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千岁[重生]-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缓缓福下身; 垂下头颅道:“太子殿下恩德,永生难忘,我必结草衔环以报。倘若我有背弃殿下之日; 便叫我不得好死。”

    殷承玉将人扶起来:“皇长姐言重了,兄弟姊妹互相扶持,本是寻常事; 孤并不需你报答什么。”

    说到底,不论是殷慈光还是容嫔,都不会威胁到他的位置。

    既然如此,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庇护一二; 也不过举手之劳; 并不是为了从殷慈光身上谋求什么。

    但殷慈光显然并不如此认为,他来寻求殷承玉的庇护,并不是赌对方的良心; 而是带了筹码来的。

    现下太子愿意庇护一二; 他也不吝投桃报李。

    “此次前来; 其实还有一事想告知太子殿下。”

    殷慈光又掩唇咳嗽了两声; 方才继续道:“近来父皇新宠爱的肖美人,我曾无意间撞见过一次; 发现她身上的熏香很有些蹊跷。我也算是久病成医,粗通医理; 加之体弱,对气味非常敏感,识出了她身上的熏香,乃是被禁用了的苏合香。”

    苏合香是孝宗朝的禁香。

    这种香香味清淡; 但性却极烈; 有助兴之用。孝宗时期就曾有妃嫔靠着苏合香得了孝宗皇帝的宠幸。后来不慎使用过量; 孝宗皇帝力竭昏倒,此香之害才被披露出来。

    后来那使用苏合香的妃嫔被赐死,苏合香自此也成了宫廷禁香。

    过了这么些年,宫中几乎已无人识得苏合香,但有些经历过孝宗朝的老人,辗转成了教坊司的嬷嬷,手里仍然还藏着这种香。

    容嫔出自教坊司,当初教坊司有个老嬷嬷待她极好,就偷偷给了她一颗苏合香。叫她利用此香,生个孩子好傍身。

    后来容嫔也确实是用了这香,才怀上了身孕。

    当然,这些陈年旧事便不必再同太子赘述,殷慈光略过这一段,只道:“这香虽然使男子重振雄风,但实则是在透支身体,时日长了,便会逐渐掏空身体底子。”

    殷承玉挑眉,眼中露出玩味之色。

    据他所知,这肖美人,似乎同德妃走得极近。

    肖美人是今年新选上来的秀女,商户人家出身,得了恩宠后便被封了美人,最近颇得隆丰帝欢心。

    一个小小商户之女,去哪儿知道这宫廷禁香?

    但若是这香是殷承璟弄来的,人是德妃安排,就说得通了。

    殷承璟豢养伶人,知道这苏合香并不奇怪。而德妃容色普通,无法讨得隆丰帝欢心,推出这么一个肖美人为自己固宠更是顺理成章。

    “孤知道了,多谢皇长姐告知。”殷承玉缓缓转了转指间的玉戒,打量殷慈光的眼神又变了些意味。

    他这位大哥,看着虽然病弱,但似乎并不是任人宰割。

    殷慈光也并未多问他是否准备揭穿肖美人,朝他福了福身后,便先行告辞离开。

    留下殷承玉独自沉思。

    苏合香倒是叫他想起了前世的另一件事来。

    上一世时,隆丰帝年岁渐大后越发沉迷寻仙问道,薛恕曾为他请回过一位老神仙,老神仙道号紫垣真人,极精通炼丹之道。隆丰帝与紫垣真人相见甚欢,之后愈发沉迷丹道,长居玉熙宫修仙炼丹,不问杂务,连朝政大事都交给了薛恕。

    后来他重回东宫,也是因此才有了机会名正言顺地监国,逐渐将朝政大权握在了手中。

    如今隆丰帝虽然因着妖狐一事暂时歇了心思,但他寻仙问道的心却未改。如今国库刚刚充裕一些,就已经张罗着修缮道观,寻请得道高人了。

    殷承玉对此倒是乐见其成。

    重活一世,他不愿再浪费时间在权力争斗上,更不愿意再处处受人掣肘。但他和隆丰帝之间的矛盾却注定无法调和。

    隆丰帝到底是他的生父,他以正立身,断不可能留下弑父的把柄。如此,他就只能另想办法转移隆丰帝的注意力。

    今日殷慈光提起的苏合香倒是个法子。隆丰帝年岁已经不轻,若是因此香沉溺床榻之间,身体恐怕撑不了多久。等他感到力不从心之时,必然又会如同上一世般,寻求鬼神之道。

    这时便是他的机会。

    让隆丰帝沉迷寻仙问道,无心理会朝政。而他身为太子,监国再正当不过。

    所以他不仅不会揭穿肖美人的把戏,还会暗中替她遮掩。反正人是德妃安排的,禁香是殷承璟寻来的,万一出了事,不忠不孝之人也只会是殷承璟。

    殷承璟一向喜欢稳坐钓鱼台,挑动鹬蚌相争,也不知这回他替自己安排好后招没有。

    殷承玉背起手出了亭子,吩咐守候在外的郑多宝去查一查肖美人:“若是发现她有何不妥之处,便替她遮掩过去。”

