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千岁[重生]-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等一声令下便可里应外合拿下乱党。

    早早候着的崔辞与卫西河见他前来,立即起身待命:“督主,人手都已经备好。”

    薛恕解了披风,露出底下黑色戎装,自卫西河手中接过重刀挎在腰间,眉眼间露出久违的喋血之色。他单手按在刀柄之上,拇指摩挲着凹凸不平的纹饰,沉声道:“且随咱家去肃清乱党,凡不从者,一个不留。”

    *

    乾清宫灯火通明,大门紧闭。殷承璟在乾清宫正殿里品茶。

    他与德妃各坐一边,殿中的尸体已经被清理出去,地毯上却还残留着血迹,昭示着这里曾发生过的暴。行。余下有用之人尽皆被士兵以刀抵在颈间,被迫跪着。间或还有殷承璟的人行色匆匆前来汇报消息。

    当听闻朝臣都已经齐聚偏殿时,他才放下茶杯,笑着吩咐道:“这会儿就只差太子殿下了,先让人将偏殿的门关上,请诸位大人们等上一等。”

    说曹操曹操就到,他刚吩咐完,便听外头高声通报:“太子殿下到!”

    殷承璟猛然起身,面孔被喜色充斥:“快请!”

    殷承玉仿佛一无所觉地踏入殿中,身边仅跟了两个太监。

    甫一进门,身后的大门便被关上了。殷承玉绕过屏风,瞧见跪了一地的人以及坐在主位上的德妃与殷承璟时,恰到好处地露出惊诧之色:“德妃?三弟?”他的目光扫过跪着的殷慈光与高贤,又望向紧闭的内殿门,似终于明白了什么,神色逐渐沉静下来,质问道:“三弟这是想谋逆吗?”

    殷承璟摇头,指了指殷慈光:“太子说错了,是安王欲谋逆弑君,太子殿下情急救驾却被安王所伤,而我,”他指了指了自己:“于危急之时力挽狂澜铲除乱党,父皇临终之时将皇位传于我。”

    他瞧了一眼死死盯着他的殷慈光,笑了笑:“安王可是对我安排的戏份不满?”

    殷慈光不语。

    反倒是内殿的门被拍了拍,隆丰帝暴怒的声音传出来:“逆子!逆子!”

    殷承璟不以为意,复又看向殷承玉,却见对方面色不急不躁,镇定得不同寻常。

    他挑起眉:“太子殿下似一点不急。”他意味深长笑了笑:“也对,既为鱼肉,急也无用。”

    说完一挥手,殿中候着的士兵便立即要来拿殷承玉。

    却不料殷承玉身边那两个不起眼的太监忽然暴起,自腰间拔出软剑来,将殷承玉护在了中间。

    “难怪有恃无恐,原来是有所倚仗。”瞧见两人出手,殷承璟有些许忐忑的心反而定了下来,并不怎么将二人放在眼中。

    如今整个皇宫都是他的人,区区两个护卫,就是功夫再好,也翻不了天去。

    他挥挥手示意士兵退下,看向殷承玉,语调平和真挚:“刀枪无眼,太子不为自己着想,也该多为坤宁宫的皇后娘娘和五皇子想一想。”

    殷承玉闻言先是一惊,接着冷笑道:“坤宁宫防守严密,你休想诈孤。”

    见他强做镇定,殷承璟也不欲与他做口舌之争,如今他胜券在握,只从容道:“那太子便等着吧,我已经派人去请皇后与五皇子了。”

 第122章 第 122 章

    时间便在两方对峙之中飞快流逝; 眼看着已经过了三刻钟,去围剿坤宁宫的锦衣卫千户却迟迟未来复命,殷承璟的脸色便不太好了。再观殷承玉镇定的面色; 他一时竟然看不出对方到底是早有防范,还是在装模作样扰乱他的判断。

    仅剩的耐心消磨殆尽,殷承璟点了个太监去查看乾清宫外的情况。

    一刻钟之后,那太监便惊慌失措地回来了; 身上还染了血:“外头杀起来了; 四处宫门都已被破!指挥使也不敌!”

    事情陡然脱离掌控,殷承璟与德妃神色剧变,殷承璟急道:“坤宁宫呢?”

    “坤宁宫那边全是金吾卫和羽林卫。”

    金吾卫和羽林卫可不是他们的人; 殷承璟脸色一变再变; 再看殷承玉从容不迫的姿态,心脏便猛烈跳了下:“你早有防范?你什么时候察觉的?”

