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余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脩猛然止步,额头突然冒出冷汗:“你是说……”
  “呃……是这样的,兄长,这几日里,有不少曹军骑兵绕行山间小路,追击我方本部,造成的损失不小。本部各队都要留下足够的兵马阻止防御,我带来的支援甚是有限。因此,适才在山崖上,只能做了些假人虚张声势,好在……”
  侍立在旁的贺松觉得有点头晕。他勉强干笑了一声:“原来还有很多假人吗?”
  所有人的性命,竟然因为雷远近乎儿戏的伎俩而保存下来,这让他不知该说什么好。
  “假人怎么了?”有人在贺松的身后大声道。
  贺松返身回去,眼前只觉一黑,他退开半步,才晓得有个身形雄壮如山的大汉站在眼前,把视野挡住了。抬头去看,原来是老熟人邓铜也来了。邓铜摊开两只巨掌,上面满是被枝条划出鲜血淋漓的伤痕:“做这些容易吗?不能发出声音,唯恐惊动了曹军,动作还得快,做出来的东西还得像个人……我许久没有这么精细过啦!”
  贺松愣了愣,一拳打在邓铜的胸口,随即轻声笑了起来。
  而雷脩恼怒地揪着雷远的肩膀,将他摇来摇去:“奶奶的!亏你讲起话来一套一套,口气大得撑破天……我还以为你带了近千人!只有这点人你也敢在张辽面前抖威风?万一被识破,老子就死了!”
  雷远笑着去掰兄长的手臂:“松手松手,你是我兄长,不是老子!”
  两人此际相逢,竟恍然有隔世之感,狠狠地闹了一阵才安静下来。
  “你从后头来,梅乾没有分派些人手给你?”雷脩忽然问道。
  雷远摇了摇头:“梅校尉说,他忙着在台地搭建防御设施,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兄长若是不敌,便尽快撤退,莫要与曹军纠缠。”
  “这老鬼……私心太重!”雷脩冷笑一声:“你放心,回头我来收拾他!”
  雷远微笑道:“那就多谢兄长了。”
  雷脩忽然低声道:“续之,该我多谢你才是。”
  “兄长不必客气。”雷远立即道。
  雷脩瞥了眼正得意洋洋向人吹嘘的邓铜,想了想又问:“邓铜这厮,没给你惹麻烦吧?”
  “怎么会?”雷远摇了摇头。显然雷脩并不知道那日在灊山大营里发生的事,雷远也无意多说半个字。
  雷脩点点头,拍了拍雷远的肩膀:“你不容易,我明白的。”
  他自己是久经沙场的战士,深知生死一线时的决断有多么艰难。适才张辽所部兵马已成天罗地网之势,雷远纵使带数百人杀进战场,将自己救出的机会也很渺茫。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一定只是奋战而已,能够如雷远这般另辟蹊径的,少之又少。在那种局势下,能够保持冷静的状态去应对,从安排潜伏,组织相关的准备,到选择适当的时机突然发动以形成巨大的震慑,最后迫得张辽后退……这是极高难度的操作。或许邓铜、贺松等人想不到那么深,雷脩却能够体会得到,当时雷远承担了多么巨大的压力,又需要压服多少人的反对意见。
  山崖上的人们还在一个个攀援下来,不少人与雷脩身边的骑士们认识,他们互相寒暄、彼此鼓励着,山谷中突然热闹了起来。前来支援的兵力确实很少,可是,同伴们的到来,让抱定决死之志的勇士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这已经足以鼓舞大家的士气。一个又一个火把被点燃,道路被照亮了,骑士们重新打起了精神,他们向并肩而立的兄弟俩挥着手,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雷脩问道:“接下去呢?你还有什么花招吗?”
  雷远苦笑道:“这些都只能随机应变,事先哪里想得清楚。接下去就凭借险要扼守吧,坚持到本部那边到达安全之处,再做打算。”


第三十五章 山道
  次日凌晨。
  张辽扶着山道边缘粗糙的横生树木,向天柱山的深处眺望。在那里,黑色的深山绵延成片,与苍茫天色融为一体,仿佛无穷无尽。山道两旁都是悬崖峭壁,猛烈的秋风从深处涌出,吹得林木唰唰作响,再汇成波涛般的轰鸣。夹杂在风中的,隐约还有人声,但是相隔太远了,听不真切。亲卫们擎起的火炬在大风中起伏明灭,映得张辽的面容也忽明忽暗。
  昨日,他在大占上风的形势下遭到贼寇威胁,不得不临阵退兵。次日领兵再来,却发现贼寇并未在山谷中驻守,而是仓惶退去了。
  张辽立即挥军追击,因而他所处的位置,较昨日向前推进了数里,已经是峡谷西侧最后一片较平整的土地,大概能容纳千余人马。再往前去,谷地就收束成越来越狭窄的山道,方向也折向南方。据向导所说,沿着山道往南,左右都是陡峭的岩壁,地势越来越高,道路也越来越蜿蜒险峻;直到数十里以后,又有名为擂鼓尖的险要隘口。
  张辽的身侧,年约四十许,身材高瘦的副将朱盖将一柄大刀提在手中,跃跃欲试道:“将军?”
