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翼德领兵河北的第二个好处,就跟我们要选取的目标有关了——陛下觉得,一旦袁绍诸子内讧,当是谁与谁争位,而我军又该趁机击谁助谁?”

    对袁绍的家事,刘备显然做足了情报工作,不假思索答道:“袁绍溺爱少子,如果引发诸子争位,自然是袁谭以长、袁尚以爱,立长立爱之争了。

    而我军与袁尚相距最近,大军后勤最为便捷,到时候自当与袁谭、曹操一起夹攻袁尚。”

    李素摇摇头,委婉地分析:“陛下,若是如此,则我军之前所定的‘缓之则待袁氏诸子自相图害’的谋划,只能算是半途而废,没有执行到底。

    毕竟袁谭袁尚虽然有利益之争,可刚打起来的时候,还不算结下不死不休的血仇,毕竟还是亲兄弟,袁尚要是真的危急到绝无退路,被三面夹攻必亡无疑,他难道就不会重新乞和、认兄为主?

    他投降兄长,要保住性命和富贵还是可以的。袁谭如果不容他,非要斩尽杀绝,曹操也会趁机更深入插手袁家事务,毕竟袁绍的大将军是不能传位的,在关东伪朝的框架下,二袁都斗不过曹操。”

    李素这番话,着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没有抄袭历史。

    因为历史上,袁尚就是在袁谭和曹操的夹攻下还死扛到底,但李素认为这种死扛到底有其特殊环境,如今显然不能复现——

    历史上的袁尚,是觉得自己一挑二都有机会。可现在,他别说一挑三绝无机会,就是跟刘备单挑,袁尚都毫无机会。

    这种情况下,直接攻打袁尚,最多就是拿下个邺城,乃至整个魏郡,然后袁绍的其他地盘都会立刻重新统一认主到袁谭手下,刘备利用这场内讧收割到的利益并不会最大化。

    刘备也是慢慢思索了一会儿,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微微点头,从谏如流:“那依伯雅的意思……”

    李素:“我们应该进攻幽州,对付袁熙。因为只有我们不直接威胁袁尚和袁谭中的任何一方,这两个夺位的正主,才会舍不得眼前全胜的希望,犹豫,不肯复归团结。

    同时袁尚袁谭都与曹操接壤,在我军击破这两者任何一方的主力时,曹操都能趁机以盟友接收他们剩下的地盘。但唯有袁熙在最北方的幽州,跟曹操、袁谭都完全不接壤,中间还隔着一个袁尚。

    他们任何一方想在我军击破袁熙的主力时以盟友身份接收地盘,都鞭长莫及。而幽州虽然比冀州贫瘠,却胜在地势易守难攻,燕山形胜居高临下。

    我军从刚收复的并州云中、雁门一带,沿桑干河顺流而下,汇入灅水(海河),可直达幽州治所蓟县。一旦兼有燕云之地,居高临下而视冀州,随时可以予取予求。

    纵然到时候袁尚已经被曹操袁谭所灭、袁谭也已成曹操傀儡。但只要我军北据燕山、西阻太行,中守虎牢、桐柏、大别,以至江淮,则冀、青、兖、豫、徐最后五州之地,我们可随处进击。

    无论从哪一侧打过去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曹操却得疲于奔命。我军唯一的劣势,只是后方粮草物资大量转运到华北平原不易,但明年或者后年初南阳运河修完后,荆益物资几乎无损耗运到前线,曹操末日也就不远了!

    按计划,明年取幽州,后年夏季农闲时再总决战,也不耽误事儿。”

    刘备听这番论述时,眼神数变,最后他也不得不承认,李素和诸葛亮讨论出来的这个最新细化微调后的新版本方略,确实更有操作性。

    打下幽州,就不怕敌人反复拉锯。而拿下平原地区的领土,是容易被拖住进入消耗战的,还有可能打断敌人内部的自相残杀进度。

    如果换做曹操那种不太在乎百姓的诸侯,在平原州郡旷日持久拉锯战消耗战也就罢了,因为曹操也不是太在乎常年消耗战多死多少百姓。

    但刘备还是挺在乎百姓死活的,他希望打仗就干净利落,如无必要,就别再来一场跟当初河内…上党之战那样绵延两年的消耗战了。

    那种战役一场下来,全国百姓人口数量能锐减三百万,刘备已经把大汉天下当成自己的了,他还是希望打仗像手术刀一样干净利落,切下来一块就落袋为安一块,敌人最好别挣扎,直接认账,然后双方继续转入低消耗相持。

