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8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辩解道:“不至于,郾城这边的汝水防线,是一年多前昆阳之战结束后,曹军败退收缩至此,历时很久才渐渐修起来的。

    后续不可能每条河都有如此严密防守,曹军也没有这么多人力,第一道防线多付出一点物资和时间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双方对事不对人地友好讨论之后,刘备拍板:

    “钱粮靡费、旷日持久,倒也罢了,反正也牵制了曹操那么多兵力,我们怕消耗曹操也怕消耗。数十万人长期驻扎军粮转运,他也撑不住。

    就按孔明所言部署,其余攻城战术细节,众卿自行因地制宜,不必事事请示。”

    ……

    汉军便很快开始着手部署攻坚阵地,诸葛亮仔细观察整理了对面的防线地形后,也觉得一层层打过去确实比较慢,但还是得先试探性打一打。

    这儿的防线格局,有一种类似于四年前河内之战的感觉,敌人层层设防迟滞,但是绝对不肯跟你在毫无工事的大平原上野战。

    四年前那场,当时诸葛亮还是太尉长史,跟太尉关羽参与了那场战役。虽然最后赢了,但诸葛亮心里也清楚——

    当时对面的监军,正是眼下已经归降成为同僚的沮授。如果不是沮授打了一半被袁绍猜忌换人,导致崩盘,当年河内之战绝对会艰苦得多。

    花了四五天的时间,诸葛亮一边准备足量的投石机、冲车、木驴车等攻城武器,构筑对应的工事,一边趁着这些时间,让刘备派黄忠出去搦战。

    高顺要跟着刘备坐镇中军主力,加上高顺这人不苟言笑,不擅长骂人,所以骂阵搦战始终跟他无关。人手不足时高顺宁可把手下的廖化、陈到这些人派出去,跟黄忠分头开骂。

    对面的曹军果然很苟,从头到尾不出来,不仅郾城守军不出来,连汝水防线上下游的也都不出来。

    黄忠虚张声势张了个够,把曹操祖宗十八代和所有曹家夏侯家旁支骂便了,有时候还骂到大中午热了,或坐或睡极尽嘲讽。

    虽然没有实际效果,但也让曹军上上下下相信了汉军至少有三十多万精锐大军在此,兵力胜于曹军,否则汉军不至于那么嚣张。

    第六天开始,备足了器械的诸葛亮对郾城防线发动了第一波试探性进攻。

    城外层层叠叠的土墙和壕沟其实并不坚固,主要是多,每一道之间距离都不超过普通弓弩的射程。

    而且曹军显然是知道四年前袁绍军失败的教训的,会总结提高。所以郭嘉对于每一道夯土甬道前的壕沟,也做了一定的优化,从凹型壕变成了楔形壕,后面的防线对着前面的失守防线射击时,死角会更小。

    诸葛亮眼看着高顺的部队轻而易举砸开了外围第一道墙,而且额外用碎石雨把围墙后面的曹军弓弩手也暂时压制了一下。

    然后高顺让精锐士兵上去试探性抢夺。因为护墙缺口不够大,果然在背后遇到了曹军蜂拥的反扑、以多打少,而且还都是密集的长枪兵。

    高顺按照战前诸葛亮交代的经验,也尝试让己方的弓弩手往上压,试图抢夺第一道围墙,然后依托墙体掩护射击第一、第二道墙之间的的曹军长枪兵密集阵列。

    不过,这种尝试很快就遭遇到了曹军弓弩手的二次投入——曹军弓弩手之前只是在碎石雨的打击下暂时退却,发现汉军弓弩手也想前压,就重新投入上来。

    哪怕汉军立刻让投石车保持开火,用碎石对着墙头泼洒,曹军弓弩手依然军纪严明地往上顶。

    而随着双方距离变得很近,汉军投石机也失去了用武之地:这个时代的投石机,射程两三百步误差三四十步都是很正常的,双方距离缩短到五十步之内后,投石车的碎石雨就会无差别不分敌我覆盖了,只会两败俱伤。

    就好比热兵器时代步兵冲锋,也没敢在己方步兵上去之后,依然用霰弹炮火力准备的。

    一番混乱的厮杀,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诸葛亮观察清楚了曹军与当年袁绍军的应对改良之处、袁曹差距,意识到今天这样的准备程度,还是不足以突破的,就请高顺可以退下来了。

