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张俊着实不喜欢郦琼,像个讨债鬼一样,整天围堵自己,问自己要钱,对驻兵地挑肥拣瘦,一会儿嫌六安县都是山区,一会嫌定远县不够繁华,动不动就说条件开得太低,不该投降自己。
  张浚为了安抚他,给了他五万军队,比王德的军队多,他还是不满意,因为王德是都统制,他只是副都统,所以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怨恨。
  这三名都统中,张俊只对王德比较满意,其他两人他都不喜欢,他想把他们换成自己的心腹。
  “大哥,外面风大,进船舱坐吧!”兄弟张保在船舱内喊道。
  张俊也感觉有点冷,他点点头,转身回船舱了。
  回船舱坐下,张保指指旁边杨垂安道:“杨先生有个想法,我觉得不错,大哥不妨听一听。”
  杨垂安原本是刘光世的谋士,刘光世被发配岭南后,杨垂安转而投奔张俊,杨垂安擅长阴谋诡计,这一点张俊比较喜欢,他便把杨垂安用为自己的谋士幕僚,对他也颇为信任。
  张俊点点头,“杨先生有什么好的想法?”


第七百三十七章 同乡
  杨垂安低声道:“我记得很清楚,吴阶是受岳飞节制的,现在又变成了大帅的部下,但岳飞颁布的防御构架中,还有吴阶的名字,吴阶不就变成了双重被统领了吗?”
  张俊点点头,“先生说得对,这确实是朝廷的一个疏忽。”
  杨垂安冷笑一声,“疏忽倒未必,上次岳飞弃官守孝事件,官家让张浚去给他赔罪,安抚他,张浚是文官,他一向心胸狭窄,岂能不记恨岳飞,这次明显是张浚给岳飞上眼药呢!”
  “然后呢?”张俊又问道。
  “大帅不如就把吴阶交给岳飞,吴阶空出来的位子补上自己的人,省得大帅整天看着他不舒服。”
  张俊沉默片刻道:“恐怕张相公会不满。”
  “办法也简单,把他调到光州,然后大帅对他置之不理,岳飞必然会用他。”
  光州正好是中段防御和西段防御的交汇处,张俊的防线和岳飞的防线在光州这一段重合了,让吴阶守光州,他两边都可以服从,如果张俊不管他,那自然是岳飞来调用他。
  张俊沉思良久,终于点点头,“可以试一试!”
  张俊要用自己的心腹大将张宗颜出任都统制,自己的人用起来才得心应手。
  ……
  在别人看来,郦琼那么讨厌的行为,像怨妇一样整天抱怨,事实上有它存在的道理。
  比如士兵几个月不发俸禄,家里实在无米下锅,逼得士兵的妻子不得不去卖身养家,作为主帅,郦琼是不是天天要问上司讨要军俸?
  再比如,他的军队有十几万的家眷跟随,被安置在江淮,张浚给他一个山区县城,县里的一点点土地都是别人的,让他十几万的家眷怎么养活,他当然不干,一定要一个有土地的平原县,所以他天天找上司大吵大闹,要求换一个安置县。
  再比如,他在刘光世军中的地位比王德高,军队也比王德多,他又是第一个投降朝廷,为截断刘光世的粮草立下了大功,甚至他投降了,王德还迟疑着不肯投降。
  但最后,朝廷却封王德都统制,封自己为副都统,简直让郦琼懵掉了,换谁都不能接受,他心态当然会失去平衡,他当然会感觉到朝廷对他不公。他却无法向上司反应,那么抱怨朝廷待他不公也很正常。
  郦琼的军队目前负责防御濠州,他军队的十几万家眷在濠州定远县,军队则驻扎在钟离县。
  这天中午,郦琼独自坐在大帐内喝着闷酒,他心情很不好,就在刚才,一批底层将领过来向他哭诉一番,又是三个月的军俸未发,家里断粮,只得地里挖野菜,一名都头唯一的儿子也因此夭折了。
  如果军俸都没有发,也就罢了,但据他所知,隔壁泗州韩世忠的军队十几天前就发了三个月军俸,甚至从来没有欠过军俸,他的士兵一个月才两贯钱的军俸啊!
