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重型投石机,一百步也足够了。”
  “殿下,卑职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再筑一道墙,叫做内城墙,如果敌军攻破城墙,我们还可以退到内城墙上继续防守作战。”
  内城墙的想法陈庆却不以为然,如果连那么高大坚固的外城墙都守不住,区区内城墙又怎么可能守得住?
  陈庆只见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评论。
  耶律乞颜心中紧张得怦怦跳了起来,他也看出来了,雍王殿下并不赞同拆除三百步的民居。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询疑
  午饭后,陈庆单独接见了颜骏,大家都知道颜骏出任陈庆亲兵首领多年,是雍王心腹中的心腹,雍王单独接见他,无可厚非。
  “坐下说吧!”陈庆指指一只凳子笑道。
  颜骏有些不好意思道:“卑职还是站着说吧!习惯了。”
  陈庆笑道:“给你带来几封家信,回头给你,你放心吧!家人很好,王妃经常派人去探望他们。”
  颜骏心中感动,躬身道:“感谢殿下厚爱!”
  “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陈庆摆摆手道:“这次我来大同府是来解决问题的,我要知道目前大同城存在哪里问题?影响防御,甚至成为隐患,大同府是重中之重,丢了大同府,我们就会出现巨大危机,东征就会成为奢望,正是因为它是如此重要,我才亲自来大同巡视。”
  “卑职明白,因为今天上午折都督和耶律知府都在,所以有些话卑职不好说!”
  “是不是折彦质和耶律乞颜的矛盾很深?”
  “是!他们矛盾确实很深,最近更是因为一桩案子公开翻脸。”
  “谁的责任呢?”陈庆又问道。
  颜骏摇摇头,“谈不上谁的责任,卑职以为,是一些问题还没有理清楚,主要是折都督的权力界限不明确。”
  “什么意思,说具体一点。”
  “殿下,卑职和折都督谈过,他对都督这个概念认为是军政全管,因为凉州都督和甘州都督都是这样,所以他总是插手政务,但耶律知府很抗拒,他认为折彦质手伸得太长,两人经常为一些琐事发生矛盾,折都督很固执,他不会轻易放弃,最后他利用自己的小舅子控制大同县衙,架空了大同府衙。”
  “那你有没有告诉他,大同府和凉州不一样,凉州是都督州,不设知州,而大同府是正常的行政州,军政分开的。”
  颜骏苦笑一声道:“卑职说了,但没有意义,折彦质很固执,他认为自己从前是枢密同知,以文官身份出任大同都督,就是军政皆管,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河东北路防御使,所以他认为,政务也是防御的一部分,所有的政务都应该围绕着防御来做,防御就是天!”
  “防御就是天!”
  这句话陈庆非常赞同,他又笑道:“所以他们只是理念上的冲突。”
  “正是!卑职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难民青壮组织民团问题,耶律知府同意组建民团,但要求给予一定的粮食补助,折都督却认为每天粮食救济他们就已经尽责了,充当民团是他们的义务,没有必要再另外给粮食补助,两人为此僵持不下。
  第二个例子就是沿城墙民居拆除,耶律知府坚持百步内拆除,折都督想建立第二道防御墙,坚持要求三百步拆除,双方为此吵了两个月,最后是县衙听从折都督的安排,拆除了三百步内所有民居,涉及七千多户百姓,数万人口。
  当时数万人跑去都督府哭求,但没有用,折都督的态度很强硬,他不可能为了部份百姓的利益而降低防御要求,所以百姓都把折都督称为折老虎,但折都督说,防御为天,他要保大同府不失,其他统统都不重要,你说折都督是出于私心,那也未必,只是他很固执,铁石心肠,卑职实话实说,两人都没有错。”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刚才你说,他们因为一桩案子两人公开翻脸,什么案子?”
  颜骏叹了口气道:“是一桩杀人案,最近有地痞无赖诱拐难民中的年轻少女去妓院,一般都是让少女的父亲糊里糊涂背负一笔巨债,然后逼父亲用女儿抵债,已经得手了不少,然后最新的一个案子却发生意外,儿子为保护父亲和地痞打起来,然后父亲情急之下把地痞杀了。”
  “然后呢?”陈庆不露声色问道。
  “然后耶律乞颜从我手中借了三百护卫军去抓捕这些戕害难民的无赖地痞和妓院老鸨,审问的结果却是指向县尉杜顺,他是幕后指使者,此人也就是折彦质的小舅子。”
  “折彦质就是利用了此人控制县衙?”陈庆冷冷问道。
  “就是他!”
