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就在长江口海岛上立个灯塔,施工的时候就在外圈塔上标注好“去耽罗岛航向几度,去对马岛航向几度、去邪马台航向几度,去熊袭航向几度,去流虬航向几度,去夷洲航向几度”,
全部明明白白,哪天有去哪儿的船队出发,就点对应角度的小篝火,跟主篝火连线定向。从长江口出发,一千到一千五百里范围内,刚好可以直航北起三韩、南至夷洲、东到倭国的180度扇面岛链。
……
定航向定纬度的蛮夷经验全部介绍完,最后只有一条港口灯塔建设经验算是全盘用上,其他都只是小修小补、诸葛亮本就比他更专精。
这个结果,让周瑜把最后的尊严赌在了“远洋找岛”的秘法上。
当天因为已经讲得很多了,时间也晚了,周瑜就回去休息几天,准备一下,充分整理归纳,想下次再找回面子。
几天之后,一群人继续开会讨论,周瑜终于把他的得意之法拿了出来:
“……夷洲蛮子远洋观云找岛的办法,主要分成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晴朗少云的日子,利用海风湿气到了陆上后,会升腾凝聚为雨云的特征,在远海瞭望寻找雨云。一旦看到其他各处万里无云,而某处有云,那多半是
如此,寻常以目力瞭望陆地,或许得接近到距岛三四十里才能看见,而云层极高,百里外都能看见。若是火山之岛,云层最远能在三百里外看见,茫茫大洋上错过岛的几率便大大降低。
其次,若是阴天,天上到处都多云雨,难以分辨哪些是岛云哪些是海云。哪些蛮夷还会目测计算云飘动的快慢来判断。
他们千百年来总结,云在海上遇风飘动更快,在岛上飘动更慢,因为风力会被陆地所阻,从全力横吹改为部分上下乱流。
所以,全面多云的天,找到飘云忽慢忽快的破绽,凡是发生慢而复快的地方,多半是四十里才能不错过岛’,扩大到‘船只要靠近岛两三百里内,就能不错过岛’,搜索精准度大增。”
这个心得,随便找个波里尼西亚领航员来,估计都是说不清的。这也是周瑜总结了他数年来跟那些南岛航海本能高手切磋的经验,凝练而成。
李素这边,组织涉及航海的文武跟周瑜切磋,也有些日子了,今天总算拿出了一条足以镇住所有人的干货。
毕竟,诸葛亮会观星,但他也不擅长看海云。
诸葛亮最多只是看云知道天气会晴还是下雨、会不会有大风,具体“云在海陆上方的运动轨迹快慢变化”这些细微末节的经验,对诸葛亮都算触及知识盲区了。
“没想到这周瑜也是水军天才,这么多天切磋下来,居然真有一条连我都完全不懂的经验……看来不能轻视任何蛮族呐,蛮夷之中也有我们汉人完全不懂的高深莫测秘技。”
诸葛亮内心由衷地暗暗叹服。
“说了这么多天,之前都是略有小补,只有今天这条,值得封侯。”连丞相李素都不由赞叹,因为他完全知道这个经验,对于将来在太平洋上跨岛前进,有多么重要。
周瑜被李素夸赞,总算松了口气,愈发精神振奋,把所有细节和盘托出。
他仔细地介绍那些南岛民族还能如何通过看云的下表面反射的光线颜色,来判断云
比如有树林丛林、淡水丰富的大型海岛,一般云的下表面都是带绿色的。如果云偏黑,
如果云偏蓝微黄,给,最多指望能得到一些椰子……
李素难得地亲自做笔记,把这些对大汉民族开拓大海至关重要的经验,全部记录下来。见丞相都亲笔做笔记了,诸葛亮以下的人当然更要详尽学习。
