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今天胡云提到燕山路进奏院被房东驱赶,倒让陈庆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这时,蒋彦先和周宽匆匆来到陈庆的新官房,两人进门便抱拳笑道:“恭喜殿下喜得贵子!”
  陈庆呵呵笑道:“你们的消息倒蛮灵的麻!”
  “那当然,王妃生子是大事啊!”
  “走吧!我们去旧官房看看,然后我请你们吃午饭。”
  两人也没有多问,跟随陈庆坐上马车前往旧官房,不多时,两辆马车抵达了他们的旧官房,也就是从前的雍王府官署。
  此时,所有的部寺都搬走了,只剩下仓库里一箱箱留底文书,千余士兵正在清理仓库。
  走进官房,里面都是空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了。
  “蒋公考虑过这里以后做什么吗?”
  “内政堂暂时还在讨论,是不是殿下有想法了?”
  陈庆点点头,便把胡云提出的要求说了一下,最后道:“我们之前没有考虑过进奏院的事情,以至于后来进奏院都分散在全城各处。一方面很不方便,另一方面也增加各州的负担,正好这些官署空出来,就借这个机会一举解决进奏院难题。”
  蒋彦先笑道:“之前吕参政事提出用这些旧官署作为各部寺对外的一个窗口,普通百姓办事就不用进朱雀城,不过进奏院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殿下这个方案我支持。”
  周宽也笑道:“我也支持进奏院,至于官署对外的窗口,我觉得完全可以在朱雀广场上搭帐篷,也不用进朱雀城,直接在广场上把事情办妥了。”
  陈庆欣然笑道:“走吧!去吃午饭,喝茶时再细谈一下,还要再给燕山路找个临时进奏院,否则他们就要被赶上大街了。”
  蒋彦先微微笑道:“地方有,卑职下午就给他们安排!”
  ……
  三人在庆丰茶馆吃完午饭,茶姬给他们上茶,周宽笑道:“殿下不知道吧!北大街上也开了一家庆丰茶馆,地段很好,正好对着天津桥,以后中午可以在那里吃饭喝茶。”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是我一个小妾父母所开,和这里庆丰茶馆一样。”
  周宽所说的北大街庆丰茶馆就是姚梅的父母所开,准确说是和吕晋合资所开,双方各占一半的份子。
  这时,贸易监令郑统全过来见礼,陈庆连忙请他坐下,笑眯眯问道:“郑公怎么在这里?”
  “卑职在和两个临安来的老朋友见面,就在隔壁喝茶!”
  “是什么人?”
  “殿下应该听说过,一个是王振邦,一个虞万丰。”
  陈庆还真是久仰大名,临安的三大海商,郑统全家族、王振邦家族和虞万丰家族,都是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没想到他们都在京兆。
  陈庆微微笑道:“不妨请他们过来坐一坐!”
  郑统全大喜,连忙给隔壁请二位朋友,趁这个机会,陈庆低声给蒋彦先和周宽介绍一下。
  不多时,郑统全领了两人过来,给陈庆介绍,两人恭恭敬敬行大礼道:“小民参见雍王殿下,参见蒋参政事,参见周参政事!”
  陈庆见两人都五六十岁,王振邦很精瘦,皮肤黝黑,虞庆丰皮肤稍白,略胖一些。
  “两位不必多礼,请坐下喝茶,这里正好是六人位!”
  周宽吩咐茶姬上茶,三人坐下,陈庆笑眯眯问道:“两位员外什么时候来京兆的?”
  王振邦年纪大一些,欠身道:“回禀殿下,昨天刚到!”
  “都是第一次来吗?”
  虞庆丰笑道:“殿下有所不知道,我们三年前就来过了,各自在南城买了一块土地造宅,还买了一些店铺土地。”
  陈庆点点头,他能理解,以这些大商人的精明,他们早就该下手,估计买的土地还不少。
  “现在临安情况如何?听说朝廷要向所有商人发行会子,开始了吗?”陈庆又问道。
  王振邦叹口气道:“反对太激烈,朝廷不得不让了一步,只对三百五十家大商户发行会子,但不止临安,其他各州府都有,最多是平江府和广州,各有八十家上榜,占了一半,据说这次要发行两千万贯会子,平均一家七八万贯,太狠了,基本上要把大商人的财富掠夺一空。”
  “你们两家上榜了吗?”
