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下令全军投降。
至此,江南西路的八万宋军,除了守上饶的一万人,其余七万军队全军覆灭。
……
中午时分,无数报童从《京报》报馆涌出,他们一边奔跑一边大喊,“号外!号外!江南西路宋军全军覆灭,巨师古战死,李回投降!”
随着报童的奔跑和一份份《京报》的投出,宋军在江南西路惨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临安城。
报上头版头条就是一行大字,‘江南西路八万宋军全军覆灭,巨师古战死,李回投降!’格外触目惊心。
下方详细描述是由于宋军贪功冒进,跨过赣水后被淮西军切断后路,军心崩溃,全军惨败,巨师古在南昌县被偷袭,两万军队被烧死或者投降。
消息传开,全城哗然,几乎所有的茶馆和酒楼都在谈论这件事,群情激愤,数万人聚集在御街朝天门前,愤怒大喊。
先是在海州惨败,十万军队全军覆灭,这才半年时间,宋军又再次遭到惨败,八万大军全军覆没,临安军民绝望到了极点,也愤恨到极点,为什么朝廷这么昏庸无能,屡战屡败?
数万百姓也没有什么诉求,就是聚集在朝天门前大喊,发泄内心的愤恨。
御书房内,一张《京报》摊放在桌上,天子赵构失魂落魄地坐在桌前,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报纸,大脑里一片空白。
这时,内侍小声道:“陛下,几名相公紧急求见!”
好一会儿,赵构才终于反应过来,点点头,“宣他们觐见!”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危言
片刻,五名相国快步走进了御书房,每个人都神情凝重。
秦桧躬身道:“陛下,现在还没有具体战报,甚至连飞鸽传信也没有,形势尚不明朗,但《京报》却妖言惑众,挑拨民众情绪,微臣建议查封《京报》,请陛下批准!”
赵构叹了口气道:“如果真是全军覆没呢?”
“陛下,这是两件事,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看重,但《京报》却挑拨民众情绪,败坏朝廷信誉,削弱陛下威望,实难饶恕。”
朱胜非也在旁边挑拨道:“陛下,不管战报是不是真,《京报》没有资格在朝廷前面发布这种消息,给朝廷带来极大困扰,上次海州惨败也是《京报》先刊登出来,造成的恶劣的影响到现在还没有消除,如果朝廷任其所为,那么朝廷的民心就渐渐涣散了,这或许就是陈庆发行《京报》的目的。”
黄龟年急忙道:“陛下不可,现在临安城群情激愤,若查封《京报》,必然会引来更大的混乱,更会损坏朝廷的信誉,而且一定引来陈庆的报复,当年可是陛下亲口答应开设报馆,微臣认为,可以约谈,但不能禁报!”
赵构发现徐先图站在最后,一直沉默不语,便问道:“徐爱卿的意见呢?”
“微臣在想别的重要事情,没考虑这种小问题!”
“小问题?”
秦桧不满道:“整个京城的舆论都被陈庆控制了,你居然还敢说这是小问题,那请问徐相公,什么是大问题。”
“张俊占领了江南西路是大问题,他现在会不会兵分两路杀向临安,我觉得是更大的问题,张俊大军什么时候杀到临安城下?我们拿什么守城?秦相国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吗?”
“这……简直是一派胡言,这种事情会发生吗?”秦桧怒视徐先图。
话音刚落,内侍在门外禀报,“陛下,严州急报,淮西军两万先锋已杀进衢州,严州告急!”
“啊!”
赵构腾地站起身,急道:“徐相国,这可怎么是好?”
徐先图冷冷道:“陛下可以问秦相国,他说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你——”
秦桧怒道:“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种风凉话,一点也不顾大局!”
徐先图很平静道:“陛下若要听微臣之言,请把秦相公请出去,否则微臣说的任何建议,他都会反对,然后他提出的建议,一定是惨败结局。”
秦桧大怒道:“一派胡言,我什么时候提出的建议是惨败结局,你把话说清楚!”
“海州之战是不是你怂恿陛下催促宋军进军?我身在扬州,颁旨特使却绕过扬州,绕过我这个主帅,难道不是你的责任?
