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妻子的凝碧院里,只见她坐在房中正和赵巧云闲聊,女儿躺在摇篮里睡得正香,一名小使女在旁边轻轻地摇晃着篮子。
“官人回来了!”
吕绣上前替陈庆脱去外袍,笑道:“我正在和巧云说请乳娘的事情呢!”
“给雪儿请乳娘?”
“当时是给雪儿请,巧云现在需要的产婆,不是乳娘。”
陈庆笑着点点头,“回头再商量吧!你有个表弟来了,在客堂。”
吕绣愣了一下,“我的表弟?”
“叫晁清,你知道吗?”
吕绣恍然,“啊!是舅舅家的晁二郎,我有十年没有见到他了,他在哪里?”
陈庆笑道:“我在门口遇到他,请他在客堂稍候,他就在客堂,你去看看吧!雪儿我来照看。”
“雪儿认人的。”
吕绣连忙吩咐小使女,“去把三夫人找来!”
小使女飞奔而去,只片刻,余樱匆匆赶来了,没想到陈庆也在,余樱吓一跳,连忙行礼。
陈庆笑着摆摆手,“你们别管我,我来看看我的小宝贝就去书房。”
吕绣安排一下,便在大群使女丫鬟的陪同下向中庭去了。
陈庆轻轻摇着摇篮,疼爱地望着睡得香甜的女儿,心都要融化了,这个小家伙生下来像个小猫一样,现在长得很壮实,脸色红润,真的不容易啊!
旁边赵巧云叹息一声,“我也想生个女儿。”
“为什么?”陈庆回头笑问道。
赵巧云有些酸溜溜道:“谁让她爹爹偏心呢!只盯着女儿,眼睛都拔不出来了。”
陈庆哈哈一笑,“儿子女儿我都喜欢,不偏心。”
他笑的声音大了一点,摇篮里的雪儿啼哭起来,余樱连忙对陈庆‘嘘!’一声,她抱起雪儿,轻轻拍打着后背,嘴里哼着儿歌,不多时,孩子又睡着了。
陈庆向余樱竖起大拇指,给赵巧云使个眼色,两人起身轻手轻脚出去了。
“阿樱真的不错,温柔善良,所有人都喜欢他。”走到院子里,赵巧云小声道。
“阿莲不受人欢迎吗?”陈庆笑问道。
“阿莲的性格太烈了,像匹烈马,别人抱怨几句,阿樱只是笑笑,不会放在心上,但阿莲一定会针锋相对顶回去,还会记仇。”
赵巧云毫不掩饰自己对余莲的不满,其实赵巧云心眼也不大,她和余莲的矛盾就在于正月初二余莲曾说过一句话,把她深深刺痛了。
她们三个同时为妾,陈庆本来答应过余莲,给她洞房花烛夜,但吕绣却把洞房花烛夜安排给了赵巧云。
结果第三天,余莲就当着赵巧云的面,给余樱说了一句话,“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洞房花烛,为什么非要抢别人的?”
这就是其实就是暗指赵巧云曾经是完颜喝离撒的妾,虽然完颜喝离撒嫌弃赵巧云太瘦弱,不愿意碰她,但在名义上,她确实是完颜喝离撒的妾。
正是这句话把赵巧云刺痛了,至今她对余莲都是心怀不满,但表面上绝对看不出来,只有她们二人心里清楚,余樱也知道,一直在努力调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哦!你和阿莲的关系好像不太和睦?”
陈庆捕捉到了赵巧云语气中的不满,他很了解赵巧云,赵巧云非常小心谨慎,从来不会在自己面前评论别人,看得出她对余莲怨气很大。
赵巧云挽着陈庆胳膊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女人之间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碗放四把勺子,难免会磕磕碰碰。”
“一个碗放四把勺子,这个比喻很绝妙,我一直认为是一把茶壶要配四只茶盏。”
“官人自己说的哦!”
赵巧云狡黠一笑,“只有四只茶盏,没有第五只了。”
“现在暂时不会考虑,对了,我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官人想说什么事?”
“刘光世向我求援,希望我支援他两万桶火油,我想高价卖给他,但又不想和他有什么瓜葛,你说有什么好办法?”
“我向官人推荐张司马,他善于奇谋,一定能替官人想到一个完全之策。”
“你倒是会推托!”
