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条件确实是太有‘诚意’了,亏他说得出口。
徐先图苦笑一声道:“微臣先去,谈判过程中,微臣会时刻发鸽信向陛下汇报请示!”
“可以!”赵构欣然答应了。
……
徐先图当天便带着几名官员和百名护卫士兵乘船出发了。
就在徐先图出发的次日,胡云和郑统全也来到了平江府,胡云是奉雍王之令来拜访刘家和高俅,宋兴会的成员都是陈庆想拉拢的对象。
郑统全则是为了柜坊之事,他前两天已经和钱家谈过了,也是巧,江南几大家族也正打算联手创办江南柜坊,郑统全有川陕背景,是江南世家们拉拢的对象,双方一拍即合,郑统全出钱二十万贯加入江南柜坊。
不过让郑统全失望的是,对方只给他一成的份子,和郑统全自身要求的五成的份子相距甚远。
郑统全要五成的份子并非是他想一家独大,而是这里面还有雍王的两成份子,由郑家托管,郑家实际上只有三成的份子。
坐船抵达了姑苏城,随即又向西驶去,郑统全惊讶道:“我在临安呆了这么多年,还第一次听说宋兴会,但你一说丰乐楼我就知道了,我知道是十几家权贵合伙修建,代表是石广平,我还找过石广平,我也想投点份子,石广平说我不是他们成员,拒绝了,原来他说的成员就是宋兴会,那呼延家应该也是吧!”
胡云点点头,“刘家、曹家、向家、石家、呼延家、高家,这些都是,但他们现在内部有矛盾,石家和向家投靠天子,获得重用,他们害怕其他家族也受重用,便花重金买通天子身边的人,不断在天子耳边进谗言,导致天子对平江府这一批宋兴会成员态度十分冷淡,还差点派兵来抓高俅,后来还是因为徐先图劝说,抓捕之事才不了了之。”
“特使觉得他们想办柜坊吗?”郑统全担心地问道。
胡云微微一笑,“这就要看你们谈得如何了。”
正说话时,船只抵达了一座被河流环绕的大宅,这就是刘家的白云山庄了。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相投
听说雍王特使到来,刘献臣亲自出大门迎接,把胡云和郑统全请到贵客堂,胡云提出要一并见一见高俅,刘献臣立刻派船去请高俅过来。
双方在贵客堂按宾主落座,胡云又给刘献臣介绍了郑统全,刘献臣笑道:“原来是郑国舅,久闻大名了。”
刘献臣当然知道郑统全,西军都统制郑平的父亲,和雍王渊源极深,雍王在报纸上公开保护郑统全,迫使朝廷不得不放弃对郑家的迫害。
据说雍王的私人财富最早就来源于郑家产业。
郑统全抱拳笑道:“这次我来拜访刘家其实是有另外的事情相商,我想在临安开设一家柜坊,打破宝记柜坊的垄断,我想找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合作。”
刘献臣何等老辣,一个‘志同道合’四个字,他便立刻意识到,这是和雍王搭上关系的机会。
他连忙道:“可以谈,产业开拓由我长子负责,不如请郑国舅和我长子详谈,具体怎么合作。”
郑统全欣然道:“完全可以,我和令郎详谈!”
刘献臣随即让长子刘渭将郑统全请去内堂详谈,不多时,高俅也被请来,双方见了礼,刘献城又重新让人上茶。
胡云仔细打量一下高俅,还真是他,当年胡云在东京汴梁还是一名太学生,亲眼见过权倾一时的高俅,没想到现在变成了一个耄耋老者,不过算下来高俅还不到七十岁,只是驼背得厉害,看起来很显老。
“我并非挑拨宋兴会内部关系,但恕我直言,石广平这两年抱秦桧的大腿,满朝文武皆知,作为宋兴会会主,他的态度过于鲜明,恐怕对宋兴会的诸位不利。”
胡云这次来平江府当然也有主题,石广平已经表现出对京兆的敌视,比如主动提出限制商人去京兆置办田宅,这就直接侵犯到京兆的重大利益了,胡云就希望其他宋兴会成员能和石广平划清界线,不要受其影响,而刘家就是他的突破口。
刘献臣和高俅对望一眼,两人很清楚胡云所指,什么叫态度过于鲜明,就是敌视京兆,敌视雍王,一定是宝记柜坊勾结秋明司那件事了,别的方面石广平做得也不明显。
刘献臣缓缓道:“宝记柜坊虽然是大家一起出钱建立,但石家占了三成的份子,大掌柜和大帐房都是石家任命,我们在五年前就无法干涉宝记柜坊的经营,基本上都是石广平说了算,我们只是等待每年分红利。
但从前年开始,他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分利,据我们所知,他把宝记柜坊和丰乐楼的获利都以他个人名义捐给了朝廷,由此被封为越国公、太尉和兵部尚书,这件事我们极为愤怒,我只是想说,石广平虽然是宋兴会会主,但他的所作所为只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我们!”