    *

    次日,殷承玉命赵霖暗中给薛恕传了消息,让他晚间来一趟慈庆宫。

    薛恕白日里收到消息后,便一直盼着天黑。

    好不容易等到太阳落下,皎月升起,他才故意挑着无人的小道,去了慈庆宫。

    殷承玉事先已经吩咐过赵霖将东宫守卫暂时支开,是以这次薛恕潜入东宫时,并未遇见守卫,一路畅通无阻。

    因是私下见面,所以殷承玉并未在厅中见他,而是在寝殿外间。

    薛恕上回倒是来过一次,但当时他全部心神都系在殷承玉身上,并未仔细观察周围。如今自正门走进来,才留意到屋内都铺着细软的绒毯。

    如今已经入了夏,冬日里厚实的帷幔都换成了轻薄纱幔,有风自窗外吹来时,纱幔轻摆,帘后烛火跃动。

    殷承玉就坐在巨大的落地鎏金蟠龙烛台前,白色中衣被煌煌烛光染上暖色。

    他手里拿着本古籍随意翻阅,赤。裸的足踩在细软的绒毯上。

    听见薛恕进来的动静时,细长手指按住书页,不紧不慢地转过脸来,眼底灯火璀璨:“来了?”

    薛恕在距他一步远的距离停下,习惯性垂眼看地面,却被那双毫无瑕疵的赤足晃了眼。

    他眼底微颤,连忙抬起眼来,正撞进殷承玉似笑非笑的眼里:“到处乱看什么呢?”

    薛恕抿起唇,与他对视片刻,心底渴望如同野草疯长。

    他的目光贪婪地锁住殷承玉,最后落在殷承玉的衣襟上,看清领口别致的绣花后,便再也压抑不住疯长的念头,不答反问:“殿下穿得是我昨日送回来的衣裳么?”

    他记得那套中衣的衣襟领口处绣的就是一丛青竹。

    虽然也有可能其他中衣上也绣的是一样的图样,但他就是有种莫名的直觉:殿下穿的是他洗过的那套,

    薛恕眼底有烈火灼灼燃烧。

    殷承玉斜眼瞥他,哼笑了声:“孤的衣裳都是郑多宝在收拾,如何知道哪套是你送来的?”

    话罢也不给薛恕继续追问的机会,道:“孤召你来是有正事要议。”

    他放下书,起身走到桌案边,指尖点了点桌案上被镇纸压着的画像:“孤要你去寻一个人。”

    那画上的人是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脸颊清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这是谁?”

    “一个老道士,本姓姓彭,名不知。但自称紫垣真人。这个时间点……可能在山西大同一带。”

    上一世时,薛恕是三年后才找到紫垣真人,将他带到隆丰帝面前。

    紫垣真人原本只是个游方道士,寻仙问道的本事没有,但因在道观长大,耳濡目染之下,糊弄人的本事却很有一套,尤其是他天生一头白发,更加具有欺骗性。虽然只有四十余岁,但常对外宣称自己已经百余岁。

    是以所经之处,百姓都尊称他为老神仙。

    薛恕当初是在山西大同找到的人。

    但紫垣真人实际并不是山西人,他祖籍何处家在何方殷承玉也并不清楚。如今提前了三年去找,他也不确定这会儿人在不在山西,只能让薛恕先打探着。

    “若是大同一带找不到,便扩大范围往周边去寻。”

    薛恕点头应下,道:“陛下最近让我留意各方高人踪迹,若是真有能耐的,便请回望京论道。殿下这是替陛下物色的高人?”

    殷承玉赞赏地看他一眼:“既然你已经明白了,孤也不必再费力气同你解释了。尽快将人找到带回来。”

    他将镇纸挪开,将画像叠好,放进薛恕手中。

    微凉的指尖与薛恕的手指一触即分,薛恕留恋地摩挲指腹,眼底火光跃动:“有奖赏么?”

