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最后,陈庆微微一怔,问道:“请问汤将军,两万宋军战俘是什么意思?”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影响
  陈庆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李成居然把两万宋军战俘给他了,这是在向自己示好吗?或许有一点,给自己一个人情。
  但更有可能是他们粮草不够了,杀了两万宋军又怕触怒自己,索性用他们来换一点粮食,刘琼给了他们五千石粮食,李成也找到借口向完颜兀术交代。
  不过陈庆还是感觉到了李成的心机,恐怕他是想挑起自己和朝廷的矛盾,让朝廷误以为自己和金兵事先有战俘协议,是自己和金兵勾结才导致宋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无论如何,秦桧肯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这还真是一件棘手之事,不好处理啊!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他没办法改变天子的愚蠢和偏见,天子要误解就随他去,不过这两万战俘倒是可以帮一帮徐先图,这次宋军惨败,对徐先图影响肯定很大,自己得拉一把徐先图,不能让他被罢相了。
  ……
  临安,十万大军在海州全军覆灭的消息由《京报》刊登,传遍了整个临安,临安朝野和市井一片哗然。
  眼看着刚刚有点小胜,斩女真骑兵六千人,鼓舞人心,没想到一个巨大的打击接踵而来,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只有数千人逃过淮河,淮河以北悉数沦陷。
  更重要是,他们不是被女真骑兵击败,而是被签军击溃,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耻辱,朝野无不痛斥军队无能。
  这次惨败让很多人都对朝廷灰心丧气了,不满和失望的情绪在临安街头蔓延。
  临安市场上米价随即大涨,上好太湖米原本每斗六十文,一夜之间上涨到每斗百文,但最敏感的价格还是临安的黑市银价,号称大宋时局晴雨表,虽然官方从不承认黑市银价,但它却真实存在,而且影响巨大。
  朝廷的官方银价是一两白银兑换五贯官钱,所谓官钱就是指大宋朝廷发行的绍兴通宝,而不是雍王府发行的雍王通宝,或者金国、伪齐发行的铜钱和铁钱。
  但除了皇亲国戚外,谁也不可能以官方的银价兑换到白银,根本就无银可兑,所以临安的黑市银价才是真实的银价,是买卖双方真实意愿,它也在不断变化。
  斩首六千女真骑兵消息传来后,临安银价一度跌倒一两银子兑换五贯八百文,但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一两银子兑换价格暴涨到一兑八,一两银子兑换八贯钱,随即又回落到一两白银兑七贯钱,然后稳定下来。
  以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从皇宫传出,天子赵构病倒了。
  长丰茶馆内,胡云特地请王牧和郑统全前来喝茶,胡云给郑统全斟了一盏茶,笑问道:“听说这次刘东主亏惨了?”
  他们说的刘东主便是临安大商人刘遵,临安五大酒楼中清风大酒楼就是他的资产,另外他还有三十几家店铺和几十座房产,在临安是和郑统全齐名的大商人,另外平江府也有一座清风酒楼,偏巧东主也姓刘,大家都以为是一家,其实不是一回事。
  郑统全淡淡道:“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我还劝过他,他不听我也没有办法,现在他想便宜卖给我,我怎么可能再接手?”
  上个月,宋军斩首六千女真士兵,临安府上下士气高涨,地价也达到最高峰,郑统全趁机将他的六家店铺和五座小宅子出售了,以三十万贯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刘遵。
  但十万宋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后,临安地价大跌,之前郑统全在最高价位出售的店铺和宅子,按照现在的地价只值二十万贯了,才几个月时间,就损失了十万贯,昨天刘遵找到郑统全,愿意以十八万贯的价格再回售给他,被郑统全一口回绝。
  王牧在一旁道:“现在《京报》体会也很深,以前的插页商讯买房卖房各占一半,甚至买房还多一些,大家都觉得田宅价要一直涨,所以比较惜售,但这两天,全部是要卖房的商讯,之前三桥有座五亩宅,低于十万不谈,现在连挂两天急售,五万贯就可以卖了,足足斩了一半,看现在这个局势,房价还要跌。”
  这时,掌柜董安走过来对郑统全笑道:“老郑,你手上有多少银子?”
  郑统全笑道:“我手上是有点白银,你想兑银子?”
