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下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对他忠心耿耿,韩家军可不是白叫的,他就算去职养老,也要给手下一个好的归宿,他才能给韩家军一个交代。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韩家军像岳家军那样成惊弓之鸟,被人张俊任意贬黜,最后大部分都投奔了陈庆。
  当然,投奔陈庆也不是坏事,也算是很好的归宿,但过程很痛苦,战功赫赫,结果却是朝廷冷酷无情的对待,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
  韩世忠便想趁着朝廷没有下令撤番之前,抢先出兵攻下宿州和徐州,使自己得到一个和朝廷谈判的机会。
  距离宿州州治符离县还有十里,走过前面一座山丘就是符离县,大军停下了脚步,根据韩世忠得到的情报,符离县只有五千守军,守将叫做陈涛,是郦琼手下重将,整个宿州也就这五千军队。
  韩世忠命令大军全部熄灭火把,原地休息,等候他派出的斥候消息,命令传下,长长的火龙很快消失了,六万军队一片寂静。
  此时正是三更时分,彤云密布,乌云压顶,夜色格外昏黑,十几步就看不见人影,正是夜袭的最好机会。
  韩世忠慢慢催马上前,走过百余步,绕过了山丘遮挡,一座县城的轮廓豁然出现在他眼前。
  一刻钟后,几名斥候飞奔回来,为首斥候禀报道:“启禀宣抚使,城头看不到守军的踪影,但隐隐看见有火光,应该是巡逻守军在城头上烤火取暖。”
  “是在哪个城头!”
  “回禀宣抚使,在南城头!”
  “那其他城头看见火光了吗?”韩世忠又问道。
  “没有看见火光!”
  韩世忠点点头又问道:“护城河如何?”
  “护城河还在结冰,很厚实,人可以在冰面上行走。”
  韩世忠当即令道:“解将军何在?”
  统制解元上前抱拳道:“末将在!”
  “你可率本部两千精兵,带十架攻城梯偷袭西城,得手后,点燃三支火把为信号,并开启城门!”
  “末将遵令!”
  准备了片刻,统制解元率领两千宋军疾速向西城墙奔去,士兵们扛着十架攻城梯,以两百人为一队,分散奔跑。
  城头上没有守军,一片漆黑,此时新年刚过才十天,守军都还沉浸的新年的氛围之中,要过了中元节才叫过完年,才会渐渐回过魂来,然后开始考虑守城防御之事。
  守军做梦也想不到宋军会在新年期间攻城,防守明显松弛了,三更时分,根本就巡逻士兵,所有值夜士兵都找地方睡觉去了。
  此时,韩世忠率领两万大军在距离城门两里外,等待着攻城的结果。
  十架攻城梯钩住了城墙,两千军队迅速攀城而上,解元率先冲上城头,在城头上睡觉的士兵纷纷被惊醒,忽然见涌上城无数士兵,吓得大叫一声,起身便逃,很多士兵逃跑不及,被乱矛刺杀在地。
  两千士兵迅速登上城头,士兵分两路,一部分士兵在城头上放下吊桥、开启城门铁栓,点燃了火把,解元则一千士兵冲下去开启城门。
  就在这时,南城头急促敲响了警钟,“当!当!当!当!”韩世忠的军队被发现了。
  随即满城警报声大作,各处都敲响了警钟,但已经来不及,西城门被打开,韩世忠率领两万军队向城门蜂拥杀来……
  守将陈涛大声叫喊,熟睡中的士兵纷纷惊醒,手忙脚乱穿上衣服,甚至连盔甲都来不及披挂。
  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大喊道:“陈将军,宋军已杀进西城,有数万人!”
  陈涛急得大喊:“开北城门撤退!”
