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纬问道:“你给我说实话,你们到底是官商,还是私商?”
“哎!其实是官商,所以想了解一些稍微有价值的消息,但又不让你为难,大哥,就帮帮小弟吧!”
吕纬沉默片刻道:“好吧!就此一次,下不为例!”
“保证!”
吕纬缓缓道:“灵夏路的丰州被北方游牧军队攻占了,灵州形势危急,我们马上就要大举调兵北上,明天开春会有一场大战,需要购买大量药材,这可是机会啊!”
吕绞大喜,这是一个重要情报,他犹豫一下道:“大哥,我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能不能借我一点。”
吕纬取出十两银子扔给他,冷冷道:“如果被我得知,你再去青楼鬼混,以后就再也不要来找我了。”
吕绞拍拍胸脯,“我已经洗心革面,保证再不去了。”
吕绞心急如焚,吃了两口点心就走了,他刚走,两名内卫探子从隔壁闪出,吕纬向他们点点头。
两人坐上马车,远远跟随着吕绞的牛车。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臭棋
不多时,吕纬来到了陈庆官房,向陈庆汇报了吕绞之事。
陈庆笑道:“你确定他又替朝廷当情报探子了?”
吕纬叹口气道:“不容置疑,他自己都承认了,他是替官商做事,又关心军队调动情况,不是情报探子是什么?”
“那朝廷知不知道他曾经替完颜昌做事,结果被抓,你问他了吗?”
吕纬点点头,“卑职特地问了,他说他的上司不知道,我想也是,吕绞被抓比较隐蔽,关在内卫监狱,只有内卫知道,他不说,朝廷是绝不会知道,我相信他不会说。”
“应该是保密了,否则朝廷不会用他。”
陈庆笑了笑道:“朝廷认为他是吕家人,能搞到有价值的情报,但这是朝廷走的一步臭棋,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会通过吕绞反查到他们的情报点。”
“正是如此,卑职按照殿下的吩咐,告诉大军即将要北上灵夏路,相信他会立刻去汇报,内卫已经盯住了。”
吕纬话音刚落,晁清在门口禀报,“殿下,王都统紧急求见!”
陈庆笑着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王浩匆匆走进来,他因为内卫及时查获铁火雷立下大功,被提升一级为副都统,种桓也提升一级,从副统领升为统领。
王浩禀报道:“启禀殿下,吕绞刚才去了多宝楼,进了后院。”
多宝楼就是东大街吕绣卖了十二万贯的那块地,迄今为止京兆最高的地价,被刘家买走,但刘家、高家都已经退出,目前是被石广平等另外四家联手买下。
石广平原本是想修丰乐楼,但遇到了内政堂颁布的限高令,丰乐楼修不成了,最后修成一座占地三亩的大酒楼,只有三层楼,起名多宝楼。
生意当然还不错,但本钱太高,除了地价,还有楼价和其他成本,本钱约十五万,收回投资起码要二十年后了。
这个答案在陈庆的意料之中,既然多宝楼是石广平所开,那一定会被朝廷所用,只是没有证据,现在吕绞的出现,算是证据确凿了。
王浩和吕纬望着雍王,等待他的下一步命令。
陈庆沉思良久道:“先利用吕绞传递情报,充分发挥他吕家子弟的作用,这当然也是朝廷用他为探子的目的,说明朝廷相信他能搞到重要情报。”
说到这,陈庆又对吕纬笑道:“除了铁火雷的情报一口回绝外,其他都好说,就辛苦你了。”
吕纬无奈道:“但这一次卑职无论如何也不要钱了。”
“这一次就打亲情牌,不谈钱。”
陈庆又对王浩道:“内卫最好能安排人进入多宝楼,更有利于对他的了解。”
王浩点点头,“这几天多宝楼在招募武士,卑职正好可以安排。”
陈庆微微笑道:“我正在发愁怎么给朝廷传递他们想要的情报,吕绞就及时出现了,看来是天意啊!”
