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两天后赶到废墟一片的冈崎,已经被发动起来普请的冈崎附近百姓和松平家康麾下的杂兵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至于樱井道春,终于向松平家康低头了。不仅认了怂,把所有占据的土地交了出来,还把老婆孩子一股脑儿都打包送给了松平家康做人质。
至于樱井城内他抢来的那点钱粮装备,也都被松平家康勒索殆尽。
到头来,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樱井道春起来造作一场,最后什么都没捞着,但好歹保住了家业。至于其他的小鱼小虾,松平家康就不客气了,大棒直接招呼上去,一律追放,没收所领。
安详松平氏历经此劫,直领不减反增,足足多了七八千贯。空出来的地盘,都拿来安堵忠心耿耿跟着自己干的家臣。
松平家臣团的骨干自此成型,至于以后能不能大放光彩就不知道了。
小平太和松平家康胜利会师,双方好生诉了一番衷肠。当然这都是虚的,小平太主要是把所有参与一向一揆的地头乡侍名册悄悄复制了一份送给松平家康。
另外作为交换的就是,法藏寺庙产二百贯的领地和寺院小平太送给了滨松教会,如今让松平家康再安堵一遍。
三河事毕。
第488章。33。生野山一场大败
三月中,武藏国,生山(生野山)。
上杉辉虎拥上杉宪(屏蔽)政、足利义氏,携越后上野之众,并梁田晴助、宇都宫广纲、芳贺高定、长野业正、成田长泰、太田资正诸将,共三万五千骑。
细川采女连结木曾义昌、小笠原贞庆、小西原左卫门、细川春宫、村上武王丸(清野清秀)等一万骑(临时增加)参阵。
此刻属于管领上杉方在北武藏最后一座直属支城松山城内则配属河田长亲、安田景广、上田宪定等一千八百骑。
松山城所面对的是武田、北条联军五万五千骑,在如此雄壮的军势攻击下,松山城已经似怒海扁舟,朝不保夕。
一旦松山城失守,上杉氏除了臣从的忍城成田氏以外,整个武藏国将再无有一个有力据点,上杉辉虎在关东的一切努力就将彻底化为泡影。
生山这么一个小小的山头,就成了一定要打破包围救援松山的上杉辉虎,以及一定要就地阻击援军攻破松山的大石氏照,两人必须争夺的关键。
上杉辉虎胜,则四万五千大军进抵松山,背倚坚城,兵多将广,立于不败之地。
大石氏照胜,则阻敌于国门之外,全取武藏国,恢复父兄的家业,扩大北条的威势。
双方在生山对峙已达十日,各自召唤援军,兵力总和近乎十万。联营数里,前后左右俱是飞扬的旌旗。
尤其是拥兵二万的武田晴信以及拥兵一万的细川采女先后到阵,东国各地的武士惊呼两军雄壮的气势,战意日益的高昂。
而双方围绕争夺的松山城更是厉害,作为控扼北武藏最关键的支城,甚至一度成为扇谷上杉氏反攻河越、江户的大本营。
利用围绕山脚的市野川,在层层叠叠的丘陵上,以梯郭式盘旋而建造的平山城,其复杂的城防工事和自然的天险相结合。
更为夸张的是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乃是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虽然表面遮盖着浮土,但实际上底座坚不可摧。根本不可能让金掘众发动什么土龙攻,进行地道攻城。
《内阁所藏文书》、《小幡家文书》、《相州文书》、《出云樱井文书》、《谦信公御年谱》等文书都记载了松山城的难攻不落。
即使上杉辉虎亲自坐镇,八千越后众也轮流出战。也难以向南突破,而武田晴信则指挥士兵猛攻松山城,虽然松山城头还飘扬着上杉氏的竹与雀,但援军始终无法来到城下,松山城终有一天会陷落。
这情景看着实在和锦(屏蔽)州差不太多,城内的河田长亲固然坚贞不屈,誓死守城。但外面的上杉辉虎就和洪某一样,手下的兵马大部分心怀各异,就不是一条心的。
步步为营又没有足够的粮秣僵持下去,虽然和洪某一样在松山可以直接望见锦(屏蔽)州一样,上杉辉虎在生野山上也能看见松山城在努力的守城。