  “我们当然跑不掉,不过我们也就剩下宅子和几家店铺转移不掉,朝廷想要,就送给他们吧!”
  周宽叹息一声道:“杀鸡取卵,亡国征兆啊!”
  陈庆沉吟一下道:“两千万贯,能征收到吗?”
  王振邦摇摇头,“又不是第一次,能杀人一个措手不及,同样的事情已经干过两次了,而且两个月前就传出了消息,拖了两个月,商人能不逃吗?我估计能强征到一半都不错了,而且很多都是房宅和店铺,临安房产根本就卖不动,太多了,没人愿意接手,一旦朝廷甩卖没收的房产,临安的房价就崩了,后果更严重,那些权贵当初买地花了多少钱,一下子财产剧烈缩水,可以想象他们对天子和朝廷的怨恨。”
  众人喝了一盏茶,陈庆又对二人道:“你们都是著名的海商,有没有考虑继续从事海外贸易?”
  两人对望一样,虞万丰叹口气道:“我们家族内有经验的子弟不少,也都考虑去泉州重操旧业,但我们的万石海船都被朝廷强征几年了,也不还我们,有心无力啊!”
  两人的表情忽然有些不自然起来,他们刚刚才想起,他们两家的一百多艘万石海船都在对面这位雍王手中呢!
  陈庆淡淡道:“战利品一般不会返还,不过你们愿意赎回的话,我可以答应你们每家赎回二十艘海船。”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燕客
  蒋彦先做事的风格无疑是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内政堂便一致通过提案,将旧官署改为各地进奏院。
  次日一早,分散在京兆各地的进奏院便得到通知,来户部领取新进奏院的钥匙。
  这次分配进奏院,尽量把一路的州府放在一个大院内,比如燕山路就分到了原来的户部大院,至于他们怎么具体细分,就由他们内部商讨决定。
  一个上午,所有进奏院都领了钥匙,到了下午时分,刚刚沉寂下来的旧官署又再度热闹起来。
  第一个搬家的便是燕山路进奏院,他们被房东驱赶,已经拖不下去,他们内部分配也简单,最大的两间官房给燕山府,其他官房大小差不多,只是位置不同,然后由各州抽签决定,房间比较宽裕,每个州得到两间官房,还有共享的议事大堂和接待大堂。
  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新进奏院没有居住功能,所有驻京兆的官员还得继续租民房居住,但问题也不大,大部分州本身就经营驿馆,就是一种官办客栈,除了驻京兆官员居住外,还给进京办事的官员居住,还有本州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以及本州商人都可以居住,当然,商人是正常收房钱。
  这种地方性的机构除了进奏院、驿馆外,其实还有会馆,会馆不属于官办性质,而是民间组织,而是由各州几个大商人牵头,租一座院子组建商会会馆,交流商机,联络感情,互相帮助,共叙同乡之谊。
  各州的商会会馆基本上都在城外,这也是得益于京兆昼夜不闭城门,士兵不盘查,所以住在城外其实也很方便,刚开始还有不少人担心夜不闭城门只是暂时的规定,但三年前陈庆亲自下达百年令,‘若非外敌入关中,京兆城门昼夜不闭’,并刻成铁碑,竖立在明德门处。
  什么叫百年令,也就是他的子孙都不得违反此令,这就和大宋不杀文官百年君令一样。
  有了这道百年令,京兆郊区彻底被激活了,土地价格大涨,房屋商铺一座接一座地修建起来,三年后,京兆城外十里范围内已经和城内连成一片,这就和汴梁城一样,城内城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在京兆东城外有一家小客栈,叫做东安客栈,在京兆的几百家客栈中,它毫不起眼,客栈一共只有五间上房,当然,它的上房其实就是单间,伙计招呼得殷勤一点,仅此而已。
  五间上房都住满了人,其中最东面的上房内,被一个河北来的年轻商人住下了,他登记的名字叫郭长武,来自河北路河间府,身份是商人。
  但掌柜和伙计就发现这个年轻商人有点怪,既不见他跑市场卖货,也不见他采办货物,要么早出晚归,要么整天呆在房间里,不过干涉客人是所有客栈的原则,这个年轻虽然怪异一点,只要他按时交房钱,打赏给得足,掌柜和伙计都不会多管闲事。
  房间里,这名身材高大的年轻商人坐在床前,小心翼翼将一个小瓷瓶的液体滴在一支箭尖上,然后用布轻轻将绿色液体在箭尖上涂抹均匀,放在桌上晾干,桌上已经摆放了四支同样的短箭,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幽幽绿光,一看就是剧毒之物。
  这名年轻男子当然不是什么商人,他确实叫郭长武,在京兆或许没有人知道他,但在燕山路蓟州,他的名字无人不知,他是蓟州豪门家主郭威的义子,从小被郭威抚养长大,视为己出,在内卫的残酷清洗中,郭威家族被满门抄斩,郭长武因为不是郭威的亲子而逃过一劫。
  但郭长武并没有逃去异乡改名换姓重新生活,他下定决心要为义父和郭氏满门报仇。
  虽然郭家是被内卫清洗杀戮,但郭长武显然没有把内卫统领种桓放在眼里,他把报仇的目标直指雍王陈庆,这也没错,内卫都是奉雍王之令行动。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郭长武心中一惊,连忙用一块布遮盖住桌上的毒箭。
  “谁啊!”郭长武高声问道。
  “是我!”是掌柜的声音。
  郭长武松了口气,上前开了门,掌柜在门口笑道:“不好意思,打扰郭公子了!”