  其实郦琼也听说过,有些上层将领拿军俸去放利子,放几个月赚一大笔钱,他现在也不知道是朝廷歧视他们的缘故,还是军俸被某些挪去放利子的缘故,还是朝廷本身就没有钱。
  现在下面已经有传言,说他郦琼挪用军俸去赚钱了,这种传言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时,亲兵在帐门处禀报,“将军,营门外有个同乡找你,说是你的老朋友。”
  “叫什么名字?”郦琼问道。
  “他说叫做梁森。”
  郦琼愣了一下,立刻反应来了,梁森不就是他的邻居梁二郎吗?他从小最好的朋友,很仗义,他父亲去世时,就是梁森替他办的后事。
  “快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三十七八岁左右的男子被亲兵带了进来,正是郦琼的好友梁森,郦琼心中着实激动,上前拉住他的手欢喜不已。
  两人走进大帐,郦琼请梁森坐下,让亲兵再去搞几个小菜和一壶酒来,他给梁森斟满一杯酒笑问道:“已经三年没有贤弟的消息了,最近混得不错吧!”
  “又不是太平盛世,哪有什么混得好的,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能养家糊口就心满意足了。”
  梁森的话勾起了郦琼的心事,他点点头,“现在养家糊口确实不容易啊!”
  “兄长是说,手下士兵三个月没有发俸的事情吧!”
  郦琼一怔,“贤弟怎么知道?”
  “不瞒兄长说,我现在在齐国情报院任职,对宋朝的情况很了解。”
  “贤弟……投降齐国了?”
  梁森笑了起来,“什么叫投降齐国,我已经做了整整十年的金兵百姓了,我们整个相州、整个临漳县,我们村,你的二叔、堂弟,我的父母兄弟,都是金国百姓,我为齐国做事情不是正常吗?我倒是想为大宋做事,宋朝要不要我是一回事,但我的家人怎么办?我父母妻儿,兄弟子侄都在临漳县,谁来养活他们?伯父可是眼巴巴地盼着见兄长一面啊!”
  郦琼心中难受起来了,他父亲五年前在相州去世,他却无法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
  “贤弟是来劝我投降的吗?”郦琼叹了口气问道。
  梁森摇摇头,“这种劝是最没有用,我不劝兄长,我就是来给兄长搭一个桥梁,兄长想了解江北的情况,我来联系,兄长若想知道大宋朝廷的情况,我也可以通过情报院了解。”
  “这样挺好!”
  郦琼点点头笑道:“贤弟不妨先给说说朝廷财力的情况,我真的很想了解。”
  梁森端起酒杯缓缓道;“朝廷的财力要从官家派使者去金国议和说起,为什么要议和?说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朝廷没钱了,战争支撑不下去了。”
  ……
  陈庆回到京兆城已经快半个月了,这半个月内关中有两件大事发生,一件是凤翔五县的游行事件,两万余百姓浩浩荡荡在京兆城内游行,反对土地清查,这件事很严重,但陈庆总感觉有些蹊跷,便派内卫去调查此事。
  第二件事便是昭陵血碑事件,五天前,醴泉县九峻山昭陵前的农民从麦田里挖出一块巨型石碑,埋在土中之前居然没有发现,就仿佛从地底深处钻出,这块石碑长两丈,宽八尺,上面只有一个字迹斑驳的东字,通体呈褐红色,就像在血池中泡了几百年又被风干了一样。
  这块血碑可是大凶之兆,它一出头就轰动了京兆,各种版本在京兆城内流行,其中最流行的一个版本就是,上面的字其实是一个陈字,旁边一半被腐蚀掉了。
  血碑,半陈,显然都在暗指陈庆。
  游行事件百姓都渐渐忘记了,但血碑却神秘,让人浮想联翩,所以非常受人关注,连吕绣和其他姐妹都听说了血碑事件。
  吃饭的时候,吕绣忍不住对丈夫道:“夫君,那块碑到底是什么说法,官府调查过了吗?”
  陈庆看了妻子一眼,淡淡道:“这种无稽之谈你根本不要放在心上,就算是古物也和我半点关系都没有,何况他不一定是古物。”
  “不是古物会是什么?”吕绣急问道。
  赵巧云在一旁道:“不是古物就是人造的呗!我就是觉得太奇怪了,从发现它到满城皆知,居然只用了两天时间,要知道从醴泉县走到京兆,都还要两天时间呢!”
  陈庆微微笑道:“巧云是在暗示我吗?”
  赵巧云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实我觉得这件事要查的话,消息传播途径倒是一个方向。”
  陈庆点点头,“有道理!”


