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孕妇最忌是整天躺着不动,如果不是为了保胎,那一定要每天适当走动一千步,这样胎位才慢慢会调整到一个最好的位子,才能顺产,很多人难产死掉,就是因为胎位不正,生不出来,所以有钱人家才会早早请了好几个产婆,就是为了防止胎位不正。”
  “孟大姐,是不是生第二个孩子就会容易一些?”
  “也不容易,只是有经验了,可以避免很多不利的因素,就像我刚才说的,要多走动,每天都要慢慢散步,还有不要挑食,多吃一些,孩子就会聪明。”
  吕绣望着后面一辆牛车上,正在向这边扮鬼脸的两岁小娘子,她忽然也渴望生一个女儿了。
  陈庆也跟随队伍同行,他向杨元清问起来女护卫的事情,杨元清想了想笑道:“还真有,清水县有座伏龙武馆,馆主姓陶,有八个女儿,都是从小练武,尤其七娘和八娘武艺最高强,每个人可以轻松打翻十几个壮男,我亲眼见过,果然厉害。”
  “七娘和八娘多少岁了?”
  “都二十多岁吧!”
  陈庆有些惊讶问道:“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嫁人?”
  杨元清笑道:“有些女人是嫁不出去的,都统看见她们就知道了。”
  “那就烦请尽快帮我联系,俸禄不是问题。”
  ……
  旅途很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是睡觉,其实甘泉堡距离成纪县也并不远,两百里左右,骑兵一天强行军就能赶到,只是她们昼伏夜行,躲避烈日,足足走三天才抵达成纪县。
  车队进入大营,有一百多士兵举着牌子在替他们引路,众人把孟氏慢慢扶下车,孟氏抱起女儿笑道:“给夫人行一礼!”
  粉雕玉琢般的小小娘子像模像样地在母亲怀中行个万福礼,引来众人大笑,孟氏抱着她跟随婆婆走了。
  陈庆在一旁看了,也着实喜欢,笑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吕绣笑道:“是李慕清的女儿,刚才是她妻子孟氏,五个多月身孕,比我肚子大。”
  “原来是李慕清的女儿,倒是挺可爱的,大家跟我来!”
  陈庆一挥手,带着妻子和李清照等人向东南角走去,他们是甲一区,陈庆来到两顶占地各有半亩的大帐前笑道:“就这两座大帐了,大小都一样,阿姑是旁边那座,我们是这座。”
  吕绣走进大帐,顿时惊呼一声,竟然是帐中帐,也就是套帐,外面是一座很大的皮帐,里面还有一座稍小的内帐,周围一圈还有五个小帐,每座小帐有七八个平方,正好睡觉,而中间内帐约三十几个平方,就像起居大堂一般,地上铺着密集厚实的羊毛地毯。
  “夫君,这也是帐篷?”
  陈庆笑道:“你太小瞧草原人的智慧了,这叫莲花帐,五个小帐就像五个莲花瓣,中间主帐是莲蓬,一般是贵族用的,普遍百姓用不了,这次指挥使以上将领家眷都有这种套帐。”
  “好是好,就是采光太差,恐怕白天也要点灯。”吕绣望着黑漆漆的内帐道。
  陈庆点点头,“是有这个问题,所有草原大帐中间都有一座火塘,一年四季都是点燃的,或者可以把帐帘拉起来,外面的光就射进来了。”
  吕绣眉头一皱,“帘子还是放下来吧!外面热浪滚滚,里面虽然暗一点,还是挺阴凉的,也不气闷,习惯就好了。”
  余莲点亮了一根蜡烛,内帐里顿时明亮起来,这时,亲兵把箱笼全部搬了进来,吕绣笑道:“夫君去忙吧!我们三个慢慢收拾东西。”
  陈庆确实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他又嘱咐几句,便离去了。
  陈庆刚走,赵巧云便溜了进来,小声道:“我们忘记带油灯了,帐里好黑,有没有蜡烛?”
  吕绣没好气道:“我夫君就那么可怕,非要等他走了才进来,我也忘记带油灯了,但我有蜡烛。”
  吕绣回头喊道:“阿樱,拿几根蜡烛给我师父送去!”
  余樱拿了五六根蜡烛到隔壁大帐去了,吕绣拉赵巧云坐下,抿嘴笑问道:“现在若要你回临安,你愿意去吗?”
  赵巧云一惊,“是将军说什么了吗?”
