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余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罪名。这罪名不轻了,朱灵立即被褫夺兵权,他本人还近乎羞辱地被任命为于禁的部下督。
  以上两件事情发生以后,军中各部都为之震动;此后曹军分遣诸将行军作战时,将领们莫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免办事不利被曹公怪罪。
  根据曹公的命令,张辽和朱盖主要的任务是清理以雷绪等人为首、依违与曹孙两家之间的淮南豪霸。由于曹公有意在合肥以西三十里处依山川之险另筑新城,淮南豪霸在这片广阔地域中拥有的数万人丁,都将会成为筑城的奴工。
  但这个任务执行得并不顺利,淮南豪霸们的行动出奇地井然有序,他们一边收拢依附百姓,退入深山,一边以疑兵前出至六安,迟滞了寿春曹军的行动;待到张辽和朱盖赶到,他们又以少量精锐断后,硬生生打退了多次追击。昨日张辽亲自领兵出击,眼看着就要擒杀敌方勇将,却被贼寇们虚张声势所惑。这样下去,贼寇们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险峻,越来越难以擒捉,眼看他们就要在朝廷方面大将的眼皮底下逃往南方了!
  这样下去,只怕自己的任务就要失败,之后怎么去向丞相交代?而昨天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张辽和自己只怕都会成为同僚的笑柄。作为久历戎机的将领,这里那里吃点小亏本来并不是大事,然而,此事会不会引起曹公的恼怒?朱盖实在猜不透,也不敢想下去。
  更令朱盖深深畏惧的是,朱盖本人与朱灵都是冀州清河人,两人出于同族。朱灵已经遭到严厉的贬斥,如果自己再遭曹公怪罪,只怕整个宗族都要面临难以承担的后果!
  朱盖不禁苦笑起来:“昨日真不该退兵的,此事若是被丞相知道了,真不知道我们会受怎样的责罚……”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后悔。身为副将,不该如此指摘主将的判断。
  “不必太过忧虑。”张辽看了看他,摇头道:“那是我的判断失误,与他人无关;如果丞相问起来,我会说清楚的。”
  “文远,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朱盖连忙解释。
  张辽向他笑了笑,缓步向前,眺望着蜿蜒曲折的山道:“昨日没有把他们除掉,实在可惜。现在他们占据山险,也确实难以拿下。不过,我们还有时间……从其它小路偷越过去的斥候们回报说,贼寇挟裹百姓,行军缓慢。至少这两天里,他们是翻不过灊山的。只要我们能够杀透此处隘口,贼寇们断然逃不掉!”
  朱盖咬牙道:“将军,贼寇们以精锐断后,我们也必须用精锐来对抗。不妨让我的亲兵上阵,不,哪怕我亲自上阵都可以!”
  张辽看看朱盖,笑道:“你说的没错。山道如此狭窄,我方的兵力优势无从发挥,持续僵持下去,徒然折损将士的性命而已。然而恕我直言,纵使你亲自上阵,恐也不足突破敌人的防御。此时唯有真正的奋勇之士临阵决死,才能一口气压倒对手。”
  他指了指自己:“这……只有靠我才行啊!”
  曹公麾下的将领之中,绝大部分都是乱世中应募从军的豪杰之类,但张辽与他们不同。他出身边郡,是在成年累月与异族厮杀中成长起来的职业军人;他所统领的部下们,则是真正保存着强汉之风的、整建制的正规边军。在过去的中原乱战之中,张辽和他的勇悍部下们,曾经随着飞将吕布摧破百万黑山军,也曾经与高顺的陷阵营并肩作战,几度将曹公逼得狼狈不堪……不提率领大军战胜攻取的本事,单以临阵搏战而论,张辽张文远确确实实地是曹营诸将中的翘楚,他有足够的底气。
  过去数年间,举凡有大战、苦战,张辽常常凭借个人的勇武、以小股精锐猛烈突击来为全军打开局面。朱盖作为副将,已经习惯这种情形。
  但朱盖又想到:在这种地形下作战,曹军兵力优势被最大限度地压制了,而贼寇们用来威胁己方将士性命的手段又太多,那些手段可不是纯靠个人武勇能应付的。因为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语而激得全军主将亲自上阵,如果后继有什么损伤,朱盖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
  “我自然远不及将军骁勇,只是这山道上的地形复杂,面临的状况与大军野战不同。先让我带人去冲杀一场吧,如果我果然无法建功,再请文远出击。”朱盖沉声道:“文远,你是一军主将,身份不同寻常啊!”