    殷承玉嗤了声,眼角乜着他:“不是才赏了你?你现在心倒是大的很。”

    薛恕一瞬不瞬凝着他,低声道:“帕子太娇,不经用。”

    殷承玉笑容一顿,虽然这帕子做了什么用途彼此都心知肚明,但这人脸皮越忒厚了些,竟如此大剌剌的就说出了口。

    这是吃定自己不会罚他了?

    殷承玉敛了笑容,并不喜欢这种被吃定的感觉。他以两指捏住薛恕的下巴,微眯着眼道:“既然知道帕子娇,便省着些用。此去山西一来一回,怎么也要半个月,用坏了,孤可不会再赏你。”

    说完松开手,淡声道:“孤要就寝了,赶紧滚吧。”

 第32章 第 32 章

    殷承玉吩咐下去后; 薛恕隔日就去回禀了隆丰帝,说是打听到山西有位紫垣真人,年岁已过百; 却是鹤发童颜; 擅丹道,有驻颜长生之术。

    隆丰帝一听后果然十分感兴趣,当即便让薛恕带人去请。

    因殷承玉急着找人; 薛恕没有耽搁; 当日便点齐人手; 次日天未亮就快马赶往山西。

    五十名西厂番役由京师出发; 走官道,经过太原府; 再转道往大同府,如此昼夜不休赶路,也要七八日左右。

    连续赶路四日; 眼看着快要抵达太原府; 薛恕才下令休整。

    番役们迅速寻了个背风之处搭起了帐篷,又有人带着弓箭去山中捕猎拾柴。

    “监官可要喝些酒解解乏?”李档头自腰间将酒囊解下来; 恭恭敬敬地捧到他面前。

    薛恕打量四周; 眉头缓缓皱起来:“不必,分给弟兄们吧; 别贪多误了事。”

    李档头见他不喝,便将酒囊扔给了下属,让他们自己去分。自己则跟在薛恕身侧; 讨好道:“这太原府也太荒凉了一些; 一路行来; 竟没见什么人家。”

    他们久居京师繁华之地; 平日里见多了人,眼下出了直隶,进了山西地界后,沿途连个喘气儿的人都没有,难免有些不适应。

    李档头本只是随口抱怨,想和薛恕搭两句话留个好印象,结果薛恕听着,眉头拧得越紧,沉声道:“情况有些不太对。”

    如今已经是四月中旬,冬麦快要收割,按理应该是农忙的时候,可他们一路行来,只见荒废农田,却不见农人。

    薛恕长于乡野,这种荒凉景象,他曾是见过的——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再度翻身上马,留下一句“尔等在此地等候”,便策马朝着来时的路折返回去。

    他们来时的路上,便有一片农田。

    薛恕策马疾行两刻,便到了农田边。他翻身下马,仔细查看农田中的庄稼残桩,神色就沉了下来。

    这些麦杆还泛着青,说明这是新长的麦子。但如今只余下光秃秃一片麦秆,很大可能是遭了蝗灾。

    今岁出了冬便无雨,偶尔听殿下提起时,也说北方诸省都有旱情上报。

    而旱灾往往伴随蝗蝻。

    薛恕直起身来,遥遥望向远处的村舍。

    如今正是黄昏时分,村舍却并不见炊烟,寂静的可怕。

    他并无迟疑,又策马上了田间小道。

    片刻之后,便至村舍。

    远看时只觉村舍寂静荒凉,等靠近了,才明白这寂静从何而来。

    ——整座村落死寂一片,门户敞开,却连犬吠声都没有。

    薛恕挨个看过去,只见大部分房屋前都挂着白幡和白灯笼,还有不少堂屋里停放着棺材,只是那棺材盖子都被掀开扔在一旁,里头空无一物。

    天边一点残阳欲尽,暮光笼罩整个村落,晚霞似血。

    薛恕自村落里出来,便策马回了临时驻扎地。

    李档头瞧见他回来,苦着脸上前道:“监官,今晚我们只能就着干粮充饥了。这山里别说野兔野鸡了,竟连只鸟雀都没见着,荒凉得很,”

    “不是荒凉。”薛恕面色发寒:“是遭了灾,人都死绝了。”

    李档头一惊:“但沿途并未见尸体。”

    薛恕摇头,点了几个人,在地上画了简易的方位图:“你们快马往这几处去探查。”他着重将太原府城圈了出来:“不必进城,也不要惊动州府官员,只在周边打探一番便可。”

    几人领命四散而去,薛恕远目看着,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半个时辰后,夜色里有马蹄声急响。

    先去太原府城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