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几乎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堪称是一目十行,看完的那一刻,冷晓磊沉吟了片刻,在崇祯极有耐心的期待之下,颇为沉稳地缓缓说道:“皇上,末将同意熊大人的看法,也非常赞同这样做。”

    “喔,你的理由是什么”崇祯的嘴角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皇上,末将和熊大人的观点差不多,理由也很相似,总共有三个。”

    “哪三个”

    “其一,最近一段时间里,郑芝龙可谓是军功赫赫,剿灭海盗有功,不能以他在归顺朝廷之前做得事情而问罪,否则的话,无法让文武百官信服,很容易招来非议,为人诟病。”

    “而且,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朝中并非只有郑芝龙一人出身有问题,有不少的将领都是最近两年,也是为朝廷招抚而来。”

    “最起码是现在看来,郑芝龙还没有任何的过错,不能就因为他的妻儿在倭国,就要问罪,就要殃及,这样的话,就显得朝廷有失公允,很有可能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崇祯没有接话,听得却是十分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表达认同之意,也保持着足够的耐心,等待冷晓磊后面的两个理由。

    “其二,熊大人在密折里也有讲述,如今之时,不管是东南沿海,还是其他临海地区,朝廷都是极为匮乏水师将领,若是问罪郑芝龙的话,就得处理一大批,牵涉甚广,不利于东南沿海的稳定。”

    “而且,不管是东南沿海的海盗,还是那些洋人,之所以收敛了许多,其中不无郑芝龙震慑的原因。不难想象,一旦处理一大批水师将领,东南沿海很有可能再次风起云涌,动荡起来,不利于朝廷的开放海禁之策。”

    听到这里,崇祯的心里已经活跃了起来,打起了其他的主意。

    冷晓磊的这番言语,使得崇祯,幡然醒悟了过来,突然想起,郑芝龙的才能,不仅仅是表现在军事方面,还有着经商的头脑,更是对通往南洋和日本的海道极为熟悉。

    未来的某个时候,如果大明对外扩张,或是大搞殖民地,或是前往西方做生意,也搞出一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有着官方的性质,而郑芝龙就是总督的不错人选。

    毕竟,在当海盗那些年,郑芝龙可没少和洋人打交道,精通各国语言,自然很熟悉洋人的那一套,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进行模仿,也就会很娴熟。

    “还有,皇上,至于第三点就是,一直以来,除了洋人以外,倭寇始终都威胁着我国的东南沿海,虽然现在情况好了许多,没有万历年间那么的严重,但谁也无法保证,倭寇不会再袭扰东南沿海,烧杀抢掠。”

    “若是有了郑芝龙这条纽带,就可以尽可能详尽地了解倭国的内部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部属,以及应对之策。毕竟,倭国不像琉球那样的藩属国,很不老实,极有野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了一个丰臣秀吉,再次上演入侵朝鲜的事情。”

    “哦晓磊,真是没有想到,你居然还知道丰臣秀吉这个倭国人,大有进步啊”

    “嘿嘿”

    面对崇祯如此直白的夸赞,冷晓磊就是一阵傻笑,更是挠了挠头,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就那么迎着崇祯的目光。

    尽管知道,前年之时,日本导演了一个滨田弥兵卫事件,表现地相当强势,直接关闭了荷兰人的商馆,将相关人员关了起来,但崇祯知道,比其他人更加的了解,最起码最近几年、十几年,不可能再出现丰田秀吉这样的人物。

    随着丰臣家族的落败,进入江户幕府世代,德川家族的得势和掌权,日本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也是暗流涌动。

    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丰臣家族和德川家族的争权夺势,经过一场内战,日本已经无力对外发动大的战争,也就是欺负欺负洋人这样的外来之人。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视角

    这个时候,经过短暂的举动之后,在崇祯心里暗暗思索之时,冷晓磊再次开口了。

    “而且,皇上,郑芝龙的妻儿在日本,按理来讲,只能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并不能将其全部归罪于郑芝龙的头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也算是一名苦主,一个受害者。毕竟,若是有可能的话,只要不是狼心狗肺之辈,谁愿意和妻儿天各一方,难以见面。”