  董安笑着摇摇头,“不是我,我兑啥银子,是对面老妖茶馆的王东主,他想兑银子去京兆买宅地,到处托关系,平时大家关系不错,我就帮他问问。”
  “他想换多少?”
  “一万两银子!”
  郑统全眉头一皱道:“现在黑市银价可是一比七,京兆黑市却是一比六,这一来一去,他可是足足亏了一万贯钱,这种事情他愿意干吗?”
  “他也没有办法,只有银子比较容易携带,六百多斤,混在货物里面就可以走了,七万贯铜钱太重了,若被哨卡查到,会没收的。”
  旁边胡云不解道:“他可以走柜坊啊!用钱票,异地提钱不就行了。”
  郑统全冷笑一声道:“这就要问问宝记柜坊做的好事了,它们把所有一万贯钱以上的交易记录都提供给朝廷,户部秋明所就会来调查,如果发现是去京兆买地,那就吃不了兜着走,轻则狠罚一笔钱,重则下狱。”
  朝廷严禁官员去京兆买房,这是早就有规定的,现在这条规定居然涉及到商人了,胡云却第一次听说。
  他连忙问道:“这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怎么不知道?”
  董安道:“还是之前的规定,严禁官员去京兆购置地产,只不过执行的时候连同商人也一起查办,最恶心就是宝记柜坊,听说东主石广平还是主动提出配合朝廷,已经有人被抓了,所以没有人敢从宝记柜坊汇大笔钱去雍王的地盘。”
  王牧笑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可以把六万贯钱汇到平江府,再从平江府把六万贯钱取出来买成绸缎,运到襄阳,如果按照本钱加运费出售,这个价格官方商铺都愿意收购,再把钱存到川陕第一柜坊,汇去京兆,六万贯还是六万贯,没有损失了。”
  董安摇摇头,“这个办法都想过了,还是不太现实,买货物要交一成的商税,到襄阳也要交五厘的商税,六万贯钱的货物光税钱就去掉九千贯了,还有运费,除非你能提高两成的价格出售,如果能出售还好,卖不出去不就砸在手上了吗?毕竟不是商人,不懂行情,也不懂规矩。”
  “那把钱汇到芜湖,从芜湖提钱。”
  “芜湖不能提钱,只有几个雄县可以提钱,襄阳倒是可以提钱,但襄阳属于雍王府了,这边又卡住了。”
  胡云缓缓道:“宝记柜坊这样,谁还愿意把钱存在它那里?”
  董安叹口气道:“是这样,很多商人都把钱提出来了,老妖茶馆的王东主就把十万贯钱全部提出来,他现在在卖茶馆,我估计他们全家都想迁徙去京兆了。”
  胡云沉思片刻对王牧道:“《京报》可以刊登一些信息,告诉商人们,怎么买卖货物不亏本,比如可以告诉他们,如果货物是卖给官铺,可以免税,另外也并不是所有的货物都是一成的商税,据我所知,绸缎商税最高,如果是细麻布,那么商税只有一半,甚至还有更低的,这些信息《京报》都可以刊登出来。”
  王牧点点头,“《京报》会尽快推出商讯专栏。”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求助
  胡云又问董安,“刚才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运几船铜钱出去,要被沿途哨卡查扣,如果商人要去宣州买货怎么办?商人没有白银,也没法在宣州的宝记柜坊提钱,他必然要带大量铜钱上路,怎么过哨卡?”
  “这个……卑职也不太清楚,可以去问一下。”
  “你去打听一下,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做个黑市生意,替他把铜钱运送出去。”
  郑统全笑道:“运送六万贯钱,这个生意恐怕谁也不敢让黑市做吧!还不如我在临安成立一家柜坊,抢宝记柜坊的生意。”
  胡云沉吟一下笑道:“这个办法倒不错,宝记柜坊要作死,我们就送它一程,最好找几个有实力的家族合伙,殿下让我联系平江府的刘献臣,我明天就去平江府,如果你决定要办柜坊,那么可以和我一起去。”
  郑统全退出海外贸易后,一直寻找新的家族产业,他也早想杀入柜坊行业,他有足够的本钱,也有后台,完全可以做起来,现在宝记柜坊严重伤害客商的利益,正好就是自己的机遇。
  他点点头:“我和几个本地大族的关系都很好,像临安府的钱家、湖州的沈家、平江府的陆家,我再和他们谈一谈,相信他们也有兴趣。”
  众人商议片刻,郑统全先走一步,王牧也回了报馆。
  这时,董安上前道:“刚才老妖茶馆的王东主和我谈了一下,他想见见你,请我牵个线。”
  胡云一怔,“他不知道你的身份吧?”