    他一边质问殷承玉,一边朝德妃使了个眼色; 不动声色地靠近了内殿,陡然发了难:“动手!”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靠近内殿一侧的德妃便在士兵的护卫下冲入内殿,挟持了瘫坐在门口听动静的隆丰帝。殿中其他士兵则迅速向他们围拢过来,将两人护在中间。唯有那将刀架在殷慈光与高贤脖颈上的两名士兵收了刀; 却并没有按照殷承璟的命令结果二人。

    殷承璟眼皮跳了下,咬牙道:“你们再等什么?还不动手?!”

    那两名士兵依言拔出刀; 却不是听命动手; 而是护在二人前方。

    高贤站起身拍了拍衣摆,将身侧的殷慈光扶了起来; 哼笑道:“我劝三皇子不要做无用的挣扎; 还是束手就擒吧。”

    因为过于自大; 殷承璟在乾清宫内不过留了十来个精锐士兵,再加上守在殿外的人手,也不过二十来人。这二十来人要保护他和母妃,若还要迅速拿下殷承玉、殷慈光和高贤三人,恐怕便有些困难了。

    而且观这二人神态,恐怕还留有后手,不宜硬碰硬。

    殷承璟狠狠咬住牙根,到底知道形势比人强。将隆丰帝拉到身前,利刃抵住隆丰帝的脖颈,对其他人道:“都给我退到内殿去。”

    “逆、逆子!”接连受到惊吓,隆丰帝已经气若游丝。此时被挟持甚至连挣扎都不敢,只狠狠骂了一句。

    殷承璟却连个眼神都未曾分给他,目光警惕地盯着殷承玉与殷慈光二人。

    他倒是有心以隆丰帝的性命逼迫二人自戕,只是想也知道这二人恐怕正盼着他杀了皇帝呢。只能先逼退两人,去与龚鸿飞汇合。

    殷承玉与殷慈光倒是十分配合退到了内殿中,并未阻挡他离开。

    让精锐护在四周,殷承璟挟持皇帝出了乾清宫,去寻龚鸿飞汇合。他之所以有底气逼宫,正是因为龚鸿飞有把柄落在他手里,不得不听他调遣。

    锦衣卫这些年来人员激增,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共计四万余缇骑,其中将近两万余人尽掌于龚鸿飞之手。

    他原先想着先利用锦衣卫控制住宫中,杀了太子之后稳定住形势,之后再以姚氏及其腹中孩子威逼利诱姚家倒戈,如此锦衣卫加上姚家所掌的兵马,足够他控制整个京城了。

    却不想龚鸿飞竟如此废物!足足两万多兵马,竟连燕王宫四道门都守不住!

    殷承璟心中暗恨,挟持着隆丰帝一路往玄武门方向去。还未至,便听见玄武门方向厮杀声震天,隔着老远都能闻见浓烈的血腥气。殷承璟示意停下,远目眺望,借着四处点燃的火光瞧见了不断往后退的锦衣卫,以及被护在最后方的龚鸿飞。

    宫中禁卫军都着同样制式的金银鱼鳞甲,光凭衣着难以区分,但此时两拨人马却是泾渭分明,一眼就瞧出了区别。

    胳膊上绑有黑布带的禁卫军成三面合围之势,逐渐将龚鸿飞及其所统领的锦衣卫包围。

    龚鸿飞眼见着不敌,已经不打算硬抗,竟然在亲信的护卫之下,打算突围逃走。

    殷承璟远远与他对上目光,便知道此人恐怕是靠不住了。

    他又往后看了一眼,殷承玉与殷慈光都已经领着禁军追了上来,不管心底是不是想着隆丰帝死,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只不过碍着他手中的人质,只是远远缀在后面不敢靠近。

    局势扭转不过瞬间,眼看大势已去,殷承璟不得不做最坏打算:“去护城河边。”那里有他安排的最后退路。

    一行人行至护城河边,身后已无退路。

    殷承玉和殷慈光带领禁卫军逐渐逼近,装模作样地劝说:“三弟,放了父皇,孤可留你一命。”

    隆丰帝闻言也战战兢兢开口:“不错,若你眼下放了朕,今日之事朕既往不咎。”

    只有傻子才会信这样的谎话,殷承璟冷笑一声,又往后退了一步:“你们当我傻了不成?”

    他左右张望一圈,一手握着刀,一手抓在隆丰帝腰间革带上,沉声道:“跳!”

