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女真护卫骑兵在这里扎下了数十顶大帐,他们还带来数千只羊,自己杀羊烧烤。
这次完颜希尹来京兆谈判,还有副使完颜充,完颜充是太傅完颜宗干的长子,被封为万户,虽然才二十岁,但他却军方的代表,代表军方参与谈判。
早在完颜希尹出发之前,天子完颜亶便和军方达成妥协,在保证底线的原则下,可以答应宋军的一切合理要求,尽快把完颜粘罕和完颜银术可换回上京。
底线有四条,第一,不接受陈庆一切降低金国地位的礼节;第二,不接受土地割让;第三,不接受多人交换,以陈庆在信中的要求为准;第四,不接受巨额敲诈,这主要是针对女真士兵的赎身。
当天下午,完颜充便在宋军的带领下去探望了软禁中的完颜粘罕和完颜银术可,两人同样关押在天牢的软禁区内,和上次完颜撒离喝以及完颜齐的一样,各有两名女真妇人服侍。
完颜粘罕情绪有些低沉,尤其听说河东已经被宋军攻占,他长叹一声,便闭目不再多说什么。
但完颜银术可却精神不错,兴致勃勃和完颜充谈了半个多时辰,才让他离去。
确定了置换人的真实性,下一步就是具体谈判了。
次日一早,蒋彦先作为陈庆的全权代表,在三百骑兵护卫下,和几名官员一起来到了谈判地。
谈判之地也在长乐坡,距离女真代表团驻地只有一里,也是由数十座大帐组成,两千宋军在附近驻防。
不过谈判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完颜希尹认为双方地位不对等,他是宋国左丞相,而对方甚至在宋朝没有官职,充其量是陈庆的幕僚而已,完颜希尹要求陈庆亲自和他们谈判。
蒋彦先着实很不高兴,冷冷道:“我有郡王所赐金牌,可以全权代表他,如果你们不愿贵使吸取上次的教训,那就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原话传到完颜希尹耳中,尽管他心中很不爽,但这一次他不得不收起骄横,乖乖前来大营谈判了。
有趣的是,他们见面时,都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都堆起了笑眯眯的面孔,拱手寒暄致敬,随即双方走进了大帐。
完颜充面无表情,也不打招呼,始终一言不发,跟在完颜希尹后面。
双方在一张长桌两边坐下,有军士给他们上了茶。
蒋彦先取出一封信,递给完颜希尹道:“这是我们郡王给贵国天子信件的抄件,原件在你们那里,信上写得很清楚,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后来又追加一封信,愿意用完颜银术可交换旧太子赵谌,这是两大原则,如果贵方能同意,那么我们坐下来谈细节,现在你们来了,那说明两大原则你们同意了,对吧!”
完颜希尹刚要开口,完颜充却轻轻咳嗽一声,带着某种暗示。
完颜充的任务是代表军方监视谈判过程,要求完颜希尹必须按照天子和军方达成共识来谈判,不得节外生枝。
所以完颜充轻轻咳嗽一声的意思,就是提醒完颜希尹注意自己的存在。
完颜希尹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正常,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继续道:“我们天子同意了贵方提出的两大原则,我来这里谈判,也就是协商细节,有几个细节需要我们继续商讨,第一,交换方式和地点:第二,其他被俘将领怎么解决:第三其他女真士兵怎么解决;第四算是一个要求,在交换完成之前,希望双方保持停战状态。”
……
中午时分,陈庆请三位阁僚在郡王府斜对面的安西酒楼小酌一杯,安西酒楼实际上是陈庆的产业,主要是给官员们中午休息小酌之处。
酒楼占地五亩,除了两层主楼外,后面就是一间间小院雅室,非常安静,很适合交谈。
陈庆点了十几样小菜,热了几壶清酒,众人一边慢慢喝酒,一边听取蒋彦先的汇报。
“今天谈判还算顺利,主要两大原则双方都接受了,那么细节反而就好商量了,无非吃亏多少的问题,一共七名万夫长,对方的咬得比较死,万夫长一换一,千夫长是五换一,百夫长十换一,男女不管,而我们的意思是男女分开,一名万夫长换一名亲王,一名千夫长换一名郡主,而且对方只拿出三十八人的清单,里面十八人是两个先帝的嫔妃,真正的宗室只有二十人,主要是先帝的子女,太上皇的子女他们一个都不肯放。”
陈庆淡淡笑道:“其实也无所谓,我只要把先帝和太子换回来,其他人只是想让他们少受一些罪,三十八人就三十八人,全部换回来,不够就用百夫长凑数,另外士兵怎么说?”
