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麹义到这时候,被袁绍逼着扩军先登营逼得不行了,才求借袁绍之令,让吕布把西凉籍俘虏交给他挑选兵员。最后麹义依然是坚持只信任西凉武威郡的老乡,按照七八百人一个营,扩了两个营,加上旧的先登营,一共两千余人。

    他看不起关东富饶之地的百姓,觉得那些地方民风不够彪悍,只信赖西凉老乡,一辈子以自己曾经当过皇甫嵩的部将为荣。这种种桀骜做派,袁绍肯定已经忍了他很久了。

    现在,西凉已经彻底平定近两年。曾经误入歧途跟随李郭的贼兵悍徒,也多半被我们改造了。尤其太尉您曾经在陛下称帝前担任过两年凉州牧,至今带回河东作战的士兵里,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改造后的凉州悍卒。

    我们去书一封,以大家都曾为皇甫公效力的同袍之谊,劝他弃暗投明,弃东投西,免遭关东人排挤。麹义固然是不会立刻心动的,但假以时日,可以在袁绍心中埋下一根刺。”

    关羽想来想去,这事儿虽然没有把握,但做不成也没什么损失。诸葛亮无非是建议他配合搞一次“无视麹义、只盯着张辽揍”的野战,消耗战。这点代价关羽还是给得起的。

    关羽便捻须答应:“我去准备明日袭击张辽营地之战,你连夜作书,派人送去麹义那儿,具体写什么我就不过问了。反正这些离间之事,我不感兴趣细节,就算写得错漏,无非也就是没有效果。”

    诸葛亮立刻拱手领命,又最后提醒补充两句:“此番我军夺取野王,本就不是麹义之过,麹义把河内与河东直接接壤的东垣、轵关陉等处都防守得滴水不漏。

    是我军迂回,绕道穿过了一部分张辽的防区后,才攻击到了麹义腹地一些猝不及防的关隘县城。所以,他心中至今还对张辽有点怨气是肯定的。

    我书中打算将计就计,提醒他明日我们要袭击张辽、而看在他同为西凉出身的份上,不想与他为敌,就不进攻他的营寨了。

    麹义肯定不会相信,加上他对张辽有怨气,一定不会主动提前戒备,非得等张辽真的遇袭了才会出兵。这样也利于麹义看着张辽和太尉打头阵、他的兵力可以养精蓄税收拾残局时再杀出。

    我也不给他太多时间,今夜送信斥候算好时间,等太尉即将出兵攻打张辽前夕,再把这信送到麹义那里,信里不具体写清我们几时出兵。如此,麹义稍一犹豫,就错过了提前示警的良机。他怕猜忌,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关羽有些不适,但也没说什么。

    次日凌晨,野王城东二十里外的麹义大营。

    麹义治军严谨,哪怕是仲冬时节,深夜依然有安排严谨的巡夜斥候。毕竟关羽就在二十里外,必须提防关羽趁夜劫营。

    大约四更过半时分,营外一队麹义的巡营骑兵,在营地北部的一段木栅附近经过时,竟看到了一小撮鬼鬼祟祟的敌骑,在沁水对岸逡巡窥伺,最嚣张的是他们居然还敢在麹义的士兵靠近时点起火把故意暴露自己。

    麹义的骑兵立刻试图涉水追上去,不过对面都是轻装突骑,立刻一阵急促而不持久的箭雨射来,暂且压制住麹义骑兵的追击速度,然后就灭了火把趁机跑远了。

    似乎是怕袁军斥候不识字,汉军突骑离去时还喊了几句:“我家太尉战书,请麹将军亲启!”

    麹义的骑兵要渡过沁水才能追上,黑暗中又一时不知道哪里水浅可以徒涉,只好作罢。

    “啊我中箭了,快帮捂住。”