把这些细节全部说完后,周瑜最后才提到怎么看海中鱼群洄游、海鸟寻觅陆地,来帮助海船找到未知海域里的岛。
周瑜提到夷洲蛮夷有少量擅长航海的部族的酋长,养过一种珍贵的海鸟,飞行极快,视力极好,而且有极强的海岛线索观测本能,
只要养一只这种鸟,跟着海船一起走,在预估能找到陆地的情况下,把海鸟放出去,如果它发现不了五百里内有岛,就会回到船上,继续混吃混喝。
而如果这种鸟本能敏锐意识到五百里内有岛,就会直接飞走,飞向岛屿,船跟着鸟的飞行方向开,两天内绝对可以找到岛。
不过代价也是很严重的,因为只要找到了新的海岛,这种鸟就只能用一次,它不会甘于被人类长期圈养,直接就飞走不回来了。而在使用之前,却需要很久的训练和驯养。
不过,考虑到地理发现所得的好处,哪怕每发现一个岛都要白养几只鸟,那也是绝对划算的了。
番外第8章 出镇关东
意识到周瑜提到的那些寻找大洋上孤岛的手段非常重要后,李素立刻非常礼贤下士地问周瑜有没有搞到这样的鸟,
周瑜表示下次再来丞相府授课,会把他带进京的送给丞相鉴赏。
于是,时隔数日之后,七月初的一天,周瑜做好准备,再次造访相府时,就带来了李素要的东西。
诸葛亮也提前问了日子,一大早赶来看热闹,虚心学习。
拿到周瑜给的鸟之后,李素靠着前世好歹还看过不少《动物世界》,仔细观察良久,意识到这就是近代海军强国经常豢养的军舰鸟。
军舰鸟算是耐力飞行里飞得最快的鸟了,耐力时速超过150公里(冲刺不算快,隼类和雨燕冲刺都快得多,但那些主要是俯冲,不能耐力飞,军舰鸟是滑翔)。
飞得又高视力又好,所以五百里外的岛,可不是飞一个半小时就到岸了,海船有可能开上两天。
这种鸟在南太平洋岛民中间确实是有养的,李素穿越前好歹还看过迪士尼2016年拍的动漫电影《海洋奇缘》,那片子就挺考据,里面不就有波利尼西亚人养军舰鸟么。
以军舰鸟的续航,在整个南太平洋各岛之间自行飞来飞去扩散,一直扩散到东南亚各群岛,都是很正常的。
了解清楚原理之后,其他将领都是啧啧赞叹,唯有爱动脑子的诸葛亮,又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想进一步优化。
他就提出:按照这个原理,用续航力明显更强的“黑离”来导航,不就能更方便找陆地了么?说不定能找到千里之外甚至更远的陆地。
(注:汉隶里有一个“左黑右离”字形的字,现代汉语字库里不存在了,就是指汉朝人对信天翁的古称。信天翁因为可以飞越大洋,所以自古就是全球各地温度适合都存在,先秦的时候黄海之滨就有信天翁。)
周瑜被诸葛亮的假设一反问,也不知如何辩驳。
好在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常识,李素前世看《动物世界》还是比较多的,他敏锐地指出了诸葛亮设想的漏洞:
“这不行,‘黑离’(信天翁)耐力太好了,它的飞程远超过人类舰队的续航力,也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人类的船要是跟着这类鸟,恰巧此鸟没打算中途找岛歇脚、想直接飞越大洋,那跟着它的人不就全部饿死渴死在半路上了?”
诸葛亮一愣,随即恍然,还是李师见识高明。
这不是说巡航半径越远就越好,关键还是适合人类。
李素知道,信天翁是可以直接不找陆地停歇、直接飞越太平洋的,那续航力跟波音747差不多了,你怎么跟?
