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话不多,却说到了关键之处,还有一个月停战协议才期满,他们这个时候出兵,确实不妥。
赵构有些为难,又向吕颐浩望去,吕颐浩老持稳重,考虑周全,而且比较务实,虽然赵构因为陈庆的缘故,几次想罢免吕颐浩的相位,但朝中一时又找不到能替代吕颐浩的大臣,赵构也只能捏着鼻子让吕颐浩继续为相。
吕颐浩笑了笑,缓缓道:“全面出兵影响太大,确实也违反了停战协议,微臣建议还是用上次的办法,让岳都统从中线出兵,但不攻打汴梁,而是向东进攻江淮,这样既不违反东线停战协议,又能抓住机会。”
秦桧反驳道:“向东进攻江淮,不是一样违反了停战协议?”
吕颐浩不慌不忙道:“秦相公可以去看看协议,上面写得很清楚,东线指的是长江一线,宋军不得渡长江北上,岳都统出兵,并没有渡长江北上对不对?”
赵构眼睛一亮,虽然是钻字面上的空子,但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东征
下午,吕颐浩回到府中,刚回府,长子吕晋匆匆上前道:“父亲,三叔来了!”
“人在哪里?”
“在父亲的外书房!”
吕颐浩点点头,“请他稍候,我换件衣服就过去。”
“父亲,纬儿有家信。”
次孙吕纬的家信自然是通过亲家李迥从成都用急脚递转来,其实就是陈庆和吕颐浩联系的一种方式。
吕颐浩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信在哪里?”
吕晋取出信递给父亲,是亲家李迥写来的信,但后面附有吕纬的鸽信。
吕颐浩接过信便道:“你去安顿三叔,我马上就过来。”
吕晋的三叔便是吕颐浩的三弟吕青山,政绩卓著,去年从抚州调到苏州出任知州。
吕颐浩换了一件舒适的长衫,来到外书房,吕青山正在喝茶,见兄长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兄长身体可好!”
“我还好,三弟是几时来临安的?”
“今天中午刚到,有几个重要批文要催促朝廷,我就跑一趟临安。”
吕颐浩摆摆手让他坐下,有使女进来上了茶。
吕颐浩喝了一口茶道:“你那几个批文应该是卡在秦相公那里,回头我替你催催秦相公,问题不大。”
“多谢兄长!”
吕青山又低声道:“还有一个重要消息,小弟听说孙婿在秦州大败十万伪齐军,现在孙婿已经率大军出兵陕西路了。”
吕颐浩眼皮猛地一跳,急问道:“这个消息你听谁说的?”
“小弟是听一名关中过来的茶商说起,他说陈庆军队攻打的是庆州、环州一线”
吕颐浩坐不住了,连忙从书橱里取出一卷陕西路转运地图,慢慢展开细看,线路很明显,陈庆先攻打陕西路北部,然后再南击关中。
他现在才明白,陈庆去年拿下平凉府,就是为了今年攻打陕西路做准备了。
吕颐浩点点头,“这件事我知道了,三弟切不可在朝中宣扬此事。”
“大哥放心,我有分寸,绝不会泄露,其实我这次来临安就是为了告诉兄长此事,我连信都不敢写,就是怕消息泄露。”
“你做得对,现在朝廷和陈庆那边消息断绝,前几天朱胜非还说,金兵要和西夏联手攻打熙河路,熙河路难保,现在看来,朱胜非就是在信口开河。”
吕青山有点担心道:“今天我还听到一个消息,说大哥可能要罢相,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一直就有,也没错,御史台从去年开始就收集我的罪证,连我临河修建的码头,也弹劾我侵占公地,幸亏我有临安府的批文,要不然还真说不清。”
“是因为陈庆?”吕青山又问道。
吕颐浩点点头,“和他有关系,官家明显是迁怒于我。”
吕青山眉头一皱道:“我有点糊涂了,现在陈庆和朝廷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决裂了,还是拥兵自立?”