    “皇上,若是您不放心,尽可给下郑芝龙一道旨意,让他将妻儿接回来,送到京城,不就行了。”

    “哎晓磊,刚刚夸过你,怎么又犯傻了呢”

    崇祯一阵苦笑,摇了摇头,接过话茬的同时,进而补充道:“你想得也太简单了,关于郑芝龙的妻儿,并不是他想接回来就能接回来的。”

    “嗯皇上,这是为何”

    这一刻,听到冷晓磊的这句询问,再看对方满脸的疑惑之色,没有任何的做作之处,崇祯就知道,刚刚的那句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也是一名苦主”的真正意思,并不是指郑芝龙妻儿滞留在日本的原因,而是说一家子的骨肉分离之苦。

    想通了这一点,崇祯的嘴角再次浮现了一丝笑意,再看冷晓磊之时,忍不住地再次摇了摇头,在对方疑惑的目光之中,这才正面的予以回应。

    “晓磊啊,不错,从密折的字面上来看,郑芝龙的妻儿之所以滞留在日本,乃是他早年亦商亦盗之时的无奈之举,不得不将妻儿留在日本,毕竟,跟在他的身边,反而更加的危险。”

    “是啊,皇上,末将就是这么觉得的,不管怎么说,郑芝龙当时的身份使然,或是海盗,或是商人,都决定了他的处境时常漂泊,无法稳定下来,还到处都充满着危险,不可能和妻儿生活在一起,更不可能将她们娘俩安置在老家。”

    “所以,相对而言,日本的藩主松浦虽有挟持之意,恰恰相反,那里反而是更加安全的地方,也有利于郑芝龙在日本的生意,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于冷晓磊的插话,崇祯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尤其是听到最后一番话,眼前就是一亮,颇有对这番言辞感到惊艳的味道,心中有了些许的认可。

    毕竟,当时的时候,对于大明而言,郑芝龙的身份使然,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海盗,若是知道他的妻儿就在福建,肯定是要控制起来。

    即便是组成了“十八芝”联盟,结为了异性兄弟,但也不过是一时的拉拢,保持着相对较好的关系而已。

    相比于外部,海盗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反而更加的凶险,从郑芝龙后来的铁血镇压与围剿海盗,可见一斑,足以说明,他们的关系并不像表面那么好。

    如此算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平户的藩主松浦那里反而更加的安全。

    “的确,晓磊,当时的那种情况,身份使然,郑芝龙不无这方面的考量。”

    崇祯先是予以了一个肯定的认可,神色已经恢复了平静,郑重之中,夹杂着几分思索之意,进而缓缓说道:“可是,今时不同于往日,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转变的不仅仅是郑芝龙的身份,还有他的实力。”

    “你要知道,郑芝龙迎娶田川氏之时,还不过是依附在大海盗头目之下的小头目,黄程手下的一名小掌柜,并没有什么实力可言,之所以获得平户藩主的青睐,不过是因为他的经商头脑和语言天赋。”

    “否则的话,若是知道郑芝龙会有后来的这般成就,那个平户藩主松浦,拉拢的手段,又岂是区区一座府邸,外加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本女子。”

    “而且,据朕所知,那个田川氏的出身,可谓是极为稀松平常,母亲不过是一个寡妇,后来改嫁给一位汉人铁匠为妻,在平户定居了下来。”

    冷晓磊听得很认真,更听出了崇祯的弦外之音,尤其是在对方的刻意引导之下,更是不由地问道:“皇上,你的意思说是,不管是因为郑芝龙在海盗之中的威望,还是他手中掌握的郑家军使然,他都不可能轻易地就能接回妻儿,对吗”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崇祯的声音虽轻,但回答地却是相当的笃定,更是补充道:“郑芝龙要想接回妻儿,不管平户的藩主有没有换人,对方一定会想方设法的阻止,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尤其是滨田弥兵卫事件,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是倭国人和荷兰人的生意摩擦,在逐利方面的厉害冲突,实则却是在台湾岛的势力划分问题。”