  陈涛率领数千冲出了北城门,就在这时,北城门外一声呐喊,紧接着万箭齐发,陈涛躲闪不及,被射成刺猬一般,当场毙命。
  士兵也被射杀近千人,其余士兵又吓得逃回城门,这时,韩世忠大军已杀至,数千士兵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
  韩世忠为人宽厚,虽然这些士兵都曾经是宋军,跟随郦琼投降了金兵,又归降陈庆,现在再次投降宋朝,韩世忠还是准许了他们投降。
  宋军几乎不伤一兵一卒便拿下了符离县,也拿下了宿州。
  韩世忠留一万军队镇守宿州,他在稍微补给后,又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掉头向东,杀向邳州。
  三日后,韩世忠攻克下邳县,邳州五千守军全军覆灭,韩世忠军队势如破竹,又在三天后攻下海州,三千海州守军投降。
  韩世忠随即率领四万大军掉头杀进徐州,直扑彭城县。
  在短短十天后,韩家军连破三州,镇守彭城县的郦琼不敢救援,眼睁睁看着一万三千军队全部损失。
  此时,彭城县守军只有两万余人,郦琼一方面紧急进入全军战备状态,另一方面发鸽信向京兆求援。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救援
  韩世忠率领六万大军忽然北上,打了郦琼一个措手不及,郦琼的求援鸽信在三天后送达了京兆。
  此时已是一月下旬,温暖的气息传遍关中,柳树已经发绿,冰雪消融,一群群欢快的鸟儿在天空飞翔,农民开始给冬小麦施肥保苗,疏松土地。
  陈庆正准备前往汉中和巴蜀视察,时间是一个半月,但郦琼飞鸽传来求救信打乱了陈庆的计划。
  这天清晨,陈庆在吃早饭时对家人道:“计划可能会改变,我可能不去四川路和汉中路巡视,可能会去徐州。”
  “夫君是因为徐州发生战事?”吕绣问道。
  她们都看了报纸,知道朝廷军队攻打徐州,似乎占据了上风,形势对他们不利。
  陈庆点点头,“情况比较复杂,可能金兵也会趁机反扑,如果应对不当,我们会前功尽弃。”
  “官人要去多久?”赵巧云问道。
  “估计也是一个半月左右,只是这次不好带家眷了。”
  陈庆目光望着余莲,余莲目光黯然,她盼了快一个月,就等着和丈夫一起去巴蜀,没想到计划改变了。
  “今天和明天我都在家,后天一早出发。”
  ……
  入夜,余莲竭尽一切地迎奉着陈庆,让他的激情一次次在自己身体里爆炸。
  两人一直疯狂到三更时分,陈庆才精疲力尽地搂着余莲极具诱惑的身体躺下了。
  余莲忽然搂着丈夫的脖子呜呜哭了起来。
  陈庆歉然地抚摸她的后背道:“这次很抱歉,下次吧!”
  “下次去哪里?又要我等到什么时候?”
  “就是今年,我肯定还要去巴蜀和汉中巡视,就带着你吧!”
  “不能再反悔了。”
  “保证不会!”
  “官人躺下休息,我再服侍你一次。”
  余莲背对着丈夫,低下头去,陈庆轻轻抚摸着她惊人的后面,真是贵妃才有的身材啊!
  ……
  第三天天不亮,陈庆便亲自率领五万骑兵离开了灞上,一路向东疾奔而去。
  骑兵的行军速度极快,四天后大军便抵达洛阳,在洛阳休息一天,又继续向汴梁进发,只用了一天一夜时间,五万铁骑抵达了洛阳。
  这是速度最快的一次行军,仅用了五天时间,五万骑兵便从京兆赶到了汴梁,创造了西军的行军新记录。
  杨再兴也没有想到雍王来得这么快,他急忙和张晓赶到城外迎接陈庆的到来。
  “参见雍王殿下!”张晓和杨再兴一起躬身行礼。
  陈庆翻身下马,笑道:“两位辛苦了,我和五万骑兵就不进城了,在城外驻营!”
  杨再兴已经在西城外扎下一座大营,他连忙派副将李复兴去安排五万骑兵入营,张晓也派人送来粮草、羊肉以及蔬菜,让远道而来的骑兵和战马饱餐一顿,再好好休息。
  天色已晚,陈庆也没有入账,在城外中军大帐内住下来,杨再兴和张晓也来向陈庆汇报最新战况。
  大帐内,陈庆神情凝重地听取杨再兴的报告。
  “卑职派统制姚政和徐庆各率一万军队前往徐州外围,吸引韩世忠军队注意,以减轻徐州的压力,但姚政军队在萧县过黄河时,遭遇韩世忠的两万军队半渡而击,幸亏徐庆的军队赶来及时,救下了姚政的军队,双方混战一场,韩世忠亲率两万援军赶来,我们不得不后撤,这场混战,我们弟兄伤亡三千余人,对方也差不多。”
  陈庆眉头皱成一团,这竟然是他们第一次和朝廷军队交手,而且他们还失败了,虽然对方兵力占据优势,但结局不会改变。
  陈庆一阵头大,杨再兴轻敌的毛病总是改不了,他怎么能只派两万人过去,难道以为朝廷军队就那么不堪一击,这可是韩世忠的军队啊!