  张辽不再回答,直接张开双臂,示意左右亲卫们为他披甲。
  亲卫们早有准备,立即肃然围拢。他们先为张辽除去外袍,再贴身穿上多层的丝绵劲服为内衬,又捧着兜鍪、盘领、护臂、鱼鳞铠和系联甲片的皮绦等物,为张辽一一结束停当。两名披甲大汉单膝跪地,奉上长刀、铁矛、弓矢等张辽惯用的武器。张辽右手持握刀柄,左手将铁矛轻轻一抖,丈许矛杆便如活的一般颤动起来,矛尖锋刃割裂空气,发出锐利的响声。
  与此同时,他的亲卫们也各自整束甲胄,握紧手中的武器。一道道黑色的身影默然无声地立于张辽背后,便自有杀气升腾而起。
  张辽举步向前:“昨天晚上,我与贼寇们约定了明日再战,难道可以失信吗?既然贼寇们如此期望与我作战,那我就赐给他们战死的荣耀!”


第三十七章 进退
  雷脩所部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得到雷远的接应以后,他们也不耽搁,一路后撤到山道深处。适才负责在山道前方阻敌的,是邓铜和他的亲信部曲们。
  邓铜是雷绪部下几名切实领有较强兵力的曲长之一。既然军议决定以少量精锐支援雷脩,他便立即在五百名部下中选出百名雄健善战之辈,再调集铠甲和精良的武器为之配备。这一百余人中,有将近半数出自于他自己的亲族,堪称是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本钱。能把自己的老底子尽数投入在这个战场上,足显邓铜对雷绪、雷脩父子的忠诚。
  曹营的轻步兵发起第一次进攻时,邓铜与数十名勇士身披甲持刀,趴伏在山道的转角处,发起了突然袭击。为了便于登山,这一拨曹军士卒都未着甲,因此邓铜凭借巨大的膂力挥动长刀,所经处不是断头就是断肢,一连杀死数人,打破了曹军正面的阵线。
  连杀数人以后,邓铜的部下们也都跟上来,聚成紧密的队形,把曹军士卒往山道的下方赶去。一直到第二批的士卒填充进曹军队列里,他害怕被纠缠住,才下令撤离。
  偏偏这时候他的长刀砍进一名敌人的身躯,被骨骼卡住了,曹军士卒趁机刀枪齐落,好在邓铜穿着精良的铁铠,刀枪都难以伤及他的要害,他立即松手放开长刀,在几名部下的遮护下,踉跄往山道上方倒退过去。
  一行人狂奔退回转角以后,都觉得体力耗竭,透不过气来。邓铜仰面倒在泥地上,只觉得四肢百骸都在刺痛,一时连起身都做不到,勉强抬手摸了摸,发现自己身周多处受创,好在伤势不重;然而兜鍪和护颈上都被长枪刺出了豁口,胸前札甲的甲片也被砍断了两条。
  刚才这一场厮杀虽然占了上风,其实生死系于一线。他的部下们也有战死和受伤的,邓铜非常倚重的勇士薛元在掩护邓铜退回的过程中,被利刃刺透了肺脏。虽然伤口看似没有流很多血,可他渐渐地透不过气来,难受得双手拼命撕扯着自己的喉咙,面部皮肤变得像垩土那样毫无血色。过了一会儿,他两眼翻白,痛苦地死去了。
  由于退得仓促,邓铜所部原本完整的阵列出现了混乱,第二批的曹军轻兵趁机逼迫上来,邓铜连连挥手,急召作为替换的另一队甲士顶上前沿。
  带领另一队甲士的,是邓铜的从弟邓壹。他的勇猛逊色于邓铜,而面对的曹军作足了准备,也不像初次遇袭时那样慌乱,于是两队人接触到一起之后,甲士们并未占到上风。
  曹军以长枪长矛当先,再以戈戟之类施加啄击,迫得甲士们忙于防御;偶有前排士卒死伤倒下,身后的人立即顶上去填补留下的空档。
  山道上方的弓弩手们试图放箭打散曹军的队列,大部分箭矢却被盾牌拦下了;他们又推下原木和石块之类,这些重量巨大的物体沿着斜坡翻滚下去,有的撞击在曹兵的身上,将他们砸进更下方的山谷;有的停留在山道中央,形成阻碍;但曹军不顾阻碍、不顾伤亡,除了少数人站在原地开弓仰射还击,其余人继续向上方冲杀。
  随着种种武器与甲胄密集地碰撞砍击,呐喊声、嘶吼声接连不断,短暂的僵持之后,甲士们不得不步步后退。邓壹的位置在最前方,左右一旦退后,便将他暴露出来。