“小女子现在只管生娃,不管军务。”
两人说说笑笑走远了……
院子里的对话,余樱在房间里却听见了,她心中着实替妹妹阿莲担心,阿莲那句二次洞房花烛的话,着实把赵巧云得罪了。
阿莲从小就是这个性格,直来直去,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洞房花烛夜是夫人安排的,不能怪赵巧云。
夫人也是考虑赵巧云是第一次,而阿莲早就和官人偷情无数次了,更重要是赵巧云地位比她们高,夫人的安排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夫人不知道官人早就答应过阿莲了。
以阿莲眼中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她不敢惹夫人,肯定会找机会狠狠刺一下赵巧云,她们间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阿莲也只是床笫上受官人宠爱,但赵巧云却能在政务上替官人排忧解难,官人肯定更看重赵巧云,而且赵巧云还是公主,万一……
余樱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要想办法让她们二人和解。
第六百三十二章 问计
入夜,陈庆留在妻子吕绣的房中,一名使女给他端来一盆热水烫脚,他的脚趾外侧磨出一个水泡,需要用针挑掉。
吕绣坐在桌前卸妆,一支支瑰丽的首饰都整整齐齐地放在盒子里。
“你那个表弟怎么样?”
陈庆笑问道:“他去找过你二哥了吗?”
“他只知道我在京兆,却不知道京兆知府就是我二哥,不过我这个表弟真不错,五岁就能写诗,七岁作赋,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看两遍就能背下来,我祖父更是夸他为汴梁第一神童。”
“他人品如何?”陈庆又问道。
“我说让你帮帮他,他急得跳起来就走,他说自己对任何人都没有透露他是我表弟,就怕别人说他是找关系,晁家家教很严,几个兄弟都有出息,他兄长晁澈现在是朝廷礼部员外郎,提举温州盐政,也才二十五六岁,老三晁滔,现在是太学上舍生。”
陈庆点点头,“我也感觉他目光很清正,如果他能考上,倒是可以好好提携,他父亲呢?年纪应该还不大吗?”
“他父亲是我小舅,大概五十岁不到,一直在地方为官,最后做到蔡州通判,现在临安赋闲,据说临安的闲官很多,领一份清水俸禄,然后等空缺,很难。”
陈庆笑道:“可以写信请他来川陕,陕北十几个州县都需要官员,娘子还有别的亲戚吗?”
吕绣苦笑道:“我也不太清楚,本来想多问问晁清,结果他怕我帮他找关系,坐一会儿就跑了,还送了一盒老福楼的点心,师父喜欢,我给她送去了。”
“其实我并不反对重用亲友,只要有本事,有德行,亲友反而更加信得过。”
“但有的亲友就不能用,像阿樱和阿莲的表兄,官人要当心此人。”
陈庆笑道:“她们舅舅家的吗?好像是做生意,开杂货铺的,阿樱和阿莲各给了他五百贯,我派人打听过了,人挺本份。”
“官人,你搞混淆了,她们舅舅人还不错,是很本份,但我说的是她们舅舅的大儿子,叫做林建青,这个人心术不正,我说要当心的是他。”
“他怎么了,怎么知道他心术不正?”
吕绣给两个小使女递个眼色,两人都知趣地退下了,吕绣便将林建青对余莲无礼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庆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的逆鳞就是他的家人,余氏姐妹虽然是小妾,但也是他的妻子,在自己府上居然敢对阿莲生出邪念,还毫无顾忌,听起来虽然有点荒唐,但这是余樱说的,余樱向来诚实,从不说谎,更不会搬弄是非,那肯定确有其事。
陈庆恼火道:“以后不准他再进我府门一步,这样的亲戚不要也罢。”
“我已经吩咐过田管家和温大娘了。”
吕绣拉着丈夫笑道:“别为这种人生气,坏了今晚的气氛,我们早点安歇吧!”
“雪儿呢?”
“我让阿樱替我带一晚,明天乳母就来了。”
“休息睡觉了!”陈庆起身去关了房门,转身抄起妻子的腿弯向床榻走去,“咦!娘子好像长胖了。”
“胡说!”
吕绣捶打丈夫肩窝两拳,“说清楚,哪里胖了?”
陈庆嘿嘿笑了两声,呼地吹灭了灯,将妻子抱进了帘帐……
次日一早,陈庆神清气爽地来到官房,他刚坐下,记室参军张轩上前行礼道:“昨天那个种桓,卑职已经调查清楚了。”
“怎么说?”
