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建议调张妙主管吏部司,吕青山接手监察司。”
“如果吕青山让主管政务司呢?你觉得他合适吗?”
周宽喝了口茶,不慌不忙道:“卑职去年在成都和吕青山共事了几个月,发现他做事很认真,也很执着,那怕一件很小的事情,他也要弄的清清楚楚,毫不含糊,殿下让他主管政务,他的手下会很累,他自己也会很累,他这样的性格,我觉得他更适合主管监察,什么事情都休想瞒过他。”
陈庆点点头,“我会考虑你的建议!”
……
陈庆最终采用了周宽的建议,由张妙主管吏部司,调吕青山入内政堂,主管监察司,周宽则接任财税司。
陈庆随即颁发雍王令,任命吕青山为内政堂参事,出任监察司都监,宣召吕青山尽快来京兆履职。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备战
时间又渐渐过去了一个月,到了二月下旬,一支由百艘万石大海船组成的船队抵达了襄阳,开始在襄阳城外江中岛上新建成的码头进行卸货。
运输的物资都是粮食和铜钱,这些粮食和铜钱先从四川路内运出,运到江陵中转仓库,再用万石大船运到襄阳。
然后用骆驼和大车运到汝州,通过汝水运去开封府,这是备战的第一步,将大量后勤物资从巴蜀运到汴梁。
邓州南阳县以北的官道上,刚下过雨,泥泞满地,浩浩荡荡运输队伍正向北方行驶,一辆辆满载粮食和草料的大车,尤其草料大车,高得像小山丘一般,用绳子捆绑着,上面趴着一个少年。
一辆接一辆的大车主要是由牛拉拽,行走十分缓慢,队伍一眼望不见头,足有二十余里长。
大车队伍的旁边是两万头骆驼,一样驮运着粮食和其他物资,昂首阔步,步履稳重,官道的最边上则是一万骑兵,他们负责安全保卫,押送后勤物资前往两百里外的叶县。
这支运输大军并不是从襄阳过来,而是从南阳县为起点,得益于一条不小的河流,白水河,它发源于熊耳山,纵贯邓州全境,注入汉水。
从襄阳先用千石平底货船将粮草物资以及铜钱运到四百里外的南阳,然后再从南阳走陆路到叶县再转入汝水的支流灃水,陆路实际上只有两百里左右,穿越熊耳山脉。
大大减轻了陆路行军的艰难,只有两百里,三天的路程,剩下的都是水路,对提高运输效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除了长江水系外,还有黄河水系,从关中出发,经过黄河到汴梁,但黄河要到二月中旬才解冻,所以关中发出的物资,几乎都是铜钱和军事物资。
此时已是二月下旬,如果算阳历,便是三月下旬或者四月上旬了,除了上游的部分河段外,中游和下游的黄河都已解冻,连带着黄河的支流渭水也跟着解冻了。
关中京兆城外的渭河旁停泊着数百艘三千石的货船,无数民夫正将堆积如山的物资搬上大船,一只只沉重鼓胀的大麻袋里装满了银钱,一枚银钱价值五百文钱,大量的银子都铸造成银钱,发给士兵和官员作为俸禄,然后又流入市场。
刚开始,这种银钱都被收藏起来,但几年后,收藏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银钱在市场的流通,各地的百姓也接受了银钱,甚至在临安市场上,京兆铸造的银钱从来都是抢手货。
不过主体还是铜钱,银钱只是一种货币补充,便于携带。
除了银钱外,还有大量的兵器、盔甲、弓弩、箭矢、大型攻城武器零件以及帐篷、火油等物资,另外,还有一艘船专门运送铁火雷。
陈庆和周宽、吕青山、关师古三人巡视渭水码头,周宽对陈庆道:“这次东征军费预计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包括俸禄和各种消耗物资,时间是两个月,但是我发现,每次战争都会比之前的预计大幅超支,所以我已经把底线放宽到三百万贯,如果再超过三百万贯,恐怕我们也支持不下去了。”
陈庆微微笑道:“战争打的就是国力,我们支持不下去,难道对方就能支撑下去?”
旁边吕青山问道:“殿下,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完颜兀术也有二十万大军,仅仅一个山东路怎么支撑得了二十万大军?”