旁边高俅轻轻咳嗽一声,用苍老的声音道:“宋兴会事实上已经分裂,曹家和呼延家前几天找到我,明确表态,他们将退出宋兴会,不光他们,还有我,还有刘家、还有王家,我们平江府的十六家都会在今年秋天的宋兴会年会上表示退出,然后宋兴会就剩下石家和他的支持者,一共七家,宝记柜坊和丰乐楼我们也会同步退出,彻底和石广平划清界线。”
胡云微微笑道:“曹家和呼延家可是在临安啊!”
高俅也笑道:“这个他们住在哪里没有关系,关键是立场,曹德现在可是太原知府,曹家现在很偏向京兆,呼延家族也是,所以他们两家带头脱离宋兴会,引起了大家的响应。”
胡云点点头又道:“雍王殿下还让我给你们打个招呼,京兆实行限高令,你们想在京兆再建丰乐楼的想法,恐怕就不能实现了,只能是两座普通的酒楼。”
刘献臣笑道:“失落的是石广平,不是我们,我们求之不得,而且一旦我们分割后,两座酒楼也不会建为一体,各归各的经营。”
这时,郑统全谈完出来,胡云便起身告辞,他必须连夜赶回临安,便谢绝了刘家的宴请。
刘献臣和高俅把他们送上船,望着他们船只远去,刘献臣笑着问旁边的长子刘渭,“柜坊之事谈得如何?”
他当着高俅的面询问,就是怕高俅误会刘家想吃独食。
刘渭连忙道:“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郑统全要一半的份子,他暗示我,郑家实际上只有三成,另外两成郑家只是代持,真正的投钱者另有其人。”
“他有没有说代谁持有?”刘献臣急问道。
“孩儿特地问,他只是说,我们心知肚明便可,有些事情不可说破。”
刘献臣顿时明白了,一定是雍王,只有雍王才不好说破。
这时,高俅在一旁笑道:“新的柜坊高家也要一成份子,没有问题吧!”
刘献臣笑道:“太尉也猜到了?”
高俅呵呵一笑,“郑统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还能猜不到吗?”
“好!我们两家一家一成份子,剩下三成份子由其他家族均分。”
高俅点点头,“就这么一言为定!”
……
客船上,胡云和郑统全也在谈论柜坊之事,郑统全笑道:“我们都一致决定,新柜坊的总店不放在临安,而放在平江府,临安只是分店,刘家对新柜坊兴趣很浓,或许是他们对宝记柜坊太失望了。”
胡云微微笑道:“你给他们说了吗?新柜坊中会有雍王的两成份子。”
郑统全摇摇头,“我没有明说,但给他们暗示,他们都是聪明人,相信他们听得懂我的意思。”
“是啊!柜坊是一个很好的纽带,把他们和我们捆绑在一起,再由他们施加影响,大宋近一半的老臣都会转而支持雍王。”
胡云叹息一声道:“关键是时机,这次朝廷惨败,居然败给签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让多少人彻底对朝廷失去希望。”
郑统全沉思片刻道:“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请说!”