……
次日,京兆的西军开始大规模调动,十万大军向东北而去,还有数万头骆驼满载物资粮食跟随而行,消息很快就被监视西军大营的朝廷探子发现,赶回京兆城汇报。
多宝楼确实是朝廷设在京兆的情报点,但多宝楼本身不是,而是情报点借用了多宝楼的地盘。
多宝楼后院有一座小院子,院子里有一座两层小楼,平时院门关闭,楼上也拉上窗帘,显得颇为神秘。
不用说,这里便是朝廷在京兆的情报点,朝廷在京兆一共有三个情报点,一个是多宝楼,另外两个是商铺和客栈,但多宝楼是总部所在,一共有二十几名情报探子。
管事叫司马晖,是枢密院的一名官员,情报机构也是归枢密院管,徐先图虽然会在关键时刻配合陈庆,但不代表他事事都站在京兆这一边,情报点的机密他就不会泄露给胡云。
当然,陈庆也不在意这一点,徐先图的作用在于关键之时,平时也尽量不麻烦他。
吕绞就是探子其中之一,不过他人品不行,借钱不还,整天流连于青楼,着实让其他探子不齿,主管司马晖也很不喜欢他,若不是他姓吕,是王妃家族一员,司马晖早就把他赶走了。
不过这次吕绞却立功了,他提前得知了西军北上灵夏路的情报,也得知了丰州被游牧骑兵攻占,灵夏路形势不妙的情报。
这个情报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这就意味着陈庆的精力被分散,对张俊谋反之事顾及不了太多。
这时,派去灞桥的探子赶回来了,向司马晖禀报道:“确实有十万大军离开军营,向东北方向而去,还有四万头骆驼满载粮食物资跟随。”
司马晖点点头,应该是北上灵夏路了,只有北上才会用骆驼驮运货物,如果是去中原,那就肯定走水运了。
“去把吕绞找来!”
还好,吕绞正好在酒楼里吃饭,没有去青楼鬼混。
听说主管找自己,他连忙匆匆赶来。
“参见司马管事!”
司马晖笑眯眯拍拍他干瘦的肩膀,“这次表现不错,奖赏你十贯钱!”
吕绞受宠若惊,连忙躬身道:“应该的!应该的!”
司马晖想起一事,又笑眯眯问道:“你之前在京兆做什么?”
“在军部仓库里做主薄,是我大哥吕纬安排的。”
司马晖一怔,“吕纬是你大哥?”
吕绞苦笑道:“按照辈分他应该是我从侄,只是他长我好几岁,我们又是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我一直叫他大哥。”
司马晖点点头,“原来如此,那为什么好好的仓库主薄又不做了?”
吕绞当然不会说实话,他早有说辞,他叹口气道:“主要是我父亲的问题,我叔父吕青山做到参事,我父亲才是知州,让我父亲很不满,后来父亲又被监察署弹劾,陈庆准备将我父亲贬为知县,父亲一怒之下就辞官回临安了,我也只好跟着他回去。”
司马晖摇摇头道:“你父亲也不容易,这么硬的关系居然没有利用好,你要多和吕纬接触,明白吗?要请他喝酒,套问他情报,有些情报虽然不算机密,但对我们却很重要,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了!”
司马晖随即奖赏吕绞十贯钱,让他继续打探重要情报。
司马晖将灵夏路发生重大军情的情报写成鸽信,派手下赶去城外,将信鸽送往临安,当然,信鸽先到汴梁皇宫,再从汴梁皇宫转去江宁府,再从江宁府前往临安,要经过两道中转才送到临安,也很不容易。
但司马晖并不知道,这十万大军又折道向南,浩浩荡荡经过商洛道前往邓州,在邓州密切观察江南西路的战况,耐心等待着机会。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惨败
李回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南昌县,他的七万大军距离南昌县还有二十里,南昌县的数千守军就弃城而逃。
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兵临城下,这时,城门开启,知县带着几名文吏出城迎接宋军到来。
“下官南昌知县张新欢迎天军归来!”
李回奇怪问道:“你们知府和通判呢?”
“回禀元帅,他们在叛军到来前便已经逃了,其他县官也都逃走。”
李回哼了一声,“那你为何不逃?”
张新不亢不卑道:“若卑职也逃了,城中的百姓怎么办?”
李回点了点头,“先进城再说!”
大军浩浩荡荡进了南昌县,城内秩序井然,倒也不乱,李回问道:“城内有多少叛军?”
“回禀元帅,刚开始有几万军队,但不多久就撤退了,只留下几千军队,在城头插满旗帜,虚张声势。”
李回暗暗点头,果然被陛下猜对了,对方的真正目标是镇江府,而江南西路只是虚攻。
“城内还有多少粮食?”
