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岁月如梭,时光如白驹过隙,时间一天天过去

    随着袁崇焕与满桂率领大军撤离辽河套,返回辽东,随着所有的大军全部就位,一个个辽东西部的关所被控制,辽东以西的区域,顿时风起云涌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渐渐地,驻防于辽东的明军,形成了一个进攻画面,所有的明军自东南的方向进发,以辽河所形成的弧线,多路大军同时行动,形成一个弯月的进攻态势,兵锋直指沈阳、凿河等地,一点一点地逼近抚顺等地。

    齐头并进之下,形成一股泰山压顶的态势。

    沈阳城

    三面环敌之下,黑压压的明军严阵以待,陈兵于东南西三个方向,十几门红夷大炮全都集中在城南,距离沈阳城两里地的地方,依次排开。

    城墙之上,阿敏神色凝重地看着明军的阵营,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冲杀之声,在火铳的鸣响“砰砰”之中,图伦语气低沉的说道:“二哥,不能再这样让将士们冲锋了,实在是明军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不管是兵力数量,还是兵器装备,再加上大量的火器从旁相辅,只会让将士们白白牺牲,根本就到不了明军的营地。”

    然而,阿敏就好像没有听到一般,依旧固执地下达着命令,随即就有小队的士兵冲杀而出,向着另一个方向的明军攻取,回应他们的还是“砰砰”枪声,以及“嗖嗖”的箭雨。

    “图伦,看来明军此次真得是来者不善,准备充足,谋划了许久,单单是士兵的军事素质就要远超于以往,强了许多,不管是排兵布阵,还是在相互配合方面,都非常的熟练,默契无比。”

    顺着阿敏的目光望去,听着他的这番言语,图伦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阿敏的这番怪异举动,让士兵犹如自杀般地冲向明军,这是在试探明军,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图伦微微蹙眉,并未点破阿敏的意图,而是接话道:“二哥所言甚是,以往之时,明军的火器营多是独立作战,配合其他的军队行动,现在却是和其他军队混合在一起,换火药之时,由弓箭手进行阻击,替他们赢得更多的时间,以便尽快地换好弹药,确实要比以前的明军强很多。”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以前的明军火器营,手中的火铳都是打一枪就需要换火药,而现在的火器,却可以连续发射,少的一次打出三发,多得足足有十几发。还有就是,换火药的时间,明显缩短了许多。”

    “如此火力之下,莫说是咱们最不擅长的攻城战,就算是空旷的露野之战,铁骑可以任意驰骋,可以任意冲刺,将骑兵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也不是明军的对手。”

    在图伦如此说的过程中,正在冲锋的骑兵就好像被割麦子一般,一片片的倒下,根本就走不进距离明军二十米的范围之内,就连那些战马,也被打的就像筛子,在嘶鸣之中,轰然倒地。

    阿敏的神色早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种凝重,也不是那种愤怒般的铁青,而是无力般的绝望,宽厚的大掌紧紧握起,又缓缓松开,如此循环往复。

    “图伦,走,咱们先回汗庭,再商议一下。”

    不久之后,汗庭之中,阿敏与图伦兄弟二人站在那里,宏大的大殿之上,弥漫着一股近乎于压抑的紧张氛围,谁也没有言语。

    似乎按耐不住这股压抑的气息,又或者不习惯这种寂静,图伦终于按耐不住地开口了,打破了这份沉默。

    “二哥,不能再等了,趁着明军还未到齐,还未形成合围之势,必须放弃沈阳城,离开这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再难离开,也无法给明军以重创。”

    就好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图伦的这番话,打破了阿敏的最后一丝幻想,不得不接受此时的现实,如今的后金铁骑,在明军的火器之下,已经是昨日黄花,再无两军交战的那种优势可言。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是属于女真人的神话,也是他阿敏的骄傲所在,更是自信的源泉,能够与明军一较长短的凭借。

