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福是第一批来当涂的商人,他买下了这家茶馆,这家茶馆他只花了两千贯钱,但在临安的安福酒楼价值几万贯钱,他可放心不下。
王安福叹口气道:“听说朝廷反对意见很多,临安的权贵也反对掠夺商人,方案迟迟推行不下来。”
“没有了我们这些竞争对手,那些权贵应该高兴才对,他们反对什么?”一名商人不解道。
王安福摇摇头道:“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现在临安一半的商铺都关门了,市场一片萧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那些权贵的店铺一样受到严重冲击,据说丰乐楼的客人下降了七成,宝记柜坊已经取不到钱了,十大酒楼几乎没有多少客人了,这些权贵都急了。”
“不知是谁想出来的愚蠢办法,要杀鸡取卵,我估计大臣不敢出这种主意,肯定是最上面那位。”
“除了他还会有谁?没钱发军俸了,又不敢动豪门权贵,那就只能拿商人开刀了,前两年是掠夺海商和大商人,当时就有人说,上面的目标是整个商人阶层,掠夺了大商人,接下来就是中小商人了,果然没有说错!”
“难怪去年和前年那么多商人跑了,这是他们提前得到消息了吗?”
“屁的消息!”
王安福耻笑道:“这是别人聪明,知道朝廷的税赋已经养不活那么多军队,朝廷迟早会对商人下手,所以先跑去京兆了,他们在临安的店铺几乎都卖掉了,我们的店铺又卖给谁?谁来接手?”
茶馆里的商人都沉默了,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愿启齿,他们至少一半的财富都押在房产和店铺上,现在临安房价虽然依旧很高,但几乎没有成交了,每天都涌出大量的商铺和住宅急于出售,但就是没有人买?
能买得起的人就是权贵了,但他们也不愿买地产,而是都在想法设法把钱换成白银黄金,导致黑市上金银价格再度大帐,黑市上,一两白银可以换十贯钱了,一两黄金甚至涨到三十贯钱,虽然面临全面大萧条的威胁,但朝廷还是没有取消掠夺商人的想法。
这时,远处传来钟声,“咚!咚!咚!咚!”
这是码头在催促客人上船了,一名商人起身道:“各位,我先走一步了,将来我们有机会再聚!”
“方东主,你是要去扬州吗?”王安福问道。
商人摇摇头,“我兄弟去扬州,我去京兆,各位,将来的前途在京兆,再不去就没有机会了。”
商人施一礼,转身匆匆去码头了,两个随从拎着大箱子跟着后面。
王安福自言自语道:“是啊!应该去京兆看一看了。”
……
八月的京兆没有雨水,天高云淡,阳光充足,晒得人暖烘烘的,不足之处就是空气中有些干燥。
陈庆从福建路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个月他格外忙碌,积压了不少重要牒文需要他审阅,王妃也因为重孕在身,没有精力替他批阅。
忙碌了近一个月,才把积压的牒文全部批阅完。
今天是休日,天气还不错,找个这个日子,陈庆打算带着家人们去看看新居了。
新太极宫修建了整整一年半,在两个月就正式落成,中书、门下以及尚书六部都已经搬过去了,只剩下玄武殿、白虎堂和枢密院还没有搬。
玄武殿就是陈庆的官房所在地,当然,这两天陈庆的官房也准备搬了,大家都在收拾文书,明天开始搬运大件。
不过今天,陈庆要带家人去看看新的雍王宫,当然只是去看看,要搬过去,至少要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初了。
两名侍女扶着大肚子的王妃小心翼翼上了马车,有趣的是,赵璎珞和余樱也挺着大肚子,六个妻妾,一半都怀孕了。
孩子们都由乳娘带着,坐在另一辆大车上,叽叽喳喳,颇为热闹。
陈庆在妻子身边坐下,见她额头上有汗珠,便笑道:“不方便就不去了吧!”
吕绣笑道:“刘医师说,今天还可以出门,过两天就不行了,今天再不去就要等几个月了。”
这时,马车起动,车厢晃了一下,吕绣忽然脸色一变,肚子开始疼了,脸色变得苍白,汗珠大颗大颗流下。
陈庆立刻叫停马车,命令女护卫,“快去取藤床!”