可他就是没办法突破大石氏照所组织的防御,他手下的关东诸将和洪某麾下的八总兵完全一样,首要目标是保存实力,其次目标才是打击敌人。
这一点即使是细川采女也不能免俗,山内家的一万大军乃是国家的根本,他没有这个胆魄和决断拿来轻掷。
两军的气势就此消彼长,出现一种难以言喻的变化。
这一日,北条军的攻势更加猛烈,武藏众的各队人马奋勇争先。
樱井左近、小野藤八郎、良知弥三郎、太田丰后守、小幡泰清等人不顾生死领兵向上杉军攻去。甚至一度攻破上杉军的先手,向左右两翼的长野、山内两军搏战。
北条军的各队人马齐齐出动,藤田氏邦、今川氏规各自掩袭上来。
藤田氏邦纠缠住长野业正,今川氏规纠缠住细川采女,北条氏信率领游击之众,一方面驱赶上杉军中兵力相对薄弱的太田众,一方面大声鼓噪上杉军战败,上杉辉虎只身亡命的假消息。
上杉联军本来就只是因为上杉辉虎关东管领的身份纠结在一起的,其组织纪律甚至还不如手持尚方宝剑督师蓟辽的 洪某更高一些。
而洪某麾下的大同总兵王朴当夜先溃,次后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吴三桂等人先后大溃而逃。
与之相同的,那就是上杉中军的山根朝兴先溃,随即冲动成田氏长、成田泰季。左肋四五千人突然的崩溃,直接牵动上杉辉虎部署在左翼监督的甘糟景持各队人马。
赤井照景本来就不想来,心里面早就想投靠北条氏。由于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赤井照康的馆林城被改易,赤井氏削了大半,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不肯放过,立刻哄堂大散。
在这种战局下,不譬于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其恶劣影响之大,远超估计。
总社、白井、足利等长尾氏兵马不盛,哪里敢直面北条军,也呼啦啦大溃而去。
这下好了,就算上杉辉虎是军神有什么用?中间二万五千众,一万多人已经混乱或者溃散了,局面根本难以收拾。
越后众二话不说就拥着上杉辉虎往上野廊桥城撤退,反正八千越后众无事,那本钱就还在,至于其他的兵马他们弃之如敝履。
可上杉中军溃的太快,各自拥着上万兵马分守左右翼的细川采女、长野业正根本来不及反应。就看到上杉辉虎的本队撤离战场,关东众一万七千人联营大溃。
两人无有办法,一个溃往越畑,一个溃往杉山。北条军一路席卷至利根川,阵斩上杉军一千八百余员。
青山、高谷、高见、小仓、元良田等松山城的支城全部开城投降北条氏。
除了松山、杉山、越畑三城以外,利根川以南所有城砦全部丢失。 北条和武田的兵锋直抵平井地方,这下别说武藏要完,连上野南部都出现了动摇。
神流川合战的阴影再度袭上南上野众国人的心头,整个局势一时大坏,连片崩溃。
山内家一万信浓众被困越畑,只有区区二十日军粮!
(生山合战号称上杉谦信一生仅有的两次惨败之一,但具体怎么一个作战过程不明。)
第489章。34。天不应来地不灵
上杉辉虎苦啊!
欲哭无泪啊!
生野山下败得蹊跷啊,对峙了小半月,你来我往打得挺好。虽然没有打破北条军的防御,但自身也没有什么损失。
松山城城坚粮足,可支一年。哪怕明年这个时候再来救援,松山城也不过是才断粮而已。
作为一个战争经验丰富的统帅,上杉辉虎清楚在已方兵马还没有对方数量众多(4。5万vs5。5万)的情况下来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进援松山自然是最万全的办法。
而且松山城支城众多,今日前进一里,明日前进一里,不肖十日,大军就能齐聚松山城下。管领上杉氏在北武藏 的势力就能保存,就还有打进江户城,进入镰仓府的机会。
和洪某的想法完全一致,拥九塞精兵一十三万之众,据中国之粮秣,鸟枪大炮数万位,军马四万匹。如此大军,沿松山、塔山、杏山诸城,一路直抵锦(屏蔽)州。
纵使不胜,亦不致败!
越后关东各军在上杉辉虎统帅下,亦是沿着市野川,一路向南,越杉山、越畑等城,突破生野山,就能到达松山。
何其相似乃尔!