    然而,此时此刻,神话破灭了,骄傲遭到重挫,随着火器的出现,尤其是种类繁多的火铳,不仅威力巨大,还得到了极大地改进。

    尤其是火铳的最大弊端,火药的装填与发射过程过长,这也是女真铁骑的优势所在,全力疾驰之下,明军的火器营只来得及射击一次,就被女真人的弯刀所斩杀。

    可是,这一弊端却得到了极大地改进,进一步地完善了火铳

    三眼铳,迅雷铳,四眼铳,连子铳,十连子铳,集束火箭

    在战场之时,这些火器简直就是女真人的噩梦,最大的天敌,战马的速度虽快,又有高超的箭术,可奈何,明军的火器射程却在数十米,有得更是达到了一百多米,骑兵根本就不占任何优势,箭术更是用不上。

    不难想象,后金的铁骑一阵冲锋,在距离明军还有五六十米的路程之时,对方的火器悍然开火,一阵密集的射击,己方就是倒下一大片,先锋军队死伤大半。

    最为可恨的是,刚刚靠近明军的火器营,还有二三十米的距离,战马一个飞驰,只要几个呼吸的时间,就能冲进对方的阵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弓箭手却出手了。

    如此这般耽搁之下,改进之后的火器,明军的火器营早就装填好了火药,再次密集扫射。

    如此循环往复之下,女真人的铁骑成为了活靶子,只有挨宰的份儿,却无力还击,更无法攻进明军的营地分毫。

    “图伦,准备一下,今晚趁夜而行,借助黑暗的掩护,咱们撤出沈阳城,星夜赶路,离开辽东这等是非之地。”

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

    “好,二哥,我这就去准备”

    闻听此言,图伦心中就是一喜,轻轻松了一口气,连忙回应了一句,转身离去之时,神色变得和阿敏很是相似起来,黯然之中,又带着浓浓的落寞之意。

    就好像刚刚还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穷困潦倒的乞丐,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身份的“华丽丽”转变,让他感觉心里闷闷的,有一些无力地迈着步子,背影带着萧瑟之意,缓缓离去。

    沈阳城偏东南的方向,沙岭镇

    周围驻扎着大量的明军,星星点点,大小不一,遍布十数个营地,大有泾渭分明的味道,而在沙岭镇的城内,大明原来设立的县衙之中,更是站满岗哨,警戒之森严,可谓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此刻,大厅之上,孙传庭一身戎装的站于上方,诸将分坐于两侧,依次排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孙传庭的身上,兴奋的神情之中,带着满满的期待之意,等待着孙传庭的安排任务。

    “曹文诏,曹变蛟,李信,吴三桂,杨廷麟,你们等人的军队合兵一处,负责主攻任务,攻打沈阳的南门。”

    “是,大人,末将领命”

    “祖大寿,何可纲,左良玉,尤世威,你们等人合兵一处,攻打沈阳城的西门,掩护南门的行动。”

    “是,大人,末将领命”

    渐渐地,大厅里的气氛变得有一些诡异起来,诸将之中,开始弥漫着一股不一样的情绪,宛若冰火两重天,有的人情绪愈发的兴奋,有的人却是变得兴趣索索起来,神情很是不自然,更像是不满。

    而祖大寿,就是属于后者,眉头紧锁,都快拧成了一个疙瘩。

    不久之后,诸将就相继离去了,孙承宗依旧是一身戎装的端坐在那里,大厅里却只剩下了他的长子孙铨,后者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无担心地说道:“父亲大人,你这样安排,看似出于公心,实则却会惹得那些辽东将领心生怨怼,尤其是祖大寿这样的辽东将领,背靠家族势力,恐怕会非常的不满。”

    “铨儿,为父这样安排,自然会有为父的打算,某种考量。”

    孙承宗叹息了一声,幽幽地回了一句,侧头看向自己的长子,神色变得凝重无比,进而沉声说道:“铨儿,为父知道你担心的什么,也知道,祖大寿那些辽东将领一定会心生不满,对为父心生怨念。”

    “父亲,那你为何还”

    孙铨的话音戛然而止,并未吐出全部的话语,面带疑惑之色,直直地看向自己的父亲,期待对方的解惑。

    “哎放心吧,尽管他们会对为父有所不满,却不会出现你所担心的那种情况。”

