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刘琼也知道铁火雷意义重大,所以他也不会轻易使用。
  攻打东海县可以使用,他一点不担心对方把失效的铁火雷运回济南府。
  在一旁乱石堆后面,五名士兵已经利用乱石掩护,已经渐渐靠近城墙,这五名士兵是火器兵,专门负责保管并使用火器,经过专门训练,经验十分丰富。
  他们手中拎着一口大箱子,箱子里是一枚铁狗,重达八十斤,当然比不上两百四十斤的铁牛,终于中型铁火雷,攻打东海县这种破旧县城很适合,如果是太原城那样的坚固大城,铁狗就不适用了,必须用铁牛。
  铁火雷的威力远没有后世航空炸弹那样的夸张,它毕竟只是一种黑火药武器,对付混凝土墙肯定没有作用,但对土墙或者砖墙有效果,可如果是用大青石修砌的城墙,哪怕使用铁牛也一样没有任何效果。
  东城的攻城槌成功吸引城头守军的注意力,就连西城头的守军也心神不宁,不时回头向东面望去,他们担心东城门失守,却不知道,危险就在他们脚下。
  五名火器手士兵贴着城墙迅速向城门移动,这个时候,城头守军需要探身向下查看,才会发现他们,但西面很安静,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士兵们自然也不会特别留意。
  五名士兵终于贴上城门,城门略略向里凹,上方有一个突出的门檐,只要贴着城门,城头上的士兵就看不到他们了。
  五名火器士兵一起行动,用一支特殊的钩刀一头钩住了城门上的铁箍,这是火器局的创新发明,以前是用三脚架顶住铁火雷,但容易不稳,火器营的工匠便根据各种城门类型发明了不同悬挂工具。
  有些是门上有裂缝,就用刀插进裂缝内,刀的手柄处有钩子,而每一颗铁火雷都设计了一个铁环,就用铁环挂在钩子上。
  而眼前的东海县城门有铁箍,那么就用衣钩造型的钩子,一头插进铁箍内钩住,将铁火雷的铁环挂在另一头的钩子上。
  但八十斤还是太重了,所以下方再用两根铁棍稍稍支撑住,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一名士兵用铁尖锤敲碎了罩在火绳的木壳,另一名士兵甩燃了火折子,用火折子点燃了火绳,五人撒腿便向乱石堆中奔去。
  “下面有情况!”
  上面士兵忽然发现奔进乱石堆的人影,大声叫喊起来。
  数十支箭向乱石堆射去,没有任何作用,这几名士兵已经趴在地上,用手堵住了耳朵,三千西军士兵都不约而同用手堵住了耳朵。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顿时浓烟弥漫,碎石和木屑飞扬,城头上的士兵纷纷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上,猛烈的爆炸声使他们痛苦得大喊。
  巨大的冲击力将吊桥也冲塌,重重落在地上,这时,各种碎石木屑扑簌簌从天而落。
  浓烟慢慢散去,露出了黑漆漆的城门洞,城门被炸掉了大半,但城门处的城墙稍微坚固那么一点点,居然没有坍塌,只是被狗啃似的缺失了两条边。
  唐骞一跃而起,挥刀大喊,“跟着我杀进城去!”
  “杀啊!”
  三千士兵高声呐喊着,奋勇而起,挥舞战刀和长矛,向被炸毁的城门处蜂拥杀去……
  巨大的爆炸声至少能传到二十几里外,海峡内的宋军大船首先听到,韩世忠在睡梦中被惊醒。
  他连忙披上一件外袍,走出船舱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士兵一指远处东海县,“爆炸声从东海县传来,大帅请看,好像还有黑烟腾空。”
  韩世忠看见一朵俨如蘑菇般的黑烟在天空中久久不散,他猛然意识到,这是西军的铁火雷爆炸。
  “糟糕!”
