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后世范仲淹那个“涨价引诱外地人卖粮过来”的操作,在真相大白后终于欲扬先抑收获了满满的盛誉。
“可惜右将军已经贵为京兆尹,否则若是能担任大司农,真是造福百姓造福朝廷。现在却只有京兆百姓能受益于这样的好官,真是京兆之幸,天下百姓之不幸啊。”
……
随着袁绍的大批粮食运到,刘备也深感欣慰,他是知道民间疾苦的,所以拨出几天时间,亲自暗访体察民情,探明百姓心声。
五天之后,八月初十,刘备非常满意地在北宫召见了李素,也召见了杨修,他要论功行赏。
其他一些文官幕僚得到消息,也是艳羡不已。李素已经没什么可升的了,但杨修从一个无职郎官入仕,第一个任务就说服了袁绍这样举足轻重的强大诸侯,跟刘备保持一定程度的联盟友善、周济急困,这功劳可就太大了。大伙儿都纷纷猜测杨修能授个什么官。
赏赐之前,刘备也温言问了杨修一些别的细节,主要是关于薛悌这枚棋子的效果的:“德祖,你说袁绍当时完全相信了曹操以薛悌、王必等内应,阻挠关中寻求外援赈灾、阻挠我们联结袁绍。
可如今你也回来五日了,为何还没打探到袁绍有与曹操反目的风声?也不曾听闻袁绍至少派遣使者去弘农御前状告曹操‘离间诸侯、阻塞王路’?”
杨修对答如流:“大王,袁绍肯不加限制地大量卖粮给我们,可见其心已明。但我观袁绍贪图眼前之利,往往不愿被突发的新目标打乱自己的计划。何况,我此番出使,问袁绍示好买粮是明,其余在暗。
袁绍不想表现得跟我议论过此事,想等王必这边的案情风声渐渐自然传到河北,他再有所反应,也是人之常情。我估计他会拖到秋末入冬,再假装反应过来,然后先给陛下上书,陈述曹操的离间之恶,但既然隆冬不宜用兵,他至少也要明年才会有所举动了。
我在邺城时,探查过袁绍的本意,他今年原是打算公孙瓒彻底被灭后,转而顺路以大军歼灭上党郡张燕。先张燕而后曹操,也省了大军往返奔波,白白多行军浪费。”
刘备听了,扼腕叹息:袁绍这人,眼前的利益还是看不开啊,他只想着最近的利益有什么先吃下去,不太考虑“哪个敌人威胁最大”。
罢了,袁绍要是能看穿,彻底果断豪赌,那就不是袁绍了。
刘备这才拿出一道旨意——当然不是他写的,而是这五天里,他派人去弘农请来的。
刘备只是宣布:“德祖,我五日前已向陛下表奏你为大行令,陛下也正式回复、下旨允准了。日后还要继续好生为朝廷效力!”
杨修心中一喜,随后也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仪态得体地谢过了天恩。
“大行令”这个官职,在汉初的时候是非常高的,是九卿之一,总管汉朝对外藩蛮夷的外交事务。不过汉武帝之后,“大行令”改名叫“大鸿胪”,反而是原本“大行令”下面的“行人”改叫“大行令”,顶替了上官的旧名。
但即使如此,现在的“大行令”依然是“大鸿胪”下属的第三把手,仅次于正千石的“大鸿胪丞”。
品秩虽然不高,只有六百石,但这毕竟是“外交部三把手”了,实权是非常可观的,负责接待应对所有外国来使的具体工作。
刘备这也是看上了杨修这人出身高贵、口才也好,机灵聪明,适合这些外交斡旋的事儿,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旁边其他文官幕僚一时窃窃私语:
“杨家这真是一门煊赫,将来说不定要五世三公了,杨德祖这才虚岁二十二啊,从闲职郎官升迁,第一步就是大行令,就出使了一趟袁绍求援,啧啧啧,这升官速度,三十岁前肯定位列九卿了,四十岁还不是能到杨太尉的高度。”
“不能这么看,人家做事时间是不久,但这一趟出使,也算是至少多救活了几十万本该饿死的关中百姓,否则袁绍肯卖这么多粮食给咱?从这份功德看,给大行令也不为过了。
