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批准了刘琼的请求,众将都不满地嚷了起来,甚至怀疑刘琼是故意装傻才趁机得到率先入城的机会,这不是一般的城池,而是汴梁,谁都希望由自己率先杀入汴梁,没想到被刘琼抢走了机会。
陈庆不管他们叫嚷,又对杨再兴道:“一旦城破,杜荣必然会率军从东城逃窜,你率领两万骑兵围剿,拿杜荣的人头来见!”
“卑职遵令!”杨再兴很干脆地接下这个任务,得不到率先入城的机会,那么猎杀对方主将就是第二大功劳了。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破城
夜幕降临,城内的防御再度紧张起来,杜荣也知道,夜晚是西军取得突破的最好机会,尤其是今晚,杜荣感觉到了危机,他派出的内部探子发现了军营内的异常,很多将领在私下聚会,甚至发现西军传单的抄件,这让杜荣愈发的担忧。
快到一更时分,杜荣连续下达了命令,调整了各军的防御防卫,第三统制军的防御区由北城门改为西城门,东城门和南城门继续由杜荣亲自统领的一万军队负责。
第三统制军的主将正是李太谷,杜荣临时变更防御区,着实让李太谷措手不及,他立刻召集几名心腹手下商议对策。
李太谷对众将道:“距离一更时分不到半个时辰了,通知西军变更城门已来不及,只能拖延,能拖多久算多久,实在拖不下去就开战,大家去把弟兄们集结起来,把真相告诉他们,我们要开城迎接西军,让弟兄们跟我们一起干。”
众将纷纷去召集各自的军队了,这时,杜荣派人来催促李太谷立刻换岗去西城。
“请告诉都统,我的军队中可能有人感染了瘟疫,病情严重,我们正在隔离防治,暂时不能离开。”
报信兵调转马头,回去禀报了,杜荣听完汇报,眉头紧皱,简直荒谬,什么时候感染瘟疫了,自己怎么从不知道?
他的侄子杜环道:“二叔,李太谷只是借口而已,不如侄儿带人去看看,他究竟有什么图谋?”
杜荣点点头,“你要当心,若发现有什么不对,不要揭穿他,立刻赶回来!”
“侄儿知道!”
杜环带着一百多名手下向北城门奔去,杜荣想想也不放心,亲自带着三千人赶往北城,这个李太谷不是他的人,反叛的可能性极大,早知道就不该让他守北城,杜荣一边懊悔,一边带着三千士兵向北城奔去。
李太谷正在部署开城门后的应对措施,忽然有士兵来报,“启禀统制,杜环来了,硬要上城检查军纪。”
杜环就是杜荣手下的第一猎犬,出任军纪营统领,专门借口检查军纪监视各军,李太谷便知道该来的还是要来,他当即立断道:“大家立刻回去,聚集军队开启城门!”
众将各自行动去了,李太谷立刻率领数百士兵去拦截杜环,城头有点火柴堆,一看就露馅了。
这时,杜环已经没必要上城了,他在城下便发现了端倪,原本城门都被大石堵死,可现在大石全部被搬出来,城门不再有任何阻挡,这也太明显了。
“我们走!”
杜环调转马头便走,但这时他已经走不了,李太谷已经率领千余人将他和手下团团包围,用弩箭对准了他们。
“李太谷,你想干什么?”杜环色厉胆寒地大吼道。
李太谷冷冷一笑,“你我心知肚明!”
杜环见势不妙,大喊一声,“突围!”
他拔出刀,一催战马向对方猛冲而去。
“放箭!”
李太谷一声令下,顿时乱箭齐发,空地上响起一片惨叫声,杜环和他的手下纷纷中箭落马,其中杜环身中三十余箭,当场毙命。
李太谷喝令道:“城头点火,开启城门!”
此时还不到一更时分,李太谷已经顾不上了。
杜环在外围留了几名手下,他们听到了惨叫声,吓得连忙赶回去禀报,没走多远,便遇到了急急率军赶来的杜荣。
“怎么回事,你们统领呢?”
