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顿时醒悟,完颜昌怎么会搞错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紧急变故,完颜昌才连夜通知自己。
不过也好,少了一个人,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知道了,赏你十两银子,下去吧!”
余弘脸色有些愠怒,这混蛋当年欠自己十两银子不还,这会儿又赏自己十两银子,这是在故意羞辱自己吗?
“不用了!”
余弘冷冷道:“我不缺那十两银子,告辞!”
余弘转身走了,秦桧得意的望着他背影远去,他几乎要笑出声来。
……
次日,秦桧觐见天子赵构,提出自己的新方案,只调回吴阶,然后以三十万匹绢为代价,签一年停战协议。
赵构还是畏惧金兵的十万铁骑,尽管张浚和徐先图再三反对,但赵构还是同意了秦桧的方案。
下午,秦桧和金国特使完颜昌达成了一致,完颜昌接受宋朝的折中方案,调走吴阶,接受三十万匹绢,再次和宋朝签署了一年期的东段停战协议。
天子赵构随即接受韦太后的推荐,任命刘光世为川陕宣抚使,吴阶调回朝廷为官,为表彰吴阶的功绩,特封其为太子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兼领殿前都指挥使。
这时,一封鸽信一站接一站飞往汉中,带去了天子赵构的手谕,命令陈庆夺取甘州和凉州。
第五百零七章 有朋
从平凉府回来后,陈庆便着手于第二次东征的准备,原本寄希望于和大散关的宋军互相配合,逐步夺取陕西路,但吴阶写信告诉他,卢法胜坚决反对出兵和尚原,更愿意保持现状,他无法说服卢法胜,只能对陈庆表示歉意。
既然无法指望得到友军配合,陈庆只能靠自己了。
从守势转为攻势,陈庆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攻城武器,返回成纪县后,他便立刻召集军匠署的官员和大匠,反复商讨,终于敲定了几样能够防御火油的新式攻城武器。
军匠署隶属于铠曹,铠曹下面有三个机构,第一个是军匠署、第二个是火器火油署、第三个是军船署。
军匠署目前有四百余人,基本上都是各种军事工匠,首席大匠便是谢长治。
这天上午,陈庆带着十几名将领来到军匠署,军匠署宽阔的后院内放置着一架刚刚制成的样品,就是云梯的样品。
云梯是进攻军队不靠近城墙,远距离输送士兵上城的手段,一直是传统的攻城利器,它的技术含量很高,制造工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草原民族难以学去。
云梯就像一座吊车,首先有一座平台,重达数千斤的平台,一般是结实的木料制成这种平台,还有六个巨大的轮子。
陈庆看见这座云梯,第一个反应,这是一辆巨型马车,足有三丈长,一丈高,车轮比人还高。
“这是车厢?”
刘璀惊讶道:“我一直以为是里面全是木料堆砌,重达万斤,原来它里面是空的。”
谢长治连忙解释道:“可以把它视为一辆大车,它本身就是由五头健牛拉拽,里面可以容纳二十几名士兵,只是它比较特殊,不能用来运输人或者物资,把它里面造空是为了便于运输行走,但在作战时,它里面不是空的,里面放置梯子,同时还有负责操纵的士兵。
云梯由床、主梯和副梯组成,副梯是上城梯,扣锁在主梯上,平时用转轴折叠起来,用的时候把它展开,整个副梯长约三丈,通过转动下面的主梯,就会不断改变上城的位置。”
郑平心直口快,他可不管这是陈庆考虑的攻城武器,连连摇头道:“太笨重了,一只火药桶把轮子炸断,它是不是就废了?”
郑平一开口,众将也都觉得不太实用,原本希望它能够避开烈火,现在忽然发现它其实更难避免猛火油。
杨再兴皱眉道:“我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总以为火油是在城墙下方燃烧,事实是因为我们士兵是站在城墙下方,如果我们是在站在护城河外围,那么对方就会用投石机把火油罐投掷到数十丈外,一样能把进攻士兵烧惨,试想一下,如果它被几大桶猛火油浇满,然后被点燃,整个云梯都会被浓烟和烈火吞没。”
所有人都向陈庆望去,陈庆其实也有点后悔,他只考虑云梯的优点,却没有与时俱进,攻城渐渐向小型化、简单化、低成本发展,自己却反过来了。
云梯在宋朝战场上出现得越来越少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各种火器的出现。
这种体型笨重的大家伙,只要出现在战场上,一定会成为火器攻击的目光,宋朝的火器虽然威力不大,但对付这种云梯还是绰绰有余,云梯太精密了,稍微被炸坏一点,就会失去作用,尤其它的制造成本太高,支撑不起大规模的战争。
陈庆叹口气道:“用猛火油守城虽然比较可怕,但并不是所有的城池都会有猛火油这种战略物资,像平凉城,我们就不会再采用强攻硬打的方式,而是换别的方式攻城。”
牛皋笑道:“就像夺取湟州城一样!”