    “而且,晓磊,你也要知道,在东南沿海,不管是在各方势力的军事角逐,还是生意场面上,郑芝龙可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就算那个平户藩主松浦愿意放行,恐怕日本的幕府也不会同意。”

    “那,皇上,郑芝龙的事情该怎么办处理”

    渐渐地,随着了解到的消息越来越多,冷晓磊明悟了许多,联想到了许多,不住地关心了这么一句之后,就在这时,似乎是想通了什么事情,进而面露思索之色,不等崇祯回答,随即转移了话题。

    “嗯从滨田弥兵卫事件来看,倭国人那么重视在东南的利益,不再是单纯而一味地烧杀掳掠,而是通过经商一途,谋取更大的利益,足可见,倭国内部,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个时候,崇祯很是满意冷晓磊的表现,反应极为灵敏,通过一些细微之处,很容易发现到一些重要信息,若不是自己有着另一重身份,能够了解到的事情更多,恐怕很难通过“滨田弥兵卫事件”联想到更多的事情。

    毕竟,作为一个灵魂穿越者,又有着历史学家身份的加持,在这个年代,就等于拥有了上帝视角,看待问题,当然不同于其他人,将会更加的全面。

    拥有着上帝视角,本就掌握了许多事情的主动权,可以料敌于先,先行做出应对之策。

    当然,这个所谓的上帝视角,也分人,也看是谁。否则的话,没有相应的身份,莫说是改变历史,就算明哲保身,在这个混乱年代活下来,都很难。

    毕竟,若拥有上帝视角的人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根本改变了任何事情,最多也就是,提前规避一些大的灾难,即便如此,还是危险重重,无法像崇祯这般,改变历史的发展轨迹。

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户幕府

    “那,皇上,关于郑芝龙妻儿的那件事情,又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在崇祯深思的过程中,冷晓磊轻声唤了一声,再次抛出这个问题,看到崇祯的眸子里焕发出神采,望向自己,进而又补充道:“毕竟,皇上,您也说了,今时不同于往日,郑芝龙可是朝廷的水师将领,妻儿却留在倭国,总是有一些不妥当啊”

    然而,清醒过来的崇祯,却是满脸的轻松之色,一指那封密折,颇为自信的说道:“那还不简单,就像熊文灿所讲的那般,一封国书送到德川家光的手中,幕府的实际掌舵者,如今的第三代征夷大将军,事情不就解决了。”

    “德川家光幕府征夷大将军”

    喃喃自语间,冷晓磊念出了这个名词,满脸的疑惑之色,更是不解地问道:“皇上,据末将这些天了解到的消息,日本不是由天皇掌权的吗为何要将国书送到那个什么德川家光的手中啊”

    崇祯没有说德川家光是谁,也没有解释幕府是什么的存在,更没有讲述何为征夷大将军,只是淡淡地回道:“晓磊,这样跟你说吧,仅就职位而言,如今的德川家光,犹如当初的丰臣秀吉,虽不是日本的天皇,却是仅次的存在,日本政权的幕后实际控制者。”

    “喔皇上,末将明白了,也就是说,如今的日本天皇,形同于傀儡”

    冷晓磊的话语戛然而止,忍不住地偷偷打量了一眼崇祯,这才幡然醒悟过来。

    不管是哪个朝代,亦或是哪个国家,皇帝成为傀儡的存在,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很容易撩拨到皇上的那根敏感神经,由彼及此,推及到己身。

    自然而然地,也会对周围的武将产生猜忌与防范之心,随即就会演变成轩然大波。

    此刻,就算冷晓磊再不了解情况,就算再不知道德川家光是谁,幕府是什么机构,但也明白一点,那就是,日本的天皇成为了傀儡,被自己的臣子所控制,就像东汉末期,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同的是,日本没有诸侯,而是藩主,德川家光形同于曹操,不是天皇,却胜似天皇,甚至于,比后者的权力还大。

    不同于冷晓磊意识到这是个敏感话题,崇祯却是不以为然,并未当一回事儿,有着历史学家的身份,反而更加的知道,幕府在日本的强大,更加的了解,幕府在日本的控制力。

    掌握了日本近四分之一的富饶土地,并控制着大阪、京都、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