  韩世忠心中猛地一沉,俨如一脚踩空,跌下万丈深渊。
  韩世忠虽然被渔村的渔民所骗,以为城内有一万五千驻军,但他本身也没打算攻城,没有携带攻城武器。
  在韩世忠看来,关键是朐山县,夺取了朐山县,那东海县守军也会不战而像,可如果夺不下朐山县,那么夺取东海县也毫无意义。
  现在西军终于出击了,用铁火雷炸城,肯定炸垮了城墙,东海县不保了。
  韩世忠心中此刻一片混乱,他怎么样也想不通,西军夺取东海县,对他们攻打朐山县会有什么影响?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破裂
  天渐渐亮了,两千八百余名战俘坐在地上,等待西军处置,他们都没有了盔甲和兵器,每个人都忐忑不安。
  昨晚西军杀进城,大喊着投降不杀,守城士兵都望风而降,只有一百多名顽抗士兵被斩杀,其他士兵都跪地投降了,包括主将胡林也下令开城投,虽然晚了一点,但态度不错。
  这时,有厨子来给战俘送饭,每个一碗粥,两个馒头,粥里居然还有一块咸肉。
  战俘们都喝粥啃着馒头,这伙食比他们平时的伙食都要好,至少还能看到肉,馒头也很松软甘甜,渐渐的,他们心中惊惧之心渐去,既然给他们吃饭,那就不会杀他们。
  而且送饭厨子的话让每个人心中都暖烘烘的。
  “赶紧吃咧!不要瞎乱想,你们是汉人,不是女真人,雍王殿下还指望你们回家种田交税呢!”
  虽然厨子是关中口音,但大家投听懂了,让每个人心中都燃起希望,他们是汉人,雍王不会杀他们。
  主将刘琼快步走来,站在高处对满地的战俘训话。
  “我是都统制刘琼,所有降兵弟兄听着,你们虽然投降,但并不光荣,你们是为女真人卖命,雍王殿下本着仁恕之心,不愿杀戮你们,放你们回乡和家人团聚,但有约法三章我要交代。
  第一,如果想洗脱为女真人卖命的耻辱,自愿加入西军,我们欢迎,也不会歧视;第二,你们回家时,每个人会发三斗米和三百钱做盘缠,所以不准任何人在路上抢掠百姓,若被军纪兵抓获,立斩!第三,回乡后,不准再次加入金军,如果再次被俘,将不会被宽恕,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强迫,最低的惩罚也是要去矿山服劳役五年。”
  都统制刘琼的训话让所有士兵都安心下来,接下来就是登记流程,每个士兵都要进行登记,然后等待海州战争结束,当然等待期间不是坐着吃闲饭,而是参与修葺城墙,修缮码头,等战争结束就可以回家了。
  中午时分,两名文官来到了东海县,他们是韩世忠派来了解情况,并试探刘琼的态度。
  刘琼在军营内接见二人,两人一人姓姜,一人姓韩,都是参军事。
  刘琼基本不听他们想说什么,而是开门见山对二人道:“我们对陆地海州没有兴趣,我们的目标就是拿下东海岛,现在东海岛已被我们拿下,那就请你们的船队尽快撤离,否则很容易产生误会,也很容易产生冲突。”
  姓姜的参军道:“我们大帅说,我们船队只是在海峡内,保证不会上东海岛,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就像我们允许你们的船队驶过长江一样。”
  两名参军是来传达韩世忠的态度,他们不会上岛,但也不会撤离,希望双方相安无事,如果西军不能对他们宽容,那他们也无法对长江上的西军商船队宽容。
  刘琼脸色一变,刚要发作,唐骞连忙把刘琼拉到一边,低声道:“韩世忠也是怕无法给朝廷交代,其实不用急着赶他们走,只要我们限定时间,限定地域,不如我去和韩世忠面谈。”
  刘琼摇摇头,“你不能去,被他们扣住就麻烦了,让王司马去和他们谈。”
  刘琼脾气比较暴躁,但唐骞非常冷静理智,所以陈庆才一直让他们二人搭配,让唐骞的理智压制住刘琼的脾气。
  刘琼也意识到这件事不能过于强硬,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再动手也不迟。
  ……
  司马王复来到了韩世忠的主船,躬身行一礼,“在下刘都统帐下司马王复,参见韩大帅!”
  “原来是王司马,请到仓内详谈!”
  韩世忠把王复请到主仓,两人分宾主落座,王复躬身道:“刘都统希望双方能明确界线,以免彼此产生误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首先,我们是奉雍王之令前来夺取东海岛,攻打海州陆地并不在我们的任务范畴内,也希望韩帅能明确任务和范围!”