    当然,诸葛亮不能直接指挥高顺,他还是通过请求皇帝下达的命令。

    一番试探性进攻,双方清点伤亡,汉军还是明显占优势的,毕竟武器装备差距明显。

    四棱锥枪和斩马剑比对面的简易长枪要强太多了,哪怕被堵在口子上、汉军正面展开宽度不大,同时可以输出火力的人数远少于对方,还依然取得了两三倍的杀伤,如果比阵亡数字的话,那更是五六倍以上的差距。

    很显然,战死人数差距那么大,全有赖于汉军士兵的铁甲率,即使没有铁甲的好歹也有金属头盔和护心镜。这些防御完备的士兵,在战场上依然免不了各种轻伤,尤其是撞击的钝器伤和冲撞践踏,但致死率锐减。

    伤兵撤下来休养个把月,伤筋动骨的部分恢复一下,就又能上战场了。

    诸葛亮试探完敌人的韧劲后,回去跟沮授商议:

    “沮侍中,你觉得郭嘉的‘弹性防御’战术部署,比你四年前如何?你当年用此法消耗疲敌时,可曾想过如何破法、如何对付自己的得意战术?”

    沮授沉默了一会儿,中肯地说:“诸葛尚书打弹性攻坚消耗战的战法,比四年前愈发纯熟了。不过这郭嘉也比我当年要强——未必是他智数超群、能明显过于我,只是他站在我的经验之上。

    依我看诸葛尚书今天安排的预案,关键还是投石机和神臂弩的延伸不够,投入也不快。所以给了敌军弓弩手、投石砲手暂时撤到第二道防线,等我军冲锋时他们再重新投入,与我军绞肉拉锯消耗。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在如何把我军神臂弩的射程、提升到曹军普通弩两倍,或者是把我军投石车的射程,也提高到敌军投石车两倍。

    一旦能做到这一点,我军在第一道墙外就能把敌人第一道、第二道墙的敌人都压得抬不起头,他们还如何弹性反冲锋投入?”

    诸葛亮听了沮授的讲解,连连点头:“我所思也差不多,既然沮侍中也觉得此法可行,那多半就是可行了。如今曹军用弩射程至少一百五十步,远一些的二百步。

    我军神臂弩有二百五十步以上,想提高到敌军两倍还是很困难的。投石车也是这个道理。不过,我可以另想办法,把投石车和神臂弩突前部署一些,确保躲在第一道墙外就能同时打到第一第二道墙。”

    沮授听了,倒是颇感兴趣:“愿闻其详。”

    诸葛亮:“这也是我去年年初昆阳之战时,自己脑中瞎想、如何自己破自己的昆阳守城防线,后来想了个招,跟庞士元切磋推演了一下。

    后来去年秋天,庞士元就用我的招破了袁熙。曹操麾下应该没有将领亲自经历过去年的蓟县围城战,曹操自己救幽州未果直接惨败而归。我想郭嘉也不可能靠空想就猜出袁熙死前经历了何等的攻坚。”

    诸葛亮的想法很明确:既然现有武器的射程无法同时压制住敌人两道防线,阻止收缩回去的敌人重新投入第一条防线,那么就挖z型交通壕、迫近部署神臂弩和投石机。

    曹军如果肯出来反击,破坏汉军挖壕沟接近,那也好,那就是彻底从土墙长堑背后放出来,跟你打堂堂正正野战了。

    黄忠会求之不得的,他早就手痒了。

 第815章 诸葛亮 挖掘技术哪家强大汉荆州找南阳

    跟沮授商议之后,诸葛亮很快又请示了刘备,把自己的思路备案一下,然后就转达给高顺。

    让高顺派廖化、宗预带着军中擅长土工作业的士卒猛挖起来,建造反制郭嘉弹性防御防线的进攻型工事。

    好在去年秋天的时候,庞统在幽州战场就第一次实战测试了Z型壕,还反馈了一些数据,诸葛亮可以再次磨合优化。

    而敌人连这种东西见都没见过,双方信息差非常明显,使用方自然愈发得心应手。

    当然去年秋天庞统挖Z型壕的时候,主要是掩蔽弓弩手,没有涉及投石机的部署。

    但这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尤其投石车弹道更加高抛,哪怕把投石车藏得低一点,在地上挖个坑把投石车部署进去。