    几个刚才被“箭雨”射中的袁军骑兵一阵慌乱,各种求救希望战友援手。

    然而短暂的检查后,带队军官却发现己方一个弟兄都没死,仅有受伤的还是被箭射中后吓得坠马的。

    “这些箭矢居然没有箭头?有几根上面还绑着布帛竹筒?”斥候军官也是麹义心腹,而且那么多人都看到了,互为见证。他们也不好直接拆看,就直接送去麹义中军大帐。

    麹义在睡梦中被喊醒,倒也不生气,为大将者本来就要克制自己的起床气,练出可以随时随地打断睡觉投入战斗的毅力。

    召见了斥候骑兵队的军官,简单问了两句,然后挥退属下独自秉烛看信。

    诸葛亮为关羽代笔的信上,劝说的内容跟诸葛亮昨晚设想的差不多,只是又加了一些动之以情、讨论曾经同袍义气的细节。

    比如写关羽挺怀念当初跟麹义一起并肩作战、为大汉朝讨伐张举张纯等反贼,还说了关羽当年在易水之战中歼灭张举劫掠渤海的主力后、把张举的战利品重新缴获,分赃时如何仗义。

    他给麹义分了不少,而当时给另一位官军都尉潘凤可是几乎没分只给了点军粮,可见关羽也是敬重真正能打能为国出力的名将的,希望麹义好自为之。

    “砰!”麹义愤怒地一拍桌子,“如此拙劣的离间,还想让我做不忠不义之人?无耻小人,你们看错人了!”

    麹义霍然起身,正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个信存起来、交给袁绍出首,自证清白。

    不过转念一想,袁绍本就多疑,优柔寡断,还是别添乱了。

    他犹豫数秒,把今夜捡到箭书的心腹斥候军官招来,反复追问是不是所有的信都捡到上交了。

    斥候军官当然是赌咒发誓说自己一封都没留全部上交了,而且士兵可以相互佐证谁都没看内容。

    麹义又犹豫了一会儿,吩咐悄悄备马,他要亲自带几个亲兵护卫,去那名斥候军官指认的遇敌地点巡视复盘他这是担心黑夜中大部分箭是射不到人的,射在地上落在河滩乱石堆缝隙里的箭矢,说不定还有漏网。

    对方抄了那么多封内容一模一样的信,显然是担心他收不到。既如此,就可能有更多漏掉的。

    如今已经快五更天了,再有一个更次天就渐渐亮了,再查一遍吧,也不差这点时间做决断。如果信的存在有可能泄露,那就该好好对袁绍坦白,如果有可能确保彻底保密,那就再全部烧了也行。

    可惜的是,麹义并不知道,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关羽已经带了一半多的兵力,四更造饭、吃完后就出发,准备在天刚亮的时候就袭击张辽。

    就算麹义天亮后检查完营北濒临沁水那一段寨墙,确保没有诸葛亮信使的箭矢遗落,他也赶不上提前准备、提前出发救援张辽了。

    五更三点,麹义最终确认了所有的信都在他手上,河滩上昨夜遇敌的痕迹彻底打扫干净了。他回营慢慢继续揣摩信函里的警告内容细节,一边在考虑是不是该让部队进入更高级的战备状态。

    可是,辰时过半时,数骑飞马来报打断了他的犹豫,原来是张辽从三十里外派来报急信使:

    “麹将军请速派援军!关羽今晨天色刚亮时,居然一反常态袭击了张将军的营地。敌军比张将军的部队人多,还比张将军精锐,请麹将军立刻增援!”

    麹义心中一紧:这么快!看来那些信只能烧了!否则我一个提前接到敌军示警,却依然不预做准备救张辽的嫌疑就背定了!

    这天杀的关羽!居然在信里的警告是真的!是真心只打张辽不打他!而且偏偏还是刚警告不到一个时辰就出兵了!

    这事儿搞得,黄泥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第613章 堂堂之师

    时间线回溯到麹义接到急报前一个时辰,也就是卯时过半、天色刚刚微微亮的时候。

    野王城北三十里外的张辽军营地,刚刚遭到了关羽亲率两万大军的猛攻。

    关羽很清楚,张辽也算是谨慎知兵的名将了。半年多之前,张辽能偷袭河东数县得手、几乎断掉关羽的归路,这样的用兵能力,是不太可能犯巡夜不周的低级错误的。

    所以,要打击张辽,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少量部队趁夜乱战的劫营上,不如堂堂正正来一场决战。

    毕竟,夜间劫营不能动用大部队,人数一多就容易混乱、自相践踏。这种出动几万部队的战役,必须在能见度还行的环境下才能打。

    至于四更天起来行军,相比之下难度倒是不大,只要打的时候看得见就行——张辽的营地就在丹水河边,关羽的部队四更赶路可以不用点火把,拖成长蛇阵,然后听着河流的水声行进。