  “不必着急,先让轻兵们掩上去试探。”
  “是。”
  朱盖挥了挥手,身后即有令旗招展,负责传令的兵卒疾奔出去。
  军令既出,视线所及的山石和林木间,许多身影一齐出现。
  这些是仅着轻甲、配备适合复杂地形作战的武器、以什伍为单位混编的战士。兵法云: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是也。他们互相掩护着,沿着山道缓慢前进,许多人背负着装土的布袋,沿途填平崎岖之处,为后继部队清理障碍。
  山道的上方随即滚下大块的木石,猛烈撞击到队列之中,还有弓箭手藏身在两侧岩崖之后嗖嗖放箭。有一些轻兵开弓还射,可他们位置靠下,身边也没有什么遮掩,因而并不能压制对手,短时间内就有数人中箭,在袍泽们的掩护下撤了下来。但其他的士卒们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凭借数量的优势,他们如同黑灰色的浪潮一样,沿着山路倒卷上去,越过了几处临时挖出来的壕沟,又漫过两侧较低矮的几段岩崖。数十名贼寇立即从岩崖后方奔出来,在更高处同伴们的接应下快速撤离。
  “贼寇的人数比预料的要少啊。”张辽喃喃道。
  朱盖道:“可以让轻兵们继续冲一冲,除非贼寇们的抵抗突然加强,否则我们至少可以冲到第一个平台,最多死伤数十或者百余人。”
  说完,他看看张辽,却见张辽沉思不语。
  “将军?”朱盖问道。
  张辽微微点头,又道:“是可以冲一冲,但两百人肯定不够……再上两百人!”
  朱盖立即发令,他身后催促进军的鼓声随即急促响起。更多的轻兵遵照命令加入到前方作战的行列,汇成更加浓重的、灰黑色的潮水。
  山道越往后,越是陡峭。直着往上三五百步后就是一个折角,再往上三五百步又是一个折角,前一段道路和后一段道路之间,直线距离并不远,却隔着陡坡岩崖,难以攀越。
  曹军轻兵们沿着山道疾冲,但向上的斜坡使他们的体力迅速被消耗,不得不每隔一段都稍许停顿。才奔走到半程,上方的山道边缘忽然现出上百名弓弩手乱箭攒射,冲在最前的轻兵应弦而倒,发出惨叫。但曹军不愧为多年南征北战塑造出的强兵,纵然遭到袭击,将士们却丝毫不见慌乱。他们之中,有的一边奔跑,一边张弓向上方乱射;有的将刀斧之类咬在嘴里,腾出双手直接攀援岩壁……然而这些断崖陡坡十分险峻,就连生活在山里的猎户们都难以攀爬,他们爬到半程,不得不又陆续回到山道上;更多人大声呼叫着,聚在高举盾牌的袍泽身边,加快脚步奔行。
  就在他们到达折角处的那一刻,一批身着甲胄,手持利刃的武士斜刺里猛撞入队列,数十把刀锋闪耀着光芒,在密集的人群中大砍大杀。这些人毫无疑问是贼寇中精选出的豪勇之士。轻兵们全神贯注躲避上方射下来的箭矢,本身又在奔跑之中,难以立即结阵防御,因而几乎是在瞬息间,就被杀得死伤惨重。只见长刀挥斩之下,一颗颗被斩落的首级沿着更下方的陡坡滚落,喷洒的鲜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可怖的红色弧线。
  处在较后方的曹军士卒们连声怒吼,一些手持戈矛等长兵的将士从后面向前挤,却被前方混乱的队伍堵塞住了。这时候上方山道处又抛出滚木、石块等等,将队列进一步打乱,使他们无法展布起适合的阵型。
  持刀的甲士们轻松地粉碎了位于折角处的曹军,进而将与山道宽度相当的接触线往下方推移。在极狭小的空间内,大量的战士挤挨在一处,数十件武器连绵不断地猛烈对击着,发出骇人的噪音,在起伏的群山间回荡不休。
  张辽情不自禁地踏前几步,仔细观察这刀枪狂舞、血肉横飞的混乱局面。他看见甲士之中有一名身材特别高大雄壮,仿佛钢铁所制浮屠的汉子,手持特别加长的战刀,迎着曹军轻兵乱舞的刀矛奋勇突进。此人双手持刀挥砍,每出一刀,刀下必有死伤,汉子正前方的士兵立刻就被砍倒了,那汉子趁这机会挺身向前,嵌入到了曹军密集的队列中。