但同样和洪某一样,北条军三面攻来,人心不齐,只是一乱,诸营奔溃(争相溃败)。
稀里糊涂就败了,四万五千人的大军,统共战死一千余员。像话吗?根本就没有什么激烈抵抗,争相逃亡而已。
厩桥城内的上杉军虽然没有丢盔弃甲,他们抛下了所有友军,自然也没有遭到太大的打击。可军心乱了那是真的,起码要十天半月才能重新收拾军心,向南强攻。
而且没了关东众的炮灰,只有八千越后众,济得甚事?八千去撞五万五?上杉辉虎也不是傻子。
但被围在越畑和杉山的山内以及长野军,乃是上杉家在信浓和上野最重要的两只盟兵。如果这两万人丢了,山内和长野必然灭亡!
他一定要救!
…………
“父亲,境况如何?”身为一军之将的细川采女满脸的疲惫之色。
昨天生山合战,上杉中军大溃,牵动山内军。等上杉军跑完,山内军已经无路可退,不得不溃奔越畑城。
可越畑城不过小小的砦子而已,哪里容得下一万大军。除了本队山内众,木曾众、小笠原众、村上众等国人的军队不过是环绕在城下,树立栅栏,挖掘壕沟,勉强防守而已。
“全军粮食尚可支二十日,重要的是饮水不足。城内只有两口井,日夜取水,也无法满足全军饮用。”
细川春宫最近显老的很,生活里的打击太多,让这位老人很不如意。不过还好日本战国打仗,不管啥部队,身边总归带着小荷驮队,最次的也有十几二十天的粮食。
正好吃完了也就到敌方领地里,没得吃,纵兵去敌境抢就行了,没什么好奇怪的。所以山内军好赖还有二十日的粮草,不至于立刻陷于绝地死境。
“重点是城下各国众,闻之被围,惶然惊恐,怕不能久持。”小西原左卫门也十分担忧。
“能遣人联系上春日山管领吗?”最近的一路援军就是上杉辉虎,不想靠他也要靠他。
细川春宫和小西原左卫门同时摇头,四面八方都是敌军。在地的百姓还发动了落武者狩,道路断绝,音讯不通。
别说已经跑没影了的上杉辉虎,就是近在杉山的长野业正都难以联系。两军只能遥遥望见烟火,却重隔数万大军。
更难弄的是,军心受到重挫。城下的国众要是临阵反水,或者一哄而散。那到时候就是大难了,神仙来了都没救。
所以细川采女才让细川春宫看紧了粮食,起码算是一个钳制的手段。不然城下的国众,真的直接散伙也不是不可能。
“城下的村上様是宰相公的娘婿,村上氏与武田大膳有破家血仇,应当不会有问题。”
“是,村上様是我的义弟,一时不会出现问题。只是其他人………”
细川父子两人忧心重重,千头万绪压上心间,又深陷重围。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以细川采女的想法,昨天晚上进入越畑城,绝大部分士兵只是以为败了。那时候全军上下虽然人心惶惶,但一来上杉辉虎名声显赫,勇武善战。二来山内军序列完整,未遭受重大伤亡。
这时的山内军还有一战之力,如果略作修整,趁着武田晴信还在包围松山城。北条军则分散追击溃败的各路人马。趁夜就跑,固然会有人脱队,会有人战死,但大部分人马也许就能越过利根川,逃出一条性命。
可如今全军大溃的消息已经传的人尽皆知,四面八方都包围着重重的敌军。这个时候想走也根本走不了了,队伍带不动了。
拿求生突围这种事来激励士兵,自然没问题,可细川采女没有山内义治的威望让全军拧成一股绳,统一思想,往外面突。
有人想固守待援,有人想投降求生,有人想突围回乡。
这就是政(屏蔽)治思想工作不健全所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威望足够高的人,不是用理想,用信念,而是用实力,用利益,靠拳头大小带着所有人走。
即使勉强集合了士兵往外突,武田晴信和大石氏照就搁外边等着你来呢。你一万人守一座破城,再烂的工事加上困兽犹斗的士兵,他们要死多少人才能打进去?
可你突出来就不同啦,野地里,五万五千人,四面八方咬上来,逃命的军队你指望发挥出多少实力?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
小平头和松平家康利益交换一阵,又回师法藏寺,把松平家康的安堵文书交给了已经赶来的一名切支丹司铎。在那位葡萄牙司铎无限的彩虹屁里,回师滨松。
鹈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