  “他当然不知,他只知道你是长丰茶馆的老客,天天过来,所以才和我熟识。”
  胡云点点头,“正好我今天有点时间,明天就没空了,你现在就让他过来。”
  董安匆匆去了,不多时,董安带来一名中年男子,男子躬身行一礼,“在下王安,是对面老妖茶馆的东主,参见胡特使!”
  胡云一摆手笑道:“王东主请坐!”
  王安坐下,胡云又笑问道:“我知道汴梁的大相国寺旁边有一家老妖茶馆,和你们有关系吗?”
  “那就是我家开的,我曾祖父创建的,后来传给我祖父和父亲,建炎三年,父亲又带着全家迁来临安,在这里重新开了老妖茶馆。”
  胡云笑了笑道:“我听董掌柜说你想迁居去京兆?”
  王安叹口气道:“这其实是我父亲的意思,他前几天就提出迁去京兆,我一直有点犹豫,直到这次宋军惨败给签军,我就知道宋朝彻底没救了,才下定决定搬家。”
  “你们迁居去京兆,那你的茶馆怎么办?”
  “实不相瞒,茶馆我已经卖了,别人给我估价四万贯,我三万贯就卖了,包括三亩地、房子和茶馆的一切,这样一来我手上就有十万贯钱,去京兆买家店铺,买座小宅应该够了。”
  胡云点点头,“如果要求不太高,确实够了。”
  “我去年秋天去京兆考察,我考虑买城西新开拓的土地,但现在遇到一个麻烦事情,想必胡特使也知道,我家的钱都在宝记柜坊,没法汇去京兆。”
  “你带钱去外地买货物呢?”
  王安无奈道:“携带一万贯以上铜钱买货物要到户部秋明所备案,然后要有人担保,秋明所就会发一份核准书,凭核准书就能去宝记柜坊汇钱,回来后还要核验交税单,如果我一去不回,那么替我担保的人要被重罚,我不想连累别人,而且最近几个月朝廷盯得很紧,风险很大。”
  胡云沉吟一下道:“那么走特殊途径呢?比如请人帮你把钱带回去?”
  王安还是摇摇头,“黑市倒是有人做这种生意,也就是买通哨卡官府,花几千钱倒没有关系,我就害怕把十万贯钱给了他们,他们就直接吞没了,然后人也找不到,那样我们全家都得上吊了。”
  胡云微微笑道:“所以你想请我帮忙?”
  王安起身抱拳道:“其实不止我一家,一共有五家,都是和我一样的情况,想把财产迁徙到京兆,但现在朝廷管得很严,我们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恳请胡特使帮忙。”
  胡云沉思片刻问道:“五家一共有多少钱?”
  “一共四十万贯左右!”
  四十万贯钱,如果大部分都用来向官府买地,内政堂又有几十万贯的财税收入了,这当然是好事情。
  而且这对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以说是举手之劳,朝廷就算知道,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胡云点点头笑道:“原则上我可以帮助你们,首先你要给我一个明确时间,其次我也要准备船只,需要花钱,这样吧!一家两千贯,我用万石货船把你们的人和钱财都送到襄阳。
  在襄阳你们可以用川陕第一钱柜,那是雍王府官方的钱柜,你们凭钱票、口令和玉珮就能在京兆取钱,基本上商人都是这样安排的,要不然襄阳到京兆路程还很长,还有很长一段陆路,运钱非常不方便。”
  王安感激万分道:“我回去商议一下,回头怎么联系胡特使?”
  “你们给董掌柜留在纸条吧!看到以后,我会派人来找你们。”
  “那我先告辞!”
  王安行一礼匆匆走了。
  胡云见旁边董安欲言又止,便笑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其实不用担心,我不会在钱财上出问题,收他们的一万贯钱是用来补充我们经费,这件事我会写信向殿下汇报。”
  “给殿下汇报一下最好。”
  董安笑道:“其实卑职还有一个办法。”
  “你说!”
  “特使可以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