  之后的情形就无法看清了,张辽只能勉强看到轻兵们的队列渐渐松散,越来越多的士卒站不住脚,不得不向后退,一直退到这段山道的底部,得到第二批上阵的两百人支援,才堪堪维持住阵线。
  而当轻兵们试图反攻的时候,贼寇们并不恋战,立即抽身脱离。上方的山道处适时飞出密集的箭矢,掩护他们后退回山道的折角后,隐没不见了。
  “这帮贼寇,还挺难缠!”朱盖冷笑着骂了句。眺望着群山深处越来越狭窄陡峻的通路,他略微有些焦躁:“这样打法,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你发现了没有?”张辽忽然道:“他们的人数很少。”
  朱盖想了想:“没错。弓弩手的数量大概在百余;持刀甲士数十人,就算他们以两队轮番替换,总数也不过百余。不知道他们在之后的山道中还放了多少人,估计多不到哪里去……嗯?您的意思是……”
  朱盖突然想到了什么,望着张辽,露出震惊的表情。
  张辽颔首道:“这帮贼寇根本就没多少人。昨日晚间,他们装出来数以千计的样子,把我唬了。当时如果狠下心继续厮杀,嘿嘿,或者今日这仗就不用再打。”
  朱盖也是战场经验丰富的武人了,既然仔细思忖,如何想不出昨日那名唤雷远之人拿腔拿调,委实大有可疑之处?他再细细回忆昨日的经历,发现那分明是一举消灭贼寇的重要首领,进而粉碎阻击的绝好机会……他已经明白贼寇中的骁将唯雷脩一人而已,只要杀死此人,则贼寇必溃,进而夺回被贼寇掳掠的诸多户口,简直易如反掌……然而,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胜利如此接近,于是这个机会就被轻轻放过了!
  “竟然如此狡诈……混蛋!混蛋!”朱盖身为副将,总不见得责怪张辽的疏忽,于是只能连声怒骂贼寇。


第三十六章 出击
  或许是因为眼前战局不利的影响,朱盖越想昨日被贼寇所欺之事,越觉得气塞胸臆,同时还生出些紧张不安的情绪。
  曹丞相此次出兵江淮,是为了驱逐孙权,堵死江东北上中原的通路,确保江淮之间的稳定。为此,动用的兵力规模十分巨大,不仅有直属于霸府的中军精锐,也有来自河北等地的新募士卒和乌桓胡骑,还召来了徐州刺史、威虏将军臧霸的青徐地方军队。在此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下,诸夏侯曹氏亲族将领和于禁、张辽、乐进、朱灵等大将,难免会有彼此争竞的心思。而与此同时,他们又都面临着对待下属越来越峻刻的曹公。
  此前曹纯曹子和督帅虎豹骑为全军先导,只因为不慎漏过了一次极小规模的敌骑滋扰,就导致曹公勃然大怒,遣夏侯妙才出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捕杀了曹纯信任重用的军司马。曹纯乃是亲旧肺腑之臣,身份贵重于时,何尝受过如此屈辱?此举使他又羞又气,领兵抵达合肥之后,立刻就告病休养,怎么说也不愿再参与此后的军事行动。
  那支坑害了曹子和的骑队随即纵骑奔逃,曹公命令于禁分拨人马兜截。于禁其人,素来把曹公的命令看得比天还大,领命之后兴师动众,调动两万余的兵力,在方圆数十里内架起天罗地网,结果却硬生生被那队敌骑斩杀多人,突出重围。
  难得以毅重有能著称的于禁也吃了亏。众将正待看他的笑话,谁知于禁这厮真不讲情面,回来就在曹公面前指摘大军右翼某部未能及时响应军令,以至于敌骑逃脱。带领那一支兵马的大将乃是朱灵,他是在袁曹联盟时就投效曹公麾下的大将,在军中名望甚高,部众却自成一体,外人有些水泼不进的意思。这种做派素来为曹公所不喜,于是顺水推舟地给了个“治军不严、号令不谨”的罪名。这罪名不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