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清晨,温暖的鸭绒被子里,余莲伸出光洁的手臂搂住陈庆的脖子不肯让他起身,陈庆又在白腻的身体上奋力耕耘一次,这才传唤使女起身了。
天气很冷,他们已经搬回了宅院,到了早饭时间,大家都陆陆续续来到自己的座位上,陈庆很注重仪式感,他们家是卯时正吃饭,也就是上午七点,所有人都要一起来吃早饭,除非是感恙可以不来。
早餐的品种比较丰富,包子、肉饼、小馒头、豆沙细点心、油条、鸡蛋、羊乳、白粥、玉米粥和南瓜粥,还有十几样爽口的小菜,还有一般人难得吃到的瓜果。
对于普通人家,这样的早饭比较奢侈,但对于帝王一般的雍王家庭,这样的早餐无疑是非常俭朴了,和普通的大户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巧云怎么没有来?”陈庆发现赵巧云的位子空着。
吕绣连忙道:“雪儿有点咳嗽,体温有点热,她要照顾孩子。”
陈冰儿很担心她们的堆雪人计划,连忙道:“我吃好了,我去看看雪儿!”
她跳下椅子,一溜烟地跑了,吕绣喊她不及,只得恨恨瞪了她背影一眼,“这个死丫头,整天就想玩雪!”
陈庆想了想道:“不可大意,回头让刘医师和雪儿熬一碗金蓝汤,索性熬一大锅,大家都要喝,预防一下风寒!”
金蓝汤就是用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地黄、甜菊一起熬制的汤药,消炎效果很好,没有抗生素的时代,这些能消炎的中药往往能救命。
尤其对孩童而言,肺炎是最要防范了,受风寒咳嗽,稍不留神就会发展为肺炎,如果不及时消炎,轻则落下痨病根,重则丧命,古代儿童死亡率很高,和各种炎症关系极大。
金蓝汤是军队的伤药之一,也被陈庆推广到民间了,效果极好,儿童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每个药房有卖金蓝药包,十几文一包,价格很便宜,金蓝汤药包也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药,已经推广到各州各县。
吕绣笑道:“这些不用夫君操心,我已经安排下去熬制了,等会儿夫君最好喝两碗汤药再走!”
陈庆点点头,他又想起一件事,对吕绣道:“明年开春后,我可能要去一趟灵州,时间大概两个月,给你们说一声。”
“夫君要带阿梅去吗?”吕绣问道。
旁边余莲嘟囔道:“又带她去,我都错过几次了。”
吕绣瞪了她一眼,“你不管儿子,我就让你去!”
余莲不敢吭声了,陈庆淡淡道:“这次不是去视察,或许会爆发战争,阿梅也别去了,等到明年秋天,我们全家一起坐船去泉州。”
众人顿时一片欢呼,连陈庆的儿子陈冀也欢呼起来。
陈庆拍拍儿子的脑袋笑道:“你不读书了,也要跟为父一起出去?”
陈冀不好意思道:“师父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做书呆子!”
“说得好,爹爹交给你一个任务,明年种一分地的玉米和一分地的南瓜,种的好也罢,差也罢,都不准别人帮助,自己施肥浇水,当一年的农民,对你有好处。”
“冀儿知道了,一定会种好,不会让爹爹失望!”
陈冀这两年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起来,着实让陈庆深感欣慰。
时间差不多了,陈庆把南瓜粥喝完,便起身去书房收拾去了,姚梅连忙跟了过去。
“王爷,有件事我想说一下!”
“什么事?”陈庆停下脚步问道。
“我父母和舅父来京兆了。”
“啊!什么时候来的?”陈庆惊讶问道。
“前天就到了。”
“那住处安排好了吗?”
姚梅点点头,“夫人都安排好了,就是王爷上次赏我的五亩宅,我给父母住了,东西什么都置办好了。”
陈庆点点头,“回头给你父母送一万贯钱过去,我会告诉夫人。”
“谢谢王爷!”
姚梅行一礼道:“我想请三天假,陪陪他们,可以吗?”
陈庆笑道:“当然可以,你去给夫人说,我这边没有问题。”
陈庆捏捏她娇嫩的脸蛋,调笑道:“要去三天啊!我会想你的。”
“我也是!”