“朝廷要复兴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如果天子捐弃前嫌,重新重用李纲、张浚、吴嶙、刘子羽、岳飞这些名将,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特使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东主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胡云沉吟一下问道。
郑统全淡淡道:“赵构这个人特别多疑,他罢黜岳飞也是因为他怀疑岳飞和雍王暗中有勾结,其他人也一样,特使可在这上面做文章,比如派人去给岳飞等人送去好酒好茶,送去冬衣药物,送去京兆土产等等,监视岳飞的人肯定会立刻向天子汇报,以天子多疑的性格,他只会把岳飞等人越贬越远,而绝不会再启用他。”
胡云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时,胡云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差点忘记了,我打算问你借八万两银子作为周转,帮助那些想去京兆的富商离去。”
郑统全捋须欣然笑道:“银子有,到临安我就给你!”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离去
胡云回到临安,董安便找到了他,五名富商愿意支付一万贯钱,希望尽快离开临安,前往京兆,董安已经安排好,随时可以离去。
中午时分,胡云见到了五名东主,除了老妖茶馆的王安外,胡云还认识另一人,青云酒楼的东主李韶。
“怎么,李东主也要走,青云酒楼卖掉了?”
李韶叹了口气,“青云酒楼被韦国舅看上了,连喝了五盏酒,每盏酒付我十两银子,我半价出售也没有人敢接,被逼到这个份上,我也只能认了,带着房契和地契离去,我相信有一天我回来,那块土地还是我的。”
胡云安慰他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能霸占你的酒楼,短时间内却占不了你的土地,哪怕他勾结官府强行变更地契,将来你还可以通过申诉把地契变更过来,不过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
胡云当然也只能安慰他,事实上,地契一旦变更,基本上就要不回来了,就像汴梁,收回来多少被伪齐官员强占的宅子,但全部都作为官宅,并没有还给原主人。
胡云把五人召集起来,对他们道:“董掌柜给你们说了方案,都能接受吗?”
胡云所说的方案就是把他们的铜钱换成白银,到京兆后,再用样的比例把铜钱给他们。
王安举手道:“请问胡特使,我们自己也有一些金银,是否也要一起兑换?”
胡云问道:“你们有多少金银?”
“每家就是几百两黄金和几千两银子,都是平时一点点积累下来。”
“除了金银还有什么?”
“别的就是一些珠宝首饰了,占地不大,像房宅土地,还有绸缎、玉器之类财物,全部都卖了,实在卖不了,也送给了亲戚。”
胡云点点头,“金银和首饰都自己带着,我只兑换大家的铜钱,我来统计一下,看看需要兑换多少铜钱。”
胡云统计了一下,五户人家,一共三十万贯,那就需要六万两银子。
他又对众人道:“我把过程给大家说一下,首先大家回去,把所有的铜钱都装箱,或者装麻袋,然后今晚和明天晚上,我会派船只和武士挨家挨户来接收铜钱,后天一早,大家坐船去萧山县,在萧山县换万石海船,那时你们就会看到自己的白银,这里我要强调,既然大家选择我,那就必须信任我,信任我或者说信任雍王殿下,大家请签字画押,现在想退出还来得及,只是必须要替大家保密。”
五名富商都考虑很久了,而且家产都已变卖,现在回头也来不及了,更重要是他们不敢去黑市兑换太多白银,会被强盗盯住,想来想去,也只能信任雍王的人。
五人都没有犹豫,在委托协议上签字画押,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胡云。
……
当天晚上,魏延宗率领十几艘货船将每家每户的铜钱都运到了雍王特使官衙,那里是最安全的,朝廷无论如何都不敢动雍王特使府,当初陈庆在临安和天子赵构达成过协议,临安城有三个地方属于雍王府,一个是位于御街的特使府,一个是《京报》报馆,一个是位于城南码头的货仓,如果宋军强行闯入这三地,那就视同向西军宣战。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五家人拖家带口从《京报》报馆后门出来,他们昨晚就住在报馆里,这里已经停泊了两艘大船,一共有三十余人,每户人家都带着几口沉重的大箱子,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金银了。
武士替他们把大箱子搬到大船,众人带着妻儿上了船,两艘大船插着西军旗帜向城外驶去。
如果是一般货船,从城内到运河,会遭遇两道关卡的盘查,一个城门处,另一处是城外进入运河的关卡,以前还不怎么盘查。
但现在朝廷越来越不自信,查得也越来越严格,除非有特别通行牌,否则所有的船只都要严格核对税单,并上船搜查。
拥有特别通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