陈庆笑了笑道:“关键是十万女真军的俸禄不是完颜兀术来出,而是金国朝廷负担,他们是用草原掠夺的羊支付给女真士兵的家庭,一个月也是几只羊的羊收入,他们实际上只负担十万签军的军俸,而且签军的军俸很低,一个月也就一贯钱左右,然后家里能免税,还有粮食补贴,比起普通百姓也是很不错。”
“这样说起来,山东路确实支撑得起二十万军队,但百姓会很苦。”
“当然很苦,他们靠海,每斤盐还要四五百文钱,之前,完颜兀术还装模作样体恤百姓,现在完全不管了,尽一切可能压榨盘剥,否则他的二十万大军怎么养活?”
这时,他们来到一座被士兵站岗守卫的大帐前,这是专门放置铁火雷的仓帐,众人走进大帐,只见里面是一口口的大箱子,铁火雷由士兵搬运上船,有专门军队押运,专门的船只运送,每一口箱子都有编号,管理得十分严密。
“这里面有两百枚铁火雷吧?”关思古拍拍一口大箱子问道。
陈庆点点头,“一共两百五十枚,铁刺猬一百五十枚,铁犬和铁牛各五十枚。”
铁火雷已经被定为特种火器,被严格限定使用范围,只限于攻城和水战,而且必须得到陈庆的批准才能在某一场战争中使用,具体怎么使用是由主帅决定。
主要是防止铁火雷实物被女真人得到,陈庆还担心被朝廷得到,一旦被女真人学会,金国就有了续命的机会,同样的道理,一旦被朝廷大量使用,哪怕是张俊的军队也一样能攻城掠寨,所向披靡,战争的方式就改变了。
走出大帐,陈庆看了看天色,笑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众人坐上几辆马车,在骑兵的护卫下,向京兆城内驶去。
两天后,所有物资装载完毕,由五百多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满载着物资浩浩荡荡向东而去……
战备不仅仅的粮草物资,还有军队调动,一支支军队也正日夜兼程赶往中原。
京兆最繁华商业区有不少,比如四大瓦子,但最高档的商业区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东大街,地价最高的状元桥,就位于东大街的中段。
在东大街的西段有一家仁和堂皮货铺,专卖各种高档皮毛,在京兆城颇有名气,甚至王妃的一件狐皮大氅,陈庆内书房的一张熊皮都是购至这家店。
这家店的东主无从知晓,但掌柜姓梁,祖籍山东路莱州,但本人却一直在京兆生活。
事实上,这家皮货铺的背景很不一般,它是完颜兀术在京兆设立的第二个情报点,第一个情报点三年前被内卫端了,去年夏天,完颜兀术又在京兆设立了第二个情报点。
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不再去打探机密情报,而是收集一些重要而又容易得到的情报。
比如这段时间西军备战,京兆百姓基本上都知道,但远在几千里外的金兵就不知道,这就是距离导致的消息严重迟缓,正常情况下,金兵得到这些消息,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
所以设立一个情报点,就是为了保证完颜兀术能及时得到重要消息,由于他们不涉及机密,不违法,内卫想查到他们,也基本上不可能,除非是内部被人揭发。
黄昏时分,一名伙计匆匆骑着毛驴赶回皮货铺,他走进里间对梁掌柜道:“我亲眼看见了码头上的情况。大概有四五百艘船,各种军事物资堆积如山,雍王和几名参事也在那里视察,确实是在备战。”
梁掌柜点点头,“从潼关那边得到的消息,至少有十万大军过潼关了,看来西军是在备战,准备进攻山东路。”
他当即写了一份情报,派人赶往临潼县,他们的鸽信站设在临潼县,然后在河东上党县中转。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交代
这几天王妃吕绣的心情不太好,丈夫回家才两个月不到,又要出门了。
虽然她理解征战天下的艰辛,但理解归理解,并不代表她理解了心情就会好。
“夫人!”
姚梅将一盏茶放在吕绣的桌前,吕绣点点头,拿过她写的一叠字道:“你这几天虽然有进步,但我看得出你的字有点心不在焉,没有之前那么认真,这样可不行。”
吕绣为了把姚梅编进自己的心腹队伍,亲自当她的读书先生,让她和自己女儿一起读书。
姚梅低着头,半晌道:“夫人说得没错,我听说老爷要出征了,就有点心不在焉!”