“刚才卑职忘记说了一点,完颜希尹说,当年掳去的宗室、外戚、官员不习惯金国苦寒之地,十年间陆陆续续都过逝了,倒是那些普通百姓都存活下来,金国的意思,用这些普通百姓交换女真士兵,一换一,男女不管。”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赵开道:“如果对方用河北民众来交换,怎么办?”
这也是陈庆担心的,他向蒋彦先望去,蒋彦先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也提出来了,完颜希尹的意思是说,那几万百姓只是奴隶而已,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人群,没有必要用河北百姓冒充,而且这是他们天子的意思,他们天子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做这种下作事,其实卑职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
关师古也道:“那些被掳走的外戚和官员,他们虽然过逝,但妻儿老小还在吧!”
“这些人都算作是普通百姓。”
陈庆沉吟一下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担心,我怎么分辨先帝和太子的真假?”
关师古道:“先帝我见过多次,我认识他,只是太子今年二十岁了吧!我估计认识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陈庆一拍手笑道:“凤翔府通判徐宁,他当时是金枪班教头,是太子的师父,他很熟悉太子,把他调来。”
关师古笑道:“一个周侗、一个徐宁,当年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学高手啊!”
这时,蒋彦先又道:“还有就是齐国的二十几官员,我也和完颜希尹提到了。”
陈庆精神一振,笑问道:“他怎么说?”
“他说如果我们肯按照他们的方案,这二十几人就作为添头,送给我们了。”
陈庆微微一笑,又拾起桌上的金国的方案细看,交换地方放在赤塘关,也就是太原府最北面,这就意味着交换完成之前,自己不能北攻大同府,时间是明年三月。
陈庆点点头道:“就按照他们方案来,我们要坚持的就是,所有人的父母妻儿要一同送来,我不希望出现人伦悲剧,这个细节一点要敲死,还有太子有没有成婚生子,有的话也要一并送回来,另外,太上皇的棺椁也希望作为附加条件,一起送回来。”
蒋彦先连忙躬身道:“卑职明白了,一定会妥善处理好。”
第七百九十三章 难民(上)
晚上回到府中,陈庆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吕绣给丈夫斟满一杯酒笑问道:“今天城里到处在说,夫君要把先帝交换回来,是真的吗?”
陈庆瞥了一眼赵巧云,见她双眸微红,显然是哭过,便笑着点点头,“基本上可以谈成,我们的本钱很硬,不怕他们不答应。”
赵巧云盛了一碗汤,放在陈庆面前,小声问道:“我父亲的棺椁能一起送回来吗?”
“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可以交换的本钱很多,你不用担心。”
“谢谢官人!”
陈庆见她眉头还锁着一丝很深的忧虑,便知道她还有顾虑。
陈庆岔开话题笑道:“我可能过几天要出去一趟。”
众女异口同声道:“又要去作战?”
陈庆笑着摆摆手,“不是去作战,是去巡视一下难民情况,大概十天左右,战争要明年去了,我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吕绣点点头,“这次让阿莲陪你去,有她照顾你,我会放心一点。”
余莲心中顿时暗喜,春上眉梢。
陈庆又想起一事,问赵巧云道:“你妹妹赵缨络,她现在情况如何?”