几名女护卫飞奔而去,片刻抬着藤床过来,陈庆将妻子小心翼翼抱上藤床躺下,给她盖上被子。
刘医师也匆匆赶来,她问了几句,知道羊水已破,便对身后几名产婆道:“快去收拾房间,王妃要生了。”
大群女护卫抬着藤床,用青罗伞盖遮着进内宅了,幸亏还在王府中,要是出门就麻烦了。
王妃动了胎气,参观新王宫自然也去不成了。
一个时辰后,产房传出消息,王妃顺利产了一个男婴,母子平安。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搬家
次日一早,陈庆来到官房,却发现自己的桌椅家具都搬走了,大房间里空空荡荡,连摆放在墙角的香炉也没有了。
参军裴文晋躬身道:“按照殿下的吩咐,今天开始搬家,一大早,亲兵们就把桌椅家具搬走了。”
陈庆脸色阴沉,自己还没有收拾,桌椅就搬走了,抽屉里还有不少机密文书,这可不是做事情的样子。
幸亏昨天妻子生了儿子,陈庆心情很不错,否则他肯定要发怒,陈庆淡淡道:“你们搬可以,但我的桌椅下次须要得到我的许可才能搬,明白了吗?”
裴文晋知道犯大错了,他躬身道:“卑职知错!”
“准备马车吧!”
裴文晋连忙去准备马车,不多时,陈庆上了马车,又拉开车窗问道:“胡云来了吗?”
“他已经去新宫了!”
陈庆点点头,吩咐道:“出发!”
马车启动,在数百名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向新太极宫驶去。
新太极宫在唐朝太极宫的遗址上修建,只有原来太极宫的一半大,但如果去掉东宫和掖庭宫,其实差不了多少。
新太极宫由两部分组成,唐朝叫做皇城和宫城,但陈庆还不能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朱雀城和雍王宫。
太极宫正对北大街,视野开阔,中间隔了一条很宽的河,河上有三座桥梁,叫做天津桥,过了天津桥后便是一片开阔地,足有三个足球场大小,叫做朱雀广场,主要用来停放马车,正面便是气势宏伟的朱雀门了。
正门一般不开,百官都是从两侧的左掖门和右掖门进去。
进了朱雀门后,陈庆的马车顺着一条中轴大街缓缓而行,这条长约一里的大街叫做官街,两边全部都是部寺官衙,几十座官衙都集中在这里,但这里只是官衙,职能机构在别处,比如军器监,这里只是官署,工坊则在城外,再比如大理寺,这里也只是官署,监狱也在城外。
大部分官衙在一个多月前搬来了,大家已经没有新奇感,都在忙忙碌碌,不时可以看见有从事抱着文书在官街上奔跑。
官街的尽头是端门,过端门后是大殿区,有三座大殿,太极殿、宣政殿和太和殿,现在陈庆还没有朝会,整个大殿区基本上都空关着。
陈庆的官房目前在官街最北面,也是官街上最大的一座建筑群,这里就是中书门下省,最里面有一座小殿,叫做玄武殿,这里就是陈庆的官房了。
官房有三层,一层是接待区,接见参政事们地方,二层是他办公之处,三层是休息区,侧面有一扇窗户,窗外便是三大殿,视野十分开阔。
桌椅都按照原样摆好,陈庆坐下,看了看抽屉,抽屉已经被锁好了,没有打开过的痕迹,这让陈庆稍稍松口气,他依稀记得抽屉是锁上的,但不能肯定。
陈庆从腰间取下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份报告,这是吕纲写给他的关于临安的详细报告,里面的内容非常详细,也非常丰富,也包括了吕纲拜访各个江南世家的纪录。
这时,裴文晋在楼下道:“殿下,胡侍郎求见!”
“请他进来稍坐!”
陈庆将文书放好,这才起身下楼,他走下楼,胡云起身行礼道:“参见殿下!”