夺取湟州城就是收买了孙家,大量士兵加入守城将领孙剑的队伍,最后夜里守城的士兵都是宋军,拿下湟州城就易如反掌了。
陈庆点点头,“这是一种办法,或者我们埋伏进数百人,夜里抢占一段城头,不像从前,非要抢占城门不可,抢占城头就容易得多。”
谢长治苦着脸道:“都统,云梯就算否决了吗?”
陈庆笑道:“把它改造改造,制成一种运输大车倒是不错,专门用来运送伤兵,运送火器火油。”
众人大笑,谢长治红着脸道:“卑职明白了!”
陈庆又笑道:“不过,可以横向移动的攻城梯倒是要好好考虑怎么做,怎么简单实用,不容易损坏,或许它的效果会比云梯更好。”
几名大匠一起躬身答应,“遵命!”
……
陈庆走出军匠署,迎面奔来一名亲兵,奔至陈庆面前,翻身下马禀报道:“启禀都统,吴阶将军来了!”
吴阶居然来了,陈庆连忙问道:“他人在哪里?”
“就在节度府!”
陈庆连忙催马向节度府奔去,片刻便来到了节度府,只见府门前有一队骑兵,百人左右,为首大将正是吴阶,他在门口等自己,没有进去。
陈庆连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抱拳笑道:“不知吴将军到来,失礼了!”
吴阶微微笑道:“我一直就想来秦州看看,总是没有时间,这次终于有机会过来看看了。”
“吴将军想看哪里?我陪将军去看。”
“先去看看军营吧!”
两人翻身上马,陈庆陪同吴阶向军营而去。
“陈都统,平凉府的事情我很抱歉。”
吴阶找了一个机会,向陈庆表达的歉意。
陈庆淡淡笑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我相信你一定会出兵和尚原!”
吴阶点点头,“这其实是各位宣抚使的防御观念不同,张宣抚使虽然兵败富平,但他不甘心,一心想收复关中,他有强烈的反击意识,按照他的防御观念,我提出屯兵和尚原的方案,也顺利通过了。
朱胜非就不提了,他还没有熟悉川陕就被调回去了,而卢法胜以前宣抚副使,他对川陕非常熟悉,只是他守成之心太重,只希望在任内不要爆发战争,正是这种思想,他才坚决反对出兵和尚原,他怕触怒金兵,引发金兵对大散关的反攻,此人谨慎过头,实在很平庸。”
陈庆忍不住笑道:“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见吴将军这么坦率的评价上司!”
“当初王横北伐中原,凤翔的金兵只有五千人,京兆府的伪齐军也有一万人,你利用这个机会收复了熙河路,我也想利用这个千载难逢机会夺回关中,但卢法胜就死活不肯答应,当时我就恨不得把他一刀宰了,你无法理解我当时的失望和愤怒。”
说到这,吴阶眼中有了泪花,扬天长长吐口气道:“反正要离开了,我也无所谓了,憋在心中太久的话才敢说出来。”
陈庆一怔,“吴将军要离开?为什么?”
吴阶看了他一眼,“看样子你并不关心临安发生的事情,这样可不行,朝廷不是要求熙河路在川陕进奏馆内建一座分馆吗?你可以安排一名心腹坐镇临安,掌握临安的重大事件。”
陈庆就是不愿意川陕宣抚司干涉自己,才迟迟没有在川陕进奏馆内建分馆,他甚至根本不想建进奏院。
不过吴阶说得对,自己应该安排一名心腹坐镇临安,掌握临安发生的各种大事,陈庆想到了郑平的父亲,他其实是最合适。
但陈庆现在想知道吴阶为什么要被调走?这才是眼前的大事。
“为什么要把吴将军调走?”