  “什么事?”
  “我是来提醒郭公子,今天逢五!”
  郭长武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来要房钱的,这家客栈就这点不好,要先付钱后住,十天一付。
  郭长武眉头一皱,“才一贯钱,这么急做什么!”
  掌柜陪笑道:“小店是小本经营,请公子谅解!”
  “等着!”
  郭长武把门关上,掌柜在门口喊道:“还有五百文饭钱!”
  “知道了!”
  郭长武把五支毒箭小心翼翼收进箭筒,这才取了一小块碎银子,开门递给掌柜,“给你三钱银子!”
  “正好!正好!”掌柜笑逐颜开接过碎银子。
  “正好个屁!”郭长武暗骂一声,他知道现在黑市价是一比六,一两银子可兑换六贯钱,然后黑市商人拿着银子去临安兑换铜钱,临安是一比十,一转手,一两银子就净赚四贯钱。
  郭长武身上只有银子,没有铜钱,他也不敢去黑市兑换,唯恐被抓到后坏了大事,只好用银子付房钱、给打赏,把掌柜和伙计都高兴坏了。
  这时,郭长武想起一事问道:“请问掌柜,城门什么时候关闭?”
  掌柜奇怪地看他一眼,“郭公子不知道吗?京兆城门昼夜不闭,所有人都知道的。”
  “啊!我是第一次来京兆,不知道这个规定。”
  “难怪!”
  掌柜看了一眼堆放在屋子里的两担货物,对他道:“公子卖药的话,可以直接去药材市场,那边有专门收药材的店铺,就在城西南角的善仁坊。”
  “我知道了,多谢掌柜!”
  郭长武很快便带着短弩和宝剑出门了,他的短弩只有一尺长,半尺宽,算是一把小型弩,射程可达五十步,他穿一件半身褙子,短弩和箭筒就插在褙子的袋子里,这一般是商人用来放金银的随身暗袋,被他用来放弩箭了。
  他很快来到雍王府大门对面,这一带做各种买卖的小商贩都是内卫暗哨,也被郭长武看出来。
  郭长武曾经是金兵探子,经过特别训练,是一个合格的探子,也是一个高明的刺客。
  郭长武发现在在府门前刺杀确实不现实,便把刺杀地点放在雍王去太极宫的必经之路上,他发现这是一个漏洞。
  陈庆的出行确实是一个漏洞,唐朝长安城的城墙和宫墙都是双墙,也就是两道城墙,城墙中间是夹道,连接着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以及曲江池,天子出行都是走城墙夹道,一般不会出现在闹市街头,偶然去大臣府上做客,也必须净街、清空路人,两边屋门和窗户都要关闭,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十分森严。
  像陈庆这样不回避、不净街,只带百余骑兵护卫就坐着马车出门的君主,可以说绝无仅有。
  当然,这也和陈庆本身武艺高强,以及马车特制有关,他的马车车壁镶嵌了铜片,比盾牌还要结实几倍,哪怕是神臂弩也射不透,唯一的弱点就是车窗。


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刺杀
  这两晚陈庆都是住在赵巧云那里,一早,陈庆收拾了停当,准备出门了。
  出门前,他来到妻子吕绣的房间,探望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