  继岳家军之后,朝廷的最后一支精锐之军。
  陈庆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他不好说再兴,杨再兴毕竟是主将,自己给了他指挥大权,他有权这样安排。
  陈庆只得问道:“现在围攻徐州的朝廷军队有多少?”
  杨再兴连忙道:“大概十一万左右,继韩世忠五万军队外,刘锜、王建和杨沂中各率两万军队赶到徐州,相国朱胜非出任主帅,率十万大军坐镇楚州。”
  “金兵有动静吗?”陈庆又问道。
  “有!正是卑职要汇报的,李成率领三万军队夺取看海州,距离朱胜非的十万大军只有百里,但朱胜非却毫无动静。”
  海州是陈庆在黄河以东占据的唯一一个州,由郦琼率军镇守,但被韩世忠偷袭得手,没想到又被金兵攻占了,这样一来,黄河以东都全部被金兵控制。
  “真是吃里扒外的混蛋!”
  陈庆自然是在骂宋军,竟然把海州拱手让给金兵了,这还是北伐吗?
  情况确实复杂化了,而且超过了陈庆的意料,他没有想过西军会和朝廷之军作战,但没有想到韩世忠毫不忌讳,直接出兵开战,自己还真小看了韩世忠。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为什么姚政要从萧县过黄河?”
  “回禀殿下,姚政是想从黄河对岸支援徐州,徐州城三面已经被朝廷大军包围,只有走黄河北岸这条水路进入徐州。”
  陈庆心中叹息一声,看来韩世忠已经事先猜到了西军的企图,所以才会半渡而击,不愧是名将。
  “军师有什么想法?”陈庆问张晓道。
  张晓微微笑道:“卑职的想法和殿下完全一样,韩世忠是关键!”
  陈庆点点头,若能除掉韩世忠,他们的威胁就小了更多。
  陈庆笑道:“军师可有妙计?”
  “卑职有一个想法,就看临安那边能不能实现了。”
  ……
  临安北面十几里处,有一个村子叫做牛湾,这里住着二十几人家,依山傍水,日子宁静而平和。
  村子最东面的一户人家姓焦,兄弟二人,也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从三年前开始,兄弟二人养起了鸽子,鸽肉煲汤,对骨折患者最好,所以生意还不错。
  官府也来看过几回,见他们养的确实是肉鸽,就不再过问了。
  但实际上,这里是西军驻临安的一个情报点,专门负责收取鸽信,焦家老大一直在村里务农,但焦老二却是一名西军斥候,奉命回乡和兄长办起了这家养鸽场,用来掩护他们的鸽信站。
  这天傍晚,一只信鸽从北方飞来,落在院子杆子上咕咕地叫着,焦二小心从它腿上解下一只信管,信管其实是一个很小的皮袋,皮袋一半是红色,表示情况紧急或者事关重大,底部还抹了一点金色,这就意味是它是雍王发来的命令。
  焦二拿着鸽信撒腿就跑,“大哥,你看着鸽子,我进城一趟!”
  焦老大也看见信鸽,知道一定是重要鸽信,他连忙道:“当心一点!”
  焦二驾船从村边一条小河向南驶去,很快进了西湖,向钱塘门方向驶去,朝廷宣布临安为都城后,沿着西湖边开始修建城墙,以前是因为临时陪都,所以没必要花钱大兴土木,现在不一样了,不能留下一个巨大的防御漏洞。
  但对于土生土长的焦二而言,修不修都是一回事,西湖有十几条小河流入城内,他从哪条小河都能潜入城内。
  现在还没有必要下水,他直接划船从一条小河驶入城内。


第一千零八十章 反间
  入夜,王牧坐在书房里看书,这时,院子里有使女在禀报,“老爷,门口有人找,说是胡先生派来的。”
  胡云晚上找自己做什么?王牧知道必然有事,起身向大门外走去。
  走到大门口,王牧认出报信之人,是胡云的手下李安。
  “什么事情?”他走上前问道。
  李安行礼道:“特使请先生去一趟长丰茶馆,有急事相商,门外有马车等候。”
  “好!稍等片刻,我披件外袍。”
  王牧回房穿上外袍,妻子关切问道:“这么晚找你,会不会不安全?”
  “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有张喜他们跟着呢!”
  王牧出门上了马车,两名随从张喜和武小七骑马跟随在马车两边,这两人是专门保护王牧安全的西军斥候,武艺都十分高强,尽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