吕颐浩苦笑一声,“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断了联系,朝廷对熙河路的情况也一无所知,但因为监军王铣之死,官家对陈庆极为震怒,下决心要罢免他,只是陈庆根本不理睬他的诏书,以至于官家已经把陈庆认定为叛逆了,只是没有公开罢了,现在陈庆成了朝廷的禁忌,没有人敢提他,今天讨论出兵江淮,就没有人提到出兵陕西路之事。”
吕青山恍然,“难怪呢!今天在度支司,有个官员提到去年税赋统计不全,缺了熙河路,结果被贾度支使大骂一顿,我还在莫名其妙,这个官员没有犯什么错误啊!原来是提到了熙河路。”
“就是这样,熙河路已经被朝廷选择性的遗忘了,官员和将领都被吏部和枢密院打入另册,现在除了民间还有点议论外,朝廷中已经完全听不到有关它的话题。”
吕青山忽然有点担忧道:“如果御史台在找大哥的把柄,大哥要担心老二那边。”
老二指的是二弟吕大同,现在任袁州通判,吕颐浩一怔,“大同那边怎么了?”
“我听说二哥家子女的名声不太好,尤其是吕绞,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依仗父亲权势在外面惹事生非,欺压良善,我去年在抚州都听说了,可见他名声之坏。”
吕颐浩怒道:“我这就写信大同,不严格约束子女,迟早会惹出大事!”
……
陈庆十万大军从平凉府向东走,他兵分两路,一路两万军队向东北,由杨再兴和刘琼统领,一路横扫镇戎州、环庆州、庆阳府、保安州、延州和绥德州。
这六个州府除了延州外,基本都没有驻军,北部原本已被西夏人占领,但西夏爆发内战,所有驻军都撤回了国内,以至于形成一片驻军空白区。
这片区域只有延州有三千驻军,保护火油产地,但对于两万宋军而言,几乎就是以石击卵。
而另一路主力七万人由陈庆亲自统领,从平凉府杀入原州,继续向东进发,攻打宁州、坊州和鄜州,将和北路军在鄜州洛交县汇合。
尽管北线没有驻军,但陕西路中部各州却都有驻军,尤其是坊州的中部县,更是驻扎了五千军队。
陈庆率领七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原州和宁州的驻军望风而降,这天下午,大军穿过了子午山的虎踞谷,进入坊州地界,天色已晚,陈庆大军就地宿营。
一顶中军大帐扎了起来,大帐内摆放着陕西路的沙盘,一名从事在沙盘的宿营地上插上了一面红旗。
情报署参军徐长青给主帅陈庆以及几名大将介绍道:“从宿营地到中部县相距约一百二十里,一路上都是黄土、沟壑,一般有河的地方都会有村庄,总的说来,坊州人口比较多,也比较富庶,尤其中部县,人口有近二十万,但驻军只有五千人。”
“这支军队有没有望风而降的可能性?”大将高定问道。
徐长青摇摇头,“几乎没有可能性,对方主将是一名女真千夫长,叫做乌扎布,他不可能投降我们。”
高定对陈庆道:“对方才五千军队,我们可以里应外合配合破城!”
陈庆微微笑道:“事实上,一支两百人的斥候军已经在两天前潜入城内了。”
高定立刻抱拳道:“卑职请令,率一万军破城!”
陈庆点了点头,“你可以先派人进城找到南城门附近的平安客栈,那是我们情报斥候开的客栈。”
“卑职明白了!”
当天晚上,高定率领一万大军离开宿营地,向东进发。
……
中部县是一座大县,它是延州、鄜州南下关中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坊州州治,有北洛水的灌溉,中部县周围分布着大片农田,农业富庶,人口众多。
城墙周长约二十五里,高大坚固,由于县城修建在高处,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使县城更加易守难攻。
目前县城内有五千驻军,都是汉人军队,五万河东路和陕西路的州兵以集训的名义在关中集中训练了两个月后,便被分配到各地驻守,重点是关中、汉中和泾源道,这三处部署了四万军队。
其余一万余军队则分别驻扎在陕北各州,坊州的中部县就是驻扎军队最多一座城池,占了总兵力的一半,足有五千人。
此时中部县驻军虽然已经得到了陈庆开始东征的情报,但他们危机感并不强烈,毕竟中部县距离熙河路还比较遥远。
这天中午,从城外走进一支小商队,牵着十几头毛驴,背负着一些廉价的货物,主要以药材为主,这种小商队没有油水,收了几十文过路钱,士兵就把商队放进城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部
所谓商队就由三人组成,一名商人,两名伙计,商人是名三十余岁的汉子,他叫彭英,是斥候营的一名都头,两名伙计是他的手下,他奉高定的命令前来联系城内埋伏的宋军。
“东主,在那里!”