    但是,不管道理上如何合理,刘备始终还是觉得有些难点搞不定,他忍不住问:“从雁门郡沿桑干河攻代郡…上谷…广阳,虽然也易于进兵,大军与粮秣都可以沿着燕山河谷顺流而下。

    可并州也是今年才刚刚收复,为了支持云长作战,今年从关中往北调运了六七十万石粮草,起运时还不止这个数。后来还要给吕布安置的钱粮。关中恢复也才三四年,实在是扛不起了。

    如今要先把大量粮草趁着眼下还没下雪封山、或是明年开春后加急运到雁门郡,损耗又何其巨大?我军攻入幽州,粮草究竟能支持多久?如果袁熙看出我军难以为继,坚守拖时间,如之奈何?

    尤其翼德性情还是急躁,他要是知道非得速战速决,却被敌人拖住,到时候鞭挞士卒、逼迫诸军不惜代价猛攻,都是做得出来的。”

    李素:“这就是我请陛下让翼德带兵的原因之一了——陛下可别忘了,您和翼德,都是涿郡人,是幽州本地人。您还曾在刘虞帐下为将两年,在幽州平张举、张纯,当地百官之中,多有故吏故交。

    翼德怕缺粮,可以少带一些兵马,确保出证后粮食够吃到夏末初秋,就可以因粮于敌、野谷是资。

    另一方面,我们养吕布也不是白养的,可以趁着吕布冬天阻击鲜卑南下时,多掠牛羊。我军今冬给吕布互市贸易时,可以多给他卖价值密度高、对运力占用低的盐巴。

    给他够十年吃的河东池盐,让吕布把冬天草不够养不住的牛羊宰杀腌制,明年再用剩下的牛马驮着腌肉随军沿山谷或草原行军,大军有畜肉为食,粮草就没那么紧张了。

    只要翼德打开局面,幽州的陛下故交难免没有趁机投降的。臣当年征丹阳兵时救出的刘晔,如今依然被袁熙倚重以外事,负责交涉诸侯。

    辽东更有糜子仲始终割据、只是每年给袁绍五千万钱的军需物资,以示羁縻。只要我军能抵达右北平,甚至只要翼德的军队能够包抄赶到海边,任意夺取一个河口海港县城,糜竺的援助物资就能从辽东湾海路运来,到时候还怕翼德军粮不足么?

    曹操虽有海船水军、可以在糜竺不稳时威胁糜竺后方。但糜竺帐下徐荣也算是名将之才,而且守卫本乡本土,极为熟悉地形,曹操要渡海登陆击破徐荣,并非易事。

    其余田豫、田畴效忠糜竺,也勤谨有加,守土可期。

    更重要的是,子龙两个月前回报,说他五月就已经回师吴郡、海船水师驻扎在长江口。虽然东海南海用的福船,和北海(黄海)用的沙船型制不同,适航迥异。

    但我军也完全不缺足够大的沙船,只要换一批船,这些百战海军就能北上接应。到时候子龙、子义海船驰援。以子义水战之能,且久居东莱、辽东,熟悉当地情况,还怕曹操的水师?”

    刘备听一句就热血沸腾一分,越听越觉得可行。到了最后,他几乎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已经把袁曹残余势力从四面八方彻底包围了。

    毕竟,要是连幽州都拿下,袁曹南北西南面都是刘备的地盘,那不就是被包饺子了么。连东面看起来是大海,但刘备的海军科技碾压,从长江口封锁到辽东半岛,完全不是问题。

    这样的格局,换做《三国志14》游戏里面,就属于直接触发“包围占领”事件,敌军全地图没城的地方都要被涂色了。

    现实中虽然没那么夸张,但也足够展示强弱形势之碾压了。

 第747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话分两头,在刘备阵营高歌猛进、内修政理、整顿时弊的同时。从九月初开始,一直到九月下旬,关东伪朝所在的邺城,整个政局氛围,始终笼罩在一片忧心忡忡之中。

