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一开始还有些愤怒,但后来越听越懵逼,因为他数学不太好,根本不会算军粮账目,以至于听着听着都不知道法正的数字对不对。

    但他脑中坚信一个念头:这个方案的账目做得这么细、连“通过邸阁战术每月能结余多少北运粮食、每季收获季出谷劫粮又能结余多少”都算得明明白白,算好了“再攒多久就能发力收复长安”。

    那么,这个方案肯定不会是假的!

    这世上哪有假方案能做那么细致?别的军阀家的真方案都没那么细好吧!都还停留在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行事的状态呢。

    别家不敢说,至少马超知道他爹出兵从来不做那么细的后勤方案的,都是粮食够出兵的最初半个月吃,差不多就行了。然后一边打仗一边到敌占区抢劫,如果发现抢劫效率不如预期,那就风紧扯呼,反正都是骑兵,直接撤退。

    这次是因为街亭、华亭要害被敌军断了后路撤不了,否则绝对不会出现后勤意外的。

    “原来如此……罢了,既是这样,超好歹也能给将士们一个解释,否则,只怕军心不能服众啊。”马超听完之后,因为数学不好,暂时气也消了大半。

    法正乘胜追击:“马将军,既然我都跟你说了‘邸阁屯粮战术’,想必你也猜得到。贵军再次拒战数日之后、只要击破了眼前这股李傕的追兵,让他们知难而退,不想再白白送死强攻坚营。

    然后,我就会安排贵军大部分人马走栈道南撤,到褒中就食,马将军不会反对吧?”

    马超一惊:“我也要南撤?”

    法正:“当然,不是说过了么,北边的兵,确保能守住五丈原大营,确保屯粮和栈道安全即可,别让敌军烧粮烧栈道。多出来也是浪费粮食,后续又暂时不需要大规模骑兵野战了——放心,汉中王优待来投。

    你们的部队,兵器甲胄可以留在太白山营地,反正明年还要来的,栈道难行,扛回去下次再扛来也是浪费体力,放心,我会登记造册,来年还归你的人用。如果不信,我军还可发放远比兵器价值昂贵的财物,作为赏赐质押。

    马匹你们可以牵走大部分,因为太白山这边那点山坡草地也养不活多少马,这毕竟是要吃料的活物。”

    马超很痛苦,有种被暂时缴械的错觉,但法正说得又很有道理,栈道的运能不能浪费,无用功要少做,目前北伐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

    而法正这么安排,显然也是为了安全。马超刚刚投降,把铁甲和重兵器封存在太白山,轻装难行,也免得到了汉中盆地后鲁肃不好控制。

    马超思前想后,还是答应了,并且表示等李傕稍退,就如此安排。

    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士兵的钢刀、长枪也就价值几百钱,盔甲会贵一些,还有就是用钢铁比较多的重兵器,这些就不好说了,从千钱到万钱的都有。

    法正很大方,开了个票,许诺交出武器盔甲的士兵,每人可以领两匹五尺宽幅的蜀锦作为投诚的安家费,绝对比兵器价值高出数倍。(毕竟都是骑兵,身价比较贵)

    可惜的是,马超营中那些跟着他一路突围过来的士兵,却不是人人这么团结的。

    有些士兵或是跟李傕郭汜的凉州军主力系出同乡,或是有别的考虑觉得故土难离。在他们眼中去长安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入蜀就离故乡太远了,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还乡。

    在马超大致流露出一些后续的撤军风声后,就有几个军官,和几十个士兵,脱队偷偷去郿县投奔李傕军了。

    级别最高的是一个曲军侯,甚至还带去了“汉中王准备以邸阁战术屯粮、确保北伐后勤”的军事情报。

    李傕得到情报后大喜,重赏了投降军官,直接把他从曲军侯提拔为别部司马,升了一级,还把这份情报的来龙去脉、怎么得到的,全部了解了一遍,让人到时候送给贾诩再参详一下。

    “刘备帐下果然能人众多啊,出兵之前的军需账目计划能做得这么周祥,真是叹为观止。”李傕脑补着“邸阁计划”的思路,总觉得涉及了自己的数学盲区。

    “不行,不管这次是否攻下五丈原,未来都要继续加强郿县这边的防御,要从张济那儿分一半兵过来守郿县。”