    转瞬之间,所有人便跳入了护城河中。

    隆丰帝也跟着落了水,禁卫军不敢放箭,只能在岸边跟着往前跑,快要靠近城墙根之时,殷承璟将呛水的隆丰帝往河面一推,深吸一口气便往深处游去。

    以防万一,他早在宫外留了后手。只要过了这道城墙,外面便有人接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隆丰帝体虚又不擅水,殷承璟一松手,他便扑腾着沉了下去。

    “快救驾!”殷承玉疾步走到河边,装模作样地喊了一声。

    禁卫军下饺子一样下了水,一半去救人,一半去追殷承璟。

    殷承玉满面急色,眼神紧盯着水中沉浮的隆丰帝,心想若就这么淹死了,倒是省下了许多事情。

    正这么期盼着时,身旁却有一道身影脱掉外袍入了水。他皱眉去看,就见入了水的殷慈光已经从禁卫军手中接过了隆丰帝。

    在禁卫军的帮助下托着隆丰帝上了岸,他又手法娴熟地不断挤压隆丰帝胸口,让他将腹中积水吐出来。

    几乎失去意识的隆丰帝吐了几口水,勉强睁开眼来,就瞧见了同样浑身湿透的殷慈光。

    他愣愣看了殷慈光片刻,嘴唇蠕动说了什么,又昏迷过去。

    因为隆丰帝落水昏迷,宫中大乱。

    龚鸿飞以及叛乱的锦衣卫已经弃械投降,只是殷承璟却是经由护城河的河道逃出了宫,搜寻的禁卫军只捉回了德妃。

    此时殷承璟趁着宫中大乱,已经在亲卫的掩护之下,一路疾驰出了德胜门,往京郊行去。

    他安排了三路人马分别往不同的方向逃离,自己则抄小路赶往京郊一处农庄,那里有他东山再起的底牌。

    *

    农庄里。

    姚氏与乌珠被关押在狭小的屋子里,为防止她们逃跑,屋子的窗户都被用木板封死,门口还有精兵把守。

    就在几日之前,她们一觉睡醒便发现自己被关在了此处。

    除了每日送饭食的守卫,她们见不到任何人,更不知自己身处何处。

    如此煎熬了四五日,这天深夜,睡熟的两人被两个强壮婆子吵醒,匆忙间穿上了衣物之后,便被押着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乌珠坐在窗边,悄悄掀起车帘一角往外看,发现马车行在一条小路上,前后都有精兵骑马跟随,听马蹄声人数不少。

    她顿时歇了跳车逃走的心思,琢磨着殷承璟怕是出了什么事情,这才要趁夜出逃。

    自从姚氏被软禁之后,三皇子府就戒严,她找不到机会接触东厂的人,两方已经失联了许久。但她心觉以太子和薛恕的狡诈程度,应当轻易不会放弃她这颗好用的棋子。

    她思索许久,将手腕上的手串解了下来。

    那是一串十分华丽的珠串,晶莹剔透的琉璃珠串起,一圈圈绕在手腕上,充满异域风情,是她最为喜爱的一件饰品。但乌珠此时却毫不留恋地将手串扯断,将细碎的琉璃珠子攥在手中,小心翼翼地顺着车窗往外扔。

    天色黑,马车又行得急,一颗颗滚落的琉璃珠毫不起眼。

    即便乌珠用得节省,但一串琉璃珠还是很快用完了。她并不想坐以待毙,正思索着脱困之法时,却感觉疾驰的马车陡然减速停了下来,有马蹄声由远及近。她立即推开姚氏,挤到门边掀起门帘一角往外看,正瞧见殷承璟满身狼狈地下了马。

    殷承璟大步走向马车,掀起门帘一瞧,见姚氏与乌珠都在马车上,脸色方才好看了一些。他同为首的亲卫交代了一句“暂时休整”,便上了马车。

    这马车并不宽敞,他上来之后便略显逼窒。

    姚氏捧着肚子怯怯缩在角落里,乌珠同她挤在一处,看着换衣服的殷承璟,琢磨着挟持殷承璟逃走的可能性。

    她越发笃定殷承璟恐怕是出了事。

    按照她对对方了解,如此慌乱地趁夜出逃,很有可能是谋逆事败。如此危急时刻还带上了她与姚氏,恐怕是还想借着她们背后的势力东山再起。

    她还惦记着太子的承诺,可不想被迫跟着殷承璟当谋逆的逃犯。

    东厂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过来,她还得先自救。乌珠学姚氏蜷着身体,实则身体紧绷已在暗中蓄力,从微垂的眼缝观察殷承璟,不断估量双方的实力。

    她同殷承璟交过手,殷承璟未必比她强。

    手摸到藏在大。腿处的冰凉匕首,乌珠心中一定,趁着殷承璟转身的时机,猛然拔刀刺向他后心——

    察觉危险的殷承璟侧身一躲,但马车狭窄没能完全躲开,右肩被匕首刺中。乌珠趁势欺身而上,手中腰带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