“辛苦了,请坐!”陈庆笑着摆摆手道。
燕山路的形势变化剧烈,种桓率领的内卫心狠手辣,在灭了八大豪门后,又连续灭了十七家大户,连续杀了数百人,彻底铲除了燕山路的亲金派。
在这个转折的关键时刻,胡云又赶回来向陈庆汇报,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陈庆很赞赏胡云的态度,在重大时刻及时向自己请示,又坚定不移执行自己的命令。
两人坐下,陈庆笑道:“杨钦的报告我看过了,还算详实,也很有价值,不枉我们救他一场。”
雍王的肯定让胡云一颗心稍稍放下,要知道杨钦写的第一版就被胡云否决了,要求他重写,并不是杨钦写得不真实,而是没有写到重点上,谈军事过多,谈政治太少。
要知道,雍王需要的是两条腿走路,军事政治都要详细。
“回禀殿下,杨钦已经成为普通平民,他改名为杨韶,在大兴城内开了一家茶馆,两个儿子也进了州学读书,殿下还需要什么情报,卑职再去问他。”
陈庆摇摇头,“暂时不需要了,只是他报告中提到一个异僧胡沙图,给金兵研制火器,我需要此人更详细的情报!”
一般像僧、道、妇这些比较特殊的人,如果被重用,肯定是有过人之处,所以陈庆在杨钦的报告中看到了异僧胡沙图这个名字,他就立刻警惕起来。
“卑职回去就打听此人。”
陈庆点点头又道:“燕山路的情况如何了?”
“卑职要向殿下替种桓表功,多亏了他,燕山路的各种纷乱时局才迅速平定下来,有人指责他杀人太狠,无辜也杀,但卑职不这样认为,这个关键时候,心慈手软是做不好事情,他灭了二十六户豪门,把燕山路忠于金国的势力连根拔起,就算有漏网之鱼,也成不了气候,燕山路已经由乱入治。”
陈庆笑道:“种桓是个人才,我一直在重点培养他,他年纪还轻,让他多做事,对他有好处,你继续说!”
胡云又道:“还有就是燕山路的人口调查已经结束了,汉人占了七成,契丹人占两成,其他民族占一成,这些契丹人和奚人也都遭受金国的残酷压迫,卑职考虑给他们同样地位,不歧视,但这要殿下决定。”
陈庆想了想道:“在大同府,一半人都是契丹人,甚至连大同府刺史也是契丹人,我的子民中还有很多羌人、吐蕃人、回鹘人、党项人,他们是哪里人不重要,关键要把握住两个要点,第一,不能有势力强大的贵族首领,第二,他们要认同雍王国,只要符合这两点,那么他们就和汉人一样,不应该有歧视。”
“卑职明白了,另外还有土地之事要请示殿下,我们从大户手中没收大量财物和两万三千顷土地,两百三十万亩,卑职考虑留下五十万亩作为军田,再留五十万亩作为官田,其余一百三十万亩都分给底层农民,每户能分到五亩地左右,再配合免税的策略,燕山路百姓就能彻底归心了。”
陈庆欣然道:“这个方案我同意,你写一份报告吧!让内政堂商讨一下,这件事不能绕过他们。”
“卑职明白,报告已经递上去了。”
胡云迟疑一下又道:“卑职昨天晚上遇到一点麻烦,恳请殿下能帮忙解决!”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海商
陈庆笑问道:“私人的事情?”
胡云连忙摇头,“卑职私人没有问题,是燕山路的事情。”
陈庆微微笑道:“你说,什么麻烦事?”
胡云叹口气道:“是这样,燕山路在东大街木仁巷租了一间占地三亩的宅院作为进奏院,燕山路各州府的进奏院都集中在这座宅院内,昨晚房东带了一群人要把我们强行赶出去,好说歹说,房东给我们三天时间,让我们必须搬走,殿下能否先借一座官宅给燕山路?”
“房东为什么要赶你们走?要涨房租吗?”
“不是!他把宅子卖了,别人要搬进来,正好我们租期也到了,所以才很被动。”
陈庆呵呵一笑,“可以,我回头给蒋公打个招呼!”
胡云起身告辞。
陈庆想了想,吩咐裴文晋道:“速去把蒋参政事请来,顺便把周公也一并请来!”
裴文晋快步去了,胡云所说的进奏院就是驻京办,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必然产物,自古就有。
进奏院是联系朝廷和地方之间的一座桥梁,地方有牒文上奏,都是派人进京送到进奏院,然后由进奏院交给各个相关部寺。
进奏院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比如唐朝的进奏院主要集中在崇仁坊,京兆最初没有考虑这一块,所以各州进奏院都各自租房,雍王府也拿不出多余的官署给他们。
但今天胡云提到燕山路进奏院被房东驱赶,倒让陈庆想到一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