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
  官房内,张妙把两份情报放到陈庆桌上,“郡王,这是刚刚得到的两个消息,完颜粘罕率五万军队进入河东路,目前大军已进入太原,接掌了河东路的军权。”
  “那谁坐镇河北?”
  “是完颜粘罕的儿子完颜斜保,听说坐镇河北的是合扎猛安军。”
  陈庆负手走了两步道:“河东路是完颜昌的势力地盘,被完颜粘罕强行接管,估计这是金国皇帝和完颜粘罕的交易,用完颜昌的河东路换取完颜粘罕的合扎猛安军。”
  “金国皇帝是想用完颜粘罕保住河东路?”
  陈庆点点头,“完颜银可术本身能力就不如完颜粘罕,加上他已经残疾,保不住河东路,所以金国皇帝把能征善战的完颜粘罕调到河东路,既想利用完颜粘罕保住河东路,又要拿走合扎猛安军,还削弱了完颜昌,可谓一石三鸟,这个天子新皇帝厉害,至少他身边有能人。”
  “那完颜兀术呢?”
  陈庆微微笑道:“如果我是金国天子,那我一定会千方百计调拨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的关系,然后稳住完颜兀术。”
  陈庆心中已经明悟,历史上,金国新皇帝登基后不久,完颜粘罕就被剥夺军权,不久就郁郁而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的存在,历史产生了变量,完颜粘罕的命运有了一定的改变。
  “还有一个什么消息?”陈庆又问道。
  “还有就是关于宋朝的消息,首先是天子封郡王为镇国大将军,这是正二品武散官,这应该是天子向郡王示好。”
  陈庆冷笑一声,“他是在暗示我,希望我退出荆湖南路,这个不用管他,按照我们的原定计划就是了。”
  陈庆的原定计划就是训练民团,然后水军控制长江荆湖段,再动用资源收买民心,有了强烈的民意基础,将来自己拿下荆湖南路就毫不费力了。
  不过在陈庆的原计划中,他是要从荆湖南路撤军,有了民团基础和长江控制,就没必要在荆南南路驻军,不过肯定要在峡州大量驻军,以支援荆湖南路的民团军。
  陈庆笑了笑,又对一旁的关师古道:“看来朝廷那边放心不下,军部司发一份撤军计划书给枢密院,让朝廷了解我们的撤军计划,不要胡思乱想。”
  “卑职明白,这就去处理!”
  关师古行一礼走了,陈庆又问张妙道:“还有什么重要消息?”
  “还有一个重要消息就是,天子任命张俊为防御中路元帅,吴阶变成了张俊的麾下。”
  陈庆一怔,“已经定了吗?”
  张妙点点头,“已经颁布旨意了。”
  陈庆着实有些无语,原本有岳飞、吴阶、韩世忠三大抗金名将防御淮河一线,已经是固若金汤了,偏偏朝廷又横生枝节,把张俊顶上来,很有可能张俊这里就会成坍塌点。
  张妙又道:“朝廷这样安排,恐怕是在变相削弱岳飞的军权!”
  陈庆点点头,他也意识到了,原本吴阶是守岳飞节制,等于中部和西部防线都由岳飞统一指挥,这下子张俊顶上来,中线确实就没有岳飞的事情了。
  不过朝廷这些破事陈庆也没有兴趣了,他还是继续紧锣密鼓,进行他的河东路备战。
  张妙下去了,陈庆负手在官房内走了几步,对门外道:“晁清进来!”
  晁清进来行一礼,“请郡王吩咐!”
  陈庆取过一封信递给他,“你出一趟差,去醴泉县把这封信交给王浩,在那里呆两天,替他们参详参详,我估计凤翔百姓游行事件和血碑事件有一些关联,让他们两件事连起来查。”
  “卑职明白!”
  晁清接过信,快步离去了。
  其实陈庆也明白,这是土地清查引发的后果,一些隐藏的反对势力在向自己开火了,这不是坏事,如果一直不清除这些敌对势力,一旦这些势力成了气候,就会在关键时刻引发内乱。
  也是因为土地清查触碰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才跳出来了,如果不趁机把他们一网打尽,以后再查找他们就难了。
  这次陈庆也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要在河东开战之前,把潜伏在内部的敌对势力全部铲除干净。
  ……
  醴泉县位于京兆城的西北方向,距离京兆城约一百余里,属于乾州境内,但昭陵所在的九峻山还要再向北,距离醴泉县就有数十里路程,在甘谷水的北面,背山面水,是风水极佳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