“卑职不知,但他们仓惶逃走,没有携带粮食,估计有十万石左右。”
李回随即对巨师古道:“你率两万军守南县,我带领大军继续追击,彻底收复江南西路。”
巨师古迟疑道:“大帅,卑职总觉得敌军这样撤退有诈!”
李回恶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是天子的旨意,你想让我抗旨不遵,当第二个岳飞吗?”
一个抗旨不遵的大帽子盖下来,巨师古不敢吭声了。
李回随即下令大军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出发追击敌军,同时令人去搭建浮桥。
一个时辰后,浮桥搭建完成,李回率领五万大军渡过浮桥,浩浩荡荡向北面江州杀去。
……
时间到了两更时分,万籁俱寂,南昌城内一片寂静,这时,隐藏在南昌城各处埋伏士兵出动,他们从各处向城北的城隍庙集中,很快集结成一千人的队伍,数十辆小型投石机也出现在军营四周。
一千人的队伍随即向北城门发动攻击,守北城的宋军士兵虽然有三百余人,但基本上都在熟睡中,杀了宋军士兵一个措手不及,片刻被消灭在熟睡之中。
城门开启,城外的三万余淮西军杀进城内,与此同时,安静的军营突然燃起了大火,火势熊熊,浓烟弥漫,小型投石机将一桶桶火油抛进军营内。
军营内士兵哭爹喊娘,东奔西突,无数士兵被浓烟呛晕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巨师古心急如焚,率领数千士兵突围,他刚奔到军营大门前,一阵梆子声响起,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来,巨师古措手不及,连人带马被射得跟刺猬一样,当场惨死。
其余士兵吓得纷纷跪地投降,淮西军接受投降,一批批士兵举手从军营内逃出来,士兵们没有选择,要么被烧死,要么投降,甚至想反抗都要被同伴先杀死。
两万军队最终没有能逃出南昌城,全军覆灭,近七千余人被烧死或者被浓烟窒息而死,其余士兵全部投降。
……
就在南昌城被偷袭的同一时刻,李回率领五万大军也在一片树林内休息,这里位于赣水西岸,距离赣水约二十里,方圆数十里内没有县城,距离他们最近的县城就是赣水东岸的南昌县,但也在四十里外了。
五万大军轻兵简行,只带了五天的干粮,正好够杀到长江边再回到南昌县,半夜里,北方忽然有十支火药箭飞射上天,这是有大队敌军来袭的警报。
士兵们纷纷从梦中惊醒,吃惊地望着天空火药箭。
李回大喊道:“全部起身!全部起身!”
远处轰鸣马蹄声响起,竟然是骑兵杀来了,只片刻,千余骑兵从他们休息的树林边奔过,无数火药箭射进树林,开始有松树燃烧起来,五万大军慌忙向南撤退,一部分军队刚撤退出树林,一万骑兵却忽然从西面杀来,杀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数万军队从北面杀来,树林起火,骑兵突击,宋军根本无法整军,军队秩序大乱,混乱中,只听无数士兵大喊:“李回逃走了!李回逃走了!”
军心迅速崩溃,没有人再愿意抵抗,宋军大败,数万大军在黑暗中向奔逃,淮西军在背后掩杀,士兵们互相践踏,投降者不计其数。
李回率军一口气逃出三十余里,天渐渐亮了,他收拢败兵,却发现已不足两万人。
这时,李回发现一个更可怕的事情,赣水上的浮桥消失了,他们渡不了赣水,水面上全部是淮西军的战船。
直到这时,李回才终于意识到他们犯下大错,张俊的主力就在江南西路,只是一步步诱惑他们渡过赣水,一旦他们过了赣水,他们就彻底完了。
一名斥候从南面奔来禀报,“启禀元帅,南面十里外发现三万淮西军,截断了南下道路!”
有一名斥候奔来禀报,“西面五里外发现两万敌军!”
这时,北面也出现了淮西军主力,十万淮西军从三个方向将李回的残军包围,而东面却是宽阔的赣水。
李回走投无路,也无力抵挡,士兵们几乎都是赤手空拳,为逃命连盔甲都丢掉了,人心惶惶,李回万般无奈,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