    听水声沿河走路,这是古代组织度高的部队都要掌握的过硬技巧。

    另外,此战关羽并没有带诸葛亮,也没有带徐晃,他是亲自领兵来对付张辽的,不过在军中也虚立了徐晃的旗帜。

    这些安排,也是诸葛亮劝他的,他觉得有道理,就这么做了。

    对面张辽的部队,在熹微的晨光中看到黑压压的汉军士兵冲了上来,也是立刻示警,并且让巡逻的部队先堵到营门和寨墙第一线,全营剩余士兵也很快起身备战。

    张辽治军严谨,好歹是没被关羽直接冲进营地互砍乱杀,但也失去了依托营地先靠远程火力削弱关羽一波的机会。

    张辽和麹义等袁军增援部队,抵达野王周边立营都才两天。张辽还得考虑让长途行军而来的部队恢复体力,所以这两天里用在营造防御工事的时间,估计加起来还不到五六个时辰。

    之前张辽也没想到关羽会不早不晚,在这种时候发动袭营,心态上疏于防范肯定是有的。毕竟在张辽的惯性思维来看,关羽要袭击他肯定是趁着他立足未稳的时候,他刚来的时候没打他那后面打的概率也就逐渐下降了。

    怎么会想到关羽偏偏挑文丑的部队还有不到一天就要抵达的时候,最后趁机来这么一下。

    营地只有一圈木栅的寨墙,放着拒马的寨门,简易挖点夯土用于埋木栅的尖桩,土被挖走的位置自然形成一道浅沟,才两尺多深,根本提供不了什么额外防御力。

    营中的高层建筑只有几个木质的哨塔,起到观察敌情的作用,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大批量部署弓弩手甚至连弩居高临下发挥火力。

    所以,张辽的守营战,也就是一个攻守双方地利比较公平的近身肉搏战罢了。

    “冲进营去,直取张辽!为闻喜之战的弟兄们报仇!”关羽亲自督军,策马挥舞着青龙刀,催督士卒奋力向前。

    汉军虽然人数比张辽多了没多少,但装备更为精良,有两个营的陷阵士,都是穿着铁甲扛着长柄阔刃斩马剑,关羽孤注一掷直接把陷阵兵全部投入一线,一时间声势无两。

    早在三年半前北伐的时候,刘备军中的陷阵士就扩军了五个营,加上高顺原配的那个营,一共是六个。北伐中损失了相当一部分,折损了一两千套锻钢铠甲装备,规模有所下降。

    但因为刘备阵营的生产力发达,益州的军工基地稳定运转起来后,每年可以提供数千骑兵胸甲,和数营规模的步兵全身钢甲。所以,这些年刘备军的陷阵士装备规模,是在以每年两个营的规模扩张着。

    如今是197年底了,这种装备全身钢甲和长柄阔刃灌钢斩马剑的精锐士卒,总共有十个八百人营的规模,也就是八千人。关羽这边的河东…并州前线直接就配属了三个营,还没算关中后方的战略预备队呢。

    不过,新扩的陷阵营在战斗素质和意志力等方面,肯定远远达不到高顺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营,只是装备等硬件方面达到了陷阵营的样子。

    双方在营门寨墙处厮杀作一团,血肉飚飞,残肢断臂枕藉,张辽一方骑兵数量较多的优势,暂时竟发挥不出来。倒是近战步兵装备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士卒渐渐不支。

    血腥肉搏之际,一根根挠钩绳索从后排抛掷而来,或勾住拒马鹿角,或拖住寨墙木栅。每根挠钩绳索后面都是数十名汉兵齐心拔河用力、生拉硬拽,把一处处寨墙栅栏拉倒拽塌,汹涌冲入营中的汉军士兵越来越多。

    张辽只能是一边顶着正面、一边让骑兵队集结,开营寨后门准备绕路出去迂回侧击。

    可惜关羽也是当世名将,对战场观察之敏锐,罕有其匹。他一边催督猛攻、同时一直眯着眼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当他看到营后影影绰绰征尘扰动,蹄声如雷,就意识到张辽要让骑兵迂回出击了。

    关羽抓住时机厉声呐喊:“张辽要跑!他要保住后军骑兵先撤了!决死正在此时!别让他跑了!”

    张辽正亲率骑兵绕后呢,营中帮忙督战正面步兵对砍战线的,乃是他的副将郝萌,为了不动摇军心,张辽甚至都没动自己的旗帜,只是悄咪咪地带着骑兵队开后门迂回,显得他自己依然跟一线堵门的步兵共进退。

    谁知居然被关羽瞎蒙喊破了,顿时让张辽叫苦不迭。偏偏他也是箭在弦上,这时候不能放弃已经执行了一半的战术动作,也不好亲自大喊澄清、战场上那么乱也没人听得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