“她很好,她和我一样,也不愿意回临安了,她现在只能依靠我,没有地方可去了。”
“那就让她一起来吃饭,一家人用不着那么生分。”
赵巧云迅速看了一眼吕绣,吕绣不露声色点点头。
赵巧云大喜,“那明天早上我就让一起过来。”
……
入夜,陈庆来到赵巧云的院子,正好在院子里遇到赵巧云的妹妹赵缨络,赵缨络身材很高,长得十分苗条,尤其生得美貌,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格外多情,远远望去,长长的睫毛如秋水朦胧一般。
赵缨络可以说是陈庆目前为止见到的最漂亮的女人,比赵巧云小两岁,但也只有二十余岁,她也孤苦伶仃,无儿无女,无处可去,只能寄住在姐姐家中。
刚从太原回来时,陈庆听到一些议论,说赵缨络已经成为自己侍妾,陈庆还想给她找一处房,但当他无意中看到了撑着雨伞,独自站在湖边的赵缨络,那种绝世无双的温婉气质和美貌使陈庆震惊住了,使陈庆立刻打消了让她搬出去念头。
陈庆走得很快,赵缨络一下子撞进陈庆怀中,眼看着她站不住,要摔倒在地,陈庆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她的手。
“当心!”
赵缨络这才发现扶着自己的是陈庆,顿时羞得她满脸通红,连忙抽回手,深深施个万福礼,“缨络走路匆忙,失礼了。”
陈庆微微笑道:“缨络姑娘,没撞到你吧!”
“没有呢!姐姐在里面,我先回去了。”
赵缨络低下头,不敢看陈庆的眼睛,快步去自己的小院了。
陈庆一直望着她婀娜多姿的腰肢消失,轻轻搓了搓手,赵缨络的肌肤还真是滑腻,让他有些心猿意马了。
……
赵巧云卖力地服侍好了丈夫,她娇喘吁吁躺在丈夫怀中,小声道:“大姐说,夫君想另外安置缨络,我担心坏了。”
“原本是有这个想法,怕别人说闲话,不过现在想想其实也无所谓。”
赵巧云鼓足勇气在丈夫耳边小声道:“夫君把她也收了吧!完颜粘罕的妻妾太多,又常年在外作战,基本上不碰她,我们姐妹可以一起服侍夫君。”
陈庆心中顿时有些蠢蠢欲动,这几年随着他权势愈重,陈庆对女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大。
而且陈庆和曹操一样,纳别人之妻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尤其两个皇帝的女儿,在政治上对自己有好处,他干笑一声道:“这种事情是夫人决定的,你别问我。”
赵巧云知道夫君默许了,心中欢喜,立刻又卖力地服侍起来。
梅开二度后,陈庆终于说到正事了。
“今天说到你皇兄的时候,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赵巧云低低叹息一声道:“皇兄在金国或许还能活得久一点,他现在回来,临安那位怎么能容下他,我就怕皇兄一两年后就莫名其妙病逝了。”
陈庆微微一笑,“你不用担心,有我撑腰,他不会有事。”
“其实我更担心是夫君,夫君就不怕他们兄弟联手起来对付你吗?”
陈庆亲亲她的额头,柔声道:“我可以答应你,将来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赵巧云很清楚丈夫给自己这个承诺是多么艰难,她心怀感激,紧紧搂住了丈夫。
……
两天后,谈判结束了,双方达成了交换细节,陈庆在交换细节书上签了名,接下来是金国皇帝确认,双方交换文本后就算生效,交换时间是三月初,在赤塘关进行交换,具体交换办法双方再协商。
完颜希尹连夜离开了京兆,返回上京,就在金国使者离开几个时辰后,陈庆也在次日清晨离开京兆,前往华州郑县巡视难民情况。
这次和陈庆一起出发的,还有第三批援助官员以及物资,郑县的难民就是商州的难民,商洛县是小县,容纳不了数十万难民。
内政堂便做出决定,将难民大营设在郑县的渭河南岸,难民在商洛得到简单救济后,又继续向北进入关中。
难民营放在哪里,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思路的体现,难民营放在商洛是一种排外思路,只是暂时救济,最后还是要把这些难民赶回襄阳。
而难民营放在关中则是一种容纳思路,最后要把这些难民消化掉,安置到川陕各地。
另外,安置在郑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河道运输,粮食物资运输和人口运输,所以内政堂同时又决定在华阴县的渭河北岸也建一座难民营,容纳从陕州过来的难民大军。
数百艘满载物资的大船在渭河上航行,南岸是数百人的拉纤队伍和数千护卫骑兵。
船队前面是十几艘客船,第一艘四千石的大船便是陈庆的专用坐船,在关中巡视,陈庆基本上都是坐船而行,方便他处理公务。
而后面的十几艘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