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铜铁矿品位高吗?”
  “相当不错,是一座富矿,产量很大。”
  张晓想了想道:“都统可以开采,但铜暂时不要变成钱流通就行了,别人也抓不到都统的辫子,卑职觉得粮食问题还是用前两个办法来解决,增加人口,扩大贸易。”
  陈庆点点头,“这样说起来,我还是要先夺取临洮府,据我得到的情报,临洮府囤积有大量的粮食物资,我担心他们会转移去兰州。”
  “都统要出兵临洮,就抓紧吧!在冬天来临前把临洮府占领,再用一个冬天来巩固占领,至于巩州这边开铜铁矿,就交给卑职来做,都统就不用操心了。”
  陈庆欣然道:“那就拜托参军了!”
  ……
  俘虏两万西夏军后的第十天,陈庆再度出征,率领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杀向临洮府。
  这时,已经九月深秋时节,这时候一般都是战争中晚期了,再过两个月就开始下雪,战争就将不得不停止。
  陈庆对临洮府的情报当然很了解,临洮府主要由汉人、吐蕃人和羌人杂居,洮水将临洮府一分为二,洮水东面以汉人为主,进行农业生产,洮水西面以羌人和吐蕃人为主,以畜牧养殖为生。
  几十年来临洮府各民族都相安无事,狄道县位于洮水河谷的中部,熙河路经略府或者节度府就位于临狄道县,县城内的居民也以汉人为主,但西夏也开始向临洮移民,很多大宅和挣钱的生意都被西夏人强占,汉人主要生活在底层,出卖劳动力,或者做跑腿商人。
  目前西夏在临洮府部署五千军队,分别部署在狄道县和几座主要的堡寨内,其中狄道县有三千人。
  西夏军在临洮与巩州交界的官道上也设置了观察哨,一旦宋军杀进临洮府,岗哨就会立刻通知临洮县主将,然后主将再通知兰州。
  夜幕降临,陈庆率领大军在洮水河谷东岸的一片松林内临时驻营,他们没有携带帐篷和辎重,只能用军毯裹住身体休息。
  这时,一队汉民赶着数十辆大车过来,大车上满载着粮食和杀好的猪羊,陈庆闻信赶了过来。
  两名老者跪下给陈庆行礼,“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将军盼来了!”
  陈庆连忙扶起两位老人,对一行人抱拳道:“感谢大家对宋军的支持,请各位转告洮水河谷的百姓,这次出兵,我们就要把临洮府从西夏军手中夺回来,推翻压迫大家的西夏人统治。”
  “我们一定告诉大家。”
  这时,牛皋带上来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对陈庆道:“这位是前狄道县武知县,这次就是他组织百姓给咱们送粮食。”
  武知县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卑职武宏伟,参见节度使!”
  陈庆见他长得身材高大,威风凛凛,便笑道:“刘经略使给我说过,熙河路有位知县将军,就是你吧!”
  刘子羽给陈庆说过熙河路的情况,特地给他提到过一名由军职转为知县的指挥使,刘子羽临时任命的,虽是武将,但做得比文官还好,刘子羽索性就让他一直出任知县,但吏部没有通过,和王淮一样,都属于没有名份的地方官。
  武宏伟点点头,“正是卑职,不知道刘大帅现在何处?”
  “他现在在广南西路平定蛮族叛乱,很遥远的地方。”
  陈庆请武宏伟到松林内坐下,笑问道:“武知县一直就在临洮府吗?”
  武宏伟点点头,“卑职就是临洮府本地人,有本地百姓保护,西夏人抓不到我!”
  “如果我想攻打狄道县,有没有什么捷径?”
  这是陈庆最关心的问题,他没有携带攻城武器,打算在当地伐木现制作,如果有捷径,那就省去他很大麻烦。
  武宏伟是武将出身,他很理解陈庆的意思,便笑道:“还真是天意啊!”
  “怎么说?”
  “县城东南角的一段城墙是空的,有一群乞丐把城墙内的泥土掏空了,那里面就成了他们栖息之地,我还没有来得及把泥土填进去,金兵就杀来了,我手下无兵无卒,只能弃城而逃。
  后来金兵任命县尉朱遂为知县,我就告诉朱遂,那段城墙不要填,直接用砖封住。
  再后来伪齐军来了,西夏人也来了,都没有发现那段城墙是空墙,我就说,迟早有一天,宋军一定会利用这段城墙攻下城池,现在节度使就来了,这岂不是天意?”