姚梅俏脸一红,转身跑了。
陈庆望着她苗条而不失丰满的背影,明年她就十八岁了,到了结果的年龄。
……
陈庆对自己和手下确实有点不太公平,他要求所有主官卯时一刻必须到官房,主持内部晨会,他自己则很随意,什么时候到官房都可以。
不多时,陈庆来到了自己官房,他官房所在官衙叫做秘书署,明年开始将改名为中书省,既然是恢复唐制,那就要设立三省六部九监制度。
唐朝天子的秘书就叫中书,下设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陈庆已经和自己手下众臣达成共识,只要不登基为帝,那其他的一切官职都可以以王国的名义设立。
建立框架,但百官都降一级,以示对朝廷的尊重。
什么意思?设立中书省,但主官中书令空缺,中书侍郎为主官,设立门下省,门下侍中空缺,门下侍郎为主官,设六部,尚书空缺,侍郎为主官,都以此类推。
这是比较好的办法,既然保持了框架完整,又不实际僭越。
而且中书侍郎人选陈庆已经考虑好了,明年开始,张妙将要退休,刘子羽也是因为身体恶化,不能出任官职,所以接替张妙的人,陈庆准备让胡云接任。
一个最年轻的参政事,前途无量,将来会成为百官之首,这也是为老一批相国退休后进行衔接准备。
至于接替胡云的雍王特使人选,陈庆也考虑好了,由吕晋的长子吕纲接任。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青山
陈庆在官房坐下,官房内火盆的木炭烧得正旺,不时爆出一串火星子,陈庆坐在火盆前烤了一会儿,这时,晁清端来一盏茶,小声道:“吕参政事今天请假,说是病了。”
吕青山居然病倒了,陈庆眉头一皱问道:“是昨天下雪感染了风寒吗?”
“没说,但听我父亲的意思,好像是家事。”
晁清的母亲便是吕绣的姑姑,陈庆岳父吕晋的妹妹,晁清知道一点吕家的事情很正常。
陈庆沉吟一下问道:“哪方面的事?”
“我父亲说,好像是父子之间有矛盾。”
陈庆点了点头,他大概明白了,吕青山有两个儿子,其中次子是弱智,未成年就死了,长子吕楚身体也不好,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没有出仕,平时打理一下农庄家产。
吕楚也只有一儿一女,孙子吕纹就成了吕青山最大的希望,把所有心血都放在孙子身上,从小就逼他读书,可谓读破万卷书。
但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否则过犹不及,吕纹读书二十几年,完全脱离了社会,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
目前吕纹在国子学的藏书馆任职,虽然只是一个八品小官,但非常适合他,他每天都沉溺在藏书的世界。
儿子没有用,唯一的孙子变成了书呆子,可以想象吕青山的心情,这也很正常,一个强势的男人,他的子孙却往往比较文弱。
陈庆点点头,“中午你代表我去看看吕参事。”
停一下,陈庆又笑道:“还是我本人去吧!要不然那老头子会说我偏心。”
……
吕青山确实被儿子和孙子气病了,起因是陈庆想用大舅哥吕纲为特使,取代胡云驻临安。
但最早的根源是吕纬出任工部侍郎,明摆着,吕纬将要成为吕家的后继掌门人了,吕青山虽然为吕纬高兴,但同时也为自己儿孙不争气难过。
尤其吕纲又得到重用后,自己的孙子吕纹还藏书馆内校订目录,整理图书,昨天他得到孙子在藏书馆整理图书一夜未归,终于大发雷霆,以夜不归宿为理由将孙子打了一顿。
结果儿子吕楚心中想不开,中午上吊自尽,幸亏被及时发现救下来,这下把吕青山打击到了,心灰意冷之下便病倒了。
吕青山着实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孙子二十年,最后培养成一个书呆子,而大哥的孙子吕纬,十几年前还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斗鸡走马玩蛐蛐,现在却成了工部侍郎。
吕青山躺在病床上长吁短叹,这时,管家在门口道:“老爷,雍王殿下来看你了。”
吕青山吓一跳,慌忙要起身,使女连忙扶住他,先进来的是晁清,他上前扶住吕青山笑道:“老爷子别急,殿下马上就到!”
这时,吕楚陪同陈庆走了进来,吕青山苦笑道:“稍微感恙,还让殿下百忙中过来探望,真是惭愧!”