 第313章 人生就是这样大落大起大落大落

    正因为李傕相信了法正不小心泄密出去的“黄色计划”,这就导致他比原先更加急切地想要彻底攻下五丈原大营、再一把火把益州军刚修复不久的栈道重新放火烧了。

    “刘备想要以在前沿险要广设邸阁屯粮,并辅之以每年秋收的时候因粮渭南补充军需确保北伐,那么最简单的反制手段,就是直接把栈道烧了,把目前造好的邸阁也烧了,就能拖住好几年。”

    这是很正常也很朴素的想法,稍微一个智力值及格的将领都想得到。

    所以,这套李素当初遥授、法正具体随机应变执行的计谋,虽然从长远来看,对刘备的北伐大计是大有好处的。马超来求援是意外情况,不在李素当初遥授的机宜当中

    但对法正眼前的压力,却也因此陡然上升,它进一步刺激了敌人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的决心。

    加上四天前胡封是直接在攻营撤退时被徐晃突袭斩杀,后续的郿县驻军也都溃散了,几乎没有人再回去给李傕卖命,这就导致李傕对于胡封的死法和败法知之甚少。

    李傕还以为“胡封之所以如此惨败,说不定是因为法家是郿县望族,用计策和人脉收买了郿县本地人造反或者出兵不出力,胡封这才兵败身亡”。

    所以他一定要亲自指挥猛攻一下五丈原,试试守军的斤两。

    只不过考虑到胡封的下场,李傕自知身份贵重,所以他这个指挥不会先身士卒,而是选择了在渭水北岸附近、坐镇船中遥督,让部队和一线指挥军官到渭南交战。

    从这个安排中,也可以看出李傕不愧是“剽狡过人”之辈,在人身安全方面已经稳到一定境界了。他觉得坐在有严密的木板舱遮蔽的战船里,比留在北岸更安全。

    毕竟对面还有马超的五千骑兵呢,比李傕的骑兵数量还多。要是攻营不顺利、主力都南渡到南岸了,被马超找个浅水的空档突围迂回到北岸,实施“斩首行动”,岂不糟糕?

    提前坐在装甲船里,就没有“夺船避箭”的风险了。渭河上下百里内的船基本上都被搜缴干净了,马超就算以突击部队到了北岸,也拿河中的战船毫无办法。

    李傕军修整准备了两天,扎营稳固后,于九月二十四这天,稳扎稳打南渡渭河,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同时发起了进攻。

    东路由杨定督战,在武功水以东,仰攻马冢山的马超营地。

    西路由李傕自己督战,在武功水以西,攻打五丈原法正营地。

    防守一方,为了帮助马超,也为了显示诚意,法正也下了点血本,拨出了十部诸葛弩给马超军,让他在营寨山体险要之处立阵、设置箭楼,营造出略微突前的火力支撑点。

    战役开始后,东路杨定的进攻果然乏善可陈,他在漆县的时候就跟马超打了十几天的攻城战了,因为不占地利丝毫讨不到好处。

    马冢山大营的地形,虽然没有守城那么大的优势,但也比较险要了。加上马超活下来的士兵都是去芜存菁的精锐,武艺和心理素质都很不错。杨定几乎要付出四倍的伤亡交换比,才能略有进取。

    稍稍破坏了外层的鹿角陷坑、在第一道简易尖桩木墙处搏战厮杀一番后,杨定就已经付出了千余人的伤亡。关键是后续的层层设防看得人头皮发麻,杨定稍微会算点数就知道自己的部队靠换命是换不完马超的五千人的,只好暂时转入包围。

    西边李傕自己督战的部队,士气和战斗意志都比杨定高不少,毕竟双方此前没有交过手,也就不存在害怕,更不会去计算交换损失比。

    李傕也比当初惨死的胡封更有智商,仗着人多先从渭河岸边筑堰堵住河水,然后征发郿县百姓担土填壕,这样就为后续的进攻扩大了正面。

    不至于像胡封攻营的时候那样,只能沿着南侧五丈原峭壁的狭窄甬道冲锋、被悬崖上的火力覆盖。

    法正在高原上眺望下面局势,就知道李傕不愧是自己打出来的地盘,军略比胡封强多了,这个对手很难缠。

    “遭了,这样一来,虽然敌军冲锋时依然不免泥泞和陷坑,但可以同时冲锋的面宽阔了数倍,而且离开悬崖五十步以上,就超出高地上伏弩的射程了。”法正心中暗忖,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法正也不含糊,立刻吩咐部队机动起来,车推肩扛,把高地上的二十部诸葛弩都转移了,挪到下面徐晃营墙正面的哨楼上,把营墙正面的火力增加到四十部连弩。