  “他啥都没说,我就和你聊聊,你人倒是长胖了,就不知心态有没有变了。”
  赵巧云摇摇头,“这几个月是我这辈子最轻松最开心的日子,在皇宫里也没有这么开心,和我母亲出身比较卑微有关系,她原本只是宫女,怀了我才封为才人,我在皇宫备受歧视,甚至被掳走也不被金人重视,反而让我逃过一劫。”
  “你母亲还在金国?”
  “没有,她宣和六年就病逝了,她和一个皇妃有矛盾,这个皇妃心肠歹毒,处处针对她,安排她下雨天去骑驴打马球,结果母亲病倒了,她也不准御医给母亲看病,我父皇更是不闻不问,我母亲临死前拉着我的手流泪说,如果有机会出皇宫,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说到这,赵巧云声音有点哽咽起来,“我一个孤女,在皇宫里叫天天不理,叫地地不应,眼睁睁看着母亲咽气,那种绝望,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吕绣心中着实同情这个饱受磨难的女子,她拉着赵巧云的手问道:“那个歹毒的皇妃应该也不会有好下场。”
  赵巧云抹去眼泪,冷笑一声,“她就是现在的韦太后!”


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妹
  杨元清的效率确实很高,吕绣住进临时大帐的第三天,两个武艺高强的姐妹便被他领到陈庆面前,见到她们,陈庆着实吓了一跳。
  一个身高至少一米八,另一个约一米七五,两人皆膀大腰圆,身材强壮无比,大手大脚,手如蒲扇一般,鞋都至少要五十码,虽然长得不丑,但也谈不上漂亮,勉强可以算清秀,毕竟年轻,才二十岁出头。
  陈庆理解了,为什么嫁不出去,谁敢娶啊!
  杨元清小声对陈庆道:“就是她们,一个叫做陶七娘,一个陶八娘,她们父亲生了八个女儿,就是清水县的八仙女,长得都一个样,一个都没嫁出去,把她们爹爹愁死了。”
  “她们擅长什么?”
  “一个擅长剑术,一个擅长飞刀。”
  陈庆点点头,“表现给我看看!”
  陶七娘抽出一米长的大剑,舞了一套剑法,上下翻飞,寒光闪闪,陈庆连连点头,他是行家,一看便知道,这个陶七娘不是花架子,有真本事,光她手上大剑就至少有二十斤,臂力惊人。
  陈庆又向陶八娘望去,陶八娘双手一翻,出现两把飞刀,同时射出,同时钉在三十步外的一根细细的白蜡杆上。
  这个厉害,连周围的士兵都鼓掌喝彩起来。
  “不错!不错!”
  陈庆笑道:“就她们二人了,怎么签合约?”
  杨元清对陈庆小声道:“她们父亲说,如果能把她俩嫁出去,他分文不要,都统的亲兵看看谁合适?”
  “这个我可没把握,一码归一码,现在市场行情,请一个贴身男护卫一个月多少钱?”
  “京兆那边请高手护卫要十贯钱,这边五贯钱就够了。”
  “这样吧!签三年雇佣合约,包吃住,每人每月十贯钱,表现得好,还有奖励。”
  杨元清告诉她们二人,两人欢喜得嘴都要咧到耳根了,这恐怕是秦州最高的护卫收入了,父母嫌她们在家吃闲饭,这下子她们扬眉吐气了。
  陈庆笑着对颜骏道:“把她们带到夫人那里去,让夫人看看。”
  他说了没用,要是妻子不喜欢,这两人还得回去当仙女……
  颜骏带两人去了,片刻回来苦笑道:“夫人带着她们去逛市场了!”
  陈庆吓了一跳,连忙吩咐道:“你带着几个弟兄远远跟着,哎!我也去看看吧!”
  ……
  市场位于城南数里外的籍水边,是一个商贩们自发组织起来的露天市场,刚开始只有几十个商贩摆摊,现在已经有六七百个摊子,最南面还有数十顶帐篷,玩杂耍的,卖艺的,甚至还有十几顶帐篷是做皮肉生意的,白天不营业,比较冷清,但晚上生意尤其火爆。
  五六百个摊子都是从附近州县跑来,卖各种各样的东西,卖米面,卖蔬菜水果、卖山货、卖鸡鸭鱼肉,卖野味,卖皮毛,卖药材,卖油盐酱醋,卖自家酿的酒,还有各个日常用品的杂货摊,卖布匹绸缎,甚至还有卖低端的铜首饰,可以说应有尽有,就像赶庙会一般,和甘泉堡十几人的小菜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西北民风淳朴,加上有士兵巡逻,秩序井然,没有无赖地痞之类惹事生非,女人也有很多,很多摊贩都是女人,还有将领们的家眷也在这里买东西,她们的购买力很强,导致今天集市的生意格外好。
  陈庆在一个卖山货的摊前找到了妻子,实在是陶七娘、陶八娘太醒目,甚至超过余樱和余莲,老远就看见她们了,李清照带着赵巧云和两个使女也在。
  吕绣在买山菇,她极爱吃菌菇,秦州出产松口蘑,也就是松茸,品质很高,所以她一看见就不肯走了。
  “这个松口蘑大小都不一样,怎么能都卖五文钱,大娘,小一点的三文钱一个吧!”