“难怪!”
吕绣点点头道:“一般王爷出征不会携带家眷,使女也不会携带,因为战时军营不准有女人,平时巡视可以,所以你就不要想着跟随王爷一起出征。”
“我知道了!”
姚梅心中有些失落,神情黯然,吕绣笑道:“王爷经常出征,我们都习惯了,他不在,你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读书写字,还可以学习绘画,你要把心静下来,不要三心二意!”
姚梅点点头,吕绣把字稿交给她,“你这些字我不满意,要重新写,认认真真的写,不准再三心二意了。”
“小婢记住了!”
姚梅接过字稿,行一礼要告退,吕绣又叫住她,“你晚上再写,王爷马上就回来了,你去煎茶!”
“是!”
姚梅匆匆去了,吕绣叹口气,夫君出征,把一家人都扰得心神不宁啊!
……
不多时,陈庆回到了府中,照例直接去了书房。
他最近很忙,尤其他准备亲自出征山东路,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他处理,尤其他要亲自统军出征,各种军务就更多了。
陈庆正在房间里整理文书,妻子吕绣端着一盏茶进来了。
“娘子来得正好,我有件事要交代你。”
吕绣把茶放在桌上,笑道:“这么杂乱,让巧云替你整理吧!”
“也行!”
陈庆苦笑道:“已经一团乱麻了!”
吕绣嫣然一笑,走到门口对外间的姚梅道:“去把二夫人请来!”
姚梅快步去了,陈庆笑道:“夫人好像挺喜欢她!”
吕绣白了丈夫一眼,“有她在这里,我就不用担心某些人总是偷偷摸摸跑来打野食,坏我的规矩。”
陈庆干笑两声,岔开话题道:“这小娘子很聪明,好像雪儿和冰儿也很喜欢她。”
“那是当然,天天一起去喂鹿,一起去找小松鼠,哪个孩子不喜欢,不过,我确实喜欢她的聪明,很多事情只要我说一遍,她就完全领会了,省了我很大的力气,夫君,要不把她给我,我把春喜给你吧?”
“你喜欢就安排在你身边,两个贴身使女也方便些。”
吕绣撇撇嘴,“你就明说不喜欢春喜吧!我还想让春喜做你的妾呢,看样子她没希望了。”
“我那么多亲兵,让她找个自己喜欢的。”
“小梅呢,你也打算让她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亲兵吗?”
“她还小,谈这种事情太早。”
夫妻二人一个旁敲侧击,一个顾左右而言他,陈庆总归在心机上不如女人,吕绣用一个春喜,就对比出了陈庆的真实态度,春喜也不过只比姚梅大半岁而已。
这时,赵巧云匆匆赶来,望着满桌子杂乱的文书笑道:“我就知道是要抓壮丁了。”
“能者多劳嘛!”
陈庆指指桌上上百份牒文,笑道:“这些都交给你了。”
“官人什么时候出发?”
“大后天一早,从府中出发。”
赵巧云点点头,“我争取明天整理出来!”
这时,陈庆又取出一只精巧的檀木箱子放在桌上,把它盖子打开,里面是二十四只虎符和令箭,每个虎符配两支令箭,仔细看就是二十只银质小虎符和四只金质大虎符。
陈庆对吕绣道:“我出征后,关中地区会有十万大军,其他八万各地州兵,还有两万驻扎京兆城的军队是直接隶属于我的虎贲卫,这两万人没有主将,分成四个军,分属四名统制,他们的时常作息安排是由军部负责,两万人又分成二十个营,比如出现什么异常或者紧急事件,要调动他们必须用虎符。”
吕绣笑道:“我明白了,二十个银质小虎符是代表二十个营,四只金质大虎符就代表四个军。”
“道理没错,但首先你要会用,如果有人偷走,不会用的话也没有意义,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分别代表谁?还而二十个营的指挥使是谁,他们分别属于谁统领,上面都没有注明,你就没法组合,比如你要调动一个营,光拿一个小虎符没有用,还得连同它上司的大虎符一起,但如果你不知道谁对应谁,你也束手无策。”
“听起来好复杂!”
陈庆把一本小册子递给吕绣笑道:“各种详细命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