一名手下忽然看见平安客栈的牌子。
彭英也看见了,一家不大的客栈,看起来有点破旧,但招牌却是新的。
他带着手下走了过去,走进客栈大门,一名伙计迎上来道:“小店已经客满,请客官去别处吧!”
彭营取出半枚铜钱递给伙计,“凭它可以住店吧!”
伙计取过铜钱看了看,是约定的庆历钱,他连忙笑道:“请进吧!”
掌柜也迎了出来,仔细看了看半枚铜钱,又从自己怀中摸出半枚庆历钱核对一下,完全吻合,他一摆手,“请跟我来!”
彭英跟随掌柜进了客栈,来到后院的一间屋子里,掌柜关上门笑道:“请问阁下怎么称呼?”
“在下彭英,高将军帐下斥候都头。”
“原来是彭都头,我叫汪宏,情报署坊州点责任人。”
随着战略目标的扩大,原来呼延雷统领的第三斥候营已经被划给了情报署,由专门的官衙负责,呼延雷改任陈庆直属天龙营副统领。
汪宏给彭英倒一杯茶,又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应该是今晚,高将军让我进城联系潜伏斥候,怎么找到他们?”
“彭都头不用着急,我去把他们头领找来。”
“他们潜伏在哪里?”彭英又问道。
汪宏笑了笑,“哪有这么容易潜伏的,他们都被招募为劳工,在修建仓库呢!只有这个办法,两百人才能呆在城内,否则很容易被发现。”
彭英点点头,“时间紧迫,最好现在就联系,我还要出城汇报!”
……
半个时辰后,进来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穿着短衣,长一张方脸,目光锐利,正是刚刚升为斥候指挥使的杨瑞,他和唐骞因为火烧十万敌军的粮仓立大功各升了一级,杨瑞从副指挥使升为指挥使。
这次他率领两百斥候士兵以劳工的方式潜入中部县,参与修建仓库,今天是第三天,没想到就来人了。
“是今晚行动吗?”杨瑞有些兴奋问道。
彭英点点头,“今晚三更时分,不知杨将军是否事先观察过夜间防御?”
“我们都仔细观察过,如果不出意外,夺取南城门最合适!”
杨瑞见对方眼中有疑惑,便笑着解释道:“首先是我们可以潜伏在客栈内,兵甲也在客栈内,我们可以冒充巡逻士兵直接上城,其次,南城的守军并不多,我们可以控制警钟,然后开城让军队无声无息进城,而且军营距离南城门很近,相距只有一里,可以迅速控制军营。”
彭英想了想道:“军营距离南城很近,如果一旦惊动敌军,敌军就会立刻赶来支援,反而风险更大。”
“确实有这个风险,如果真被敌军发现,我们会迅速转移到东城墙上接应,所以需要在东城那边也部署一千士兵,防止出现意外。”
两人又商议细节片刻,彭英便迅速离开了客栈,出城去了。
……
时间渐渐到了三更时分,天空乌云笼罩,没有星光和月色,夜色格外漆黑,高定率领一万军队渐渐靠近了南城门,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一千士兵前往东城作为后备方案。
城头上十分安静,两队士兵在城头上巡逻,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来临,在他们意识内,战争还在很遥远的地方发生。
包括金兵主将也是这个意识,这就是情报滞后不及时的后果,他们刚刚得到的情报已经是十天前的事情,十天之内,宋军已经杀到了他们眼前。
这时,一队两百人的巡逻队从客栈旁的巷子里走出,列队向城头奔去,杨瑞一挥手,他们立刻兵分两路,一百人负责控制城门洞,而杨瑞则率领一百士兵沿着甬道向城上奔去。
“口令!”
城楼一名士兵看见了迎面走来巡逻队。立刻大喊起来。
“混蛋!连我都不认识了,还要什么口令?”
“我不认识你,来人……”
士兵没有喊出来,后面有人一把捂住了他的嘴,狠狠一刀捅进了他的后心。
城楼前就只有这名士兵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