催促李回即刻进军,不也是你的建议吗?结果导致中计全军覆没?难道你没有一点责任?还有,把张俊逼反,是不是你唆使陛下所为?陈庆占领荆湖南路和北路,是不是你强行插手谈判导致……”
“够了!”
赵构脸上挂不住,徐先图的指责让赵构听得格外刺耳,他一拍桌子喝道:“你们都统统出去,出去!”
众人只得告退出去,秦桧和徐先图互相怒视,跟着出去了,这时,赵构摆摆手道:“徐相公留下!”
秦桧心中恼火,暗暗咬牙,只得加快步子出去了。
御书房内只剩下赵构和徐先图两人,半晌,赵构叹口气道:“不谈秦相公,说说眼下的局势,现在形势危急,朕该怎么办?”
“陛下要先恕微臣直言之罪,微臣才能说。”
“你说吧!朕赦你无罪。”
徐先图叹口气道:“江南西路之败,是李回无能且没有担当所致,这个关键时刻,陛下必须要把才干放在第一位,其他不重要,微臣之前推荐韩世忠,现在依旧推荐他,然后微臣再推荐吴嶙守镇江府,他现在在临安赋闲,正好启用!”
赵构想了想道:“这样吧!朕召开军政议事,要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再启用他们。”
徐先图点点头,“完全可以!”
“那《京报》呢?”
赵构又有些不甘心问道:“要不要查封它?或者命令它暂时停刊!”
徐先图淡淡道:“陛下,如果今天听了秦桧的谗言封了《京报》,微臣可以保证,张俊二十万大军一定会兵临临安城下,韩世忠和吴嶙都会被击败,而且是惨败。”
赵构动容,“为何?”
徐先图心中有点急了,这么明显的局面都看不出来吗?
张俊之乱不可怕,可怕的是张俊背后的陈庆,他已经拔剑出鞘,陛下却没有丝毫感觉,真是让人着急啊!
“有些事情是一种默契,不能打破,《京报》是陛下和陈庆达成的默契,如果陛下打破它,那陈庆一定会全力支持张俊,韩世忠和吴嶙面对的军队,恐怕就不是张俊的军队了,而是伪装成淮西军的西军,他等张俊攻破了临安,然后再扶持先帝在京兆登基,建立西宋,陛下觉得这种可能很荒诞吗?”
赵构吓出一身冷汗,这完全可能发生啊!说不定这就是真相。
“难道江南西路惨败,有陈庆的参与?”赵构紧张问道。
“陛下,陈庆一定参与了,他绝不会袖手旁观,卑职昨天得到一个情报,或许能旁证这一点。”
“什么情报?”
“是关于扬州知府罗吉,他已经带着家人北上了,据可靠消息,罗吉早就在京兆买了土地。”
“你的意思是说,叛军在长江北岸集结,是罗吉报的假消息?”
“应该是,淮西军现在才开始在扬州集结,而且战船还在路上。”
赵构颓然坐下,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陈庆深谋远虑,把每一步都想好了,他心中又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恐惧,连忙问道:“是不是说,朕不动《京报》,陈庆就不会全力支援张俊?”
徐先图摇摇头,“微臣只是说,如果动了《京报》,他一定会支援,但反过来,微臣却不敢保证,不过可以有办法让他不援助张俊?”
“什么办法?”赵构急问道。
“陛下向陈庆求援!”