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道
  “知县朱遂现在在何处?”陈庆问道。
  武宏伟摇摇头,“西夏人占领狄道县后,朱遂就失踪了,有人说他逃走了,但也有人说他死了,卑职确实不知。”
  陈庆便笑道:“你回去收拾一下,我拿下狄道县后,你就回来报到,继续出任知县。”
  武宏伟有些为难道:“感谢节度使厚爱,卑职不是科班出身,吏部那边恐怕……”
  陈庆淡淡一笑,“我不妨给你实话实话,我任命的官员不需要吏部认可,你的俸禄是由节度府来发,不是吏部,所以你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武宏伟松了口气,“卑职明白了!”
  “狄道县城内有多少粮食?武知县清楚吗?”
  “卑职走的时候县仓库还有八万石粮食,是历年累计的狄道县税赋,一直没有上交过,也没有被金兵调走。
  但县仓库只是一小部分,关键是熙河路经略府仓库,那里才是大头,由几十座大仓库组成,里面粮草物资堆积山,具体有多少卑职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也没有被金兵和西夏人调走,据我所知,西夏是想把军司府设在临洮。”
  武宏伟的消息让陈庆振奋起来,他恨不得立刻占领狄道县,他现在正好遇到了粮食不继的难题。
  陈庆随即让武宏伟画了一幅图,将城墙空洞处标注出来,整个空洞大概有七八丈的样子,这确实是一个攻城漏洞。
  武宏伟这才告辞离去,带着百姓和数十辆大车走了。
  百姓们送来了三百石粮食和一百多口猪羊,正好给了军队干粮补充,陈庆让士兵们饱餐一顿,休息到三更时分,又继续启程出发了。
  他们距离狄道县还有六十余里,次日下午,大军距离县城还有十里左右,就在这时,赵小乙传来消息,一支三千人的西夏骑兵正从北面疾速南下,恐怕是前来支援狄道县。
  陈庆当即立断,先歼灭这支骑兵,再攻城不迟。
  一万五千大军随即加快速度向县城北面的官道奔去。
  曹保宗接到临洮守军的求救信,他虽然余悸未消,但临洮有事他不能不救,他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命令副将尚东延率一万军队赶去救援狄道县。
  时间有点被耽误了,尚东延担心狄道县有失,又命骑兵主将拓跋承庆率三千骑兵日夜兼程,先一步赶往狄道县。
  拓跋承庆率领三千骑兵一路疾奔,距离县城还有二十里时,拓跋承庆下令放慢了马速,前面都是树林,他心生警惕,前面很可能会有宋军伏击。
  拓跋承庆当即派数十名探子去前方查探埋伏,他的三千骑兵则停止前行,等待探子的消息。
  不多时,探子飞奔回来,大喊道:“前面有宋军骑兵,杀过来了!”
  大地开始颤抖,天边如闷雷般滚过,尘土遮天蔽日,天空都变成了红色。
  拓跋承庆大惊失色,急问道:“有多少宋军骑兵?”
  “一万人左右!”
  “传我的命令,立刻后撤!后撤!”
  拓跋承庆顿时急了,一万宋军骑兵,陈庆肯定在其中,他只有三千人,根本就不是对手,三千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向北方撤退,但奔出不到十里,面前官道上竟然出现了数十棵大树,燃起了熊熊烈火,完全把北撤之路堵死了。
  山坡上一阵梆子声响起,数千支箭矢如雨点般从树林中射出,射向百步外的西夏骑兵,骑兵们措不及防,纷纷中箭倒下,战马倒地,士兵栽倒,惨叫声、嘶鸣声响彻官道。
  西夏士兵纷纷向西面的灌木丛内奔去,一般不到迫不得已,骑马绝不会走灌木丛,对战马会造成巨大伤害,灌木丛内情况复杂,石块,漏洞、尖锐枝条等等,战马极易失足摔断腿。
  但现在西夏骑兵情急之下也顾不上了灌木丛的危险,弩矢依旧如暴风骤雨般射来,五千宋军的弩箭已经射到第三轮,一万五千支弩箭射出,不计其数的西夏士兵倒在灌木丛中和官道上。
  五千宋军士兵索性从树林中冲出来,在奔跑中向逃亡的西夏士兵放箭,一直奔到官道上,将落后的数百骑兵射杀……
  这时,远处的宋军骑兵已经放慢了马速,西夏骑兵奔进了一里宽的灌木丛中,宋军当然没有理由跟随,况且西夏骑兵在连续五轮密集弩矢的攻击下已伤亡大半,他们已经达成了目标,没有必要再追上去了。