“女真人的要求,本来是连同你一起调走,但不知为什么把你放下了,单独指定把我调走,他们才肯签署停战协议,三千女真骑兵偷袭把官家吓坏了,所以他答应了金国的要求,不过官家对我还不错,给我升官加爵,比卢法胜还高了。”
说到这,吴阶又笑道:“这次卢法胜也被调走,出任福建路转运使,刘光世接任川陕宣抚使,韦太后推荐的,想不到吧!”
陈庆半晌无语,自己还真被韦太后盯上了,刚去了一个朱胜非,又来了一个刘光世,都是自己的对头。
第五百零八章 手谕
从军营出来,陈庆又陪同吴阶来到了渭河边的屯田处,吴阶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麦田,轻轻叹口气道:“陈都统,你可知道我什么要来看屯田?”
陈庆摇了摇头,吴阶冷笑一声道:“其实你应该知道,官场上有一种人,他自己无能,却又见不得别人好,杀敌无能,但给同僚下绊子、使黑刀却是行家。
没错,我说就是刘光世,此人一定会针对你,你的粮食军俸他都会做手脚,所以我希望你一定要保证粮食自给,然后才有机会向朝廷申述。”
陈庆淡淡一笑,“向朝廷申诉会有用吗?”
“你有监军,由监军向官家直接申诉,效果会好一点。”
陈庆笑了笑道:“他要整我,会有一千个一万个手段,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和他不相往来,不求他,也不睬他。”
“那就小看他了,算了,我了解你的手段,说这些有点杞人忧天。”
吴阶沉吟一下问道:“有句话我一直想问问你,是我压在心中的话,你可以不用回答我,但我一定要问。”
“吴将军请说!”
“汉中有传闻,说你已拥兵自立,是真的吗?”
陈庆笑了起来,“这话有点严重了,我最多是有点违规,比如开采铜铁矿,铸钱补贴军俸,要不然我多出来的军队怎么解决军俸难题?再说这里还有监军,我若拥兵自立,他会容我?”
“对!你这里有监军,你最多贿赂他帮你隐瞒违规,但如果到拥兵自立这一步,你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敢收,可如果有一天,朝廷给你派一名文官,当上司你能接受吗?”
陈庆眉头一皱,“已经派监军了,还会再派文官吗?”
吴阶摇摇头,“监军只是临时安排,文官才是朝廷制度,迟早会派来。”
陈庆沉吟一下道:“我和你不一样,我恐怕不能接受,就算朝廷强行安插过来,他也不会有半点权力。”
吴阶愣住了,“这就不是……和朝廷对立了吗?”
吴阶说得很含蓄,用对立这个词,说得严重一点,就是自立,再严重一点就是造反。
陈庆望着渭河笑了笑道:“我理解吴将军专程赶来成纪县的一片良苦用心,你其实是为了我好,你害怕我年轻,不成熟,走上和朝廷对立的歧途,但我可以告诉吴将军,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背叛大宋,更没有用兵自立的野心,我只是痛恨文官制度,不想沦为文官的附庸,被文官钳制,一事无成,最后也像吴将军这样壮志未酬,被迫离开川陕。”
“壮志未酬?”
吴阶喃喃念了两遍,最后仰天长叹,“是啊!我一心想夺回陕西,驱逐鞑虏,收复中原,现在一个都没有实现,还真是一事无成!”
说到这,他忍不住潸然泪下。
陈庆平静道:“要做忠臣,一定做不成大事,要做大事,一定做不了忠臣,注定不可能两全,所以我会做大宋之臣,但不一定是忠臣。”
……
吴阶当天下午便走了,直接离开了汉中,前往临安述职,他推荐自己的兄弟吴嶙代为掌管三万汉中军。
而就在这时,陈庆接到了监军王铣给他送来一份天子手谕,是用鸽信方式送来。
“天子让我们出兵甘州和凉州?”
张晓和蒋彦先面面相觑,张晓忍不住道:“天子怎么会想到这么一个荒唐的决定?一旦我们驻军河西走廊,会牵扯我们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会延缓我们的东征的步伐,甚至会导致我们两头作战,腹背受敌。”
陈庆苦笑一声道:“恐怕是我的一封家信引发的,我给吕相公说起来河西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