  陈庆在一旁哭笑不得,这还是堂堂的国公夫人吗?三文钱五文钱讨价还家。
  “三文钱不卖,就五文钱一个,是俺家大郎从山里摘来的。”
  陈庆见这一堆松口蘑有四五十个,便用秦州土话道:“松口蘑俺全要了。”
  “你这人,是我先来的……咦!夫君,你怎么来了?”
  吕绣小眉毛刚竖起来,却见旁边是自己丈夫,她立刻变了脸,笑逐颜开道:“真是的,要来也该先告诉我一声呀!”
  卖松口蘑的老太太听说全要,她也眉开眼笑道:“好啊!我给你找个筐子装起来!”
  吕绣连忙把丈夫拉到一边,小声道:“刚才她都松口了,小的四文一个可以卖的。”
  陈庆知道妻子倒不是小气,讨价还价是她的乐趣,便笑道:“这种高品质的松口蘑,在临安一根就要一贯钱,你应该马上就全买下了,万一别人看到了,你就买不到那么多了。”
  “也对哦!”
  吕绣刚才入局太深,现在才反应过来,一文两文讨价还价背后可以偷偷做,现在丈夫在,得给他面子。
  她一挥手道:“我全要了,多少钱?”
  老太太笑眯眯道:“三百文!”
  “不对啊……”
  吕绣及时咬住了嘴唇,明明只是五十五只,两百七十五文才对,居然多要自己二十五文,遇到奸商了。
  她给余莲使个眼色,余莲取了三吊钱递给老太太,对方数了半天才点点头,“好了,我后天再来卖干菇,都是上好的,姑娘要来哦!”
  吕绣哼了一声,“再说吧!”
  “姑娘,小竹筐是用上好龟甲竹编的,别人卖五十文一只,我只卖二十五文。”
  “哦!谢谢了。”
  吕绣有点脸红,赶紧拉着丈夫离开。
  “下一个买什么?”陈庆笑问道。
  “我看看清单!”
  吕绣连忙从手袋里取出一份清单,这都是孟氏告诉她要多吃多补的食材。
  “要买鸡蛋,还要买甲鱼和老母鸡,还要买……”
  陶氏姐妹一左一右威风凛凛地跟着吕绣身后,很多准备热情招呼的商贩看见她们,都吐一下舌头,把头缩回去了。
  ……
  又过了两天,甘泉堡最后一批物资抵达了成纪县,至此,甘泉堡的转移全部完成。
  这时,派去德顺州的斥候也回来了。
  陈庆当即召集众将商议出兵德顺州之事。
  陈庆将一份德顺州的地图挂在木架上,对众人道:“我刚刚从斥候那里得到消息,德顺州的伪齐军人数依旧只有一千人,驻扎在陇干县。”
  陈庆用木杆指着紧靠平凉府的陇干县道:“这里是德顺州的州知,距离平凉府只有二十里,是平凉府的西大门,按理,伪齐军应该在这里驻扎重兵,替平凉府守门,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重视这座西大门,相反,伪齐军在平凉府的人数约为五千人,直接是德顺州的五倍。”
  杨元清点点头,“平凉府是泾源道大门,伪齐军看重很正常,德顺州和巩州一样,距离他们太远,人口少,税赋不高,对他们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伪齐军只是象征性地驻扎一千军队,我们完全可以拿下。”
  杨再兴沉吟片刻问道:“西夏人对德顺州是什么态度?”
  “这个问题问得好!”
  陈庆缓缓道:“西夏军控制了北面的镇戎州,之前他们曾经占领了一半德顺州,但后来又被金兵勒令退出,但他们肯定不甘心,一定还会卷土重来,毕竟从我们手中夺取德顺州,他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占领,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夺取德顺州容易,但守住它却不容易。”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陇干
  两天后,陈庆亲自率领八千军队北上德顺州。
  尽管夺取德顺州利弊掺半,但众人最后还是一致支持拿下德顺州,并不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