陈庆在他身边坐下,握住他的手道:“老爷子是我的长辈,作为晚辈来探望是应该的。”
“长辈归长辈,但君臣之礼不可废,楚儿,还不赶紧给殿下上茶!”
吕楚答应一声出去安排了,吕青山叹口气道:“我这个蠢儿子,昨天中午居然上吊自尽,晁清给殿下说了吧!”
陈庆点点头笑道:“他不敢和老爷子顶撞,又心疼自己儿子,只好对自己下手,可以理解!”
“我又何尝不心疼孙子,那个龟孙子,他祖父都病倒了,他一早又跑回藏书库了,说是一批古画要抢救,他不能不去,哎!我这个孙子太痴迷书籍了,完全不懂官场事务,让他当个主薄都困难,没前途了。”
“这可不一样!”
陈庆微微笑道:“一个朝廷有各种门道,要有做事的官,要有管人的官,要有敢于直言的官,也要有做学问的官,你让太史令去当御史中丞,他肯定做不了,同样,让御史中丞去做太史令,他也做不了。
吕纹就是典型的做学问的官,他现在才二十六岁,正是厚积薄发的时候,他全身心做一件事,是好事,等他三十岁,他就能走上讲坛教育学生,再过几年,他还能参加科举评卷,以后还能主持修订历法,主考科举,成为一代鸿儒。
说不定将来后世子弟读书的课本都是他编著的,一样名垂千古,有这样的孙子,何必一定要踏进官场这个大染缸呢!”
闻弦知雅意,吕青山明白了雍王的意思,太史令、科举主考、课本编著,这可是文人首领啊!虽然并不是承诺,但雍王态度有了,态度很重要,只要自己孙子的资历和学识足够,那么雍王就会给他这个机会。
吕青山的心结终于解开了,点点头道:“希望殿下对他严格要求,时常鞭策他,不要让他误入歧途!”
“放心吧!我会关注他。”
陈庆又安慰他几句,起身走了。
晁清却没有走,给吕青山端来一盏茶,吕青山奇怪道:“三郎,你怎么不和殿下一起走?”
晁清笑道:“殿下让我给老爷子讲个故事呢!”
“什么故事?”
“是关于清河崔家的故事,完颜昌看中了原朝廷礼部侍郎崔江浩,要求他出任自己幕僚,但崔家知道,一旦做了完颜昌的幕僚,名声和仕途都完了,为了保住崔江浩的名声,族长崔原便让自己胞弟崔九去做了完颜昌的幕僚,而崔江浩只是他的族侄。”
说到这里,晁清笑嘻嘻道:“故事讲完了,老爷子自己领悟吧!我先告辞。”
晁清告辞走了,吕青山陷入沉思之中。
雍王的故事,吕青山当然听得懂,就是借崔家之事来告诫他,凡是要以家族利益为重,不要只考虑自己子孙的利益,崔原为了保住家族名声,不惜牺牲自己亲兄弟的名声。
提拔了吕纬和吕纲,就是提拔吕家,自己却因为不是自己的孙子而耿耿于怀,比起兄长考虑家族利益,自己这个族长不合格啊!
其实吕青山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只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是次子,得不到父母对长子的特殊关爱,也得不到父母对幼子偏心疼爱,夹在中间,养成了他凡事要争的性格,比起大哥吕颐浩的处事淡然,吕青山更加争强好胜,越到老了,性格越明显。
今天为了几个侄孙之事气得病倒,就是他强势性格的典型表现,也没有人敢劝他。
今天陈庆安排晁清以讲故事的方式提醒他,凡事要以家族利益为重,家族才能长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迟早会损害家族利益。
吕青山终于醒悟,他肩头担负着吕氏家族振兴的重任。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北讯
马车缓缓在大街上行走,大街上有厚厚的积雪,数千士兵正在奋力铲雪,道路两边都是又蹦又跳的孩子,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
这时一个雪球‘忽’地向陈庆车窗飞来,还没有靠近车窗,他的护卫眼疾手快,长矛一挥,雪球在空中被击碎。
一群孩童吓得转身便跑,眨眼跑得人影皆无。
陈庆笑着摇摇头,不知他的孩子是不是也在家里打雪仗呢!
回到官房,陈庆坐在火盆边烤一烤火,韦济在门口禀报道:“殿下,吕纬侍郎求见,已等候多时!”
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