我估计要不是袁绍没立刻跟曹操反目,所以大王才觉得未竟全功。否则的话,怕不是大鸿胪丞都有可能。”
当天散会之后,不少朝中比千石以下的文官,就纷纷跟杨修示好,笑称他该请客庆贺升官。
杨修也不推辞,意气风发地表示一定请客,但大灾之年,还是不要铺张浪费。
第382章 打仗全靠吓
三日为请,两日为叫。在没有电话的时代,请客向来都是要提前好几天预约,才算有礼貌。
何况是弘农杨氏这种大户人家,杨修这种未来之星,仕途得到荣升,请客当然也要郑重一些。吃得可以俭朴,礼数程序不能省。
三天之后还不是休沐日,朝廷五日一休沐,所以请客的日子也就被再顺延到了下一个休沐的日子。
帖子是以依然养病在家的太尉杨彪名义发出的,洋洋洒洒先要感谢皇恩浩荡提拔犬子、还要提及感谢汉中王对杨修的重用给他机会立功,请诸位同侪一起庆贺。
刘备、李素届时也都会去赴宴。
其他几个关中世家的子弟收到帖子,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次刘备彻底收网,宣告他对关中地区彻底掌握的示威。
是继韦康等京兆韦氏分支覆灭后,刘备全盘力挺李素这个京兆尹对关中势力的整合尝试的胜利。
但没办法,谁让李素确实有奇计,非常争气呢。连袁术袁绍这些外援都配合,把原本要至少酿成几十万人饿死流离失所的大灾年扭转过来了,这个内政治绩哪怕是古之名臣也不敢想啊。
宴会的时候不知道又要出多少“红包”随喜表达诚意了。
……
世家们惴惴不安的同时,刘备和李素,这几天也没闲着。
磨刀的时候,偶尔也要拿点东西试试看刀子的快慢,真到了割肉的日子才好下手。
磨刀的工作,也分为文武两个方面,文的李素搞定,武的刘备亲自布局。
武的这一手,自然是派遣徐晃,带着一些士兵,渡过黄河,在蒲阪津登陆,随后控制河东郡沿湅水的几个主要县城,保护和袁绍的贸易粮道。同时,也好打击一下之前暗中“准备”勾结袁绍的河东卫氏,到时候好有借口把卫氏留在冯翊郡的田产都充公了。
如前所述,为了节约关中的粮食,刘备当初参加北伐的部队,有六万多的整编人马撤回了益州,留下的兵力不过三万多人,全靠如今“诸侯之间被皇帝制约,不敢互相攻伐”的微妙平衡维持。
这三万多人里,马超和赵云掌握的西线部队还要占两万,因为他们要负责盯防郭汜。郭汜的身份是汉贼而非汉臣,跟二袁曹操不是一个体系的,他随时想打刘备就能打,所以对付郭汜只能靠武力。
东线也就只剩一万多人了,几个主要县城加起来只留几千人守卫,长安城需要一万,当然抽不出太多兵力给徐晃。
所以刘备最后考虑再三,只从长安城的守军里分了五千人给徐晃,要徐晃省着点用,控制湅水沿线四县。还给了他三千人的战俘苦役营,负责提供后勤,以及到时候长期负责掩护运粮队。
长安城剩下五千人,也不怕袁术手下的桥蕤脑抽——反正就算脑抽,以长安城的坚固,是不可能偷袭得手的。而且刘备现在很得民心,真到了极端情况下也能动员百姓充军。只要扛过半个月,袁术就会成为全国公敌,刘表曹操孙策都会非常乐意去爆袁术的后方。
而且徐晃走后,刘备留在中枢的将才还是不少的,八月份秋收过后,再有个把月就开始逐渐农闲了。
刘备就关照太史慈等秋末冬初彻底农闲后,挑选一些曾经被李傕抓为壮丁、后来又放回归农的百姓,略加调练。或是从张济、李傕军的嫡系部队战俘里,挑选改造态度比较好的,由苦役营转为战兵,用不了多久,关中就可以不靠脱产的常备军即实现防守。
徐晃这还是洗白跟随刘备五年多来,第一次捞到独领一军参与进攻战役的机会,他也算是憋着股劲儿要表现一下了。但徐晃也知道,刘备让他对付韩暹,对付原本跟他故主杨奉齐名的白波贼贼首,是一次考验,就是要给他机会彻底跟白波贼做个切割,纳个投名状。
历史上的徐晃,在离开杨奉时也没直接弑主,所以这次的心理压力也是有一点的。但既然韩暹跟他没有直接统属关系,徐晃心中倒也存了“要是能击溃韩暹,大不了劝说刘备多招降一些其部众,不要大开杀戒,只办首恶”的期望。