所以,最好还是找那种续航力刚好等于人类舰队几天航程、观察本能又足够敏锐的鸟。这么算下来,军舰鸟刚刚好合用,波利尼西亚人数千年来总结的生存本能,是有道理的。
李素最终拍板:“这种鸟多养一点,问夷洲蛮子买,告诉他们,一只换一万斤铁器。朝廷要自己养鸟储备,将来给海军用。”
周瑜表示领命去办。
最后,李素拿着周瑜标出的海图,确认一下他们从波里尼西亚人那儿学来的找岛术的实战效果。
指着流虬群岛的几个岛屿,分别问周瑜当初具体是如何看云定位的,实操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疑难。还问他有没有再发现其他汉人书籍里此前没记录过的陆地。
周瑜还真指出了几条,比如他指着夷洲正南方六七百里外的一些小岛,指出那些地方就是古无籍载,完全是他学了蛮夷找岛术后自己练手找出来的。
李素看了看地图,心中暗忖莫非周瑜找到的是菲律宾,只是如今那边还都是野人,周瑜也没有充分探索,所以不知道菲律宾有多大,图上只是标了几个小岛,没有来得及勾勒整个面积。
当然,因为前两年周瑜刚发现夷洲以南还有岛屿时,他暂时兵不缺土地,所以也就没有在那些蛮夷岛上开拓,只是巡航抵达的时候修了个简易栈桥码头,以便停靠跟当地的蛮夷贸易。
周瑜一开始也不是指望跟蛮子的贸易中、能得到什么紧俏物资,
毕竟那些岛上的蛮夷人种应该跟夷洲一样,其原始生产力摆在那儿。周瑜更主要的目的是先搜集情报,了解当地物产,好留个的后手。
不过,稍稍贸易之后,周瑜却发现了意外之喜——那些岛上似乎别有值钱的物产。比如,蛮子虽然没掌握冶金之法,却能拿天然的蜂窝状铜块打磨使用。
自然界确实是有比较纯的天然单质铜存在的,不是氧化铜硫酸铜那种成分,就是九成以上的铜,再伴生四五个百分点的岩质碳质杂质、四五个百分点的锌、铁和银。
周瑜当时好奇,就深入让探险队搜集情报,发现那地方铜应该很丰富。毕竟都有近乎单质的自然铜存在了,那铜肯定是很多的。
他原本还想过如果不能被朝廷赦免,或者孙权也想逃往海外,那么将来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因为大汉的海图上,肯定是没有这些岛屿的,但夷洲是有的。
所以逃到夷洲还有可能被讨伐,但再往南逃就绝对不会被汉人发现了。
只是最后周瑜选择了归顺,所以也就把这个底牌透露出来了,以示对朝廷的诚意。
李素听了这些解释,就知道周瑜当初这是发现了菲律宾,想作为逃命的后手,最后没用上。
毕竟第一岛链上那些板块接缝、火山列岛,金银铜汞这些重金属都是很丰富的。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些重元素在地球内部其实含量不低,只是重元素下沉,在地壳地表含量少,才显得珍惜。
所以按照板块漂移说,板块接缝的地方,地震把下层板块挤上来,里面金银铜就巨多,火山喷发更是能直接把地幔里的金银铜弄到表层。曰本金银极多,而菲律宾铜矿巨大,这都是后世的地理常识。
后世探明的菲律宾铜储量超过五十亿吨。只不过菲律宾的矿业原本历史上一直到14世纪初、也就是13XX年才开始开发,那大约是南宋灭亡后数十年,主要是宋亡后逃到海外的流亡汉人移民开始开采的。
毕竟宋朝灭亡的时候,才算是第一次汉人政权在中原彻底完了,被外族统治,流亡海外的汉人还是很多的。再之前老百姓也懒得为了换个皇帝换个统治者就流亡海外。
但这一切,原本都要再等一千年呢。所以,如今汉末的菲律宾,那真是完全的野人聚居地。
那地方的情况,跟东南亚其他那些在大陆上的部分还不一样,如今的菲律宾没有任何国家文明,只有太平洋南岛民族的部落。
在脑海中粗略回忆了一遍这些历史梗概,李素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菲律宾那片土地在古代汉文明圈子里的命名。
菲律宾毕竟是西方人取的地名,而汉文明一开始给那地方取名吕宋,但“吕宋”其实是“旅宋”谐来的词。
历史上,汉人文明在蒙元灭宋后,宋相陈宜中逃到越南还想组织抗元,其他汉人也多有南下流亡,菲律宾才算跟汉人文明有了高度联系。被哀悼故土沦陷的流亡者取名“旅宋”。
李素觉得,现在既然被周瑜提前了八百多年发现那片土地并建立了贸易,那就叫“旅汉”吧,取汉人此前因中原战乱、流亡旅居海外之意。
……
此后数月,李素在雒阳,基本上就是这个生活学习节奏。
每天抽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料理简单的政务,垂拱而治,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是拿来在丞相府上摆沙龙搞座谈会,讨论航海和配套的种田技术事宜。
反正天下太平了,休养生息期间,没什么好大动干戈的。暂时一切都以将来接收公孙度的三韩地盘为目标,怎么做有利于更好更快实现这一点,还不花什么成本,那就都可以上。
数月倏忽而过,转眼在雒阳过完中秋佳节,时近九月,天气也凉快了下来。
朝廷这一波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