  剩下了一千多名骑兵奔过灌木丛地带,到了洮水岸边,他们沿着河岸向北奔逃而去。
  陈庆催马到路边,望着官道上和灌木丛内的死伤敌军,冷冷下令道:“不留战俘,全部处死,火烧掩埋了。”
  士兵们一起动手,将受伤未死的士兵悉数杀死,将尸体堆积起来焚烧后深埋。
  这一战,宋军缴获了两千多匹战马,这时,暮色已经悄然降临。
  ……
  狄道县城头上,两千西夏士兵严阵以待,宋军和西夏骑兵的激战影响到了县城,西夏士兵全部上了城,将随时迎接战局的变化。
  西夏军主将叫做夏金,是一名行将,他心知肚明,战斗发生在北面,一定是宋军去阻击南下的援军,以有备对无备,这次西夏援军恐怕危险了。
  北面的战斗已经停止半个时辰了,依旧没有西夏援军过来联系,夏金一颗心沉入了深渊,看来自己猜测没错,援军凶多吉少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北城头上忽然传来一阵骚乱,原来北城外出现了一支军队,应该都是宋军骑兵,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片刻,一名骑兵飞奔上来,一箭射向城头。
  早有士兵拾到,呈给了主将夏金,竟然是宋军的‘告城内西夏士兵书’。
  书信中要求城内西夏军在半个时辰内离开狄道县北上,宋军不会为难他们,如果半个时辰不撤走,一旦宋军攻破城池,将严惩不贷。
  城头上主将夏金将信件撕得粉碎,他完全无法接受宋军的要求,更不可能放弃狄道县撤离,宋军若要攻城,他就与之死战。
  陈庆当然知道西夏军不可能放弃县城北上,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只是为了迷惑城头上的西夏军,给东南角的宋军争取时间。
  此时,牛皋率领五千士兵藏身在东南角不远处的树林内,赵小乙带着二十几名士兵泅水过了护城河,贴身紧靠在城墙上,他们需要确定武宏伟所说的空洞是否还存在?
  赵小乙拔出一把极薄的匕首插进城砖之间的缝隙,一点点切削下缝隙间的粉末,县城至少有二十年没有修葺过,城砖变得很疏松,缝隙间的粉末更是迎刃脱落,片刻,城砖就有些松动了。
  城砖越来越松,宋军士兵又将两根精钢打制的细钩慢慢伸入城砖缝隙内,一点点将一块数十斤重的城砖钩了出来。
  士兵拔刀伸进洞内探查一番,里面果然是空的,飘出一阵阵霉臭的气味。
  “将军,里面是空的!”
  赵小乙探头看了看城头,至少城垛前没有士兵。他低声令道:“动手!”
  士兵们一起动手,将护城河的水大量浇在城砖上,城砖缝隙间的干粉变成泥浆,更容易取下城砖,只片刻,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人高,两尺宽的大洞。


第四百三十五章 接手
  赵小乙一闪身进了大洞,甩亮火折子,一个满地狼藉的大空洞出现在他们面前,至少有七八丈长,里面有人生活过,破烂被褥,破烂碗盆丢满一地,还有几个取暖的炉子。
  他用长矛四处戳了数十下,一大群老鼠从黑暗中惊恐涌出,吱吱乱叫,俨如一道黑影窜过赵小乙脚边,向洞外拼命逃去,着实吓了赵小乙一跳。
  他又检查了一遍,回头道:“没问题了,大家都进来!”
  斥候们纷纷进了城墙内,他们如法炮制,很快将里面的墙砖也拆除了,露出一个一丈宽的大洞,外面是一个废弃的庙宇,不知是土地庙还是城隍庙。
  斥候们搭上木板,招了招手,牛皋大喜,低声喝道:“第一营上!”
  一名指挥使率领一千士兵疾速奔跑,冲过了护城河,从城洞向城门内奔去……
  紧接着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短短两刻钟时间,五千宋军士兵全军进了城,瞬间夺取了只有三百人看守的南城门,南城门外,杨再兴率领两千骑兵已等待多时,当城门开启,吊桥放下,两千骑兵同时发动,向县城内风驰电掣般杀去……
  城内的两千西夏士兵最终还是被迫投降了,他们被宋军堵在城头上,虽然他们也有弓箭,但他们的弓箭远远不能和宋军的神臂弩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