“昨天晚上,兄长改名换做正信了。”
本多正重很奇怪小平太怎么会知道这种小事,还是昨天晚上才发生的小事。
本多正信溜了!
按这个速度,要是连夜跑,怕是都跑出三河国了!上哪儿追?
“好,我知道了,便先与你三十五贯年俸,五人扶持,先充任我的步兵头如何?”
小平太微笑着,不露声色,好言和本多正重说着,用这么一份微薄的俸禄骗来了一个蒲生一十三本枪。
然后继续面带微笑的,把各位送出幕府。安静的一个人坐下,这才放声大笑起来。
好一个本多正信!
今日我喝了你的洗脚水,来日我必十倍洗脚水以偿!
………
从本证寺去冈崎,也就一天多的路程。小平太知道三河大乱已平,故而没有急行军,而是拆成两天的时间,五更造饭,日中下营。
等两天后赶到废墟一片的冈崎,已经被发动起来普请的冈崎附近百姓和松平家康麾下的杂兵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至于樱井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