  颜骏点点头道:“也正是这个缘故,折彦质不承认那些审问报告,他认为耶律乞颜是故意编造,目的是为了夺回县衙。”
  “故意编造?”
  陈庆哼了一声,“审问记录还能故意编造?”
  “关键是没有物证,折彦质坚决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这又不是什么刑事案,这是追责,难道朝廷弹劾官员有要人证物证俱全?”
  在这个案子上,陈庆显然有了偏向。
  “殿下,有句话不知道卑职该说不该说。”
  陈庆瞪了他一眼,“到现在了,还有什么不该说的话?”
  “卑职知错,卑职只是想说,折都督没有问题,但他被身边人蒙蔽了。”
  “就是那个县尉杜顺?”
  “不光是他,还有一个幕僚李百龄,他是杜顺的岳父,他才是阴险狡诈,卑职听说,就是他出谋划策控制县衙以架空府衙,还有,折彦质没有向军部上报生了儿子之事,估计也是他的劝说,更重要是……此人的身份存疑。”
  陈庆眉头一皱,“身份存疑是什么意思?”
  “是耶律知府给卑职说的,李百龄自称应州人,但耶律知府在应州难民中反复核查,就是没有人认识这个李百龄,还有就是他女儿,杜顺的妻子,曾经说漏了话,她抱怨大同府太寒冷,比燕山府的气候寒冷多了。”
  陈庆听出了端倪,“什么意思,李百龄是燕山府人?”
  “殿下,如果李百龄是燕山府人,那他女婿杜顺又是哪里人?攻打大同府表面上是游牧军队,但背后可是金国啊!”
  ……
  下午,陈庆在耶律乞颜的陪同下巡视应州百姓的临时难民大营,难民大营由府衙负责,位于大同城外西南部,四周有营栅,实际上是一座军营。
  “之前住在城内,实在太拥挤了,几家人挤一顶帐篷,很不方便,现在是冬天,游牧骑兵不可能冬天来袭击,等到开春后,卑职想他们转移去太原府,牛都统和曹知府都一口答应了。”
  陈庆点点头问道:“有件事我想问一问耶律知府,颜骏告诉我,你怀疑李百龄来历不明?”
  耶律乞颜沉默片刻:“本来卑职想专门找个时间向殿下汇报,既然殿下问到,卑职就实话实说,卑职不敢说李百龄是金国奸细,但他确实隐瞒了自己的来历,卑职已确认他是从燕山府过来。”
  “怎么确认的?”
  “杜顺的妻子,也就是他女儿,她有个贴身使女叫做来喜儿,这个来喜儿前天自己承认她们是易县人,李百龄曾是易县主薄。”
  “你在杜家安插了人?”陈庆忽然反应过来。
  “卑职没有安插人,但买通了一名使女,这名使女和来喜儿关系极好,无话不谈,前天她们喝了一些酒,她稍微问了一点,来喜便一五一十说了。”
  停一下,耶律乞颜惭愧道:“卑职原本只是想找杜顺其他把柄,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把李百龄的老底查出来了。”
  陈庆点点头,这个耶律乞颜还真是有谋略,正面对抗不了折彦质,就迂回作战,没想到居然有意外收获。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向导
  陈庆在难民营内走了一圈,管理得不错,道路整洁,没有他想象的泥泞肮脏,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做得出来,这必须是一下雪就组织百姓扫雪,没有积雪才不会泥泞。
  茅厕也安排远离生活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火炉和煤饼。
  “煤饼是哪里来的?”陈庆指着煤饼好奇问道。
  “是太原府支援的,支援了六千只炉子和十几万斤煤饼,现在两家合用一只火炉。”
  “你给他们说过了吗?不能在大帐内用炉子,会中毒。”
  “都说过了,反复说过,目前为止,没有中毒的情况。”
  陈庆点点头,“很好,另外我想找几个老者座谈一下,听听他们的想法,烦请耶律知府安排一下吧!”
  “卑职这就安排!”