    他们之所以还能忧心忡忡、而不是直接破罐子破摔,还要得益于关羽此前对边境线的封锁比较严密。

    太行山的存在,让战时对峙状态的双方都难以越过天险、及时掌握对面的军事情报。

    所以,邺城文武都只知道从六月份开始、关羽已经出兵北伐吕布、想要彻底解决并州问题。

    并且七月份开始,诸葛亮的偏师就从上党北上、掐断了太原郡、雁门郡与其他袁绍阵营领地之间的一切联络。

    后面两个月,关东伪朝文武丢失了一切关于吕布的消息,在吕布发出檄文之前,他们都还一直以为吕布是被围困在孤城之内,坚持抵抗。

    考虑到吕布就是并州本地人,是为了保卫家乡而战,所以哪怕弹尽援绝,死战到底的可能性也是挺高的——这不能怪关东文武高估了吕布的骨气,主要是情报不对称。

    谁让刘备阵营一开始就打算玩个噩耗突袭,把三气袁绍的突然性放大到最大呢,所以对坏消息的态度一贯是“先封锁,蓄力憋大招”。

    而后来李素和诸葛亮劝谏刘备、如果袁绍死了,明年就优先对幽州袁熙下毒手。这个计划需要以并州为出兵根据地,那就更需要放战略烟雾弹,假装刘备军夺取并州的时间越晚越好。

    这样才能后续诱导袁熙觉得“刘备军去年夺下并州的时候,已经临近天寒地冻的冬天了,所以没多少时间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往北运大批物资。因此开春后不用担心从并州方向往幽州绕袭的危险”。

    双重因素,都促成了刘备军在宣传战领域憋大招。

    ……

    九月十五日,大将军府。

    一个秋高气爽的晴朗日子,阳光很通透,似乎能让缠绵病榻之人都变得身体活泛一些。

    袁绍坐在肩舆上,由几个侍从奴仆抬着,在后花园里闲逛着晒太阳。走了一会儿之后,袁绍觉得舒坦了些,吩咐从人拿拐杖来,他要自己走两步。

    去年冬天的中风,在最严重的时候,一度让袁绍瘫在床上完全动弹不得,还嘴歪眼斜连面部神经都痉挛抽搐了。

    三个月前的夏天,同样挺难熬,把春天时稍稍调养康复一些的状态,又打回了原型。夏天袁绍在床上连躺了两个月,连被人抬着出门都没有,一直到凉快了才能行动。

    而长期卧床对一个人体质的最大伤害,倒不是褥疮之类无伤大雅的皮肤病,关键是会让人的肌肉大量流失。

    健身过的人都知道,好不容易练起来的肌肉,如果卧病躺几天完全不动,很快肌肉量就下降了,基础代谢也会恶化。

    袁绍躺了两个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手足肌肉萎缩嶙峋。浑然不像是年轻的时候还习过武、带兵打仗过的武将。躯干倒是被营养养肥了一些,但都是虚的,浮肿,肌肉力量几乎没有了。

    袁绍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所以他才那么有危机感,要趁着秋天状态还行,下床强撑着挪两步,挽救回来一些肌肉,否则真有可能抗不过去这个冬天了。

    “大将军小心呐!手足无力可不能勉强啊,还不扶着大将军点儿!”

    看着袁绍试图用还没完全瘫痪萎缩的那只手臂、强撑住拐杖挪几步,旁边的侍女和奴仆都是紧张得很,府上的内务管事还大呼小叫勒令大伙儿仔细搀扶看护。

    被人扶着勉强挪了十几步,袁绍额头已经见汗,滑落过面颊,最后沿着他往下耷拉的又嘴角滴到地面。

    感受到汗液划过嘴角,让自律而又自虐的袁绍,有点恼怒和不甘,但随着他感受到自己的血压波动,他又不得不强行收摄心神,尽量平复。

    袁绍究竟自律到什么程度呢?如前所述,他去年冬天中风的时候,嘴角直接歪了,一侧耷拉下来。病情最严重、连续卧床的时候,他对这一点倒是无所谓。

    但是身体稍稍能动弹了,或者能起身见宾客、幕僚,他就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让人给他改带那种有带子缚在下巴上的冠。

    众所周知,古人大部分的头冠都是用类似簪子的东西插进发髻里固定在头上的,就是个头发套子,很少才有用带子绑在下巴上固定的。

    只是后世古装戏里,这种绑带子的结构才被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现代人都不留发髻了,发簪没地方插入固定,总不能扎在演员肉里吧。

    如今袁绍却把这种小众的发冠发扬光大,跟戏剧里的吕布孙悟空似的,还让人在下巴位置的绑带上垫一些摩擦力大的皮革,完全指示希望靠下颚带把耷拉的嘴角重新提上去。

    为此,袁绍的头冠绑带扎的很紧,甚至都不利于他面部血液循环了,连医官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