    只要四面都是地面,凹陷下去的工事是很难被守军的投石车瞄准击中的。

    尤其诸葛亮也没打算让己方突前部署的那些投石车装独头弹,他只要后排投石机独头弹砸墙、前排投石机丢葡萄弹砸人就好。

    施工的最初两三天,挖掘推进得非常顺利,因为对面的曹军压根儿看不明白汉军在干什么。

    只见汉军在挖地道,而且从距离曹军阵地至少三百步远的地方,就开始挖掘前进。

    甚至曹军一开始都没注意到汉军的堑壕是曲折前进的,或者说即使眼睛看到了,因为脑子里的数学知识和几何知识跟不上,脑子也反应不过来“壕沟挖成曲折的有什么好处”。

    不是普通士兵反应不过来,是每天巡视防线的郭嘉本人都没反应过来,后方郾城城里的曹操自然也更不懂了。

    稍微挖了一阵后,曹军才注意到汉军挖的不是地道,只是壕沟,因为并不是潜在地底下的,是顶部敞开的。但即使注意到这个补充信息之后,他们也没琢磨明白。

    没办法,这和智力没关系,只能说数学这东西你不懂就是不懂,再老谋深算的人没学过就是不懂。

    曹军上下普遍觉得没问题,最多就是根据防地道战的一般通用性战术,安排了在己方第一道防线后方、深挖长堑以为应对。

    也就是跟六年前的官渡之战时那样,都是用过的老招数了。

    掘进工作的速度不算慢,大约三五天之内就能挖好交通壕、随后进展到挖横向部署火力点的侧壕。

    谁让诸葛亮手下有一支狂挖了三年地的工程兵部队呢,他们挖过南阳运河、炸穿过桐柏山、还修过昆阳城的新式城防体系。

    这支队伍是如今华夏大地上、最擅长开地图编辑器的部队了。曾经号称穴地之能天下第一的河北军,真来比挖沟实力,也只能甘拜下风。

    可谓是挖掘技术哪家强,大汉荆州找南阳。

    ……

    不过,诸葛亮也考虑到对面的郭嘉毕竟多疑,要是就这么纯挖沟、不同时进行别的试探性推进,不好掩饰己方的真实目的。

    所以汉军施工的同时,每天也少不了正面搦战、用原先部署的投石机火力准备猛砸敌军第一道防线、砸出更多的残破缺口,外加双方弓弩对射消耗。

    反正这种对轰是双方都要狂烧物资的,而汉军物资绝对够用。荆州益州之富,曹操根本无法想象,源源不断的作战物资从南阳运河运过来,刘备想打什么消耗战就能打什么消耗战。

    曹军最初几天还坚持在防线墙后部署弓弩手,以为监视,唯恐汉军耍花招、假装挖地道实则搞别的偷袭。

    但因为曹军的弩射程比神臂弩近五十步到一百步,汉军弩手能在射程外输出。

    虽然曹军有掩体,弓弩手伤亡不大,但这样被敌人在射程外放风筝白杀还是太伤士气了。

    坚持了几天之后,曹军发现汉军没有冲锋强攻的迹象,就循序渐进减少了墙上戒备的弓弩手人数。

    郭嘉也知道这样一直挨打不是办法,要想办法偶尔提振一下士气,就想到把投石机突前部署,用碎石葡萄弹轰击汉军神臂弩手。

    投石机哪怕用碎石,射程还是比普通弓弩远得多,倒也能够到汉军神臂弩手。

    而且汉军神臂弩手都有头盔和胸甲,距离远了之后,哪怕曹军弩箭射中也很难穿甲,杀伤效率极低。只能指望投石机的葡萄弹了。

    四月十九这天,曹军第一次用了碎石雨轰汉军弩手阵,汉军猝不及防之下还着实付出了一些伤亡。

    但汉军立刻就调整了战术,次日开始诸葛亮让汉军也安排投石车反制,同时让神臂弩手用更分散的阵型,防止被碎石雨覆盖到多个士兵。

    汉军投石车不仅质量好射程更远,而且士兵训练有素,诸葛亮给他们配了一套三角函数对应值的弹道表,远近左右该怎么调整都更为迅速,可以根据弹着点校准反馈。

    曹军虽然也凭借朴素的经验、知道如何大致调节投石机射击方向,比如射远了就该减配重、近了该加配重,也知道调左右,但这种调节的反馈速度和校准效率,比汉军低太多了。

    一个是拿着弹道表的,一个只是心算毛估估。

    而且诸葛亮之前这些日子里,也没忘在战场离前线至少四百步开外的位置、建造高峻的望楼,然后让眼神好嗓门大的心腹军官,上望楼当炮火观测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