  不多时,大帐内来了五六名老者,其中一名中年男子便是刘大江,耶律乞颜觉得他颇有见地,便安排一起来坐谈,不过又提醒了他,这时候不要谈案子之事,会适得其反。
  “各位请坐!”
  陈庆招呼众人坐下,笑眯眯道:“请大家来就是随便聊一聊,说说家常,再说说现在的困难,大家畅所欲言,不用拘束。”
  一名老者举手道:“殿下,小老儿姓常,是个种地的老农,我最关心的是春耕,之前听说官府要安排我们去太原府,我建议能否早点出发,在春耕之前抵达太原,有土地可以耕种,不想耽误了农时。”
  “这个建议不错!”
  陈庆欣然对旁边的耶律乞颜道:“耶律知府可以考虑这个建议。”
  “卑职记住了,会立刻和太原府方面商量。”
  这时,另一名老者道:“请问殿下,官府安排我们去太原,是继续住大帐,还是有房子可住?”
  这也是难民们最关心的话题,由这个老者口中问出来了。
  陈庆笑了笑道:“这里面会有一个误解,大家可能都以为去太原府,就是安置在太原府治阳曲县,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阳曲县没有多余的空房,多余的土地也不多,安排大家去太原府,其实是安置在太原府下面的其他县,比如清源、交城、榆次、太谷等等,有土地安置大家,也有大量空房子,大家完全可以在各县安居乐业。”
  众老人交头谈话,陈庆看了看中年男子,见他几次欲言又止,便笑道:“这位先生贵姓?”
  中年男子连忙躬身道:“小民刘大江!”
  陈庆笑道:“这个名字起得很大气,你想说什么?”
  “小民的建议可能有点唐突。”
  “但说无妨!”
  “殿下是否知道大同城以北约百里处,有两片很大的湖泊,西北方向的湖泊叫做昂阿下水,东北一百五十里外的湖泊叫做白水泊。”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这两座湖泊,你继续说!”
  刘大江又继续道:“如果草原游牧军队要攻打大同府,这两座湖泊旁一定会出现专门养羊的部落,这个养羊的部落实际上就是敌军的后勤补给,游牧军队和我们一样,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西军能够干掉这两个湖泊旁养羊的部落,那么游牧骑兵的南下袭扰就不会发生了。”
  陈庆很惊讶,笑着问道:“如果我干掉两支养羊部落,但对方又派来新的部落来,怎么办?”
  “一般不会,发动战争和后勤补给,关系到所有部落的利益,他们在冬天就谈判商量好,要想再派新的补给,那又得所有人坐下重新商量,各种开价和利益分配又不同了,争吵几个月,等大家又重新妥协的时候,可能已经到秋天了,作战时间就很短暂了。”
  陈庆连连点头,“说得很有道理,刘先生怎么知道这些事情?”
  “小民年轻时在草原呆了十几年,参加过他们部落之间的战争,所以比较清楚他们作战的一些特点。”
  “很好!”
  陈庆由衷夸赞,他最需要就是了解草原部落作战的人。
  陈庆又对旁边老者笑道:“各位老丈还有什么建议,不妨坦率说出来。”
  ……
  刘大江是一个颇有头脑的人,他二十岁时被掳去草原,在草原整整生活了十五年,在草原娶妻生子,后来妻儿先后病逝,他又回到了应州,在草原他有一段传奇经历,刘大江充分利用自己在草原的经验,成功得到了雍王的重视。
  座谈会结束后,刘大江终于找到了机会,向陈庆述说了自己姐夫姚大郎的冤屈。
  刘庆微微笑道:“这样说起来,你就是姚松和姚梅的舅父?”
  刘大江又惊又喜,“殿下见过他们了?”
  “你的外甥女很有勇气,背着兄长拦街告状,我接了她的状纸。”
  “啊!”
  刘大江着实惊讶,他急问道:“请问殿下,他们现在何处?”
  “他们就在安平镇上客栈内,姚松伤情比较严重,需要疗伤,你可以去看看他们。”
  “小民想去看看他们兄妹,请殿下恩准!”
  陈庆点点头,“你去吧!回来后,你去找副都统颜将军,他手下缺一个向导官,我觉得你和很适合!”
  刘大江心中感动无比,跪下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