“卑职听到了惨叫声,没有见统领出来,便感觉不妙,赶紧来禀报。”
杜荣大惊,立刻派人再去调集援军,李太谷一定是要反叛了。
形势紧急,他等不到援军,便率领三千士兵向北城门冲去。
距离北城门还有三百余步,迎面一阵乱箭射来,奔在前面的很多士兵措手不及,纷纷中箭倒下。
众人才发现对面有埋伏,吓得纷纷趴下。
“都统,城头上有火光!”一名士兵指着城头上喊道。
杜荣也看见了,城头上火光熊熊,应该还是三堆火,另外两堆火被城楼挡住了,但能看到城楼上的烟尘。
这是在向西军发信号,杜荣心中大急,大喊道:“杀上去,关闭城门!”
三千士兵跟随他多年,都是他的心腹之军,士兵们大喊一声,再度猛冲,这次拿盾牌的士兵冲在前面,有效抵挡住了箭矢。
李太谷的士兵从两边杀出来,双方激战在一起。
以此同时,刘琼率领六千骑兵和三千黑甲军从一里外向北城门杀来,在两里外,还有刘璀率领的三万骑兵正不急不缓向北城门杀来,他们是第二批,一旦刘琼军队进了城,他们也将全力冲刺。
距离只剩下百步了,头顶上没有箭矢射来,只剩下五十步了,吊桥也没有拉起来,城门也没有关闭迹象。
刘琼已经确定没有陷阱,他大喊一声,“跟我杀进去!”
刘琼一马当先,手执长枪杀进了城内,进城后只是瓮城,要进了内城才是真正入城,但瓮城内有近千人在激战,刘琼一眼认出来,一支军队左臂缠有白布,也月光下看得很清楚,那就是李太谷的军队,他大喝一声,一连刺翻了七八名没有缠白布的士兵。
他后面大群骑兵涌了进来,终于被杜荣的士兵发现了,他们掉头便逃,恐惧得大喊大叫,“宋军杀进城了!宋军杀进城了!”
刘琼催马疾奔,率领数百人瞬间冲进了内城门,只见迎面无数士兵杀来,他大吼一声,率领骑兵和敌军激战起来,骑兵涌进城内越来越多,超过五千人了,杀得杜荣的军队屁滚尿流,往风而逃。
六千骑兵杀进了内城,黑甲士兵也杀进来了,紧接着,刘璀的大军也开始进入外城门,汴梁城大势已去。
这是,杜荣已经不在了,刘琼率领骑兵刚杀进内城,杜荣便知道汴梁守住不了,他立刻率领赶来的五千援军向东城门撤离,他可没有李成那种玉石俱焚的决心,和宋军打巷战,他要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说。
东城外没有西军驻守,这是陈庆特地给他们留下的退路。
杜荣率领五千士兵冲出东城门,便沿着官道向东逃窜,但逃出不到两里,一声梆子响,右面万箭齐发,杜荣士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倒下,惨叫声一片,近一半被弩矢射倒。
紧接着马蹄声轰然响起,上万骑兵从左右杀来,将敌军包围。
但杜荣和十几名亲兵却骑马逃掉,逃出百余步,一名大将军手执虎头湛金枪,正是杨再兴,他捋须冷笑道:“杜荣,杨某等你多时了!”
杜荣一言不发,冲上去挥舞大刀劈去,速度很快,刀势凶猛,准备将杨再兴一刀斩为两段。
杨再兴冷笑一声,躲过这一刀,长枪一摆,向杜荣平胸刺去,只见金光一闪,枪速快得无以伦比。
“来得好!”
杜荣挥头向枪头劈去,不料却劈个空,身体一闪,险些脱力落马,杨再兴已经在他身后了,他暗叫一声,想使回马刀救命,但已经来不及,“噗!”一声刺响,长枪刺穿了杜荣的脖子,从后颈刺入,枪尖从咽喉突出,颈椎骨也被刺断,杜荣眼前一黑,当场毙命。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入城
夺取汴梁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陈庆的大帐内,尽管在他意料之中,但这个消息带来的巨大喜悦还是使他激动万分。
陈庆立刻下令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大营,此时还是四更时分,但汴河内外却是一片欢腾,士兵们都激动得冲出大帐,将头盔高高抛向天空。
“万岁!雍王殿下万岁!”