当然了,徐晃这人也不是完全忌惮在自己故乡搞屠戮——历史上,他跟着曹操,在建安十五、十六年(211~212),遇到张燕旧部商曜据并州反,占太原、大陵。夏侯渊、徐晃带兵平商曜,就对那些地方进行过屠城(命令应该是夏侯渊下的,徐晃负责执行)。
不过那次屠城据后人分析,也是因为并州降寇始终难养,而曹操当时已经在谋划靠钟繇逼反韩遂马超、要对关中用兵,所以担心届时并州余贼南下切断河东粮道、断关西军后路,屠一场减轻后勤风险。
这些都是后话了,这一世也没机会发生。
徐晃就带着略复杂的心情,八月十二抵达新丰渡,十四日渡过黄河,占据了蒲阪津。
蒲阪津只是一个渡口,没有完善的城池,白波贼也没有士兵常年固守,加上淳于琼护送的第一批粮船队刚刚过去没几天,之前哪怕有白波贼守也被临时杀散了。徐晃兵不血刃占了要津,分兵两千固守。自己继续带着余部往解良,以及河东郡郡治安邑而去。
解良在湅水北岸,蒲阪津上游大约六七十里,安邑则在湅水南岸,要再往上游八十里。
短短一天之后,徐晃带着三千战兵和一批苦役营后勤杂兵,刚刚抵达解良,摆开攻势、准备打造简易攻城武器,然后快速对白波贼展开攻城。
徐晃还特地额外存了个心眼,打出了关羽的旗号狐假虎威,把自己的旗号置于关羽之下。
结果这个攻心策略非常好用。城内的白波贼本就知道徐晃是杨奉手下旧将,也知道解良是关羽老家。
而关羽不仅五年前回乡耀武扬威过一次,这五年里更是屡次威震华夏,连雒阳城都救下过,这次还光复了长安。这次听说关羽又回乡来打通粮道、联络袁绍,白波贼守县城的小将直接吓怂了。
徐晃刚刚打造了几十架简易飞梯,和一些长藤盾、让弩手架弩压制城头,然后一通战鼓齐鸣,城头立刻竖了降旗,守城的无名小将派人从吊篮坠下来,跟徐晃商议投降条件,只求徐晃不许杀俘。
徐晃松了口气,直接答应了这个条件,但提出部队必须重新打散整编。
解良县总共也就一千来号贼兵守卫,根本没资格谈更好的条件,守将也不敢恋栈不去,直接开了城门。
“没想到还是前将军的威名好使,毕竟是前将军的故乡,人心向背惊惧太强了。”徐晃暗叫侥幸,兵不血刃接管县城。
蒲阪、解良一共只花了两天,基本上就是行军的速度,所以快抵达安邑城的时候,韩暹是猝不及防的。
安邑县在湅水南岸十几里地之外,并不是直接临河的。所以之前淳于琼护粮过境并不需要经过城池,韩暹也是在听说了城北河上有船经过,才临时起意去劫粮,准备不够充分兵力也不够强,所以被淳于琼轻易杀败了一阵。
这次听说关羽杀回来打通粮道了,而且是两天两个县的路程走马观花一样一路毫无阻碍,韩暹顿时一惊,还没打就在考虑要不要放弃郡治,往北撤到吕梁山区打游击。
而徐晃在来的路上,也是充分揣摩了韩暹的心态,所以离城三十里下寨,派人先送信给韩暹警告,说明自己的来意。
韩暹惊惧不定,不敢斩使,而是乖乖看了徐晃送来的信。
徐晃信中表示:前将军关羽,受汉中王之命,打通河东湅水四县粮道,确保与袁绍的赈粮贸易畅通。韩暹若是识相,愿意放弃安邑县城,关将军也可网开一面,给他一天时间带走部众和财物。
之所以不给更多时间,也是怕韩暹穷凶极恶对安邑进行彻底搜刮,导致留下的百姓受到太多盘剥。
当然了,白波贼毕竟都是河东本地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干不出彻底竭泽而渔的事情,否则下次百姓就被全部推到关羽徐晃那一边了,韩暹想翻盘的理论可能性都没了。
徐晃还在信中说,刘备跟袁绍已经达成协议,必须关羽的部队占领安邑,完全确保粮道,并且到东垣跟淳于琼交接了防务,袁绍的第二批粮船队才会过境。所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