“求援?”赵构愣住了。
徐先图缓缓点头,“只要陈庆拿到他想要的利益,他一定会出兵灭了张俊,如果他从陛下这里得不到想要的利益,那他一定会从张俊那里得到,陛下,事实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张俊之乱是陈庆的机会,他无论如何会抓住这个机会。”
“让朕想一想!再想一想!”赵构的声音越来越低。
徐先图叹口气道:“陈庆的事情陛下可以慢慢想,但眼下的危机却一刻也耽误不了,请陛下立刻召开军政议事!”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命
当天晚上,紫微阁偏殿灯火通明,二十几名重臣济济一堂,商讨应对眼前的危机,但主角却是韩世忠和吴嶙,天子赵构将向二人问策。
知枢密事徐先图先向众人介绍了眼前的局势,“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张俊派大将罗生平率领两万军队攻入衢州,势如破竹,衢州难保了,下一步必然是严州,严州正好有李回残留的一万军队,但士气很低迷,恐怕难敌淮西军,如果张俊的军队再攻下严州,下一步就是杀进临安府了。”
大殿内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很多大臣都没有州府概念,直到徐先图说拿下严州,下一步就是临安府,众人才突然意识到,张俊的叛军距离他们很近了。
徐先图停一下,等众人安静下来,他又继续道:“我得到江北的情报,数万军队正在江北集聚,对方战船正在长江中急驶,将在数日之内抵达江都县,那么极可能张俊的大军会从扬州渡江南下,攻打镇江府,这就是对方的两面进攻,形势十分危急,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请问徐相国,目前我们还有多少军队?”刑部尚书解潜问道。
“目前我们还有十五万军队,镇江府有三万军队,福建路有两万军队,岭南有两万军队,严州还有一万军队,还有七万军队都在临安,另外各州还有一些州兵,加起来两三万左右。”
大学士张浚又问道:“如果我们紧急募兵,能招募到多少兵力?”
徐先图想了想道:“最少五万应该有!”
张浚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紧急募兵,最好能招募十万大军,把福建路的两万军队立刻调回来,然后再把三万民团军集中起来,这样,我们手中就有三十万大军,就能从容反击淮西军,我们现在最关键是军队,必须立刻招兵!”
张浚虽然被两次罢相贬黜,被任命为知福州事,福建路安抚大使,但赵构还是念旧情又把他召回京,授他检校太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年初又任命他为大学士,以大学士身份参政。
张浚的建议得到了重臣的一致同意,关键是秦桧和朱胜非今晚都学聪明了,都闭口不言,尤其是秦桧,当下午天子把徐先图留下问计,他便知道官家对自己不满了,如果自己再反对,恐怕官家就会把自己推出来承担兵败的责任,所以这个时候还是沉默比较好。
赵构欣然道:“募兵之事就交给枢密院,要尽快实施,最好明天一早就开始!”
“微臣遵旨!”徐先图躬身退下。
这时,赵构看了一眼韩世忠,“韩都督!”
韩世忠连忙上前,“微臣在!”
“朕想问你几个问题,首先是鄱阳湖口水寨兵败,为何当时你不战而退?放弃了五百多艘战船!”
这个问题其实赵构已经问过了,他现在再问,实际上是让韩世忠给重臣们解释。
“回禀陛下,当时是张俊亲率十万大军,然后西军水军配合,张俊大军是在三更时分偷袭大营,我的哨兵及时敲响警钟,给了士兵们反应时间,虽然士兵都及时冲出军营,但很混乱,很多士兵没有穿鞋,光着脚,还有不少士兵赤手空拳,而且几乎所有士兵都没有穿盔甲,因为穿好盔甲需要一刻钟时间,根本来不及。
而对方是有备而来,如果微臣不及时撤退,十万大军必然会将三万水军包围,结果必然是我的军队全军覆没,所以当时微臣分析形势,趁对方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从东南角撤退成功。”
“但你放弃了战船,为什么不及时上船?”
韩世忠叹口气道:“回禀陛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导致军队无法上船,第一,是张俊的五千前锋军拦截了通往码头的道路,我必须歼灭这五千军才能冲过去,但时间来不及,张俊的十万大军已经杀进大营。
第二,就算没有五千军拦截,我们也没法上船,因为码头只能同时停泊三艘船,三艘船坐满数百士兵离开后,才能继续下面的三艘船装载士兵,而卑职手下是三万人,至少要两个时辰才能全部上船,还是时间上来不及,只有选择撤军,避免全军覆没才是微臣唯一能做的选择,请陛下明鉴!”
赵构点点头,“你被张俊十万大军袭击,最后却能全身而退,只损失了一千余人,相比李回的全军覆没,朕才明白是多么难能可贵,朕封你为江南讨逆军元帅,你可率三万水军,前去应对衢州敌军,务必全歼敌军!”
“微臣遵旨!”
赵构又看了一眼众臣,“各位爱卿可有反对意见?”
韩世忠和吴嶙都坐在大殿内等候,说明天子早就决定了,这个时候谁会反对?大殿内鸦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