    说到这里,孙承宗话语一顿,面露迟疑之色,看到长子的脸上还是有着浓浓的担心之意,暗叹一声,若有若无地进行提点,进而补充道:“铨儿,你要记住一点,如今的大明王朝,不仅朝廷正在发生着变化,朝廷的军队也是不同于往日,尤其是皇上组建的新军,更是非同一般,战力非凡。”

    “而且,你也要知道,辽东铁骑虽然彪悍,战斗力可以与鞑子的骑兵相比拟,厮杀起来,有时候,甚至是不相上下。”

    “但是,随着战争方式的悄然转变,火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起来,像以往的那种骑兵作战方式,传统的一些打法,单纯地进行肉搏厮杀,已经不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作用越来越小。”

    听到这些话,犹如受到醍醐灌顶一般,孙铨心中一动,顿时明悟了许多,不禁想起了那些新军在辽东之战的诸多表现,可谓是耀眼至极,风头极盛。

    尤其是那些新军的或大或小的将领,不仅个个身手了得,马术极佳,更是将火器使用的如火纯情,深知那些各种火铳的性能。

    关键的是,那些出身于皇家军事学院的大小将领,几乎个个都是文武双全,富有一定的谋略,即便是性格粗犷,脾气暴躁,但军事素养也要远胜于那些出身草莽的寻常将领。

    当然,新军之所以这么快的崛起,之所以表现地那么抢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装备远胜于其他的军队,每个人都装备有最新式的火器,可以冷热兵器两用。

    恍惚间,孙铨明白了孙承宗的弦外之音,话语里的暗示之意,辽东铁骑虽强,但相比于新军而言,还是略有不如,若是他们胆敢有什么异常举动,以辽东聚集的那些新军,完全可以碾压他们。

    而且,对于孙承宗的安排,尽管心中会有所不满,并不是所有的辽东将领都像祖大寿那般,有着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

    毕竟,孙承宗的这番安排,看似偏心新军,让新军获得更多的军功,看似是在打压辽东将领,实则却是,打压的只是那些背靠大家族的辽东将领,削弱的只是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

    一开始的时候,孙铨还不能理解孙承宗为何这么做,刻意打压辽东将领,减少他们立功的机会,即便是能够立功,也是一些小功劳。

    随着了解的越多,孙铨想想也就释然了,尤其是随着父亲到辽东的这段日子,自己亲眼所目睹的一些事情,祖大寿那些将领的所作所为,说好听一些,那是为人豪爽、粗犷,行事不拘小节;说难一些,那就是目无长官,目无军纪。

    而且,祖大寿的军中遍及亲属,不是自己的兄弟子侄,就是祖家的家奴家丁,仅此而言,不似朝廷的军队,更像是祖家的私军。

    毕竟,这样的军队构成,下到小旗、大旗这样最小的军中将领,类似于今天的小队长和排长的存在,还是上到总兵、副总兵、参将这样的级别,全都是祖家人。

    因此,在这样的辽东军队,莫说是皇上的圣旨,就是他孙承宗的指令,恐怕还没有祖大寿的一句话有用。

    放在以往,朝廷还要依靠这样的辽东将领抵御后金,为大明戍边,现在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却是一切祸源的根本所在,更是辽东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一)

    因此,如今之时,随着那么多的新军进入辽东,随着那么多的其他的地方部队进入辽东,辽东兵的优势已然不再,渐渐丧失,而借此之机,朝廷又怎么可能不打压辽东军又怎么可能不削弱一些辽东将领的影响力和军权

    只不过,朝廷处理的手段非常巧妙,非常的高超,滴水不漏的对那些辽东将领进行打压,而又让那些辽东将领无言以对,更没有反叛的理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毕竟,像祖大寿这般,对于部众有着绝对掌控力的辽东将领,少之又少。自然而然地,即便有这样的辽东将领闹事儿,也闹不出太大的风波。

    当然,朝廷的诸多手段,也仅仅是针对于像祖大寿这样的辽东大将,却又不殃及那些辽东士兵,奖赏与粮饷一样都不会少,和其他军队都是一视同仁。

    如此情形之下,造反之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