“他确实是种师道的侄孙,他父亲种洌继承了种师道的后嗣,所以他其实是种师道的孙子,这次来京兆就是为了参加科举。”
果然是种师道之孙,陈庆又问道:“他父亲现在在哪里?”
“他父亲原本住在京兆,因为金军入侵,全家迁去了成都。”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了,还有一件事,内政堂暂时不用了,把它封闭起来,二夫人有了身孕,你挑几个能干的手下,多担待一些。”
听说二夫人有身孕休息了,张轩既欢喜又担忧,欢喜是自己又将被重用,而担忧是自己恐怕没有二夫人的能力,就算他找几个能干的手下一起做事,恐怕都难以企及二夫人的才华。
“卑职一定努力,不辜负宣抚使的重托。”
“去吧!把张司马请来,说我有要事和他商量。”
张轩匆匆去了,不多时司马张晓来到陈庆官房,笑眯眯拱手道:“听说二夫人有了身孕,恭喜宣抚使!”
“多谢,司马请坐!”
陈庆请张晓坐下,取过一幅荆襄地图铺在桌上,缓缓道:“张俊率十万大军讨伐刘光世,目前大军驻扎在岳州和刘光世对峙,我刚接到郑平从成都发来的鹰信,刘光世派心腹李苗向我们求购火油,愿意出高价,我想听听司马的意见。”
张晓连忙问道:“出什么价格?”
“出四十万贯钱购买两万桶火油。”
“呵呵!二十贯一桶,这个价格很不错啊!”
“价格是很诱人,但我又不想和刘光世有什么瓜葛。”
张晓顿时明白了,宣抚使想做这笔生意,但又不愿背负上勾结叛逆的名声,所以才让自己想个两全之策。
张晓想了想便笑道:“其实也简单,宣抚使要公开表明态度,和刘光世划清界限,可以向朝廷明确表态,愿意出兵协助朝廷军队剿灭刘光世,当然,这只是我们的鲜明态度,朝廷肯定不会同意我们出兵。
然后,交易火油还是用上次的办法,利用所谓大商人私下交易,交易完成后发公告,说查获黑市大商人李龙武,私自向刘光世贩运兵器物资,已将其满门抄斩,然后严禁任何商人向刘光世运送军事物资,违者杀无赦!”
陈庆哑然失笑,“大商人怎么可能弄得到两万桶火油?”
“宣抚使,这种事情其实不重要,没有人会关心它是否合理,甚至连朝廷都很可能不会知道刘光世有火油,很简单,刘光世的火油被张俊缴获了,这种宝贵的战略物资他肯定会私藏在自己军中,绝不会上报朝廷,所以关键是宣抚使的态度,只要宣抚使的态度表现到位了,那么任何针对宣抚使的指责,都被宣抚使鲜明的态度压倒。”
陈庆点点头,他可不是迂腐的人,四十万贯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极大改善各州的办学条件,陈庆随即把张轩叫来,对他道:“张司马说了不少很好的建议,你请教张司马后把这些建议整理出来,先给我过目,我同意后立刻发给成都郑兵马使,另外再加一条,在四十万贯钱的基础上再加二十万匹绢。”
“卑职明白了,立刻做好!”
……
京兆的南城门两边有很多卖菜的小贩,几十年的不断演变,形成了一个很壮观的露天菜场,从蔬果到粮食,从禽蛋到各种肉类,几乎应有尽有,很多卖针头线脑,卖各种小吃,卖廉价首饰,卖衣料布匹的各种小摊也跑来凑热闹,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叫卖,到关城门前才开始收摊,从早晚都热闹无比。
知府吕纬非但不管,反而支持这种市场,传闻他已经上书宣抚使府,要求南城门彻夜不关,筹办夜市,这个消息让南城门一带居民欢欣鼓舞,很多小摊小贩都开始暗暗攒劲,准备申请夜市摊位了。
菜场和夜市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和南城门一带的居民有关系,这里是京兆城底层百姓的聚居区,数十万百姓生活在这里,菜场和夜市低廉的价格保障了他们的生活。
种桓在人群中四处张望,不多时,他果然在靠城门边上看见了林建青,他似乎在等人,满脸不耐烦。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
这时,一辆宽大的马车从种桓身边擦肩而过,种桓忽然看见了马车里的瘦高男子,旁边似乎还有两个年轻女子,种桓连忙低下头装作买菜的样子。
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