欢呼声传遍四野,陈庆当即下令,明天上午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晚上拿出羊肉和酒犒劳将士,三军欢庆胜利。
次日天刚亮,消息便不胫而走,整个汴梁城也沸腾了,在沦陷了十五年后,来自川陕的宋军终于击败了金兵,收复了昔日的宋京。
这意味着百姓们不再是金国奴民,重新回到大宋怀抱,百姓们奔上大街,敲打着皮鼓和木桶,载歌载舞,欢庆战争结束,欢迎陈庆的军队入城。
在整齐的军队出现在南城外,整个城池都沸腾了,数以万计的居民鼓乐喧天涌出城外,迎接西军入城,他们用面饼、用水果,用鸡蛋、用藏匿的鸡鸭和野味,用他们的一切食物来犒劳自己军队的到来。
激动的泪水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闪烁,百年来,还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在汴梁得到西军这样的待遇,他们被视为汴梁的拯救者,是汴梁百姓们最后的希望。
汴梁城内,二十万民众夹道欢迎西军入城,百姓们载歌载舞,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喜悦,三百名长者长街跪迎雍王陈庆的到来,这是最高礼仪,是天子才有的待遇,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是否不妥,就仿佛大宋的天子就在队伍之中。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需要一种仪式来抒发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长街跪迎无疑就是最好的仪式,最大的诚意。
一名老者仰头高声大喊:“自靖康以来,汴梁屡经屠戮,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死去的人尊严丧尽,活着人饱受摧残,但我们从没有丧失过希望,我们就一直等着这一天,今天,我们终于等到了。”
说完,所有人都放声痛哭,陈庆连忙扶起老者,又让亲兵们扶起所有的老人。
他含着泪水高声道:“你们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你们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只恨自己来得太晚,让亲人们受了那么多屈辱,但从今天开始,你们都挺直腰板吧!不会有人再挨饿受冻,从今天开始,汴梁百姓免税十年,这是我给大家的承诺!”
“万岁!雍王殿下万岁!”
说再动听的话也没有免税十年的承诺来得实际,欢呼声响彻全城,这是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发自内心的拥戴。
人群扶老携幼,妇人抱着孩子,少女们身着艳丽的长裙,一群群孩童跟着骑兵奔跑,许多骑兵将孩童们抱上战马,引来一片鼓掌欢笑。
……
入城仪式结束后,陈庆随即下令在汴梁城内搭起二十座赈粥棚,向饥饿的百姓们赈粥,他看得清楚,大部分百姓都面黄肌瘦,估计很多人家都无存粮了。
尤其是杜荣掌控汴梁数日,已经停止了对百姓的赈济,很多百姓家里都断粮了。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搭粥棚,赈济饥民,很快,所有粥棚前都排起了长队,陈庆命令士兵尽量把粥熬厚一点,让饥饿的百姓能吃饱。
陪同陈庆巡视城池的是开封府通判李积,同时也是汴梁知县,年约五十岁,北宋时,他是户部郎中,知陈州事,伪齐时他赋闲在家,伪齐灭亡后,他的同窗好友赵元出任梁王府司马,将他请出山,出任开封府通判和汴梁知县。
虽然是金国官员,但陈庆也没有为难他,还是让他继续任职,现在汴梁最重要的是稳定下来。
“殿下,完颜兀术人不算坏,他撤走时给杜荣留了五万石粮食,其中三万石是军粮,两万石是民粮,但杜荣就把这两万石民粮扣住了,不肯交给官府,我们手上一粒粮食没有,只好去大户人家借粮,救了一部分百姓。”
“意思是还是有不少人饿死?”
“是!基本上都是孤寡老人和孩童乞丐,我们每天都要收两百多具尸体,都是病饿而死!”
“这个杜荣的家人在哪里?”尽管杜荣已死,但陈庆心中还是怒火难平。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侄儿,还有一个孙子,但他府中好像没有人了。”
旁边杨再兴道:“殿下,昨晚卑职在东城外伏击,杜荣的队伍中有两辆马车,里面有妇孺和两名年轻男子,都死在乱箭之下,他们带了很多金银细软,应该就是杜荣的家人。”
陈庆点点头,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一点。
“城内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三十三万八千人,上个月才统计过。”
“百姓们靠什么为生,种田吗?”陈庆又问道。
李积苦笑一声道:“无以为生!”
陈庆勒住战马缰绳,不解地问道:“什么意思?”
李积指着两边的关闭的店铺道:“殿下觉得这些店铺这两天因战争而关闭的吗?”
陈庆早就想问了,他发现城内的店铺基本上都关闭了,连杂货铺也关了,让他着实不解。
“难道不是?”
李积摇摇头,“从完颜兀术接管汴梁以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