    至于其他的准备,法正也没办法了,那些提前几天堆在悬崖边的滚木、礌石、柴草球,估计是用不上了。营墙的高度落差太小,丢这些东西时的重力势能,跟从悬崖上往下丢根本不能比。

    法正最后只能派人关照徐晃一句:所有的连弩都要配好马匹和车辆在附近待命,以便营墙快被突破时,提前有序撤退,以免重要装备和物资被敌军大批缴获。

    另外,五丈原以北的前营中,也不要存放额外物资,而是堆上柴草,以确保前营失守后退却时可以立刻放火。

    如前所述,徐晃在五丈原以下的平地营区,其实可以分成两片,呈倒L字形分布。

    那一横的营区北靠渭河,南靠五丈原。因为五丈原到渭河之间距离相对较宽,所以李傕贴着渭河进攻的话就超出高地火力覆盖射程了,这时候北线那一横就有可能被攻破。

    而那一竖的营区东靠武功水、西靠五丈原,五丈原与武功水之间的狭谷就窄得多,最宽的地方也不到五十步,所以不管李傕将来怎么绕,都是不可能绕出高地火力射程的,往下丢石头丢木头也都能砸到人。

    法正这是已经做好了放弃那一横的营区的心理准备了。

    之前不能放弃,是为了阻止敌军轻松南渡渭河、防止敌军阻击法正的搜粮队伍。因为一旦北面临渭营区没了,法正的人就再也不能灵活出击、抢夺渭南乡村还没收完的麦子、百姓还在晒干的粮食,更无法进取郿县。

    但现在,“秋收抢粮”的行动已经结束了,北营放弃也就放弃了。

    闲言休絮,李傕勒逼郿县百姓冒矢填沟,施工了半天之后,终于把渭水灌进来的口子都堵死了,鹿角陷坑也破坏大半,整个过程虽然付出了数百人死亡、近千人负伤的代价,却也把徐晃的外围工事破坏得七七八八。

    美中不足的是地面依然很泥泞,毕竟填坑时并没有彻底把水排出去,所以士兵要在这样的路段上冲锋,依然会一脚深一脚浅,运气不好的还会陷进去,被后面的人践踏而死。

    但李傕已经顾不得了,他看填坑作业差不多完成了,就下令分出前军一个大约五千人的梯队,从两三百步宽的正面上发动全面冲锋。

    徐晃这次也没有再吝惜火力,可以看出徐晃的内心也已经被恐惧和严峻所笼罩,没有了“放近了再开火”的沉着,只要敌人刚进入射程就全力开火,试图吓退敌军。

    密集的惨叫在冲锋的李傕军阵中爆发开来,好多士兵只是因为密集的箭雨下意识害怕,想要猫着腰冲锋,却因为地面的泥泞失足滑倒。

    但后面的战友根本不敢停歇,也不想在箭雨火力下暴露更久,所以丝毫不停留地前冲,把一个个倒地者踩进淤泥里,连惨叫都无法发出,一张嘴就是大口大口的淤泥往里灌,最后活活踩死溺死泥坑。

    不过,这种死法却足够安静和诡异,因为没什么声响动静,没亲眼看见的人也就不会注意到,只当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像没有大脑的麻木战争机器一样往前冲。

    徐晃在督战的箭楼上哨望,他反而能掌握全局信息,看到李傕军至少两百多人被踩溺死在淤泥里、给后面的人填出了一条坚实的、下陷问题稍稍缓解的道路,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傕这是玩命的攻势。

    “顶住!全部顶住!诸葛连弩不要停手,全部弩矢射出去!陷阵营三列!半炷香一替!”

    徐晃急切地大吼,让步兵们严阵以待,他知道此战之后,打扫战场的机会多半不在己方手上了,而且留在前营的弩箭仓促间也不一定来得及运回后营,还不如就地射完。

    陷阵营士兵在肉搏中无不以一当五以上,个别武艺高强的甚至以一当十,毕竟都是铁甲兵。可随着营墙前的尸首堆成了摞,而且法正的火力支援支援不到,大约两炷香的反复搏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