  曹兵从三面向他进攻,锋刃密如雨点攒刺而来。邓壹挥动长刀左右格挡,接连砍断了几根枪矛的长杆,但长刀也被崩出了豁口。他顺手丢了长刀,猛力抓住一根捅过来的矛杆猛力回拉。手持长矛的曹兵踉跄着跟出来,被他一把拽住挡在身前。
  敌方的数根枪矛毫不留情地继续刺过来,顿时在那曹兵身上开了几个血洞。那曹兵大声惨叫,手脚乱动,邓壹借着这个时机连连后退,重新回到后面己方的队列中。
  曹兵一鼓作气将阵线逼近转角处,继续向上进攻。
  顶在前方的什长葛云口中呼喝着,用加重的铁矛左右横扫,迫使曹军止步。但铁矛太过长大,挥舞到一个方向后难以及时收回。曹军后排随即有身手矫健的刀盾手弯腰扑前,挥刀斩他的腿脚。葛云急忙丢弃长矛撤步后退,却撞到后方的同伴身上,动作慢了半拍。血光暴溅之中,他的整个小腿几乎被齐根砍断,露出了断裂的骨茬。
  葛云大声惨呼倒地,那刀盾手合身扑上,又挥刀向他的头脸猛砍。第一刀砍在铁兜鍪上,把兜鍪打歪,第二下就正中他的面部,刀锋深深地嵌进了葛云的面门。拔刀的时候,浓稠的血液像是喷泉那样涌出,把森白的碎裂骨骼和软沓沓的面庞皮肉都向两边冲开了。
  曹军士卒继续向前冲击,两方的队列在此交错到了一处,转角处的局面顿时陷入混乱。将士们急促地进退纠缠,互相冲撞厮杀,就像是沸腾的岩浆汹涌翻卷着,没有停歇的时候。
  在两个转角以后、更高处的山道上,换过一身铠甲的雷脩双手抱肩,注视着下方舍死忘生的鏖战。在他身边,簇拥着雷远、丁立等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军人。此前随他血战的骑士折损甚多,大部在跟后方休整,但以贺松为首的数人仍然随侍在列。
  在他们身边,还有若干士卒来回奔忙着,搬运来用于投掷的石料和原木堆在路边。这些东西消耗很快,须得随时补充才行。
  “邓铜不够稳健啊,不该给曹军机会的。”雷脩低声自语几句,又道:“葛云可惜了。我记得这厮本是汝南黄巾贼首何曼的部下,十二岁就敢上阵杀人,打过许多恶仗,是个好手……本来打算今年里提拔他做个屯长。”
  雷远点点头,他此前极少接触军务,因此不熟悉雷氏部曲子弟,但这个葛云,他倒是见过。前几日里邓铜在灊山大营的议事厅外拦截自己,跟在邓铜身后威吓的便有此人。不曾想时隔数日再见,便是亲眼看着他命丧沙场了。雷远不禁生出几分恻隐,却见身周数人均无悲戚之色。他顿时有些感慨,论及心志的坚韧顽强,只怕自己终究不如此等被乱世锤炼到心如铁石的武人。
  “如葛云这样的勇猛之士,邓铜手底下没几个能相比的。死一个,便少一分战力。接下去只怕会更艰难。”丁立沉吟道:“张辽所部阵列森严,进退有度,果然都是精兵。不好对付!”
  雷远问道:“邓铜只怕坚持不了多久。要不要让他们退后一段?”
  “不能退!”丁立道。他顿了顿,向雷远解释说:“正因为敌人势头很猛,这时候绝不能退。我们一退,他们必定尾随追击。到那时敌我裹在一处,只怕直到你我跟前都扎不住阵脚。”
  他转向雷脩,询问道:“小将军,不如让我派人去顶一顶吧,试试看能不能把曹兵打下去。先遏住这股势头,之后再想办法。”
  雷脩睨视他一眼。他知道丁立本人着实不以武勇见长,倒是部下有个叫丁奉的年轻队率极具勇力,凡是冲锋陷阵的事,丁立往往推给这个部下。但眼下的局面……雷脩想了想,决然道:“老邓既然吃不住,你的部下们也管不了什么用啊!还得我上!”
  “不可!”丁立、贺松等人先是一齐发喊,随即脸色都沉了下来。退守山道之后,双方的攻防便成了纯粹武力与勇气的比拼,生死决于须臾之间,没有半点腾挪余地。雷脩的骁勇远远超过在场诸人,他是应对这种局面最适合的人选。但这对于雷氏宗族事实上的继承人来说,太危险了。这位年轻的武将已经为所有人的安危鏖战了几个日夜,没有人希望他再去承担这样可怕的风险。
  雷远举手示意,有些啰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