  韩世忠有些为难,虽然对方很坦率说出他们的任务和目标,但这种坦率有几分真实,有几分可信度,却不得而知。
  他沉吟一下道:“我们水军的任务是协助主力夺取海州,也包括东海岛,我们原本是想先夺取海州陆地,然后再夺取东海岛,不料却被贵军抢先一步,既然你们已经夺取东海岛,我也不会和你们争夺,双方都是宋军,没必要同室操戈,现在我的任务就转向陆地,全力协助主力军队的行动,不再涉足东海岛。”
  “如果是这样最好,双方都不愿意发生冲突,刘都统希望能立下一个章程,尤其是海峡通道,双方各走一边,互不干涉!”
  韩世忠愕然,“你们也要进入海峡?”
  “那当然,我们要运输大量粮草物资,需要码头,这不是很正常吗?”
  “可你们完全可以利用北面的水牛湾,不是一样吗?”
  王复摇摇头,“水牛湾到东海县足足相距十里,而且道路非常坎坷不平,大车很难走,海峡码头相距东海县不足一里,当然是从海峡码头卸货,韩帅也知道,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
  韩世忠干笑一声道:“我知道知道你们的要求不过分,我只是担心海峡水道狭窄,万一双方因为水道使用发生矛盾冲突,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所以要划界,三里宽的水道完全可以一分为二,双方各走各的水道,互不影响。”
  韩世忠脸上阴沉如水,对方占领了东海岛,几乎就把整个海州的水路都霸占了,海峡是自己先占领的,这可是自己的地盘,对方还要逼自己让出一半,把自己船队逼到一条一里长的水道中,如此憋屈,他又怎么向自己的手下交代?
  “海湾太狭窄了,容易发生冲突,还是请你们刘都统现实一点,启用水牛湾卸货,这样对双方都公平!”
  “这是韩帅的最后决定?”
  韩世忠点点头,“东海岛我让你们,但海湾是我的驻兵之地,希望你们不要涉足,我也希望双方相安无事!”
  “我明白了,我会向都统汇报,告辞!”
  王复起身告辞,韩世忠冷冷望着他离去,等王复下了小船,前往东海县码头,韩世忠当即下令:“传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逼撤
  刘琼听完了王复的汇报,不怒反笑,对唐骞笑道:“这个韩世忠还真是头倔驴,真搞不懂,我们已经把东海岛占领了,他们水军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嫌水道太窄,撤军回去就是了,赖在一条海湾里不走,他们又能做什么?”
  唐骞沉吟一下道:“估计他现在回去没法向天子交代,同时也没法向手下交代,他不得不强硬。”
  刘琼冷笑一声道:“如果仅仅只是没法交代,那么我们不妨给他一个撤军的借口!”
  “将军想怎么做?”
  刘琼淡淡道:“用铁火雷给他一个警告!”
  ……
  韩世忠的三十艘大船停泊在海湾内,但他的五千士兵却驻扎在岸上,当然是陆地一侧的岸上。
  入夜,一艘小船从东海岛码头出发了,小船内有十名士兵,还有一口特殊的防水大箱子,小船沿着东海岛向北而行,他们的目标是停泊在最北面的一艘万石大船。
  这一次唐骞并没有阻止刘琼的行动,他们已经表现出了诚意,对方不接受,但他们也不能再让步,至于韩世忠威胁要拦截西军的商船队,他们并不担心,如果韩世忠真敢那样做,那就意味着战争。
  小船上,唐骞亲自指挥这次行动,他们从目标一里外驶过,随即又掉头,慢慢靠近大船。
  大船上没有士兵,但有百名巡哨士兵和船员,他们在大船四周来回巡逻,夜幕下,他们目力能看到两百步外,再远就看不见,而且黑漆漆的江面也不容易发现异常。
  小船上,三名水鬼下水了,其他士兵把大箱子也放了下去,这个大箱子实际上就是一截树干掏空了,里面放着一枚二十斤重的铁刺猬,另外还有一把军弩,一把铁锤,几只火折子。
  三名水鬼牵引着大木段向大船游去,大木段通身漆黑,在海面上移动很难被发现,大船的巡哨士兵就算看到了木段也不会放在心上,就是一截漂在水面树干而已,海面上经常能看到各种漂浮物。
  树干箱子靠上了大船,一名士兵拿起军弩,向床身一箭射去,“咔!”一支精铁短箭深深插进船体,短箭的前端有个嵌口,正好可以挂住铁火雷上的铁环,使铁火雷可以贴在船壁上。
  为首水鬼摆个手势,示意另外两人慢一点,要当心,铁火雷一旦敲去火绳罩子就不能碰水了。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